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颂略释
内容提要:释迦佛教化众生的方法,天台家判为藏、通、别、圆,谓之“化法四教”。本颂文的诠义是四教与断惑证真的相互关系。略释则是逐句对颂文加以说明,俾便理解。
关键词:天台宗 化法四教 藏 通 别 圆 三谛 三惑 三观 三智 三德
作者传印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
一、释前说明
对释迦如来一代时教的判释,诸家有所不同,兰菊竞美,吾侪学人,固然皆所应学应知。今以天台宗家的判教,在一般教学当中,常所应用。其较为简要的课本,有五代时高丽谛观大师所著《天台四教仪》[1](一卷)及明末蕅益大师(1599-1655)所著《教观纲宗》[2](一卷),系统地总结了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为藏、通、别、圆;其表现形式为顿、渐、秘密、不定。前者称“化法四教”,后者称“化仪四教”,共为“八教”。将佛陀一生对众生所说之法,分为五个阶段,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谓之“五时”。佛陀的五时说法,并非断然性的区分,总是随时随处对机施教、应病与药,所以,有“通五时”和“别五时”,不可不知。
《天台四教仪》和《教观纲宗》所说的核心问题是断惑证真与藏通别圆化法四教的相互关系。建立此说的根据,便是一切众生天然本具“三谛”的性德。三谛即真、俗、中。如唐代荆溪湛然大师(711-782)所著《始终心要》云:“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非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3]是谓之“三德秘藏”,被覆藏在众生的烦恼,即三惑之中。如《心要》又云:“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4]又云:“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5]
对于这样一个断惑证真的过程,由于众生根器不一,所以或有迟速,即顿渐等情形不一,于是便有了“化法四教”的区别。《天台四教仪》和《教观纲宗》,对此,可以说是最善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加以表述。第有古德为让学人便于记诵,遵循天竺论师方法,以七言四句为颂,辑为八颂共三十二句,谓之“天台四教颂”。
四教颂既然是由《天台四教仪》和《教观纲宗》提炼总结而来,那么,这二书当然便是四教颂的最根本最完美的阐释了。兹为畏繁乐简起见,宗此二书并及近世台宗大德静修法师著《教观纲宗科释》,对颂文逐句地加以解释,希望藉以能够消文而已,故为“略释”。或有不当,至乞惠正。
二、颂 文
四教颂[6]
(一)
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
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
(二)
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
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
(三)
藏教二果通薄地,同断欲界六品思。
藏阿那含通离欲,再断欲界三思惑。
(四)
四果罗汉已办地,断上二界七十二。
藏通两教位已齐,辟支菩萨侵习气。
(五)
圆信别住二之七,藏教罗汉通办地。
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
(六)
八至十信二惑空,假成俗备理方通。
齐前别住后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
(七)
圆教初住别初地,同断无明第一品。
五百由旬到宝所,八相成道利群生。
(八)
别地全齐圆住平,无明分断证真因。
等妙二觉初二行,进闻三行不知名。
三、颂文略释
(一)七贤七位藏初机:这是说三藏教中的七方便位(1、五停心,2、别相念,3、总相念,4、暖,5、顶,6、忍,7、世第一位),由于他们没有入于圣位,所以说是三藏教的初机。此七方便位,亦名七贤位。
通教位中一二齐:就修行(伏断惑)所达到的程度来说,以上藏教的七方便位与通教的第一、二地相当。此中,藏教七方便位中的外凡位(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与通教的第一地(乾慧地)相当,内凡位的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位)则与通教的第二地(性地)相当;故说“一二齐”。
