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著名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法显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文章对法显的故乡、西行求法的历程及回国后译經情况作概要介绍,最后对法显的历史贡献及地位给予崇高评价。
关键词:法显 求法 天竺 佛国记
作者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等。
东晋义熙八年(412)七月,中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法显在经过十四年西行求法艰难历程后,从崂山登陆回国。法显与唐代赴印求法的玄奘、义净一样,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法显,笔者过去已先后写过《法显西行求法与〈佛国记〉》和《东晋佛教翻译家法显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①],根据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记集》、法显自著《佛国记》等资料对法显生平及西行求法历程、回国后的译经、《佛国记》以及法显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等,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介绍,笔者在这里不拟再次展开细致的考察和论述,仅侧重谈下面四外问题。
一、法显的故乡在今山西临汾
后秦王姚兴弘始元年相当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已亥(399),法显与同伴四人踏上西行求法的路程。他们先出长安西至今甘肃、青海一带,然后转河西走廊,经今新疆南路,逾过葱岭,穿过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两国部分领土,进入印度游历和寻求经典,然后渡海到今斯里兰卡国求法,最后搭商船经海路回国,因遭遇巨风飘泊至崂山登岸。
那么,法显的故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
法显法师(?-423年前),俗姓龚。据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显传〉的记载,法显是“平阳武阳人”。然而据《晋书·地理志》对晋朝全国州郡的记载,平阳郡下属十二县,包括:平阳、杨、端氏、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绛邑、濩泽、临汾、北屈、皮氏,然而其中没有“武阳”的县名。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七记载:“平阳沙门释法显”。可见,《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显传〉所谓法显是“平阳武阳人”的记载难以凭信,“武阳”二字当属误加。据以上考察,法显原籍应是平阳郡,治所在现在山西省临汾市汾水以西。然而法显的故乡到底是现在临汾市下属的哪个区县,仅据现有的资料已难确定。
法显生活在东晋十六国时期,从他生存的年代推断,平阳郡曾先后在氐族建立的前秦(350-394年)、羌族建立的后秦(384-417年)管辖范围内。
二、法显西行求法的历程
法显从长安出发到印度求法,先越过河西走廊,穿越中国今新疆自治区的绿州城邦和沙漠,然后越过葱岭,经过今阿富汗,最后进入印度,渡海到今斯里兰卡,然后从乘船从海路回国,从今山东青岛的崂山登岸。
现按年代作概要介绍:
(一)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然后越过葱岭(399年-401年),其间经过的地方有鄯善、焉夷、于阗、子合、竭叉等,属于今新疆天山南道的南北路。请看下表:
地名 |
现处所 |
僧人数 |
大小乘 |
重要寺院 |
佛教遗迹 |
传统和习俗 |
鄯善 |
若羌 |
4千 |
小乘 |
|
|
国王信奉佛教;僧俗行天竺法仪。自此以西僧人皆习天竺书、天竺语 |
焉夷 |
焉耆 |
4千 |
小乘 |
|
|
|
于阗 |
和田东南 |
1万 |
多习大乘 |
瞿摩帝、王新寺 |
|
国民丰乐,皆奉佛法,家门前起小塔;每年四月佛诞节时,14所大寺联合举办隆重行像仪式,国王出面主持;以珍宝供佛 |
子合 |
叶城县西 |
千余人 |
多大乘学 |
|
|
国王精进佛法 |
竭叉 |
喀什 |
千余人 |
小乘 |
|
石制佛唾,另有佛齿,为造塔供养 |
每过五年举行供养大法会,国王与群臣布施,然后赎回;僧于收麦后受岁 |
(二)游历西北天竺(401年至403年)。法显越过冬夏积雪的葱岭,进入古印度境内,先游历西北十国。从现在疆域来说,这十国中一国在今克什米尔,一国在今阿富汗国,其它皆在今巴基斯坦国境内。
地名 |
现在地理位置 |
佛教名胜 |
佛教情况 |
法显等人活动 |
