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如何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纪念中国佛学院成立四十周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学诚 发布时间:2012-04-16 浏览次数:

 

 

 


  今年,是我的母校——中国佛学院创办四十周年纪念年!
  四十年!虽谈不上它漫长,可也不能说它短暂!在这风风雨雨,坎坷历尽的极其不平凡的四十年里,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一批批青年学子接受法师、老师们的精心锤炼与自己刻苦钻研,出色地完成了自己预期的学业与时代所赋予的各项学习任务,源源不断地输往祖国四面八方的佛教单位,为中国佛教的恢复、发展、振兴,注入了一股股朝气蓬勃的新鲜活力,使得近代佛教已呈衰落现象又有了巨大的改观
  “纵观今日中国之佛教,那个寺院的法务最兴隆,那方名山大刹最有成就,那种佛教刊物办得最有特色,那所佛学院道风、学风最好,那么,其中必定少不了有中国佛学院的历届学僧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法音》93、6“中国佛学院成立三十七周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国佛学院四十年来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佛教是至上圆满,广大如虚空,清净无与等的大教法,我们每个人所知的以及所得到的法益与之相比,仅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常常回光返照,刁二断地努力修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与提高!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纵观历代帝王无不都处在忧患的环境下,於艰苦磨砺中求生存、发展,又莫不都是在安于现状、养尊处优中衰微与消亡!以此类推,世间一切事物的兴衰规律大抵都是如此,佛教既存在于世间,不可不以此为龟鉴! 但是,只有忧患意识还远不够,在科技飞跃发展,物质条件空前优越的年代里,具有二千五百多年教龄的佛教,应当如何来面对呢?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汹涌澎湃的大潮里,既不被淹没与吞噬,而又不随波逐流始终如一地保持坚如磐石的固有地位,大放佛教智慧之光呢?
  一九九三年冬,在首都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与第六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上,赵朴初会长审时度势,抱着对佛教前途与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十分郑重地提出“要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即:第一信仰建设,第二道风建设,第三人才建设,第四教制建设,第五组织建设”。我以为这五个建设对于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是不可移易的大政方针,适值母校“不惑之年”大喜,略抒孔见,聊表孺慕供养之情!
  第一、信仰建设
  所谓信仰建设即是信心建设。那么,什么是信心呢?简而言之,即是一种对佛法僧三宝坚信不移,不起丝毫怀疑之念的精神作用,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够祛除无始以来沉滞在我们心灵深处的烦恼尘垢,从而获得清净自在。信仰建设包括三方面:
  l、信佛:《佛地经论》:“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醒觉,如莲花开,故名佛”。佛是证悟宇宙人生真理达到最究竟圆满的一切智人。我们对佛陀所成就的无量无边福德智慧,相好庄严,普利群生等,由仰慕而生起极其坚强的信念。从信念引发欲求与精进,发生行持的动力!
  佛陀虽然灭度二千五百多年了,我们没有福报亲睹圣容,但是随之而兴起对菩提树的崇拜,建造佛像、佛寺等,其目的都是为了要纪念伟大的佛陀。现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昌明,各地所制作琳琅满目的各种佛像,从质到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高大。甚而建造摩天大佛在当今时代还正在风靡一时呢?真可谓到处与佛同在!所有这些无非都是对佛陀崇敬之情的流露,但心外求佛,总不如心中有佛1
  2、信法:梵语达磨,汉译为法,轨持义。意谓佛陀一生所宣示于世间的一切教法,可以为众生修行了生脱死的轨则。若就法体而言,包括三乘的教理行果,教是语言文字,理是缘起、二谛、四谛等的义理,行即三乘人所修的自他二利之行,果是经过修行所得到的妙果。约所化机感而言,分为五乘,为人类说五戒法,为天人说十善法,为声闻比丘说四谛法,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法,为菩萨说六度四摄法。
  佛教不同于哲学等其他世间学问之处,在于它解行并重,学修一体。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能真正实证的宗教”。爱因斯坦也曾对佛教作过高度的评价:“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要求,又能够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超越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神化的人……,从观念基于物质和精神的经验而浑为一体,那只有佛教才能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由此可见,佛教得以延续至今,是有其极大的务实性与深厚的社会基础的。
  3、信僧:僧即奉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众,以住持佛法为其主要职责之一。如《大智度论》卷三说:“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名僧”。
  僧伽队伍的成员,自古以来良莠不齐,于今尤甚。依《十诵律》卷三十载,僧有五种:一、无惭愧僧,即破戒比丘。二、哑羊僧,钝根无智慧比丘。三、别众僧,一界内处处别作羯磨的比丘。四、清净僧,能坚持戒律的优秀凡夫僧。五、真实僧,即学无学人。
  目前,有些出家人不注重自己的行持与形象,从而招致不少在家信众的讥毁,僧俗之间的距离有日渐增长之趋势。归依自性三宝不归依住持三宝;归依佛、归依法、不归依僧等等一些不正常现象流行成风。这个佛教的大问题如果不引起广大四众弟子的共同重视并早图良策消除之,三宝的名义势必将受到空·前的危害!
