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
作者:理净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6年12月04日
对于“禅”这个概念,无论是宗教界还是学术界都非常的熟习,禅从释迦灵山会上拈花微笑[①]传迦叶尊者,代代相传二十八代以心传心、心心相传,至达摩祖师来传法于二祖慧可,东土师资相传六代到六祖慧能大师,一花开五叶[②]使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导地位。自唐宋以来在禅宗祖师大德的精心发扬之下,使禅宗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到今天禅宗的很多典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语,对人们现实生活起到了无可非议的影响,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增添不少色彩,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文明病”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社会事实。由于精神文明的滞后,在我们当前生活的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伦理道德和社会风气日下的严重倾向,由此导致的“精神危机”和“价值观念颠倒”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良好发展。在西方国家已经比我们极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对佛教的“禅文化”得到了重视,有铃木大拙[③]等日本的禅学专家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宣讲禅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许多知识分子的喜爱和认可,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气息。这不仅使“禅”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发展,同时也给西方国家的社会和人们生活环境起到了净化。在今天西方国家有很多人在闲暇之时去到佛教的寺院进行禅修,也有很多人专门从事于禅修和禅学的事业。 在我们中国文化领域“禅”更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起到了其它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禅”这种宗教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国际社会的交往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禅”文化对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在今天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和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禅”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今天的学术界和文化界海内外学者,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时无不是“禅”文化。在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心灵和精神上却受到了严重的缺陷,使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畸形,严重影响了我们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惊觉和重视。由于物质生活的诱惑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利益”、“名誉”、“健康”、“事业”等,而在佛法中认为这些都是建立在“贪瞋痴”的根本上,人们要达到自己这些目标,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就必须离不开贪瞋痴这三个条件。而正由于这三种对他人不利的因素,使每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却造成了对他人无法估量的伤害。所以这种以损害他利益,而实现个人利益的行为,在现实 生活中认为是“才能”。但站在“禅”的人生角度而言,那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所以把这种心态称为“三毒”,如同毒蛇不仅能伤害他人性命,同时也会伤害自身性命。我们今天的人们如果能对“禅”的真实含义有所正解认识和了解,并且运用“禅修”的方法去对治这种不正确的心态,就会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给社会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形成有利保证。本文就是想通过这种“禅修”的方法来启示人们对“禅”有一个新的认识,通过“禅法”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一个祥和温暖、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使得“禅文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能够使将这次“禅”在今天尔虞我诈、惟利是图的现实社会中,成为拯救人们心灵的良药,创造一个安定祥和、互爱互助的社会环境。
一、“禅”的意义 禅是佛教的一种重要修持法,在中国禅宗体现的最为完满、最为直接、也最为究竟。“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思惟修、禅定、弃恶。能令心寂静,并思虑诸法善恶之本性,名为静虑;运用思惟的方法驱除人们的妄念和分别心,名为思惟修;运用定的方法来修行,使自己人生境界能够升华,名为禅定;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名为弃恶。 禅是一种体现自然的生活,是人的精神世界,是宇宙与人生的总体。禅无所不是、无所不在,它是一种直接认识事物本体,超越物我的精神世界。从而把握人类的生命价值和人生真谛,是一种大彻大悟、物我平等的至高境界。禅是以心传心,通过心灵的顿悟方法获得,而并仅限于文字意义上的禅法,禅主要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使人们通过生活来体验禅的超越性。禅是智慧的体现,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生哲学观,不是建立在逻辑和分折为基础的哲学上,而是超越思惟、语言、形相的表达。禅也并不是神秘主义,禅也不是虚无主义,禅也不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理论,是一种超越宗教性否定人们对事物现象上的认识,通过事物的现象对物质世界本质上的真实认识。