别(十)信并圆五品位:上述藏(七方便位)、通(乾慧地、性地)位次,若就别圆二教来说,则相当于别教的十信位和圆教的五品位。
见思初伏在凡居:这句是总结以上四教当这些位次(藏教的七方便――外、内凡;通教的一二地――外、内凡;别教的十信――外凡;圆教的五品位――外凡)的人,他们的修行达到了能够降伏见思惑的程度。见思惑即十使十缠二十六烦恼,这是系缚人们沉沦三界六道而受分段生死的烦恼。所谓伏,犹如以石压草,以绳缚贼相似。伏而未断,所以仍在凡居,而未入圣位。
(二)果位须陀预圣流:三藏教的初果须陀洹,此云预流。即见道位,预于圣人之流。
与通三四地齐俦:为伴曰俦。齐俦即相等、相当。这是说,三藏教的须陀洹果与通教的第三(八人地)、第四(见地)相当。
并连别(初)住圆初信:并且,还有别教的初住位、圆教的初信位,也同藏教的初果、通教的三、四地相当。
八十八使正方休:这是总结以上四教各位,由于他们在四教的各自这个位次上,都是断除了三界见惑八十八使的,所以说他们都是相齐的。断惑虽齐,而四教行人的解行胜劣不等,须知。
(三)藏教二果通薄地,同断欲界六品思:三藏教的二果斯陀含(此云一来)与通教的第五地薄地是相等的,他们都是断除了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
藏阿那含通离欲,再断欲界三思惑:三藏教第三果阿那含果(此云不来)和通教的第六 地离欲地,他们是相等的;都是更进一步断除了欲界后三品思惑的。他们脱却了欲界的烦恼系缚,所以阿那含意为“不来”、通教第六地曰“离欲”。
(四)四果罗汉已办地,断上二界七十二:三藏教的第四果阿罗汉位和通教的第七地已办地是相齐的。他们都是断除了色界、无色界(在欲界之上,故曰上二界)共七十二品思惑的。色界四禅(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四空(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共为八地,地地各具有九品思惑,共成七十二品。到此,藏教阿罗汉,通教已办地,出离了三界。阿罗汉意为杀却三界见思烦恼之贼而获证无生,入无学位。已办地也是所作已办,断尽三界见思烦恼的意思。
藏通两教位已齐:到此,这两教的位次(藏教阿罗汉、通教已办地)已将三界见思烦恼断尽,位齐于是。然而,他们只是断除了见思烦恼的正使,尚余有习气存在。
辟支菩萨侵习气:三藏教的辟支佛、菩萨和通教的支佛地、菩萨地的圣人,就其断惑来说,是同阿罗汉和已办地的圣人是一样的。不过,他们已能侵损其妄惑的余习,这一点是同阿罗汉和已办地不同的。
所谓习气,梵语 va^sana^,亦名烦恼习、余习、残习。这是由于长期间的某种烦恼势力的影响面养成的惯习,或叫作熏染而成的余习,也就是受经常现起的烦恼力量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解释说:“烦恼习者,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如俗所谓“罗汉境界”者,即此事也)。譬如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如乳母衣,久故垢著,虽以淳灰将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如是诸余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如难陀淫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于男女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如舍利弗嗔习故,闻佛言舍利弗不净食,即便吐食,终不复受请。又舍利弗自说偈曰:‘覆罪妄念人,无智而懈怠,终不欲令此,妄来近我住。’如摩诃迦叶嗔习故,佛灭度后集法时,敕令阿难八突吉罗忏悔,而复自牵阿难手出:‘不共汝漏未尽、不净人集法。’如毕陵迦婆蹉常骂恒(河)神为‘小婢’。如摩头婆私吒跳戏故,或时从衣架跳上梁至棚,从棚至阁。如㤭梵钵提牛业习故,常吐食而饲。如是等诸圣人,虽漏尽而有烦恼习。如火焚薪已,灰炭犹在;火力薄故,不能令(灰炭)尽。”[7]“火力薄”譬喻智慧力尚薄弱,如世间火。至佛位诸烦恼习,一断永断,智慧力强,论中喻如劫火烧世界,一切无余。
又,所谓妄惑,不外乎现行、种子和习气三者。虽然伏了现行,断了种子,而习气犹在。《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云:“言习气者,是现(行)气分,熏习所成,故名习气。”[8]
三乘中,声闻全未断习,缘觉、菩萨开始侵习,佛则全除。
