首页 > 新闻动态

新的体会、新的感动、新的收获——学诚法师在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学诚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14日

新的体会、新的感动、新的收获

——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发言

(2010年5月14日于北京龙泉寺)

学诚

    赵朴老圆寂已经十年了。十年前的2000年5月21日,当朴老圆寂的消息传来时,一种“峨峨若千丈松崩”的感觉顿时弥漫心头,久久无法消退。“德音未远”、“神理绵绵”是晋代名士戴逵对高僧支遁的思念。虽然我深知一真法界本无去来、生死海内妄见轮回,执妄见则有生灭,悟真如便无去来,但是当一代宗匠往生远逝之时,哀痛之情仍不免蕴结心中!十年来,朴老生前慈祥的笑容、亲切的关怀,始终鞭策和激励着我在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的道路上,一路前行。赵朴老一生倡道垂教于华夏,如鼓雷霆而揭日月,可谓大善知识标准斯世,没而不朽!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曾言:“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赵朴老的一生就是一部书,他用生命书写出一个真正佛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宗教情怀;他用生命书写出一个真正佛子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为国家繁荣、祖国统一,为圣教远播近扬、众生离苦得乐而无私奉献、任道自居的壮丽人生篇章;他用生命书写出一个真正佛子为新中国佛教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不朽历史勋绩。今天,当面对赵朴老留下的上百万字的《赵朴初文集》(华文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时,已经无法把赵朴老的生命、事业与文章截然分开,我们感受到的正是一幅生命、事业与学问浑然一体、波澜壮阔的人生长卷。

    斯人已逝,法音长存,我们由衷地为《赵朴初文集》的出版、发行感到无比欣慰和喜悦。因为,对于众多无法亲耳聆听朴老教诲,无法亲身领受朴老关怀,无法亲眼目睹朴老爱国爱教、为国为民奔波劳累、呕心沥血的当代和后代佛子而言,《赵朴初文集》是一个可以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智慧和力量的佛教文化宝库;是一个真正佛子为法忘躯、为国分忧、为众生离苦得乐而鞠躬尽瘁的人生丰碑;是一条充分吸纳两千多年中国佛教丰厚文化积蕴,高度融汇新时代社会责任、爱国情操、宗教实践的不息长河。它必将“长流法海洗幽冥而不竭,永注禅河洗樊笼而无尽。”从学生时代,我便有幸亲近赵朴老,亲聆朴老教诲、亲领朴老关怀,然而时至今日,每次拜读朴老的文章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动、新的收获,进而产生出新的力量,促使我勇猛精进、不忘前贤。赵朴老可谓虽死犹生、法身常在!

    赵朴老的文章乃卫法之金汤、救世之良药,可使读者摧彼疑城、径登觉岸。《赵朴初文集》汇集了朴老从1942年12月到1999年9月半个多世纪的报告、谈话、讲话、文章及信件等,共二百九十二篇。它不但凝聚了赵朴老深入经藏、探幽佛法的毕生心血,见证了朴老爱国爱教、慈悲济世的光辉一生,也详细记录了朴老播扬大教、重振佛法的真实履践和思想历程。管窥蠡测,有四个方面令我感受尤深,也是赵朴老留给我们后辈佛子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赵朴老爱国。作为中国佛教界领袖,赵朴老团结、带领广大佛教信众爱国爱教、捍卫国家尊严、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分裂国家。这些都充分体现出赵朴老几十年如一日无比深厚的爱国精神。赵朴老青年时代就不顾身家性命,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这段历史早已为国人所熟知。1950年12月,当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战争,侵略朝鲜并不断侵犯我国领海、领空,把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之时,赵朴老发表了《全国佛教徒一致起来,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奋斗》的号召文章,坚定地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中国人民当前的神圣任务,也就是中国佛教徒当前的神圣任务。”(《赵朴初文集》第27页。以下引文仅注页码)赵朴老号召中国广大佛教徒“当本大悲的心地,以无畏的精神,坚决站在和平阵营里面作保卫和平的战士。”(第29页)1952年10月,在朝鲜战争进行了两年后,赵朴老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于10月19日为首都佛教界人士作了题为《佛教徒应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并执行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各项决议》的报告,指出“和平是我们佛教徒的中心愿望,我们全北京市和全中国的佛教徒,不分男女老少僧尼居士,都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学习大会所有的决议,并为实现这些决议而贡献出我们一切的力量。”(第45页)1953年当朝鲜战争停战时,赵朴老于6月14日在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佛教徒对祖国和人民有报恩的义务。”“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是我们每天都要忆念的经文。”而“不惜身命,为令群生咸得安乐则是佛教徒的誓愿。”(第65页),并对全国宗教徒发出呼吁:“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宗教徒应当毫无犹豫地投入反对侵略和保卫和平的斗争,这是我们神圣的任务。” (第65页)