陀历 |
今克什米尔西北部的达地斯坦附近 |
立有木制高八丈、足趺达八尺的罗汉像 |
有众僧,皆奉小乘, |
攀缘悬绳过新头河(印度河) |
乌苌国 |
首都在在今巴基斯坦国北部斯瓦特河流域 |
留有足迹及佛晒衣处、度恶龙处 |
佛教盛行,有500座寺,皆奉小乘 |
法显等人在此坐夏(公元402年) |
宿呵多国 |
在乌苌国西南 |
有纪念佛“割肉贸鸽”的塔 |
|
|
犍陀卫国 |
在今巴基斯坦国西北喀布尔河沿岸一带 |
有纪念佛以眼睛施舍盲者的塔 |
盛行小乘佛教 |
|
竺刹尸罗国 |
在今巴基斯坦国拉瓦尔品第西北 |
有纪念佛前世“以头施人”、“投身饲馁虎”的两座大塔 |
|
|
弗楼沙国 |
今巴基斯坦国白沙瓦 |
贵霜王国迦腻色迦王建的四十余丈塔,供养“佛钵”的塔及寺 |
有僧七百余人 |
慧应在佛钵寺去世 |
那竭国醯罗城、那竭国城 |
分别在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城的南边和西边 |
醯罗城有供养佛顶骨的寺;那竭国城有供奉佛牙、佛锡杖的寺,还有供奉佛影寺塔 |
有僧七百余人 |
法显与先到此寺的慧景、道整相会,越冬居住三个月。南下越小雪山,慧景死于此山 |
罗夷国 |
或谓在今巴基斯坦的勒吉 |
|
此地有僧三千人,兼奉大小乘 |
法显、道整在此度过夏安居(403) |
跋那国 |
首都在今巴基斯坦国西北印度河西岸的本努 |
|
有僧三千人,皆奉小乘 |
|
毗荼国 |
首都在今巴基斯坦中部印度河东的乌杰 |
|
佛法兴盛,兼大小乘学 |
|
(三)游访中天竺和东天竺(403年至409年)。法显、道整二人从毗荼往东南走,进入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中天竺,即现在印度的北半部,著名的恒河从西北流向东南入海,亚穆纳河是它重要的支流。当时统治印度广大领土的是继贵霜王朝之后的笈多王朝,在位的是旃陀罗笈多二世(380-414),控制的范围包括恒河上游和中印度、西印度许多小国和旁遮普地区的一部分。
法显一行主要游历了以下地方:拘萨罗国古都舍卫城,迦维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国境内),毗舍离城,摩竭提(或称摩揭陀)国首都巴连弗城(也称华氏城),王舍新城、迦兰陀竹园精舍、“车帝”的石窟(七叶窟),伽耶城,迦尸国波罗柰城。同伴道整留在中天竺不归。法显不改初衷,为将戒律流通汉地独自踏上归途。
地名 |
现在地理位置 |
佛教名胜 |
佛教情况 |
法显等人活动 |
摩头罗国 |
首都在今印度国马图拉 |
沿河有寺20多座,有僧三千多人 |
|
|
僧伽施国 |
首都在今印度北方邦的法鲁卡巴德 |
有阿育王纪念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回到地下建的寺和石柱,收藏佛发、佛爪的塔,过去三佛和释迦牟尼佛的塔 |
有僧尼千人,兼奉大小乘佛法 |
法显、道整二人在此度过夏安居(404) |
罽饶夷城 |
今印度北方邦根瑙杰 |
佛曾在此处说一切无常、苦,人身如泡沫的道理,建有纪念塔一座 |
有二寺,皆奉小乘 |
|
沙祇大国 |
当今北方邦瓦腊那西以北一带 |
|
|
|
舍卫城 |
在今印度北方邦拉布蒂河南岸的塞特马赫特地区 |
须达长者为佛修建的祇洹精舍;纪念佛说法、度僧、与外道辩论的塔 |
围绕祇洹精舍有98座寺,皆有僧住 |
|
迦维罗卫城 |
现尼泊尔国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 |
佛父白净王故宫建有佛母摩诃摩耶夫人像,有塔。此外还有不少纪念塔 |
城中已经荒芜,只有众僧、民户数十家 |
|
蓝莫国 |
首都在今尼泊尔南境的达马里附近 |
有佛舍利塔 |
塔边有寺,常以沙弥为寺主 |
|
拘夷那竭城 |
今地不详,或谓在今尼泊尔南部的巴伐沙格脱附近 |
佛涅槃、以金棺供养佛、八王分舍利等处皆建有塔寺 |
有少量僧人、民户 |
|
毗舍离城 |
在今印度比哈尔邦的穆札法尔布尔地区 |
佛居住和说法的大林重阁精舍、阿难半身塔;城东有佛灭后百年第二次结集纪念塔 |
|
|
摩竭提(摩揭陀)国 巴连弗城 |
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 |
城外有阿育王塔,城南有阿育王所造大塔、佛足迹,塔南阿育王立的石柱 |
塔边有摩诃衍僧伽蓝,高僧罗沃私婆迷住此传法。佛诞节有盛大行像活动 |
参拜佛迹转回,居住三年(405-407),学梵书梵语,抄写经律:《摩诃僧祇律》、《萨婆多众律》、《方等般泥洹经》等。道整留此不归。 |
王舍新城 |
今印度比哈尔邦的拉杰吉尔 |
城西有阿阇世王建佛舍利塔,城南有阿阇世王之父瓶沙王建的旧王舍城,旧城的之北,有佛住过的迦兰陀竹园精舍,精舍西边五六里有“车帝”石窟(七叶窟),佛灭后迦叶主持五百比丘在此结集佛经,建有纪念塔。 |
|
法显携带从新城买的香、花、油、灯等物,请人带他到旧城虔诚供养。 |
伽耶城 |
在今印度比哈尔邦中南部的佛陀加雅 |
在佛六年修苦行、觉悟成道地菩提树处有塔,城南有传为大迦叶入定的鸡足山。 |
有寺三所,皆有僧人,供给饶足 |
|
迦尸国波罗柰城 |
今印度北方邦的瓦拉纳西(贝那勒斯) |
纪念佛初转法轮塔、仙人鹿野苑精舍 |