通过禅的功能启迪人类封存已久的潜意识智慧,而这种智慧是一种本能的智力,而不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所以说禅能正确认人们日常生活的事实,显现在最平凡、最普通、最平定的人的生活里,人们以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对身边的事物和日常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就会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一种自性平等物我一体,说有实不可得、说无又有名字相,这就是“禅”的境界。所以说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非语言、文字、形相所能表达。禅是一种实际的、平凡的、活生生的生活现象,其表达方式和方法也各具风格无一类同,这种境界和感觉唯有禅修者本身能以心有所悟,而他人是无法想象和体会到的。正如克勤圆悟禅师所言:“不登泰山,不知天之高;不涉沧海,不知水之阔。”[④]所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认为“禅”不需要文字、语言、经教的描述,只要直接地把握生命事实的核心,求得“心”的安住即是“禅”。由此可见,语言、文字在“禅”的面前显得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唯有心的体悟进入“禅”的境界。 关于禅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世间禅和出世间禅两种。世间禅是指色界根本四禅,也叫色界定,为凡夫所行之禅。出世间禅又分为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两种:出世间禅为二乘所行之共禅,出世间上上禅为菩萨所行之不共禅。《注维摩经》[⑤]卷九谓,禅有大乘禅、小乘禅、凡夫禅三种。宗密在《禅源诸诠集序》[⑥]内,分示禅有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五种。唐代有牛头禅、北宗禅、南宗禅等,后来有念佛禅、默照禅、茶禅等,今天更有人生禅、生活禅、一行禅、耕耘禅等等,所以说禅的种类非常繁多,但其修行的方法和作用基本相同,都是为了令心寂静,断除烦恼为目的。所以说“日常生活就是禅,禅就是日常生活;用禅体验日常生活的嗞味,以日常生活体现禅的境界”。这就是“禅”的最基本的意义。 二、“禅法”对现代人们身心的调协作用 1、安心自在 我们现代人生活的可以说是“身心疲惫”,为什么?四个字:衣、食、住、行。“衣”者,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繁荣,可以说在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无论男女老少,就连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在穿衣方面,无论是东西南北、国内国外、城市乡村,花样其多、质量高低有所尽有、无所不有。有时你出门走在大街上会让你眼花缭乱,看的望记东南西北、晕头转向,真让人很难想象到如果没有这些花样其繁的衣服,我们的这个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不要说能穿过来这些衣服,就是看上一遍这些衣服也能让你身心疲惫不堪,你说人活着能不累吗?“食”者,更加重要了,古人都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对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可少。还不要说真的那个人不吃饭能活着,再说不吃饭人活着干什么!好向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更有盛着,有人尽然说我这么累死累活的挣钱就是为了吃着好一点。可见得人们为了吃活的多累!“住”者,本来一个人睡觉也就只有两米长一米宽的一张床,可在今天人们的生活富欲了,对于“住”也有了严格的要求,不仅要住好而且还要住的宽敞、住的舒服、住的心情舒畅,由过去的平房变为楼房,由楼房变为公寓,由公寓变为别墅。人们为了能够住上最好的住房而费心劳神、废寝忘食。“行”者,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在出行时也越来越先进,由过去的骑马、马车变为现在的汽车、火车、飞机,由原来的出门自行车变为今天的高级轿车。如今走在街上整个街道快要成了停车场。虽然说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也在不同程度上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人们正是由于这四个字而不惜余力的劳碌,也正由于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原理使人们失去本质上的生存价值观。 而我们如果能以“禅法”及时与以相应的调协,将会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因为人们对衣食住行如此执著追求不舍,所以人们虽然衣食无缺但却在心灵上无比的空虚和不安,如果要得到真正的富有,就必须要物质和精神得到平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严重失衡,使人们在今天物质生活富有的情况下,却使人们在心灵上变成了残疾。能够医治人们心灵上的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禅修”,人们在一整天的忙碌工作之后,如果能够忙里抽取一点时间,利用禅修来清除人们内心的不安和烦躁,使心能够保持平静的状态,消除人们无为对物质生活的无止境追求,在心灵上就能得到一定的安静和依附。智者大师在《童六止观》中说:“提婆那问佛:何扔杀安乐?何物杀无忧?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佛言:杀嗔则安乐,杀嗔则无忧,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⑦]“禅”能够使人们对事物进行正确真实的认识,不会因事物的变化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使“心”无论在对物质的得与失都不会有喜乐爱憎取舍之变化。使这颗被名利所诱惑的“心”得到一时的平静,当我们在心安时就会于事处境皆能自由自在,不被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或诱惑所左右,所以说如果人们能够进行一些禅修,通过“禅法”使人们真正得到“安心自在”。 2、放下知足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到的都能顺其自然,即学会“放下”。然而由于物质的诱惑和名利的追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会为此舍身忘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种种手段,甚至有人不惜代价触犯法律。因为人们物质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永远也无法达到最满足之时,当你得到达到百万时还想亿万,当你有汽车时还想有别墅,当你是省长时还想做总统,如此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满足。作为人类作社会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应当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克服障碍创造未来,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和愿望,执著于物质和名利上的追求,勿必会损坏他人利益,给人们共同生活的社会带来危害。 