  第二、道风建设
  以佛道化人有如风之靡草者,称为道风。《无量义经德行晶》第一:“道风德香熏一切”。《释氏要览》卷中:“宝林传云,祖师难提至靡提国,一日,有风西来,占曰,此道风也,必有道人至”。
  第一、只有树立清净的道风,才能使僧尼在良好的环境中精进熏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沿着佛陀开示的正道健康发展,最终获得大解脱。
  第二、只有树立清净的道风,才能促进僧团的和合,使寺庙按照戒律清规进行管理,保证其在良好的秩序中正常地运转。
  第三、只有树立清净的道风,僧团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广大信徒,在物质、精神两方面服务于社会人群,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社会的理解与赞同。
  第四、回顾历史,佛教的兴衰,与道风的好坏、戒律的兴废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往往由于僧团戒律的废弛,腐败堕落,不利于社会发展,历史的进步,从而招致外来的严重打击,甚至毁灭。
  清净道风的恢复与建设,并不是一些简单与硬性的规定。首先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敛束自己的身心,用佛法智慧之光破除无明黑暗。一句话说到底,就是对于戒律的认识与坚持问题。
  《中阿含,伤歌罗经》:“何因何缘,昔沙门瞿昙施设少戒,然诸比丘多得道者?何因何缘,今沙门瞿昙施设多戒,然诸比丘少得道耶”?
  佛陀制定戒律,原多适应于时、处、位而确立,所谓随犯随制。初成道时,跟随佛陀出家的比丘众,其动机都十分纯正,少许戒律(甚至没有戒律)就可以证道。此后比丘多为依附僧伽之势力而出家,所以戒律的条文也就越来越多,且得道证果的比例反而降低。由此可知,戒律是出家人用功办道的指针,维持僧团纯洁和合的防腐剂,丝毫不可马虎对待!
  第三、人才建设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关系着佛教兴衰存亡的头等大事。无论是法身慧命的延续或慈善事业的兴办,人才总是关键性的因素!
  如果没有人才,庙宇修得多么富丽堂皇,雄伟壮观,也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一一摆设,只能做为佛教历史的遗迹,让人兴无限之感慨而已!
  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说:“佛法要想昌明与兴盛,说来原因很多,对外来说,必须政治安定,社会能善意护持。对内来说,必须有组织的清净僧团和善巧的宏化方法,如此才能使佛法普及于民间。但其中主要的,不能不说宏法人才的问题。有了优秀的宏法人才,其他事情才有办法。因此要想中国佛教能够发扬光大,对于宏法的人才问题,不得不认为是首要的问题”。
  今天,佛教的外部环境殊胜、政策开明,有利于佛教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这种大好时机,造就出更多的合格的佛教事业接班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的目的无非也是为了加快培养人才,一九九二年元月中国佛协在上海召开“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会议”,院长赵朴初居士在会上特别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的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
  在人才这个重要观念上,可能大家有着千差万别的认识,见仁见智。但是,我认为,在选拔人才上不应标准过高,求全责备,必须高度重视信与智的品质,《华严经》上说:“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长邪见”。所以,信与智是考核与选拔人才的两项法宝。其次,造就培养人才也不宜操之过急,否则,必将导致“欲速则不达”的后患,结果造成人才两失,因为育成一个人才必定要有一段相当的过程!
  有人抱怨出家众素质偏低,这是事实,但了生脱死,转凡成圣,“文化程度”并非是根本原因。况且,文化水平完全可以在佛门里得到提高,关键是取决于自己有无信心来加快充实,“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只有自己真正发心学习才是进步的前提与动力!