有二寺,皆有僧住 |
|
拘睒弥国 |
首都在今印度北方邦安拉阿巴德西南 |
|
众僧奉小乘学 |
|
达嚫国 |
首都当在今印度中部默哈讷迪河与戈达瓦里河上游一带 |
|
在奉过去佛的寺 |
法显未能前往 |
瞻波国 |
首都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帕戈尔布尔 |
|
|
|
摩梨帝国 |
首都在今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西南的达姆拉 |
|
有佛寺24座,佛教相当盛行 |
法显便在此居住二年(408-409),抄写佛经和画佛像 |
(三)渡海进入师子国,继续求法(410年至411年)。法显参谒无畏寺,又参拜佛牙精舍中供奉的佛牙。在师子国留住二年,抄写《弥沙塞律》藏本、《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又求得《杂藏》。
地名 |
现在地理位置 |
佛教名胜 |
佛教情况 |
法显活动 |
师子国王城 |
在今斯里兰卡国北中央省的阿努拉德普勒 |
北有座高四十丈的大塔 |
塔边建有一寺,名无畏山寺,有五千僧;寺内供玉佛像。无畏寺的东边山有跋提寺,有僧二千人;王城南有摩诃毗诃罗,有三千僧,全国有僧六万人;王城经常供养五六千僧;每年三月,国王主持盛大的佛牙游行和供养法会 |
法显师子国留住二年(410-411),抄写《弥沙塞律》、《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又得《杂藏》。 |
南洋群岛西边的耶婆提国 |
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或谓是瓜哇 |
|
|
乘商人船归国,因风船破,中间停留此国五月,在船上过夏安居(412) |
东晋长广郡牢山 |
今山东省青岛崂山 |
|
长广郡太守李嶷信奉佛教;刘裕之弟、任衮青州刺史的刘道怜奉佛 |
船原向广州进发,因风漂流,东晋义熙八年七月十四日(412年9月5日)在今崂山南岸登陆,后南下彭城、京口,刘道怜招待法显一冬一夏(412-413),到建康译经 |
(四)乘商船越海东归,在崂山登岸(412年)。法显在遭遇巨风、船漏、滞留海岛、漂泊的漫长的航海经历之后,于东晋义熙八年七月十四日(公元412年阳历9月5日)从长广郡牢山(崂山)南岸登陆回到国内。当时此地在东晋版图之内。
这样,法显从东晋隆安三年(后秦弘始元年,399)从长安出发,元兴三年(404)到达中天竺的摩头罗国、僧伽施国,义熙八年(412)从青州牢山南岸登陆,首尾合为十四年。如果算上翌年到建康,前后十五年。史书所谓法显经历“减三十国”,实际是包括在葱岭以西的六国、天竺二十一国及归途经过的师子国、耶婆提国,共二十九国。
三、法显归国后的译经和撰写《佛国记》
法显从崂山登岸后,很快得到刘裕(推翻东晋后即位为宋武帝)之弟刘道怜的接待和支持,后被请到首都建康(今南京)与来自罽宾(在今克什米尔)的高僧佛陀跋陀罗合作翻译佛经。他与佛陀跋陀罗二人在宝云的协助下翻译他从天竺、师子国带回的梵文经典中的四部(加上从一部中析出者为五部),另译出不是他带回的佛经一部。
佛经目录 |
卷数 |
参与译者 |
内容特色 |
现存情况 |
摩诃僧祇律 |
四十卷 |
佛陀跋陀罗、宝云 |
大众部的广律,载佛制戒因缘及戒条,有比丘戒218条,比丘尼戒277条 |
|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 |
一卷 |
佛陀跋陀罗、宝云 |
从《摩诃僧祇律》中析出的比丘尼戒条 |
|
大般泥洹经 |
六卷 |
佛陀跋陀罗、宝云 |
《大涅槃经》初译,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喻疑》谓“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有佛性,学得成佛” |
|
杂阿毗昙心 |
十三卷 |
佛陀跋陀罗、宝云 |
与前秦罽宾沙门僧伽跋澄所译《鞞婆沙论》、南朝宋僧伽跋摩译《杂阿毗昙心论》同本异译,训释《阿含经》的概念和思想 |
久佚 |
杂藏经 |
一卷 |
佛陀跋陀罗、宝云 |
与东汉安世高译《鬼问目连经》、东晋失译《饿鬼报应经》同本异译,说作恶者死后轮回为饿鬼,行善者来世得到善报 |
|
方等泥洹经 |
二卷 |
佛陀跋陀罗、宝云 |
《长阿含经·游行经》的异译本,讲释迦牟尼佛逝世前传法及去世情况 |
|
法显应请将自己西行求法的经历写成《佛国记》一卷。此书在中国佛教经录中名称不一,有的称《佛游天竺记》,也有的称《历游天竺记传》、《法显传》、《释法显行传》,金代《赵城藏》作《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先有略本,东晋义熙十年(414)才写完详细的西行求法记。
现国内外研究很多,著名的有岑仲勉《佛游天竺记考释》(商务印书馆,1935年)、日本足立喜六《考证法显传》(东京三省堂,1936年)、章巽《法显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等,经常被人参考。