但是,如何才能使人们克制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心,将人们精进向上的精神完全运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这就需要通过“禅法”的修习,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物质的追求和名利的诱惑,皆是有限不能永久常存,并且往往事与愿违,你所要追求的往往会得不到,而你不想要的也许常常伴随你时刻不离,这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八苦”[⑧]之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使人们知道物质的富有是短暂的和有限的,无论你有多少金钱和财产,当生命结束时你只能带走一只小小的木盒,其它的一切对你都无能为力。所以如果人们能够学习“禅法”,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物质的无常,放下对物质的追求和名利的诱惑,你会感悟到现实生活满足,也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佛教教人“放下知足”,能够远离物质的诱惑。如《童蒙止观》所说:“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沉沦三涂,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离。”[⑨] 3、止恶扬善 善与恶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也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两种表达方式。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有人能够约束自己的欲望而洁身自好,有人却因为五欲之乐的诱惑而堕落不堪回首。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在金钱和地位面前有几人能不动心,有多少人能够保持最初的那颗赤忱之心。正因物质的诱惑使人们的内心都变得自私自利,才会使我们的社会有如此之多的腐败,打砸抢社会犯罪分子,以此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使得社会风气日下,人心越来越变得自私。为了拯救这种社会的弊端,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佛教的“禅法”的含义就是“静虑”,[⑩]即静思己过的意思,所以说“禅法”的真正目的在于“止恶扬善”。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是善恶不分,常常将恶反以为善而努力追求不放,反而把善的当作恶不敢去做。这里所说的善与恶不是指现象上的善恶,而是指本质上的善恶,如对五欲[⑪]的追求是恶人们却以为是善是好,而把吃亏与人为善认为是坏事。人们之所以善恶不分是因为五欲的诱惑,所以说我们要通过“禅法”的修习,使人们正确认识到五欲对自己的坏处,而树立起一种正信和正念,消除人们以自私而起的虚妄分别对事物的错误判断。“禅法”就是要人们通过禅修驱除妄心,使内心始终能保持清净无染。引导人们发菩提心救助他人,做一些有利于众生和社会的事业,以此而起到止恶扬善、净化社会的作用。 4、除病安康 在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提高,正好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引起了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及,心理素质的缺乏和失调导致身体疾病的起源。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应当包括心理素质的提高,唯有生活水平和心理健康双轨道运行,才能达到人们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可是人们往往由于对物质生活上的追求,而失去了心理素质的健康,使得人们虽然享有物质生活的富有,却在心理上严重空虚而导致身体的疾病。在佛法上讲身体是由五阴[⑫]众因缘组合而成,是众生业力受报的依靠,所以心理的健康无形中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修习“禅法”就是要人们在心理得到永久的安宁,俗话说:“心安则体宜”。我们身体上的种种疾病虽然体现在四大不调[⑬],但其根源出自众生的内心的心理作用,如果心理素质强则病不可侵,心理素弱则诸病易入。所以禅宗在修禅定时,最主要的就是强调“调心”,禅定的目的就是要调解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现象,当你在禅定状态下时,心理方面的显著现象是“心注一境”,无波动式妄念起伏的现象。生理方面的显著现象是呼吸作用。运用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减慢,甚至于绝对的停止,来调解人们日常生活中劳累不堪的身体各个生理机构系统。在禅宗认为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等,都是为了支持神经系统的作用而设的。最终神经系统也只是为了做精神(或心识)活动的依靠(缘)而已。当修禅定者在进入禅定时,心识已几乎停止其活动,其时神经系统已不必忙碌地工作去支持它,这时为了支持神经系统而设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脏跳动等作用,都得到了全面绝对性的休息,这样就能够通过禅定来回复人们疲惫的身体。使得身体再次回到一种完全健康的状态下。 三、“禅公案”给现实生活的思索 1、风动幡动——自私之心不能见事物真相 在中国佛教禅宗史上最著名的禅宗公案,当年五祖弘忍大师将衣鉢传于六祖慧能后,由于慧能入室较晚并且没有文化,引起了五祖门下众弟子不满,而因为争夺衣鉢引起了不少风波。慧能得法后经历了千难万险,与猎人为伍磨练意志、修其忍辱,最后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好遇上印宗法师讲《涅槃经》,讲经结束后由于风吹动寺院前的幡在飘动,有一僧人说:“这是风动”,另一僧人却说:“这是幡动”,二人正在互相争执不下时,被刚进寺门的慧能听到,上前便说:“即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⑭],这话也正好被讲经完还没有走远的印宗法师听到,感到此人非平常即刻请慧能上座请求深义。 这则公案寓意深远,不仅震醒了正在争执不下的两位僧人,也振惊了当时在场的所有大众,也振惊了印宗法师,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禅宗的发展。这则公案到了今天我认为仍然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其实二位僧人之所以对于“风动幡动”有争执,就是因为个人的自私心所致,人们的自私心以“我执”为主,总认为自己的见解认识是对,而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对事物本身进行正确辩证的判断。是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只是人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而已。由于这种“自私心”以先入为主,不听他人见意一意孤行,最终不仅给自己造成伤害,还且还会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所以修习“禅法”就是要人们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思过,来驱除人们内心的自私之“心”,破除我执我见来达到“无我”境界。