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作者:真体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6年10月04日
提要:佛教的道德规范是五戒、十善、四摄和六度,其核心内容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加强道德建设三方面,论述了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和平环境佛教文化 佛教是一个智慧的宗教,它以觉悟为目标。要达到觉悟的目的,离不开世间的万法。佛陀的教化,超乎国界、种族、地域、文化、历史之种种差别相。然佛法的弘传,种种教化施设,赖世间相而传、籍世间相以流布。佛教主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觉悟,强调生命个体的自我觉悟,使人最终获得超脱的智慧。佛教在世界上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久长新,一直屹立不移,靠的不是威势强权,也不是愚民神话,而是一种客观现实、地地道道的教理。佛教的伦理道德,是佛教思想的精华所在。佛教的基本道德规范即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其核心内容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这一条,世界就会更加持久和平,和谐美满,社会也会更加安定团结,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兹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一、弘扬佛教文化 保护生态环境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只顾经济发展,不顾及人所处的生存环境,都将是一种自杀行为。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生态平衡的大系统,一旦破坏,我们的生命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众所周知,全球性的现代化在带来高物质文明的同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亦接踵而至。例如空中迷蒙的烟雾,自然界生物的锐减,森林大量砍伐带来的沙漠化,工业废水的排放对水资源的污染,南北极的臭氧层漏洞,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以及核辐射的污染等等。这些工业化的后果为短视的人类所始料不及,其问题之严重性已引起世界各国政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有科学家预测,如果人类以目前的速率继续施加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个地球50年以后便不适宜人类居住了。这样,一个严峻的现代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我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如何与地球和谐共存呢?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其症结在于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要有效地化解生态环境危机,须得从根治人类的这两种病根着手。佛教对客观环境非常重视,佛的世界都是非常庄严的净土。佛教徒注重身心的净化,并不推崇效率至上,他们淡化对物质生活的贪恋,主张以简朴的物质消费获得生命必须的生存,更多地关注精神与心灵的解脱,完善道德人格,求证菩提正觉。佛教徒素有育林护山、绿化环境的优良传统。古刹的所在地大都是风景优美、林木茂盛、鸟语花香、赏心悦目的地方。佛教还竭力保护动物的生命,提倡戒杀放生,对生态平衡起着有益的作用。 二、遵循佛陀教化 维护世界和平 众生最宝贵者莫过于生命,天下最悲惨者莫过于战争。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与恐惧中,仅本世纪短短的一百年间,世界各地就发生了大大小小三百多次的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武器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全世界核弹头的数量已突破50000枚,其总爆炸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使用炸弹能量总和的5000多倍。据科学家测定,在核战争中,只要投放1000枚核弹,就可产生1亿当量的爆炸威力,造成可怕的“核冬天",并最终毁灭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核战争虽然还没有暴发,但世界各地的流血事件却从来没有间断,杀人的武器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毕竟还是众生贪、嗔、痴三毒所造成。佛教在理论上指出贪、嗔、痴是战争苦难的根源,只有消灭贪嗔痴,人类才会持久和平。佛陀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广阔胸襟等视一切众生,视一切众生若父若母,缘与常思与乐拔苦。《梵网经》有云: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佛陀教育我们要“不杀生”,畜生尚且不能杀害,何况是人呢?这一点与国际上有些学派倡导的“生命伦理”接近,认为地球上每一个生命种类及生命个体都拥有平等的生存权,任何生命都没有权利杀害其他生命。佛教的“不杀戒”尤其强调“不杀人”,这更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准则。佛教的慈悲精神大有利于世界和平之缔造,并与我国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教的慈悲忍让,和谐平等的理念,对日渐被邪恶强权浸染的社会机体,不啻为一强大的解毒剂。 三、发扬佛教精神 加强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人立身成业的基石。道德是维系社会安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道德状况与该社会的文明程序密切相关。当前社会经济与科技虽然得以飞速发展,但由于信仰危机,各种社会弊病和心理失调引起不少身心疾病,出现了贪污、受贿、赌博、浪费等社会问题,佛经说: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义,是诸佛教。 佛教提倡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修持来提高自身素质,以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意和同悦等,来搞好团结。佛教是以行为道德为基础,维护人民的利益、众人的幸福为区别善恶的准绳。佛教致力和平,自利利他,提倡上敬下和,不可自赞谤他。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更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戒律,行慈悲摄受。佛教戒律还明文规定要爱国守法,因此弘扬佛教教义将会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佛教道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佛教道德集中反映在佛教经典、教规及教义中,其中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南朝宋文帝时任侍郎的何尚之,认为佛教道德教人行善,止人作恶,有助社会安定,他说: 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分淳谨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若持一戒一善,悉记为数,抑将十有二三十矣。天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万刑息于国。 宋真宗在《崇释论》中也肯定了佛教道德的教化功能,他指出: 奉乃十力,辅兹五常,上法之以爱民,下遵之而迁善。……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不杀则仁矣,不盗则廉矣,不惑则信矣,不妄则正矣,不醉则庄矣。 这说明佛教道德确实有积极作用,它不仅能在适应所处的社会而且能为稳定社会,纯净民风,减少犯罪,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结语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社会群体活动与道德修养,对影响人类精神和物质素质的两大方面都有相当的要求。无可否认,佛教对人类精神素质的提升、道德修养的增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深刻的社会影响。佛教在新世纪的使命就是要净化人心,促进环境保护,推行慈善救济,维护世界和平。只有实践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平等的教义,才能彻底实践佛教的真正和平。为此,我们呼吁全世界的佛教徒共同承担起这个使命,人人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笔者深信,佛教的文化和精神于今后将会在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放射异彩,发挥其特具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