  在佛学院这个问题上,务必注意“求实”。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地开办佛学院,其数量较为可观,但普遍都学在着师资严重缺乏、经费不足、课程设置不理想、教学体制不完善、学员程度参差不齐、招生与毕业工作漫无头绪等问题。佛教理论体系极其庞大、高深,世间知识纷繁复杂、种类良多,如何在所规定的有限期内,学员们能够循序渐进,由浅人深,教学相应,修学一体,掌握好相应的世出世间各种知识,确实是各佛学院所共同需要解决的特大问题。
  第四、教制建设
  所谓教制,简而言之,就是佛教的制度。佛在世时,出家比丘“三衣一钵,树下一宿”。究其原因,是佛陀怕弟子们对资生器具产生追求心理从而滋长贪念,妨碍修道。
  而中国历来以农立国,历代帝王以及社会人士都十分重视农业。!假若出家比丘奉行托钵,不事生产,势必引起朝野极大的不满与强烈反感。因为国情习俗等的不同,中国比丘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很大影响。所以,佛教要扎根於中土,其生活制度不得不考虑如何来适应其环境,故有唐代“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寺院制度应运而生。从此,广大僧侣的生活便有着纪律性与组织性,并且四事来源也比较稳定与牢靠,足可以安心修行了!
  一千多年以来,丛林制度在中国佛教的流传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祖师创立丛林的目的无非是要陶贤铸圣。而从清末以来,丛林寺院,多变了质,遗剩外在躯壳而已!高僧大德艰苦卓绝、精勤修行、谆谆善诱、开导后学、超凡脱俗的风范难以复见了!时至今日,禅寺多不参禅,律寺多不持戒,讲寺多不谈经,净土道场不讲究念佛,龙蛇混杂,各有用心,甚至某些千年古刹舍本逐末,一味经营经忏,争取经济效益。又有些寺院,墨守成规,不求进取,排斥现代各种新知识,与社会上各种先进的思想格格不入,缺乏双向交流的基础,怎有可能善巧方便,契理契机教化众生呢?
  有人讥评佛教教制不严,僧众宛似散兵游勇,居无定处,出入无踪,这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个别经忏道场为了追求创收,经忏佛事应接不暇,需要大量的“忏师”共同努力。这样,也就为一些另有目的的云游僧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来囊中羞涩,挂搭困难的窘境,一一迎刃而解了,从此为下一步继续云游奠定了基础,如此循环往复,“云游僧”何时能绝迹呢?
  第五、组织建设
  中国佛教步履蹒跚,裹足不前,与寺院家庭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宗法社会里,世俗人个个都有强烈的家庭意识。出家以后,不知不觉地把这种不健康思想带到佛门里,使佛教发生变质。寺院住持的继任往往只注重传子不传法,其结果是,优不胜劣不汰,一代不如一代,多年以来积累的丰厚寺产不能成为发展佛教事业的基金,这自然不免成为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另眼相待”的要点,与寺院内部发生冲突倾轧的基因,甚至大闹武剧!.
  印顺法师曾十分痛心地说:“中国佛教过去病在脂肪过剩,不肯运动,臃肿不灵,等到体力衰退,又积食不消,这才从外强中干演变到奄奄一息……经过一番净化作用,大可以去腐生新,恢复活力!我们不要为寺庙产业,似僧非僧的丧失破坏而生悲哀,经过一番苦难如我们还不觉悟,还在旧梦重温,.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佛教寺院与外部发生冲突、纠纷等往往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来解决。一九九三年在全国六届佛代会上,赵朴初会长曾对组织建设工作作出了最为详尽的阐述:
  “加强寺院和各级佛教协会的组织建设,是佛教事业顺利开展的保证。继承和健全寺院丛林组织人事制度,这个制度是具有佛教特色的寺院民主管理制度。凡是有条件的寺院,要建立和健全两序大众按期推选或礼请住持以及住持到期退位,住持对班首、执事的请职,住持同班首、执事对重大寺务的民主议事等丛林僧团组织制度。……全国和地方佛教协会都要健全组织,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都要以德才兼备的佛教徒,尤其是僧人为主体。地方佛教协会,尤其是省级佛教协会,必须建设成为领导班子,工作班子健全,有会址、有经济来源,具有法人资格,联系信教群众,正常开展会务的实体”。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需要全国广大四众弟子,尤其是诸如佛学院历届以来毕业的法师校友、有识之士齐心协力,献计献策,互相促进,共同增上缘。那么,佛教未来辉煌的局面,指日可待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