这里所谓的“无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公无私精神,在佛教就是自觉觉他的菩萨精神。当一个人在没自私之心时,就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事物的真相,也就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2、磨砖成镜——理论不能与生活相结合 “磨砖成镜”[⑮]的公案说的是南岳怀让禅师开导马祖道一的故事,是说当时马祖道一参学来到怀让禅师的住锡地南岳,自结庵而住专门参禅打坐,怀让禅师听说后便前往住处看望,见道一整日坐禅而不得禅法要领,于是便取一砖在其面前磨砖。道一十分惊异问:禅师为何磨砖?怀让禅师言:磨砖成镜;道一更加困惑不解问:磨砖岂能成镜?怀让禅师言: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当下大悟礼怀让禅师为师,继续修学禅法一十六年,后来成为禅宗一代宗师。 这则公案说明了马祖道一只知道坐禅能够成佛,却不知道成佛是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只有将禅法运用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体悟才能最终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境界,这种超越现实生活的境界就是“成佛”。同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知识和文化,其目的就是为了对社会有所作为,但是如果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文化,脱离了社会和现实生活,既使文化知识再高也一无事处。我们通过修习禅法消除自我的“我慢”之心,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存价值,将自己所学运用与现实生活,我们的心灵也再不会感到空虚和不安。 3、断臂求法——心理的缺陷比身体残疾更严重 “断臂求法”[⑯]说的是二祖慧可向达磨祖师求法的故事,是说慧可为了表示自己对求法的虔诚,用刀砍断自己一支手臂,感动了达磨祖师于是问慧可心可痛?慧可言:“我心不安,请祖师为我安心”,达磨祖师言:“将心拿来我为汝安”!慧可内外寻心了不可得,达磨祖师言:“汝心已安”!慧可此时忽然大悟得其心法,就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二祖。慧可虽然缺了一支手臂,但却以禅法开导一切众生,将印度禅法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一代杰出的禅宗祖师,受到后世人们的无限尊敬和美好赞扬。 这则公案在我们现实生活虽然有些牵强,但却也能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人,如果在心灵上有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对于身体上的残疾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不计其数的残疾朋友,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为社会和人类作出具大贡献,使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也所不能及。“禅法”就在于能为心灵残疾之人“安心”,只要我们的心安就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我们的社会变的美好和谐,我们的前途也会变的光明无限! 4、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⑰]说的是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劳动一日不吃饭的故事,是说百丈怀海禅师一生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直到老年八十多岁还和大众一起劳动。有一天他身体不好在出坡[⑱]时,寺主把他的工具收起来,他无法劳动结果到吃饭时他不吃饭,后来人们只好让他劳动。 这则公案说明人们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人们在思想心理意识上却显得越来越贫乏。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盛余劳动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民地少了没事可做,工人下岗在家无事可做,成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给社会也带来了严得危害。我们应当通过“禅”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激励人们应当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应当自暴自弃精神颓废。由其在教育子女上更应当教育孩子要学会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不能依造父母的势力而坐享其成。子女教育已经是我们社会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的教育现象。教育子女不仅要学知识、文化,而且还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自食其力,长大后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在佛教禅宗的“公案”中,有很多这样意义深远、激励人们上进的思想,由于时间和文章篇幅只举几点代表性的,在禅学知识的大海中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利益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所以“禅法”不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而更加是一种优秀的社会教育,教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想我们应当能够通过“禅”思想,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引起很多思索。 四、“禅文化”对丰富生活文化的影响 “禅”既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文化,生活文化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有形生活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而无形生活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精神思想方面。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享受,而且还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空虚那就不能成为生活美满幸福。所以无论是古人还是今天,人们在吃饭时要有音乐、歌舞、文艺等文化,有时工作、坐车等也喜欢听音乐、歌曲,有的人甚至睡觉也会听上一段音乐,由此可见,文化生活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是息息相关。