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天台方等忏法略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容通 发布时间:2013-03-07 浏览次数:

作者容通,中国佛学院天台宗研究生。

一、绪论

佛教传入中国后,陆续地翻译了大量经典,并以其艰深玄奥的义理著称。开始流行在高僧大德及士大夫等阶层之中,后来逐渐地深入民间,融合于中国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犯下这样那样的过失,佛教除了制定相应的戒法(包括出家、在家)来避免人们犯过而外,还主张对犯了的过失要忏悔。忏是忏摩之略,汉译请忍,请尊长忍受在下的忏罪。悔是汉字,该往修来。佛教来中国,从汉魏以降,由忏悔发展成具备完整仪制的忏法,至东晋道安大师所制定的“僧尼轨范”第三例,就是“布萨差使悔过等法”,表明忏悔之法,已经定有仪制,并获得“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的风靡全国。南北朝忏法盛行。梁天监(502519)间,高僧大德对南齐萧子良所撰“净行法”三十门,删繁撮要,成十卷悔文,忏悔解冤,礼佛报恩,发菩提心,植福回向。因相传创始于梁黄武帝,故俗称“梁皇宝忏”。后经元化校订,为流传经久不衰的一部忏法。

陈隋之际,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依大方等陀罗尼经而立的方等忏法[1],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智者大师在其所著的《摩诃止观》卷二中说的四种三昧,第三种半行半坐三昧,包括法华三昧和方等三昧,两种三昧皆是修行止观的行法。两种忏法,即把两种三昧的具体行法予以体现出来,因此,它不仅是一般忏悔的仪式,更是一种修习止观的方法。

正因为两种忏法的独特性,所以,对其进行考察就显得很有必要。对“法华忏法”暂且置之勿论,单就“方等忏法”略作初探。关于天台忏法的研究,宋明两代大德都作过努力,现代台湾释大睿有《天台忏法之研究》一书。日本的盐入良道、小林正美、新田雅章也写过一些文章。至于专门研究方等忏法的著作,似乎还没有见到,最多只是在其他著作中顺带介绍而已。正因为资料的缺乏,所以要进行这方面的探讨,有相当难度。本文也只能以大正藏有关的资料,和一些相关的著作作考察,对方等忏法略作介绍而已。

二、方等忏法

1.   方等陀罗尼经的原意与忏悔法

《方等陀罗尼经》,凡四卷,为北凉法众翻译,属于密教部经典,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分初分、授记分、梦行分、护戒分,不思议莲华分等五部分。它详细说明修忏行道、灭罪增寿、善恶梦应等种种事相,又以讲说菩萨之二十四重戒及阐明声闻之授记作佛而著称。其经围绕摩诃袒持陀罗尼的宣讲因缘、功德、修忏方法而展开,通过破除魔障,灭四重等罪,善根增长的事例来赞叹受持摩诃袒持陀罗尼的广大深远之功德。

此经的忏悔方法,可总结为两种,即总相忏悔和别相忏悔。

<1>总相忏悔。即七众通行,七日要心行法,诵三篇咒。如本经第一卷末:

尔时上首告恒伽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欲闻者,汝当梦中住其人前,当现汝身。是人若见汝身,汝当教行如是实法。……若欲行时,七日长斋,日三时洗浴,著净法衣,座佛形像,作五色盖,诵此章句百二十,绕百二十匝。如是作已,却坐思维,思维讫已复更诵此章句,如是七日。……要用月八日十五日行此法。时若众生犯五逆罪,身有白癞,若不除差,无有是处。若优婆塞犯三自归至于六重,……若菩萨二十四戒沙弥十戒,式叉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是诸戒若犯——诸戒当一心忏悔,若不还生,无有是处,除不至心。”[2]此是总相忏悔。

<2>别相忏悔。即七众行法,阶节各别,诵咒亦别,如第四卷初:

若有比丘,毁四重禁,至心忆念此陀罗尼经,诵一千四百遍已,乃一忏悔。请一比丘为作证人,自陈其罪,向形象前。如是次第经八十七日,勤忏悔已,是诸戒根,若不还生,终无是处。……[3]