    作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老一开始就自觉地把个人的事业、宗教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94年11月25日,赵朴老发表了题为《宗教界应当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著名讲话,总结说:“从古到今,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宗教界的主旋律。在开展宗教界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包括宗教界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将更加激励广大宗教徒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周围,积极参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并且能够把爱国爱教有机地统一起来,办好我国的宗教事业。”1997年,台湾中国佛教会邀请达赖访台,赵朴老随即发表声明,严正地指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海峡两岸广大爱国爱教的佛教信众的共同心愿。”并“严正警告达赖喇嘛不要继续做伤害两岸广大信众感情、破坏民族团结的蠢事。”赵朴老几十年始终如一地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1999年7月当李登辉疯狂鼓吹“两国论”时,已是耄耋高龄且重病在身的赵朴老毅然发表讲话,严厉谴责李登辉分裂祖国、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直至生命垂危之际,他依然心系祖国统一大业。赵朴老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爱国典范,不愧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不愧为中国佛教的光荣和骄傲!他的爱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后辈佛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赵朴老爱教。研佛法枢要,究圣教秘奥;播扬大教实为佛法做主,革故鼎新真乃续佛慧命。赵朴老为新中国佛教事业鞠躬尽瘁、精进不息。

    1983年,凝聚赵朴老多年心血的《佛教常识问答》(第571-676页)正式出版,并受到广大信众的热烈欢迎和学界学者的高度评价。此书不但成为国人正确理解佛教文化的权威读本,而且也成为佛弟子弘法利生的行为指南。此后,该书又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等海内外多家出版机构出版发行,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日文、韩文、英文等),在国内外佛教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弘扬佛教、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赵朴老为新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更是呕心沥血,奉献一生。新中国成立后,赵朴老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主任,与虚云、喜饶嘉措、圆瑛等诸位大德一起筹备、组织,并于1953年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从此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的佛教徒有了一个全国性的佛教组织。赵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的报告中明确阐述了协会的宗旨:“团结全国佛教徒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参加爱护祖国、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联系各地佛教徒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第51页)在1956年1月发表的《佛教在中国》一文中,赵朴老写到:“中国佛教徒在长时期的历史经验中证实了一个真理,就是佛教的利益必须与众生的利益结合起来。”(第149-150页)在1956年10月赵朴老为第四届世界佛教徒大会所作的报告《中国的佛教》一文中,全面介绍了中国佛教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并指出:“佛陀的指示,从来不是宿命的预言,而是指示我们努力的方向。”这些精神一直引领着并将继续引领着新中国佛教健康发展。为了恢复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和破坏的中国佛教,“文革”刚刚结束,1977年11月赵朴老就致函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就开放寺院、培养佛教专业人才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第416-423页)其爱教之切、护教之诚感动了无数国人,也因此赢得国人和四众弟子的爱戴。