而在我们很多的生活文化中都吸收了“禅”的文化,由于“禅”的文化使我们的生活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诗歌、诗词、舞蹈、散文及书法等,这些人们的生活文化中无不包含着“禅”的文化,所以说“禅”对于丰富我们的现实生活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有形的艺术形式文化,二是无形的内心世界心灵上的文化。文化艺术只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思想,但“禅”能够净化和陶冶人们的心灵世界,只有人们的心灵世界变得清净无染超然物外时,我们的精神思想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宁。所以禅者的风范给我们总是萧洒飘逸,虽然同样生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给人们的感觉是不食人间烟火,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生活。在今天这种快节奏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如果能有凡分禅者的精神劳而不累心底坦荡,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处事对人皆能作到游刃有余。运用“禅”来调解我们紧张工作的心理,在精神思想得到一种放松,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进行“禅修”。 总的来说,无论从那方面来看,“禅”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有利而无害,我们希望通过种种不同方式,多方面进行对“禅”的宣传,使“禅法”能够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更多更大幸福。“禅”的文化在人类传播两千多年,在人类社会中聚积了丰富而深厚文化意蕴,在人们的生活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与我们的生活文化血脉相连不可分离。我们今天只所以谈“禅”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者,是想唤醒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封存了记忆,使我们重新认识到“禅”这种无形的文化,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所起到的作用。希望“禅”文化能带给人们更多的丰富生活文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幸福。
[①] 拈花微笑:是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
[②] 一花五叶:是说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形成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故称为一花五叶。在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摩条(大五一·二一九下):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③] 铃木大拙:是日本佛教学者和思想家,一八七0年出生于石川县金泽市,于一九六六年去世。早年依日本禅师宗演为师,对于禅法所有证悟。一八九七年旅居美国,与卡鲁期合作主编杂志宣传禅学。其后,在日本与美国等地从事教学、写作和演讲。
[④] 《圆悟佛果禅师语灯》二十卷。宋·圆悟克勤撰,虎丘绍隆等编。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禅宗全书》第四十一册。圆悟克勤,俗姓骆,字无著,号佛果,北宋·嘉祐八年(1063)生,彭州崇宁(四川省崇宁县)人,为临济宗杨岐派僧。尝住澧州(湖南省澧县)夹山寺、东京(河南省开封县)天宁寺等刹,获赐号‘圜悟禅师’。有弟子大慧宗杲、虎丘绍隆等人。著作则有《碧岩录》十卷、《佛果击节录》二卷、《圜悟心要》二卷等。
[⑤] 《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名《净名经》、《无垢称经》,有吴支谦译和唐玄奘译,东晋鸠摩罗什译三种译本。是佛教方等大乘经典。
[⑥] 《禅源诸诠集》:唐宗密(780~841)所著,为华严宗第五祖。禅源诸诠集共一百卷(现仅存序),集录了禅宗当时诸宗之禅语。
[⑦] 《童蒙止观》全一卷(或二卷)。又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坐禅法要、小止观。隋代智顗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系天台智顗大师为其俗兄陈针所述,为有关摩诃止观之梗概及入道枢机之书。内容谓泥洹之法入门虽有多途,但论其捷便,则不出止观二法。止为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即策发神解之妙术,故示此二法必须常均等圆备。次立十科,阐说修习止观之诸要领。十科即是: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
[⑧] 八苦:(一)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即:(一)生苦,有五种,即:(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二)老苦,有二种,即:(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三)病苦,有二种,即:(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四)死苦,有二种,即:(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
[⑨] 同上(7)。
[⑩] 静虑:静坐思惟的意思,是一种进入禅定的方法,静是静心,虑是思惟。即于静坐中思惟自己的行为、过失等,对过失要及时忏悔,努力改过向善。
[⑪] 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⑫] 五阴:新译为五蕴,阴者积集之义,是说形成众生身体有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
[⑬] 四大不调:四大者,即形物质的四种元素,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大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由此能造四大组成的物质即是所造四大(地、水、火、风)。四大不调者,是说众生生病之意。人体由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所成,如有不调,必令人体感到不适。若地大增加,则身体沉重;水大积聚过多,则常有涕唾;火大旺盛,则头胸壮热;风大窜动,则气息冲击。
[⑭]风动幡动:此公案在《六祖坛经》、《景德传灯录》皆有记载。
[⑮]磨砖成镜:见《景德传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三。
[⑯]断臂求法:见《五灯会元》卷一、《禅宗无门关》第四十一则等
[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见《五灯会元》卷三。
[⑱]出坡:是指寺院的出家僧人每天出外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