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历史名人

林子青教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于凌波 发布时间:2012-03-14 浏览次数:

林子青居士(公元1910~2002年)

林子青居士,别号悲云,福建省漳州人,清宣统二年(一九一○年)出生。早年曾落发出家,法号慧云,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十八岁,到厦门南普陀寺,考入闽南佛学院受学,时太虚大师为南普陀寺住持兼佛学院院长,常惺法师任副院长,蕙庭法师任教务主任。太虚法师驻锡杭州时,院务由常惺法师代理。后来,常惺应云南佛教人士之请,往昆明弘法,院务又由蕙庭代理,会觉、满智等任讲师。

是年冬天,佛学院中闹学潮,误传有慧云在内,《太虚大师自传》二十一节有如下的记载∶「闽院以蕙庭返江苏,仅由会觉、满智维持,夏初遂发生学潮,学僧中有慈航、谈玄、慧云、传戒(巨赞)、伊陀等。以一部分之过激行动,南寺、闽院均陷危乱,乃派芝峰、大醒前去收拾,一方面调走为首滋闹的二人,一方面或遣或听离散,留院者已寥寥无几,需重新招考续办。」事实上此事和慧云并无关系,因大师未曾亲处其事,系误传所致。所以慧云仍在院受学,越二年毕业。先是在闽南佛学院创立之初,为了使初剃度的沙弥也有受教的机会,另有幼僧班的设立。后来幼僧班迁到漳州南山寺,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会泉法师驻锡南山寺,改幼僧班为「南山佛化学校」,慧云自闽院毕业,到南山佛化学校任教。当时佛化学校由瑞今法师为主任,同时任教的有觉三、达如、广箴诸师。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成立,瑞今法师主持院务,慧云、守一、广义、义俊等担任教师。是年会泉法师出版《佛教公论》月刊,慧云任编辑,在创刊号上刊出会泉传略及道影,且撰祝寿诗曰∶「若论边地开荒者,公是闽南第一人,」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抗战开始,慧云法师曾到河南、武汉前线参加战地救护上作。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偕同闽院同学竺摩南下广州,转赴香港。三○年(一九四○年)代之后,隐居于江苏省镇江竹林寺阅藏年馀,并于商务印书馆研习,后来历任江苏省泰县光孝佛教研究社、常熟兴福寺法界学院教职。旋返闽南佛学院任教,与印顺、苇宗诸法师同事,并初次拜识弘一大师于南普陀寺,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一年),弘一大师在泉州不二祠示寂,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仲夏,慧云法师着《弘一大师年谱》一书,以林子青之名在上海出版,想来此时已经还俗,《弘一大师年谱》一书,经香港、台湾等地一再翻印,以此海内外佛教界广大信众,始有知弘一大师之为人。迄今数十年来,弘一大师名满天下,受到世人普遍的崇敬,实受林子青居士《弘一大师年谱》与陈慧剑居士《弘一大师传》二书的影响。

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林子青居士曾到台湾访问,参访过许多古老寺院。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持松法师出任上海静安寺住持,兼静安佛学院院长,聘子青居士到佛学院任教,主讲印度佛教史,并任《学僧天地》月刊顾问。

一九五七年,应中国佛教协会聘请,至北京与吕澄、黄忏华、高观如、周叔迦、石鸣珂等,任英文本《世界佛教百科全书》、《中国佛教》专职编辑,撰有「元代佛教」、「明代佛教」、「清代佛教」及「丛林制度」等数十篇。一九五七年后,专事房山石经研究多年,着有论文数篇,刊登于《现代佛学》、《文物》等杂,并为《房山云居寺石经》一书撰写概述数万字。一九八七年秋,应日本京都佛教大学之邀,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参加房山石经拓片展,在「中国房山石经学术讲演会」上发表题为「房山石经的概况及其价值」的演讲。

此后先后在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和研究部,专事佛学研究。在此期间,与周叔迦、巨赞、高观如、石鸣珂共同编写了《中国佛教史话》。一九八○年弘一大师诞辰百周年纪念时,编有《弘一大师纪念集》,并撰《弘一大师传》。此外又篇《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篇》撰写条目共四十八条。一九八六年开始主编《弘一大师全集》(共十册)。一九九三年,增订本的《弘一大师新谱》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此后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法音》月刊常务编委。

林氏的主要著作,有《弘一大师年谱》、《弘一大师新年谱》、《弘一大师书信》等。论文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佛教文化东渐与中国古代寺院的文化设施」。

林子青居士于二○○二年九月三十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病逝,享年九十二岁。

(于凌波著)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