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与《文殊般若经》的思想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文殊菩萨是佛教智慧的象征,文殊菩萨在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空宗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独到的风格。佛教重视智慧解脱,文殊菩萨的思想对佛教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从菩萨的来处、行愿及净土、文殊般若经及文殊菩萨的影响等方面来对文殊菩萨及《文殊般若经》的思想影响做一番探索。
关键词:文殊菩萨 文殊般若经 行愿 净土
作者蔡宏,哲学博士。
文殊菩萨是佛教智慧的象征,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和观音、地藏、普贤并称为四大菩萨。文殊菩萨在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空宗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独到的风格。佛教重视智慧解脱,文殊菩萨的思想对佛教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就从菩萨的来处、行愿及净土、文殊般若经及文殊菩萨的影响等方面来对文殊菩萨及《文殊般若经》的思想影响做一番探索。
一、菩萨来处
文殊菩萨,梵文 Manjusri。又译为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等,简称文殊。义译为濡首、妙德、妙吉祥[①]。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
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公元前六世纪,文殊师利(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经中佛说文殊师利:
生于此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②]
《文殊般涅槃经》里说到文殊菩萨的涅槃经过: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于尼枸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华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时有八大王,将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③]
关于文殊菩萨的来处说法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去已成佛果。《首楞严三昧经》中说:
尔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谓文殊师利法王子,曾于先世已作佛事,现 坐道场转于法轮,示诸众生入大灭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迦叶,汝谓 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④]
这里说文殊早就成佛,名龙树上如来。
《央掘经》中也说文殊菩萨是佛,经中说:
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应供等正觉。王当随喜合掌恭敬。彼如来者 岂异人乎?文殊师利即是彼佛。[⑤]
即北方常喜国的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
二、佛的老师。《菩萨处胎经》说:
本为能人师,今乃为弟子。佛道极广大,清净无增减。或欲见佛身,二尊不并立, 此界现受教。[⑥]
这是说在过去世,本来是释迦的老师,因为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个法王,所以现在权 居为释迦佛的弟子。
三、将来成佛,佛名文殊师利。《悲华经》说:
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于来世,在净土成佛,寿命不可算数,行菩萨道,无有期限,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大宝填厕,又无恶能,及诸女人,及其名字,亦无声闻、辟支佛。一生菩萨,充满其间。佛号为文殊师利。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⑦]
这是说文殊佛土是一个净土,与娑婆世界不同,那是一个统一的大佛国,到那时将消除一切佛国之间的差别,无有女人。
四、居住五台山。《华严经》说:
东北方有处清凉山:“往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⑧]
这清凉山即我国山西的五台山。当汉明帝时佛法初来,摄摩腾、竺法兰、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萨住于此山,奏帝建寺于灵鹫峰,即今天大显通寺。自此以后,五台山即为文殊道场。
五、从东方来。《大文广佛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中说文殊师利菩萨是从东方来的。说:
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彼世界中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十方佛刹微尘数诸佛菩萨俱来诣佛所。[⑨]
文殊是东方世界的菩萨,是应释尊的感召而到此土来的。
《文殊师利净律经》说∶
东方去此(娑婆世界)万佛国土,世界名宝氏,佛号宝英如来。┅┅文殊在彼,为诸菩萨大士之伦,宣示不及。[⑩]
关于文殊菩萨经典中有如此多的记载,在人们印象中,他通常被看为是七佛之师,道场在中国的五台山,有种种的神通和化现。
二、文殊菩萨的愿行及净土
