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生命的原理:通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宗性
发布时间:2013-05-21
《改造生命的原理:<八识规矩颂>通诠》一书是宗性法师继《解秘身心和世界入门》之后的第二本唯识学经论诠释著作。宗性法师现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成都文殊院方丈。法师长期致力于唯识学传播、禅宗史研究及通俗弘法工作。多次应邀至海内外各大学、团体、机关、培训机构举办讲经法会及佛学讲座。
《改造生命的原理:<八识规矩颂>通诠》讲述对于现实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是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的。但就哲学体系而言,特别是欧洲中世纪以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大抵是将之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有人认为客观服从于主观,也有人认为主观服从于客观,甚至有人认为二者互不相干,或是二者相互依存;也有人认为二者互相依存。但不管是持何种观点,都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特别是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进展迅速,带来了人类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甚至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客观世界、征服客观世界的口号。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征服并非一帆风顺,似乎也存在难以跨越的瓶颈,也使今人越来越认识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征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录
导论
八识规矩颂
第一章 绪说
一《八识规矩颂》的创立
二《八识规矩颂》的作者
三《八识规矩颂》的注疏
第二章 《八识规矩颂》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 略说八识
一 唯识佛法与现代生理学主张的差异
二 八识是什么
三 八识与生命沉浮
第二节 《八识规矩颂》的结构
一 结构
二 诠解次第
第三节 《八识规矩颂》的主要内容
一 性类――心识的伦理价值趋向
二 缘境――心识认识对象的真实性
三 识量――心识认识结果的真实性
(一)现量
(二)比量
(三)非量
四 界地――心识的活动范围
五 业用――心识的作用
(一)分别
(二)造业
(三)受报
六 心所――心识的辅助伙伴
(一)遍行心所五种
(二)别境心所五种
(三)善心所十一种
(四)根本烦恼六种
(五)随烦恼二十种
(六)不定心所四种
七 依缘――心识活动的条件
(一)因缘
(二)等无间缘
(三)所缘缘
(四)增上缘
八 转依――心识的净化
第三章 八识与染污生命――顺转杂染分
第一节 染污的第六意识
一 第六意识的性类、识量、缘境
二 第六意识的界地――活动范围
三 第六意识的相应心所――辅助伙伴
四 第六意识活动的特点
五 第六意识的业用(功能)
(一)前台造业的操手
(二)业力的分工
第二节 染污的前五识
一 前五识的缘境、识量及性类
(一)前五识的缘境
(二)前五识的识量
(三)前五识的性类,
二 前五识的活动范围
三 前五识的辅助伙伴(助伴)
四 前五识活动的条件(依缘)
五 前五识的作用
六 识与根的关系
第三节 染污的第八识
一 阿赖耶识的性类和辅助伙伴
二 阿赖耶识的活动范围
三 关于阿赖耶识的存在(助伴)
(一)五教证
(二)十理证
四 关于阿赖耶识的自相
五 第八阿赖耶识与前七识的关系
六 第八阿赖耶识的业用
(一)受熏
(二)持种
(三)内现根身并执持不坏
(四)外现器界
(五)生命相续不断的使者(果报体)
第四节 染污的第七识
一 第七末那识的缘境及性类
二 第七末那识的识量
三 第七末那识的辅助伙伴
四 第七末那识的行相
五 第七末那识的业用(作用)
(一)令有情沉迷
(二)为染净之依
第五节 八识与生命的染污
一 生命染污的前奏――前五识
二 生命染污的制造者――第六意识
三 生命的染污源――第七末那识
四 生命染污的执行者――第八阿赖耶识
第四章 净化八识与佛身庄严――逆转清净分
第一节 八识与净化
一净化的历程
二净化与四智
三净化与三身
四四智与相应心品
第二节 第六意识的净化
一 第六意识净化的转折点
二 第六意识持续净化中的干扰
三 第六意识的圆满净化
四 妙观察智的妙用
(一)善观诸法自相共相
(二)善说法度众
第三节 第七末那识的净化
一 第七末那识净化的转折点
二 第七末那识持续净化的干扰
三 平等性智的妙用
第四节 第八阿赖耶识的净化
一 第八识的名位
(一)我爱执藏位
(二)业果生死相续位
(三)无上转依最极清净位
二 第八阿赖耶识净化的转折点
三 第八阿赖耶识净化的持续
四 第八阿赖耶识净化的圆满
五 大圆镜智的妙用
第五节 前五识的净化
一 成所作智的特点
(一)“空”
(二)“变相”与“带相”
(三)智慧的类别――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
(四)成所作智的特点
二 成所作智缘境的真实性
三 成所作智的转起阶段
四 成所作智的妙用
第六节 净化与庄严
结语 掌握改造生命的原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