(五)圆信别住二之七,藏教罗汉通办地:圆教十信位的第二至第七信和别教十住位的第二至第七住,在这六个位次中断除了三界的思惑;相当于藏教阿罗汉和通教的已办地。永嘉指出: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原颂据高丽谛观《四教仪》作“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欠确当,兹据明蕅益《教观纲宗》,别教的八、九、十住三位,约断正习(正使并习气)[9],与通教佛地相齐。通教佛地与藏教佛果相齐。)
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前述四教的各位次,他们都是断除了“四住地”的烦恼而证得了“偏真”的谛理。由此往后,开始分别断除界内尘沙惑并降伏界外尘沙惑。
四住的住,谓住处,住地,取喻为义。四住,具称“四住地烦恼”统指三界的见思惑(亦名见修惑)。三界的见惑为一住地,名“见一切住地”。三界的思惑(修惑)分三个住地,名曰“欲爱住地”(属于欲界的思惑,有九品)、“色爱住地”(属于色界的思惑,有三十六品)、“有爱住地”(无色界的思惑,有三十六品)。若再加上“无明住地”,共成“五住地烦恼”。偏真,与因果事相相对待的真理,叫作“偏真”。诸如三藏教人用生灭四谛,因灭而会真。这望于大乘境界的“事理相即”、“真俗不二”来说,它是“理居事外”的,也就是“真谛在于因果事相之外”,故曰“偏真”。
尘沙惑:是能障于俗谛事智的惑。此惑通于界内外(见思惑为界内通惑――通于欲、色、无色界,无明惑是界外的别惑,尘沙惑则通于界内外)。《辅行记》释尘沙惑说:界内尘沙是“通见思”,界外尘沙是“别见思”。如所化六凡之机,不能知病与药(应机施教),令断通见思,这对菩萨来说,全便是界内尘沙惑。所化三乘之机,不能知病与药,令断别见思,这对菩萨来说,便是界外尘沙惑。所以菩萨的所谓尘沙惑,是就所化众生而得名的。《止观》中说菩萨从空入假,须具备三个条件:知病、识药、应病与药(知众生根器、明了佛法门、对机施教)。不了此三,名尘沙惑。遍观遍学名伏,称机用与名断。
(六)八至十信二惑空,假成俗备理方通:“八至十信”是说圆教的第八、九、十信这三位。“二惑”便是界内尘沙惑和界外尘沙惑。到这个阶段,断除了三界内外的尘沙惑。所以叫“二惑空”。断尘沙惑,须修假观。尘沙既断,故假观现前,得以彻见俗谛之理;所以叫“假成俗备”。也就是说假观成就,俗谛圆备。至此地步,已达到事理圆融,而不停滞在“偏真”状态;所以说,“理方通”。如《始终心要》说“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
齐前别住后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如上所说圆教的八、九、十信三位,同别教的后三位,即第八、九、十住三位,并及别教的十行位、十回向位,他们都是断除了界内外的尘沙惑,位次是相齐等的。以上属圆、别二教的内凡位。
尘沙惑有上中下三品,别教八、九、十住断界内上品尘沙,十行位断界外中品尘沙,十回向位断界外下品尘沙。此中,别教八、九、十住三位,约断正习(正使并习气),与通教的佛地(并藏教的佛果)相齐。
(七)圆教初住别初地,同断无明第一品:圆教的初住位与别教的初地相当。至此地位,才开始进入断除三惑之一的无明惑的阶段(十二因缘的无明,是障分段生死的见思无明,须知)。破除一分无明,显现一分三德(即法身、般若、解脱,德即常乐我净)。应知初地所破无明,细分三品,破上、中品时,犹当十回向的最后心时。至下品破尽,方始入于初地。从此进入圆、别二教的分证位。
五百由旬到宝所,八相成道利群生:“五百由旬到宝所”据《法华经·化城喻品》,佛陀为了畏惧成佛的道路漫长的人们,于一佛乘,分别说为三乘,以免怯弱下劣者不肯进取,或半途而退。将成佛处譬喻为宝所,由我们现在处到那里距离有五百由旬。导师(喻佛)率领大家行至中途,众人不堪疲苦,意欲退还。导师以方便力,在三百由旬处化作一化城,令众人休息。休息过后,振作精神。于是,导师便灭除化城,令众人继续前行,直至宝所。据此,遂有三百、四百、五百由旬的区分,表示如下:
城喻 |
三百由旬(化城) |
四百由旬 |
五百由旬(宝所) |
教 位 |
藏教罗汉、通教已办地、 别教二至七住、圆教二至七信 |
别教十回向位、 圆教八、九、十信 |
别教初地以上 圆教初住以上 |
观法 |
修空观 |
修假观 |
修中观 |
破惑 |
破见思惑 |
破尘沙惑 |
破无明惑 |
见理 |
见真谛理(偏真) |
见俗谛理 |
见中谛理 |
开眼 |
开慧眼 |
开法眼 |
开佛眼 |
智德 |
证一切智,成般若德 |
证道种智,成解脱德 |
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
果报 |
居凡圣同居土 |
居方便有余土 |
居实报无障碍土 |