文殊菩萨有着广大的行愿,并且由于菩萨有这样的种种愿行,将来则一定成佛,其国土也是依他的愿行而成就。《悲华经》中记载文殊菩萨发了不少大愿,阐明的自己的志向以及将来所成就的佛国模样。
一、文殊菩萨愿行。
《悲华经》中说文殊菩萨发了不少大愿,阐明的自己的志向,说:
我今所愿不能于是不净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不愿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令我所化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止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我为菩萨时能作如是无量佛事,我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齐限,我所教化诸众生等,令其心净犹如梵天,如是众生生我界者,尔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等清净庄严佛刹。[11]
这里说到文殊菩萨发愿将来成佛时不是在秽土成佛,而且他也不愿速成佛道,他会度化无量众生发菩提心,然后成佛。
而在唐不空三藏译的《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一中又有文殊菩萨发的十大愿。主要是度化众生与菩萨同入佛道,并说出了文殊菩萨将来度化众生时的一些显示特征。
文殊菩萨以智慧见称,其第一大愿中说到他会示现擅长种种工巧的人来度众生:
若有众生以法药世医,救疗诸疾,历数算计,工巧博弈,世典文笔,歌咏赞叹,讲论戏处导以度人,随类同事,接引世俗,令发菩提正见正授,共我有缘,得入佛道。[12]
其中二至七大愿主要是特别说到度化那些与他有缘的众生,如:毁谤于我,嗔恚于我,刑害杀我。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与财物。或施我财物,我施财物。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总之凡是与菩萨有缘,“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13]这里特别重视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成就则成就佛法。
在第八大愿中特别说到菩萨常会化作最下乞人帮助众生,经中说:
我于五道随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于人,或作贫穷困苦,盲聋喑痖,最下乞人,于一切众生众中,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同业导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14]
文殊途同归菩萨还发愿度化地狱道众生,第九大愿中说到要广度造十恶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的众生发菩提心,得度脱。[15]
最后则说道:“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16]
二、文殊菩萨净土。
文殊菩萨的国土有一特征,即那时将所有世界融合为一,经中说:
愿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17]
在《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中文殊师利也说:
今我之愿是不可估计的无量佛土功德,严净所睹,由所愿瑞应所处,皆使合成一佛土,无能究竟证明我者。[18]
成就这样的国土也是与文殊途同归菩萨在修法时总是系心法界,得大总持有一定影响。文殊菩萨成就的世界有种种殊胜,如:
无女人及其名字,一切众生皆悉化生。……不食揣食等,以法喜三昧为食。……无有声闻辟支佛乘,纯诸菩萨。……愿令我世界无有八难不善苦恼,亦无受戒毁戒,忏悔及其名字。……愿我世界常有无量种种珍宝,以为厕填,珍宝衣树,十方世界所未曾有,未曾见闻,乃至亿岁说其名字犹不能尽。……愿我世界无有日月,诸菩萨等有大光明,如本所求,自然而出,乃至能照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以光明故,无有昼夜。众华开敷,即知昼分。众华合时,便知夜分。世界调适,无有寒热及老病死。……我行菩萨道时,如我所见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诸佛世界种种庄严,种种璎珞种种相貌,种种住处种种所愿,令我世界悉皆成就如是等事所有庄严,惟除声闻辟支佛等。……愿我当来寿命无量无能数者,除一切智。菩萨寿命亦复如是。[19]
这是说文殊菩萨成就的净土有其它世界的种种庄严,但没有声闻缘觉,只有菩萨。无有女人,一切皆化生,无有八难,无有生老病死,有种种珍宝,菩萨有大光明,世界有无日月,以花开为昼,以花合为夜。成佛后寿命无量,其国菩萨寿命也无量。文殊菩萨因其愿殊胜,能摄持其它净土的种种庄严,所以他的国土也就有不少地方与西方弥陀净土相似的地方。
三、《文殊般若经》及其思想
文殊师利是一位以智慧闻名的大菩萨。现存汉译的初期大乘经,与文殊有关的经典相当多,其中有关于文殊菩萨的一部般若经典是《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般若经》前后有四译:
一、《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梁僧伽婆罗译。僧伽婆罗译本,没有“一行三昧”,似乎是初出本。
二、《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梁曼陀罗仙译,曼陀罗仙译本,与唐译本相同。
三、《大宝积经》卷115-116《文殊说般若会》。
四、《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七《曼殊室利分》,二卷。唐玄奘译本。
经中讲到了般若学的的思想,如法界、般若、菩提、一行三昧等等。
一、法界。文殊菩萨的境界高深,常常是立足于法界而说法。其一行三昧也是以观法界而成就的。经中对法界的含义解说道:
不思议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不思议,不思议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法界,无二无别,无二无别即法界。[20]
即认为法界与般若无二无别,是无相,不思议。
经中还说到法界的特点是无差别相,经中说:
文殊师利白佛言:我欲使如来说法教化,而是说及听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 界故,法界众生无差别相。[21]
经中又说: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22]
经中还说法界中的无众生相,一切法空,一切法无二无别。这样法界就是世界的真相,是空相,无分别相,也就是般若,是菩提。经中说:
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无众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无二无分别故。[23]
二 般若。经中解说了般若的特征,说:
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犹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24]
经中又说如来界与我界,无二无别。所以修般若波罗蜜的,不求菩提;菩提离相,就是般若。说:
如来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罗蜜者则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离,即是般若波罗蜜故。[25]
般若无相无住,也是不离世间的,经中在阐述不退智时对这样的思想解释说:
无作智名不退智。犹如金铤,先加锤打方知好恶,若不治打无能知者。不退智相亦复如是,要行境界,不念不著无起无作,具足不动,不生不灭,尔乃显现。[26]
即般若的不退智要在境界中受到历练才是真实的不退智。
般若殊胜,如何学习呢?经中说:
我观正法,无为无相,无得无利,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知者,无见者,无 作者。……不知云何当学般若波罗蜜?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知诸法相,是名 当学般若波罗蜜。[27]
即能了知诸法性相,无为无相,无生无灭,无来无去就是学习般若了。即是佛对文殊阐述
诸法性相的肯定。
并且经中还说菩萨要成就菩提自在三昧,当如文殊菩萨所说般若中学。经中说:
菩萨摩诃萨若欲学菩提自在三昧。……当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中学。[28]
三 菩提。经中解说了菩提的含义,经中说:
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无言无说。何以故?言说菩提二俱空故。[29]
即名字相空就是菩提,菩提无言无说。
经中又说菩提无生无灭,性相空寂:
菩提之相,实无有法而可知故。无见无闻,无得无念。无生无灭,无说无听。如是菩提。性相空寂。无证无知,无形无相。[30]
因法界真相不可言说,不可执著,因而观佛乘者不修行菩提,不证菩提,不见菩提法,因为一执着就与菩提相乖了。经中说:
观佛乘当复云何?文殊师利言:不见菩提法,不见修行菩提及证菩提者。[31]
菩提与一切法无二,无分别,因此五逆与菩提不二。由于二者是不二的,无分别的,因此不可说有菩提可以取证。经中说:
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无二相故,无学无学者,无见无见者,无知无知者,无分别无分别者,如是之相,名为菩提。见五逆相,亦复如是。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当知此辈即是增上慢人[32]
四 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此经的一个重要思想,文殊菩萨以修一行三昧著称于世。有一次他问佛:什么叫一行三昧?佛陀回答说:
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33]
修一行三昧,应该先系念一佛名字,念念相续,能见三世一切佛。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平等,所以入一行三昧的,能知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总持一切法门,不见法界有分别相及一相。经中还推广这一思想阐述说,信忍一切法都是佛法,能速证佛道。佛道不从因得,也不从非因得;能这样的信解,就是出家,真归依处。
而这种一行三昧,建立在法界的思想上,法界即是不思议的本来面目,其特点是与一切法不异,无相无不相,无证无修,不可言说,空无所有。
这个一行三昧,以念佛名号而观佛,以至见一切佛,与般舟三昧也有相似处,对后来的念佛法门也有指导意义,以此念佛名号则得速入法界,速成得成就。
行一行昧则能知道法界的无差别相,就不会舍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别相上打转转,这样反而能以不分别的心了知诸法的的种种差别相。
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34]
四、影响
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学体系中,有着崇高地位。文殊师利法门,除菩萨以外,大多是天子,文殊师利法门,主要是为天子说的,其中一部分,还是专为天子说的。在大乘法会中,佛或其它菩萨说了,再由文殊来说,表示出独到的悟境。
文殊法门的法义也极为丰富,包括般若学,密教、禅法、净土[35]、戒行[36]等各宗大乘法门,众多佛教宗派中都以文殊作为自己的祖师,使得文殊的思想对大乘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对禅宗的影响
禅宗也以文殊为祖师之一。文殊法门多是对天上天子说的,言语上多用反诘,默言超于常情,与中国临济云门禅法从自心寻答案相似。文殊法门出格的语句,出格的行动,对后期大乘论师影响较小了,而中国禅宗祖师的身上,倒又可以看到一些。