    1981年1月,在《对宗教方面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体会》(第458-478页)一文中,赵朴老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基本理论的角度,全面反思了当时一些人在宗教问题上存在的“左倾”思想,厘清了一些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宗教理论的误解和曲解;从宗教存在的基本社会特征(即宗教的群众性、宗教的民族性、宗教的国际性、宗教的复杂性、宗教的长期性)入手,阐述了宗教工作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从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出发,对如何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主张。高超的理论水平和突出的现实针对性使文章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1995年3月,赵朴老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在我国现今的条件下,在我国宗教的社会政治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宗教不再是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上层建筑的残余,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信仰体系中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第1302页)这一论断表明赵朴老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认识已经跃升到了崭新的高度。1998年3月,赵朴老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重申了这一观点(第1418页),并且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高度给予更加系统的阐释。1997年3月,赵朴老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团结广大的各民族宗教徒,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关键在于以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政策来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第1366页)1999年3月,赵朴老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始终是我国宗教的主流》的讲话,指出:“宗教要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要圆融宗教。这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第1440页)赵朴老几十年的理论思考、政策主张和实践努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了更加全面、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不仅令佛教受益,而且惠及其它宗教。赵朴老由此不仅赢得了全国佛教信众的深深敬重和爱戴,同时赢得了兄弟宗教界人士的钦佩和赞叹。

    三、赵朴老热爱和平。为了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宗教的真实状况,以事实驳斥个别国家和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宗教信仰状况的歪曲、诬蔑和攻击;为了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族人民的团结、增进世界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进而维护世界和平、人类安宁,赵朴老不辞劳苦、不遗余力,将一个真正佛子大慈大悲的宗教情怀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赢得了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宗教界人士的高度赞誉和肯定。

    1956年10月,赵朴老出席在尼泊尔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佛教徒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的佛教》的报告,向与会各国佛教界代表全面介绍了中国佛教的过去、现状和中国佛教界对世界未来的美好期盼,表达了“中国佛教徒愿意在学修与弘扬经教的事业上,在服务人类友好和平事业上和各国佛教兄弟姊妹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的愿望(第199页),得到与会各国佛教界代表的广泛认同。1964年7月,赵朴老出席在东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代表中国宗教界在大会上作了报告,阐述了中国代表团在禁止原子弹、氢弹、解除核武装、全面裁军、消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等问题上的鲜明立场。(第394-400页)1981年11月,在亚洲宗教徒和平会议上,赵朴老作了题为《亚洲宗教徒团结起来,为世界和平作出积极的贡献》(第494-496页)的书面发言,号召“我们佛教徒应该站在这个队伍的前列,发扬教祖释迦牟尼倡导的‘大无畏’精神,为制止侵略、争取和平、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作出有力的贡献。”(第495页)1986年6月,世界宗教和平会议国际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赵朴老代表中国宗教界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第768-769页),同时在大会上作了《通过工作和祈祷争取世界和平》的重要发言,(第770-773页)并在闭幕式上致闭幕词。(第774页)在这些发言中,赵朴老全面阐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宗教徒热爱人类和平、维护世界安宁、反对军事竞赛、反对战争冲突的基本立场,沟通彼此思想,化解隔阂仇恨,帮助贫穷国家摆脱饥饿与贫困,加强世界各宗教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期对世界和平产生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赵朴老进一步指出“维护和平是所有宗教徒的天职”(第771页),表达了“中国宗教徒把维护世界和平看成自己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第773页)的心声。1989年1月,赵朴老在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第五届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和平是各宗教的共同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理想。我相信,只要各国宗教徒团结起来,各国宗教徒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为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幸福进行不断的努力,世界持久和平和安宁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第910页)1995年8月,赵朴老作为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代表中国宗教界发布《中国宗教界和平文告》(第1320-1321页),表示“数以亿计的中国宗教徒,决心与全世界宗教徒联合起来维护人类和平。” (第1321页)赵朴老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让世界各国人民、世界各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众越来越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宗教的真实状况,倾听到了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宗教的真实声音,感受到了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宗教的宗教情操和精神风貌。赵朴老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全面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力地驳斥了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借宗教问题对中国的攻击、谩骂和诋毁,维护了国家尊严和中国佛教界乃至整个中国宗教界的根本利益,让世界了解中国佛教和整个中国宗教,同时也让中国人民通过宗教与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友爱、和平友好。