复次善男子,所谓比丘尼毁八重禁者,若欲除灭八重禁罪,先请一比丘了知内外律者,陈其罪咎,向彼比丘。……此陀罗尼,若有读诵受持如法修行,九十七日,日诵四十九遍,乃一忏悔,随师修行,是诸恶业,若不除灭,终无是处。……[4]

于本卷经文中,另对菩萨,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犯重罪者,欲忏悔者,一一为其说忏悔的方法。所有这些,皆名别相忏悔。

为便于总相忏悔之外,更立别相忏悔?因为上首七日要心行法,不能够令犯重过者,修行此实法。为什么呢?因为现生所犯业障尤重,若不加其功行,灭罪无由,所以文殊致问,世尊哀悯,于浊恶世时救于七众地狱苦恼,而特立别相忏悔。

2. 汉地忏悔法的特质

关于忏法的名义,有的说,是依诸经之说而忏悔罪过之仪则。《中国佛教》之“忏法”条说,是悔除所犯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也有的说,是修忏悔法之意,即依诸经之说,忏悔罪过之仪则。实际表达的意思大致一样。

我国的汉地忏法,到隋唐之际,随着佛教宗派的兴起,各宗依自所宗经典撰成种种忏悔行法。宋代为忏法的全盛时代,乃至元明清,忏法一直盛行不衰。

为何忏法能够在千百年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此,就必须对汉地忏法的特质,作一考察。众所周知,印度佛教早期的修道理论及解脱方法,以自我为中心,小乘佛教占主导地位,了生脱死,灰身泯智,追求自我解脱。因为注重自力,对礼拜祈祷等就搁到次要地位了。

后来大乘佛教兴起,宗教目的也由自我解脱扩充到普度众生。佛教重心的转变,使得佛教进一步社会化。大乘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面对着重视礼教的儒家文化传统,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原来的忏悔在中国形成忏法以后,各种忏法纷纷出现,忏悔也就以早期的诵戒律仪中脱胎出来,发展到礼佛菩萨、拜经、持咒、坐禅、求往生等方面。

礼忏法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发展乃至兴盛,和大乘佛教在中国发展状况有相似之处,与中国固有的文化土壤也是紧密相连的。儒教创始人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每天需要检查自己的过失。对于因为犯下过错而遭受内在的道德思想观念谴责的人们来说,忏悔无疑是平息内心痛疚,疗治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人间现实的改良,给予大众以人类关怀。虽然比较佛教关注九法界众生的心量要小得多,但其自利兼及利他的精神却无二致。忏法的目的无非是清净众生的罪业,消除众生的身心疾病,祈福、灭罪、消灾、延寿、乃至成道,皆在其范围之内。法不孤立,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面对无数期待解决人生问题的众生,具有大乘佛教特质---悲智精神的忏法受到大众的欢迎,并广泛长期的流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3.方等忏法的实修状况

方等忏法的实修方法,智者大师在《方等忏法》一文中有详细的说明。分劝修第一、方便第二、方法第三、逆顺心第四、表法第五[5]等五个步骤,名为五意观。

至于方等忏法的实修状况,通过对大正藏有关资料的检索,搜集了下列方等忏法有关的人物:

(1) 慧思(515-577),主要弘化于光州大苏山,南岳等地。“十年常诵,七载方等,九

旬常坐,一时圆证。……”[6]

(2) 法纯(519-603),主要弘化于长安。“文帝闻纯、怀素请为戒师,……四事薄礼,

不胜其供,辞还本寺。叹曰:危身脆命,无常不久,终日保养,何见牢固,上供难销。遂行方等忏法,四十五年常处净场,宗经检失,除食便利,余无缺废。”[7]

(3) 惠成(约520-593),主要弘化于南岳、荆州。“思令入方等观音法华般若道场,历

销障,三年依行、魔业禅鬼,颇因散绝,乃示以正法,专思玄寂,久遂能众生语言三昧。……”[8]

(4) 慧命(531-568),活动于何阳仙城山。“与南岳思禅师为道友,行方等忏。松下相

看哭曰,即此两处便可终焉。不经旬逼疾,跏跌面西,唱佛来也,合掌而终。俱年八十三。时人梦见天人幢幡,唱言善哉,来迎二师去。”[9]

