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孙英刚教授应邀来我院作《犍陀罗与大乘佛教的兴起》的讲座

发布时间:2023-10-21 浏览次数:
      2023年10月20日上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孙英刚教授应邀来我院为研究生作了《犍陀罗与大乘佛教的兴起》的讲座,全体研究生参加讲座,讲座由我院博士研究生能仁法师主持。
 
 
      孙英刚教授首先从故宫之前的“譬若香山”犍陀罗大展开始,引入本次讲座的内容。本次讲座分为从犍陀罗重新认识汉文佛典的权威性、佛陀形象的变化、菩萨信仰的兴起、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的再造——以燃灯佛授记为例等四个部分。
 
 
      孙英刚教授提出,近年来学者们经过大量细致的研究,发现早期中国佛教所接受的佛教文本,原本主要是犍陀罗语。与最早写于11世纪至17世纪的梵语写本相比,早期汉译佛典才是更接近原典的佛经。例如东汉安世高译经中出现的“沙门”(Skt. śramaṇa)与犍陀罗语的ṣamana一致;东汉支娄迦谶译本中出现的“弥勒”(Skt. Maitreya),也不与梵语对应,而与中亚古语之一的大夏语的“Maitrāk”“Metrak”一致;“罽賓”(Skt. Kaśmīra )、“和南”(礼拜、礼敬、稽首)也带有犍陀罗语特征。
 
      就佛陀形象的变化,孙英刚教授发现,佛教在犍陀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包括艺术风格的变化,比如佛像在这一时期产生;同时也包括教义的变化,比如佛陀的形象从人间导师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圣领域的统治者。佛陀形象在变化的过程中,既是佛教内部教义变化的外在呈现,又是与其他宗教、文化融合的体现。
 
      “菩萨”是犍陀罗佛教最为重要的创新概念,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特征。孙英刚教授认为在犍陀罗佛教中,菩萨在宗教信仰和政治宣传中地位被抬高。至少在迦腻色迦时代(公元2世纪),弥勒作为未来佛的观念,已非常流行。在犍陀罗的菩萨像中,绝大多数是弥勒菩萨。迦腻色迦、梁武帝、隋文帝、武则天等,都曾利用弥勒信仰和转轮王的关系作为理论武器,在政治操弄中达到各自的目的。
 
 
      犍陀罗创造了大量佛本生故事。这些故事在印度本土并不流行,却是犍陀罗地区重要的佛教历史记忆。比如尸毗王割肉贸鸽的故事发生在宿呵多国(斯瓦特地区);摩诃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故事,也发生在犍陀罗本地。孙英刚教授认为犍陀罗的佛本生故事,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施舍的重要性。这其实给更多的社会阶层比如商人打开了一扇大门,这可能也反映了佛教兴起与丝路贸易的某种关联性。“燃灯佛授记”,是犍陀罗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把燃灯佛授记作为佛传故事的开端,是犍陀罗圣地再造运动的一部分。历史上的释迦牟尼虽然没有去过犍陀罗,但他的前世去过,这样就把佛教神圣历史的开端,定在了犍陀罗。
 
      孙英刚教授的讲座以犍陀罗为中心,结合中亚史、中国史,通过具体的实物和考古材料,勾画了大乘佛教兴起的脉络。在讲座中,孙英刚老师为大家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让大家不仅了解了犍陀罗地区在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也通过具体的铭刻、塑像了解到佛教艺术所传递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为大家在更多层面把握佛教的弘传带来诸多启发。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