    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青年时代由于亲眼目睹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而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伟大行列中的赵朴老,在战争结束后,从中日两国人民的福祉出发,本着佛子大慈大悲的伟大情怀,为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和平而竭尽心力。据统计,《赵朴初文集》中集中阐述中日两国佛教之间法缘、法谊以及中日两国人民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文章就有三十五篇之多,赵朴老把佛陀慈悲济世的本怀发扬到了极致。早在1962年6月,赵朴老发表《纪念鉴真大师,展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光明前途》(第348-357页)一文,指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过去有深厚的基础,将来更有广阔的前途。”(第355页)赵朴老把中日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中日人民身上,他说:“历史的道路尽管曲折,而起决定作用的毕竟还是人民。”(第357页)1995年10月,在“二十一世纪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展望”座谈会上,赵朴老站在世界和平的高度,论述了中日友好和中日佛教友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赵朴老说:“中日友好是亚洲和平与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而中日佛教友好则是维系中日友好的一条‘黄金纽带’,具有无比珍贵和坚固的价值,它对于唤醒人类的良知,遏止人性中恶的因素的膨胀,对于维系和发展两国和平友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力量。”(第1331页)1993年,赵朴老与韩国、日本佛教界领袖共同发起并建立三国佛教定期交流机制,并于1995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此后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成为三国佛教界友好往来、增进理解、增强互信,并带动三国人民友好往来、和平共处的“黄金纽带”。赵朴老的慈悲胸怀和不懈努力已经惠泽三国佛教徒和三国人民,他播撒的和平友谊种子必将继续惠泽千秋万代。与此同时,赵朴老还十分注重发展中国佛教界与印度、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亚和东南亚佛教界的友好关系,希望通过佛教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做出贡献。

    四、赵朴老十分重视中国佛教的自身建设,特别是佛教人才建设。因为这是关系到中国佛教能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赵朴老倾心佛教教育事业,诱掖后学不遗余力,为新中国佛教培养了一大批能住持佛法、绍隆佛种、解行相应、弘法利生的佛教人才。

    1992年1月,赵朴老在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大声疾呼:“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合格不合格,将决定将来中国佛教事业的兴衰存亡,决定中国佛教的走向、命运、前途。我们,尤其是老一辈佛教徒要看清培养佛教人才面临的严峻形势”(第1121页),并郑重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第1121-1122页)赵朴老谆谆教导与会者:“培养人才,培养继承传统、顺应时代、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佛教事业接班人这一历史使命,落到了老一辈大德长老、诸善知识们的肩上。我们如果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现在起不把主要的精力、财力投入到佛教教育事业这方面来,就有负于佛祖和古德,对不起后人,就会犯无可弥补的历史性错误。” (第1125-1126页)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赵朴老等老一辈高僧大德的努力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今天,中国佛教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佛教人才紧缺的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一大批能续佛慧命、传佛真谛、戒德庄严、爱国爱教的佛教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在欣喜之余也深深缅怀赵朴老为中国佛教复兴殚精竭虑、无我奉献的精神,感佩赵朴老的远见卓识和非凡魄力,并深深感恩赵朴老等老一辈大德长老、诸善知识对后辈佛子的关怀爱护和奖掖提携。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今天中国佛教教育事业和佛教人才培养与伟大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赵朴老的教诲依然如晨钟暮鼓响彻耳畔,策励我们后辈佛子快马加鞭,奋起直追。

    赵朴老一生兴仆起废、革故鼎新,刚果强毅,公勤廉明,四众钦依,国人景仰,实无法尽表于笔端。赵朴老以利生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建正法为身事的伟大抱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高尚情操,将永远激励后辈佛子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智慧和力量。大觉海里生而不生,法性天中灭而不灭。赵朴老如清风、若明月,永远给我们清凉,给我们智慧。赵朴老不朽!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