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杰司长在佛教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29日
扩大心胸 勇担使命
——在佛教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徐远杰
2010年月
尊敬的传印会长、各位高僧大德、各位嘉宾:
大家好!
很高兴在此与大家一起出席佛教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先,我代表国家宗教局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刚才传印会长和湛如法师的发言已经提到,佛教教育委员会是根据《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的规定,在第八届理事会内产生设立的九个专门工作委员会之一。在今年6月份的南京会长扩大会议上,中佛协又进一步传达部署了“专委会”工作。“专委会”的设立,为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有效地贯彻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佛教教育委员会是专门负责相关佛教教育工作的委员会,由22位理事组成。委员会的设立将有助于调动各方力量,发挥十方智慧,共同推动中国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落实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精神以及南京会长扩大会议的工作安排,履行委员职责,开展佛教教育工作具有积级的推动作用。
传老的讲话意义深远,给人很多启示,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其精神实质,借此机会,我也提出几点要求和希望,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充分认识当前佛教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办好佛教教育,培养一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教,有宗教学识,品行高尚,能自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佛教教职人员队伍,关系到佛教未来的面貌,是攸关中国佛教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教育靠的是人才,两千年来,中国佛教之所以能够慧灯相传,延续至今,就是因为一代代高僧大德的舍身奉献,贡献心智的结果。政府早在1982年3月,中国中央十九号文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就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和教育年轻一代的爱国宗教职业人员,对我国宗教组织的将来面貌具有决定的意义。”佛教界赵朴老也曾强调指出:“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合不合格,将决定将来中国佛教事业的兴衰存亡,决定中国佛教的走向、命运、前途,”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训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佛教界大声疾呼人才的声音已经几十年了,刚才传老的讲话,湛如法师的主题发言又都在作狮子吼。教育委员会五年工作计划也强调了这一点。
佛教教育的迫切性,一方面来自于时代,当代世界在飞速地向现代化、全球化、资讯化发展;另一方是佛教自身的因素。今天,中国佛教的整体局面是好的,尤其是换届以来,在传印会长的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向前推进,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内缺乏弘法利生的僧才;对外缺乏能够很好地跟海外交流的人才,在国际性佛教组织和活动中缺乏话语权。佛教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急需拓展,佛教徒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事实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和开办了中国佛学院、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这些年来,全国范围内有了五十几所大大小小的佛学院,也培养了一批佛教人才,成绩是显著的。但从数量,特别是从质是上看,培养的佛教人才还远远不够,还远不能适应当今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我们正在下大力气帮助解决中国佛学院的院址和建设问题。也希望在座的各位教育专委会的委员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贡献智慧,群策群力,把这件大事好事办好。
第二,充分认识佛教教育委员会工作的宗旨和目标。佛教教育委员会的宗旨是要坚持爱国爱教,发展佛教教育事业,加强佛教人才的建设,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是社会和时代对中国佛教界的要求和期许,是中国佛教不变的宗旨,也是落在广大佛教教育事业而努力奉献的佛教界人士身上的崇高使命。爱国爱教不仅仅是要表明一个立场或者是态度,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有丰富的涵义,有待于佛教界朋友以实际的行动来彰显。唯有不懈的精进,深厚的学术造诣,高尚的品德,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为社会为国家,为佛教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地显扬爱国爱教的精神。
第三,明确任务,勇担使命。此次专委会工作规则中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围绕着研究问题、积极创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等作了全面的规划,既有宏观的大思路、大方案,也有具体的、微观细致的细方案,基本囊括了当代佛教教育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符合佛教教育发展的需要,契合时代的需要。尤其是在五年计划中,对于佛教教育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作了较好的长远规划安排,合情合理,契理契机。如果能够切实贯彻落实的话,我相信,一定能够推动当代佛教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要想实现上述宗旨和目标,落实上述工作任务,我认为,佛教教育委员会应该具有开方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和开明的见解,在思想上解决上述问题,要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前瞻性和长远性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一是要有世界性和时代性。当代中国佛教要想更好地立足世界,立足时代,与社会与时代相适应,在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在眼光和视野上必须要有世界性的广度和时代性的高度,深刻把握时代的使命和召唤。明确自身定位,生存处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回顾佛教弘传史,历史上的中国佛教之所以受到许多有识之士敬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那个时代的佛教高僧大德不但是世间上不输于儒家士大夫,而且除此之外,还有士大夫鲜有能及的佛学方面的深厚修为。今天,在知识修为方面,佛教界不但要在传统的佛教教理教义和修行上当仁不让,在其它知识文化领域,也必须要有鸟瞰天下的气势和能力。目前佛教界有一批法师,在知名大学当老师,如湛如法师、圣凯法师,这都是佛教界的骄傲。
二是要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前瞻性和长远性是对中国佛教更高的要求。佛教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有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追求,还要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负,要有走在时代前头的信心和愿力,在努力补足自身缺乏的同时,不断放远目标,蕴积力量,提升自身,养成僧格,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奉献智慧。希望教育委员会在贯彻落实五年计划中,不断解决旧问题,研究新问题,不但要实现在现有条件下的佛教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更要为更高目标创造条件,寻求新的突破创新。
三是要充分调动起所有委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为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言献策、尽心尽力。佛教教育事业的成败跟每一位出家人息息相关,关系着每一位出家人的命运,大家应该走出一己之私,超越一己寺院的小世界,要具有奉献精神、合作精神,关注中国佛教和中华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共同在教育委员会的平台上,为当代中国佛教文化教育的发展施展才华,勇担主角。
这次会议筹备认真,安排精细,从几个工作方案的设计和刚才传印会长和湛如副会长的发言,我明显地感受到,专委会对佛教教育事业的深切关心、深入思考和精心筹划。
这次会议得到了江苏省宗教局和苏州市宗教局的大力支持,我也代表国宗局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预祝佛教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