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炉峰禅寺在我院设立奖教奖学金
为支持佛教教育工作、推动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绍兴市炉峰禅寺决定在我院设立“炉峰禅寺”奖教奖学金。近日,绍兴市炉峰禅寺就设立“炉峰禅寺”奖教奖学金有关事宜,与我院进行了沟通,并签订了协议书。
“炉峰禅寺”奖教奖学金的年度奖励金额为20万元,设立的期限暂定5年,总计100万元。5年期满后,将根据我院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奖教奖学的管理使用情况作出调整和更改。
对绍兴市炉峰禅寺的义举,我院全体师生无不欢喜赞叹。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绍兴市炉峰禅寺和全国佛教界的殷切希望,勤奋学习、刻苦精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我院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炉峰禅寺简介
炉峰禅寺(资料图)
炉峰禅寺,古名天柱精舍、天柱山寺,曾名南天竺,素为观音道场,称越中名刹。1990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炉峰禅寺”额。
炉峰禅寺位于绍兴城东南隅会稽山别峰香炉峰。寺基,初始只据海拔354米的峰顶一方。这里峭壁高耸,巨石环拱,旋折如螺,直立如柱,状若炉鼎。信众在此架岩立楹,骑峰建寺,殿阁凌云。
炉峰寺始建年代不详。南朝宋大明间(457—464),高僧慧静栖于天柱山寺,著述弘法。高僧法慧东游禹穴,隐于山寺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三十二年,王公贵人得一识面以为美谈;齐建武二年(495)卒于寺。唐代,诗人东游越中,谒大禹陵庙、游若耶溪云门寺者,多登炉峰览胜。白居易登炉峰赞曰:“石凹仙药臼,峰峭佛香炉”。诗僧灵澈曾住戒山寺,在宣州开元寺圆寂后,门人迁归越中,建塔于天柱山麓。宋代称南天竺,与城中蕺山北天竺相呼应,供奉玉雕观音像,香火更旺。
明、清间为比丘尼修持之所,称螺庵。邑人张汝霖《香炉峰》诗中有“松盘佛顶巢刍尼,藤挂袈裟生简子”句。咸丰间(1851—1861),在北坡建四面观音殿;光绪七年(1881),重建峰顶殿宇,复称南天竺。在此期间,山脊摩崖上相继题刻“云门”、“海上飞来”、“门对浙江潮”等多处。近代,在摩崖题刻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前半部为越中书法名家徐生翁所书,后半部遭损经人补刻。
民国期间,有佛殿、僧舍十数间,蔡元培题“慈云广被”额。 1941年夏后的几年中,日本侵略军重兵盘踞炉峰,祸害甚剧。日本投降后,观音殿修复。
新中国成立后,佛事相继。至“文化大革命”,佛徒还俗,寺宇毁圮。1989年起寺院重建,旅港同胞、海外侨胞和越中信徒纷纷捐资,襄助其成。新加坡绍籍华人徐春荣先生和子忠清、又清相继赠款,重建炉峰观音宝殿,新建大雄宝殿、三圣佛殿、客堂院和青翠亭等。历二十春秋筹谋策划,劈崖开道,取石奠基,建殿树楼,立塔筑亭,寺院广袤空前。至2006年夏,寺域从北麓渐升峰顶,绵长四里,地广百亩,建筑面积达二万平方米。新建六殿、七楼、六亭、一塔,耸峙炉峰上下。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二楼、方丈院及拟建的藏经楼,以厢廊回合。炉峰寺重光,梵宇壮丽,辉耀越中。
自宋代以来,每当农历二、六、九月之十九日,即观音圣诞、成道和出家之日,炉峰香火特盛;其中,以二月为最,自月初至十九,香客比肩,游人接踵,连日不绝。寺院重建以来,三个“十九”更兼春节年夜,登炉峰礼佛祈祥、观光寻兴者数以万计。
炉峰进香圣地,也是游览佳境。炉峰烟雨,素祢越中胜景。王十朋赋云:“香炉自烟”。它云气氤氲,如烟升腾。若值晨曦、夕照或雨雾之际,更是景象万千。如作炉峰行,但见涌泉澄溪,幽谷修篁;青山壁立,石径如挂;重岩迭幛,曲径盘纡;移步山脊,如履天路,心旷神怡,莫能言状。峰顶摩天,高风琅琅。回眸俯瞰,削壁千仞,伟岸屹立;丹崖苍松,云雾缭绕;奇险秀美,纷呈于前。抬眼远眺,南有稽山回峦,可点雄峰百数;北有鉴水碧波,古城新貌;西有绿野平畴,乡村美景;东北麓,更有大禹陵庙、宛委山阳明洞天和若耶溪诸古迹胜景,各呈气象,令人神往。(沈建中撰文,转自炉峰禅寺网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