湛然《始终心要》说“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就别圆两教来说,至此位次,见思、尘沙已断,开始进入断无明惑的阶段,这是一个划分阶段的位次升进;从此优入圣位,即分证位。断除一分无明,便即显出(证得)一分法身(同时伴随解脱、般若和常乐我净)的功德力用。这种功德力用,在此位次,便能够于百世界中,示现八相成道以作佛而利益众生。通常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国土,百界便是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别教初地、圆教初住的菩萨便能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现成佛度众生。
(八)别地全齐圆住平,无明分断证真因:别初地相当于圆初住,如前已述。如是乃至别教由二地至十地与圆教由二住至十住,也都是相齐等的。所谓齐、平,便是相齐或相等的意思。
在这个阶段,随其位次的增进,位位各断一品(若细分,每地为三品,则有三十品)无明。无明是障中道的别惑,惑既分断,理亦分显;证一分一切种智,得一分中道之理,显一分法身等三德力用。随此功德力用的增胜,示现作佛度生的世界范围,也随之增广扩大到千界、万界、十万界等。位位增胜。中观现前、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这是成就佛果的直接之因,所以说“证真因”。
等妙二觉初二行,进闻三行不知名:别教的等觉位和妙觉位,同圆教的十行位的初行和二行相当。也就是说,别教的等觉位与圆教的初行位相当,别教的妙觉位与圆教的二行位相当。在这个过程,仍是继续分破无明惑。就别教来说,妙觉便即是究竟即佛,功夫就算到家了。
圆教从第三行以上,便超越于别教境界以外了。盖如同地方省府不能全知中央国府之事,亦如本科生毕业不能知博士生课程相似,自圆教第三行以上,对别教来说,他们便不得知其所以了。故说“进闻三行不知名”。又如谛观《四教仪》说:“从三行已去,别教之人尚不知名字,何况伏断。以别教但破十二品(无明惑),故以我家(圆教)之真因,为汝家(别教)之极果。只缘教弥权,位弥高。教弥实,位弥下。譬如边方未静,借职则高(喻如低级军官挂帅出征),定爵论勋,其位实下。故权教(别教)虽称妙觉,但是实教第二行也。次从三行已去至十地,各断一品无明,增一分中道,即断四十品(无明)惑也。”
附一:
《五眼颂》略释(局于颂韵,非论次序)
2、天眼通非碍:不受远近、前后、内外、明暗等局限,于此等条件下悉皆无碍,故曰“通非碍”。
1、肉眼碍非通:肉眼则受以上条件局限,故曰“碍非通”。
4、法眼唯观俗:能彻见众生三世事,能彻见生住异灭、自他一异诸相。能入俗度生,为世舟航,作大导师,知病、识药、应病与药。众生几微,无不洞鉴,故云“唯观俗”。(慧眼虽能了知空理,而不能洞悉如上事)
3、慧眼了知空:如前天眼,仅能见及世间和合因缘所生假名之物,乃有相之“事”。此慧眼则能了知如上之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理”;此寂灭之理,唯慧眼能了知(了,即开义),故云“了知空”。
5、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法眼虽能观俗,犹未周遍。唯有佛眼,亦名大圆镜智,如千日高悬,十方普照。世出世间事理因果,依正性相、生佛刹土,莫不一体同观,故云“照异体还同”。
(参见静修《教观纲宗科释》第147页,1981年天台国清寺版)
附二:
六即佛颂
(一)理即佛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二)名字即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翻悔昔蹉跎。
(三)观行即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四)相似即
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
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五)分证即
豁见心开悟,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六)究竟即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1] 《天台四教仪》现存《大正藏》卷46,774-780页。
[2] 《教观纲宗》现存《大正藏》卷46,936-942页。
[3] 《始终心要》,《大正藏》卷46,473中。
[4] 《始终心要》,《大正藏》卷46,473中。
[5] 《始终心要》,《大正藏》卷46,473中。
[6] 《四教颂》现存《大正藏》卷46,773下。
[7] 《大正藏》卷25,260下。
[8] 《大正藏》卷43,298下。
[9] 参见1981年8月,天台山国清寺印行《教观纲宗科释》第144页正文并146页释文末。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