如在《如幻三昧经》中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得入,于是文殊仗剑逼佛,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梦,皆得法忍。文殊用杀佛的办法,来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义,证得法忍。这种行为与禅宗的呵佛骂祖很相似。
二、对密法的影响。文殊菩萨也说了不少密法,藏经中有二十多种载有文殊说密法、持咒、结手印的。在《大正藏》第二册有文殊所说陀罗尼三十多种,第三册中也有持咒及手印等密法,经中说文殊还把他方世界的菩萨集到阿阇世王宫说不退转金刚法,初说“陀邻尼”,于二度说菩萨藏,后于三处说阿难越执金刚行,其中也都与般若空慧有关。如经中说:
陀邻尼者,悉总持诸法故。云何持?空无想无愿,无欲无所著无所见故。以是持无所生,无所造。为作是持法,亦不来亦不去,亦不住亦不乱,亦不趣亦不坏,亦无所持亦无所掌。于脱不想脱,亦无所住,亦不当住。亦无吾亦无我,亦无寿亦无人,亦无所执亦无放,亦不诚亦不虚,亦无所闻亦无所见,亦如虚空无所称举,亦无所触亦无所觉。持一切诸法,故曰陀邻尼。于诸法无所持,无所入,故是空界,陀邻尼与空等。[37]
三、对中观学的影响。
由于文殊以般若智慧著称,所以般若学一派尊之为祖师,而与般若学渊源很深的其它宗派也多尊之为祖师。
文殊师利菩萨的法门,其基本法义是般若学,无论是行人咨问,还是为学佛人解说,还是佛自己方便设问,文殊都以一切法空作答,认为无佛、无众生、无国土世间,一切都是空的、假的。这种思想也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
文殊菩萨的般若思想表现在永离二相,不著二边,其一行三昧,法界一相是解脱味、寂灭位。
文殊法门的独到风格,在语言表达上,是促使对方反观,或反诘的、否定的。因此文殊法门的表现方式,与声闻法不同,也与一般叙述、分别说明的大乘法不同。龙树中观学破而不立的论法也是与这一方法相通、相似的。
四、对人间佛教的影响
佛法的目的,在乎化度众生。化度众生,需要适应众生的根性好乐;适应众生的方便,不能拘泥于律制谨严的生活。
文殊不拘小行,扩大了化度众生的方便,也缩短了出家与在家者的距离。如维摩诘现在家的居士身,所作的方便化度,与文殊以出家身分所作的方便化度,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文殊法门所表现的大乘风格,在佛教界引起广泛的影响。使人们对大乘法有所认识,行于世间而不为世间法所染,与外道和睦相处而不为其知见所动,虽断烦恼而不舍菩萨行,虽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这种思想能较好地打通世间出世间法之间的间隔,从而有利于人们在现世的处事中得到解脱和成就,这种对于现代佛教的人间化、社会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①]译妙吉样,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天降甘露,地涌七珍,仓变金粟,庭生莲花,光明满室,鸡生凤子,马产祥麟,牛生白犊,猪诞龙豚,六牙象现。
[②]《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大正藏》卷14,第480页下。
[③]《大正藏》卷14,第480页下-481页上。
[④]《大正藏》卷15,第644页上。
[⑤]《央掘魔罗经》,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卷2,第543页中。
[⑥]《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第二十七,《大正藏》卷12第1050页上。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中,始自华严,终于涅槃,凡是大乘法会,基本上都有文殊参加。他在助佛扬化中起了不少作用。
[⑦]《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大正藏》卷3第186页下—188中。
[⑧]《大正藏》卷10,第241页中。
[⑨]《大方广佛华严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196页。
[⑩]《大正藏》卷14,第448页中。
[11]《大正藏》卷3,第187页上。
[12]《大正藏》卷20,第726页中。
[13]《大正藏》卷20,第726中-276页下。
[14]《大正藏》卷20,第726页下。
[15]《大正藏》卷20,第727页上。
[16]《大正藏》卷20,第727页上。
[17]《大正藏》卷3,第187页上。
[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大正藏》卷11,第899页下。
[19]《大正藏》卷3,第187页上-188页上。
[20]《大正藏》卷8,第729页下。
[21]《大正藏》卷8,第729页上。
[22]《大正藏》卷8,第731页中。
[23]《大正藏》卷8,第728页中。
[24]《大正藏》卷8,第731页上。
[25]《大正藏》卷8,第729页下-730页上。
[26]《大正藏》卷8,第730页上。
[27]《大正藏》卷8,第731页上。
[28]《大正藏》卷8,第731页上。
[29]《大正藏》卷8,第728页上。
[30]《大正藏》卷8,第728页中。
[31]《大正藏》卷8,第728页上。
[32]《大正藏》卷8,第728页下。
[33]《大正藏》卷8,第731页上。
[34]《大正藏》卷8,第731页中。
[35] 弥陀净土西方诸祖中,文殊也是其中之一。
[36] 文殊菩萨在戒行上,特别重戒杀生,而且也是与般若思想有关的。在《央掘摩罗经》中,文殊与佛有关于杀生的问答,佛回答说:众生界即一界,所食之肉即同界肉,所以诸佛不食肉。并且说到戒杀中的细节,如病自然死,可方便接受,但比丘仍不可食用。并解说以前世间也有不杀生、不食肉,那只是随顺佛语,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37]《佛说阿阇世王经》,《大正藏》卷15第397页中-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