四、法显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法显法师是在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位高僧,是属于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中所说的“舍身求法的人”,是构成“中国的脊梁”的中国古代英雄豪杰之一。
法显的贡献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显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第一位越过葱岭西行求法并且携带佛经抄本回归的僧人。三国末魏国的朱士行虽也西行求法,然而在到达于阗后便停在那里,没有继续前进。法显等十人先后西行求法,只有他一人在完成参访印度佛教圣地并且抄写梵文经典后从海路回到中国,又参与翻译佛经。
(二)法显为寻求戒律而西行求法,所带回并参与译出的《摩诃僧祇律》是唐代以前流行汉地,特别是在关内长安一带地方的最流行戒律之一。僧尼出家、受戒和日常修行、传法,管理寺院等,处理僧团内部事务,以及处理与社会民众的关系等方面,皆离不开戒律。
(三)法显带回并译出的《大般泥洹经》六卷,在中国最先传递了标志大乘佛教发展新阶段思想的“佛性”论,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竺道生(355-434),通过钻研此经提出“一阐提人(按:极恶的人)皆得成佛”。北凉昙无谶所译四十卷本《大涅槃经》虽有这样的内容,然而尚未传到江南。道生是逻辑推理提出这一结论据的,曾受到守旧僧人攻击,甚至一时被开除僧团,直到《大涅槃经》传到江南,他才得以恢复名誉。佛性学说的传入,对推动中国佛教义理的发展、中国思想史上心性学说的深化和传播,影响很大。
(四)法显在《佛国记》中不仅记述了现中国新疆地区的地理、佛教、风俗等,也记述了现在中亚一带的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国,南亚的巴基斯坦国、印度国及斯里兰卡国很多地方的佛教乃至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情况,对于了解和研究5世纪初中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南亚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价值。《佛国记》与玄奘《大唐西域记》、义净《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等都是蜚声国际学术界的中国历史地理名著。
(五)法显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历经千辛万苦西行求法,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当他在中印度巴连弗城抄得佛经准备回归时,与他同行的道整却因为留恋此地而放弃归国。法显想到“本心欲令戒律流通汉地”,不改初衷。他在师子国无畏山寺看到晋地商人上供的白绢扇时,当即引发思乡之情澘然泪下。
(六)法显西行求法事迹对后世西行求法僧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南朝宋永初元年(420),黄龙国僧昙无竭“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于是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出发到印度求法,经罽宾国进入印度,最后随舶泛海从广州回国,带回梵文《观世音受记经》一部(《高僧传》卷第三)。唐代玄奘(600-664)、义净(635-713)先后到印度求法,也都受到法显的激励和影响。
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不仅是几千年来各民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也是吸收世界各国多种文化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应当学习法显和历史上其他一切为促进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为发展祖国文化做出贡献的人们,学习他们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坚强意志和炽热的爱国精神。在今天全国人民致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实践中,强调这些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 前者为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三章第四节,后者发表于2005年戒幢佛学研究所《戒幢佛学》第三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