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第二届佛教教育座谈会佛教教育教务组讨论纪要
时间:二○○三年九月八日 下午二点 地点:北京 中国佛学院教学楼
出席人:大陆:向学 静波 容通 广兴 菩提 达诚 方立天 魏道儒 田青 妙安
台湾:果毅 惠敏 心淳 性圆 法妙 大常 李志夫 蔡伯郎 薛绍平
缺席人:田青
主持人:菩提法师
记录:道证
讨论内容
大常法师:现今汉传佛教活跃于社会圈和文化圈,虽然发挥了佛教化俗的功能,却渐渐偏离佛教的解脱关怀,及内证精神。而教团内想认真修行的人,却苦于不知修持的入手处,对于了脱生死到成佛的道次第,十分模糊。于是有人转而回归原始佛教,或向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寻求解脱之路。然而,中国佛教许多祖师大德们依循佛法所开所创的修持方法,是否真的无法提供现代人安顿身心之道?古德们为了断除三毒烦恼,实践佛法安顿身心;现代人身心不能安顿,不也正是因为被三毒所困?所以,历经千年来祖师大德们实践、开创、代代传承的修持方法,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几千年来祖师大德智慧的结晶,就体现在八大宗派的思想里,各宗各派都蕴藏有许许多多的修行方法,吾人可以从传统宗派典藉中,重新粹取出相应于当今时代因缘所需的佛教智慧。因此,提出如下议题以供大家讨论:
一、依循汉传佛教传承的脉胳,设置专精的宗派学院,将佛学教育落实在宗派人才的培养,是否有其必要?
二、专宗学院在解门课程的次第应如何安排?
三、专宗学院在行门课程的次第应如何安排?
果毅法师:各地佛学院,各有体系,各有特色,以吸引人才。佛学院注重僧众基础教育,一年级先开设戒学等。二年级开设基础禅学等。三年级开设中国佛教史,唯识学等,以及印顺法师的一些著作选读。 惠敏法师:台湾佛教教育设有讲师等四级制度,应完善审察以及进修、师资聘任制度。佛学院不可能将全部佛经学完,应有所专,专里面要有必修和专修。评价教学质量要有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学校要制定教学计划。
向学法师:佛学院课程设置非常重要。初、中、高三级佛学院课程重复严重。一些地方初级佛学院课程开设太深,连讲课的老师都一知半解,学僧们更是囫囵吞枣。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学得非常深奥,但在实践中都用不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办学时就应首先要想到,否则学非所用。在教学上要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否则就把传统丢掉了,也就失去了佛教的特色,不能偏离佛法根本精神。佛学院体育课比较薄弱,一定要加强学僧们的身体素质。
静波法师:佛教教育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否则学了几年信仰弄没了,那是不行的。寺院缺乏人才,然而佛教教育的层次不齐,现实与理论的脱节,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佛教当前的现状。能将座谈会落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广兴法师:教材设置的问题:佛学院选用的教材比较深奥,一些经论是研究生的课程,反而拿到本科班甚至初级班去讲。深入钻研某几部经论,这是研究生的课程。因此选用教材非常重要。教材可以对某一方面作一深入了解,可以对某方面有专长,但缺点是难以了解最新研究的成果。在制定教材时应比较全面,讲宗派佛学时应对宗派背景有所了解。本科除学习经论以外,还应涉及到管理。在建筑、艺术、绘图等方面都应有所了解,但不要太深。佛教社会学、佛教经济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毫无涉及。汉传佛教讲大乘较多,应对藏传、南传佛教也有个整体的把握。
达诚法师:佛学院师资人才问题:一、聘任的标准,培训班应用大专以上学历的人讲课,大专班应用本科学历以上的人讲课,本科班应用研究生作讲师。二、自学成才,有教课经验的人也可以讲课。但讲课时要考察一段时间,合格后正式任聘,要建立档案。三、是确定奖罚制度。应给任课法师有发展空间,设教学评估。四、讲师也要过一段时间进行进修,作一些提高。讲师普通话要达标,应请专家进行评估。
妙安法师:江西佛教比较传统,也就是说出家人比较有道心。但基础比较薄弱,他们觉得文化课对修行来说不是很重要,在佛教教育上应该将这种观念转变过来。在这方面中国佛学院作得比较好。教材:佛教语言方面的教材最为迫切。台湾在对信徒方面的教育作得比较好,而大陆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应更进一步加强。
方立天先生:四十年前在中国佛学院住了八个月,从事中国哲学的研究。以前只听过任继俞先生讲过两小时的佛教课。经多方打听才知北京法源寺有个中国佛学院,经领导同意,才来到中国佛学院来听课,从正果、明真等法师那里学到了不少佛学知识,觉得受益匪浅。深觉佛教教育的重要。
多年来从事佛学研究,对佛教教育的一点心得以供大家参考:一、首先要确定佛教教育的内涵,应该讲述什么内容。二针对信徒的教育。三针对非信徒的教育。 多年从事中国哲学的研究,我觉得佛、道、儒三教中可能佛教教育的功能最大。道家的养生,与佛教的解脱有相通之处,应挖掘出来。佛教缘起学说特别重要,应大力发挥。现在佛教教育要注重培养出家僧人。如何有效的培养出家人,这与社会培养人才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佛学院是培养领袖性的人才,要具备诗、词、书法等传统修养,知识面要广。如何培养会长、方丈、法师等,要因材施教,应该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讲经的法师要懂得心理学,这是心法,如法鼓山提倡的心理环保。培养会长、方丈要懂得管理学。学习汉传佛教首先要将汉语学好,传统文史知识很重要,要多下功夫。
菩提法师:僧才的培养,要注重学修一体化,丛林学院化。法师们要威仪整齐,除了传授佛学知识以外,还要注重道德的感化,所谓身教重于言教。许多信徒对汉传佛教信心不足,在这方面一定要读诵大乘,以培养道心,要主动培养宗教情操。智、道、德全面发展。要反醒自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便能形成团体氛围,树立良好的道风。佛法要应用在生活中,要注重实践。要走出佛教教育的困境就要在学修一体化上多下功夫。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