5)智顗(538-597),主要弘化于南岳、扬州、荆州、天台等地。“诵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历涉二旬,三部究竟。进修方等忏,心净行动,胜相现前。”[10]

6)普明,与智者同时代人,主要弘化于天台、金陵、荆州等地。“来入天台,正值智者处坐说法,下讲竟,顶礼归依,愿尽此生以为弟子。……专求禅法,兼行方等。……”[11]

7)法喜,隋代人。“常行方等忏法,忽一雉索命。有神人叹曰,法师当往生净土,岂偿汝命。后于病中,发愿以一生行业,回向西方,至心念佛。即见佛菩萨来迎,端坐而化。”[12]

8)陈文帝(560-566在位),曾作方等陀罗尼斋忏文。[13]

9)智满(551-628),主要弘化于长安、上党、岚州、晋阳等地。“初则设仪礼忏,用摄恒清,后便随其乐欲,静思宴坐,……虽苦邀请,未即传授。乃亲为竭诚方等,行道要取明证,梦佛摩顶,并为说法,宛如经相。……禅忏兼修,止观齐舍,志弘经远,随务或乖。”[14]

10)彦琮(557-636),主要弘化于长安。“会梦入地狱,颇见苦缘,由念经佛等名,蒙得解脱。……自尔专思罪累、屏绝人事,息意言鉴,行方等三昧,供给贫病,晚以所诵梵经四千余偈十三万言,七日一遍,用为常业。”[15]

11)永阳王智、生卒年不详。“永阳王伯智出抚吴兴,与其眷属就山请戒,又建七夜方等忏法,王昼则理治,夜便习观。”[16]

12)昙荣(553-639),主要弘化于上党、潞城、黎城等地。“每年春夏立方等,般舟,秋冬各兴坐禅念诵。……尝往韩州乡县延圣寺,立忏悔法。……又贞观七年,清信士常凝保等请荣于州治法住寺,行方等悔法。至七月十四日,有本寺沙门僧定者,戒行精固,于道场内见大光明,五色间起以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17]

13)僧定,与昙荣同时代。“行方等悔法。……于道场内见大光明,五色间起从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语僧定云:我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真等正觉,以汝罪消故来为证,然非本师,不与授记。如是六佛皆同此词。最后一佛言,我是汝本师释迦牟尼,为汝罪消故来授记,昙荣是汝罪灭良缘,于贤劫中,名普宁佛;汝身器清净,后当作佛,名为普明。”[18]

14)空藏(569-642),主要弘化于长安。“每讲开务,极增成学,闻义两持偏无迷妄。夏分常行方等忏法,贤劫千佛日礼一遍。”[19]

15)善导(613-681),主要弘化于长安。“周游寰宇,求访道津。唐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行方等忏及净土九品道场。导大喜曰,此真人佛之津要,吾得之矣。于是笃勤精苦,若救头燃。……”[20]

16)僧彻,唐朝人。“……又敕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戒坛度僧。……”[21]

17)惟岸)606-685),主要弘化于并州。“约净土为真归之地,行方等忏,服勤无缺。……”[22]

18)湛然(711-782),主要弘化于吴郡。“平日辑纂教法,明决前疑,开发后滞,则有……法华三昧补助仪一卷,方等忏补阙仪二卷。”[23]

19)澄观(738-839),主要弘化于五台山,长安。“十年就苏州,从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24]

20)志远(768-844),主要弘化于五台山。“戒检遵修,警慎心口,常以四种三昧炼磨身心......礼忏方等,必假精诚。”【25

    21)延寿(904975),主要弘于钱塘。“汉南国王钱氏最所钦尚,请寿行方等忏,赎物类放生,泛爱慈忍。”【26

    22)法安,唐益州法聚寺僧人。“修方等忏,累日专修,更无微应,诣像前啼哭自责。梦见异冠神语安云,汝有重罪,忏悔所不及。......更画灭恶趣菩萨像,专修忏悔,闭目即得见化佛。生年六十七方卒,临终前瑞盖多矣。”【27

    除以上修方待忏者之外,另有竺法旷、法达、陈鍼、道积、北周武帝、德美等,在大正藏有关资料中皆有记载,曾经休习过方等忏法。

从上面的摘录中,我们可以对南朝梁、陈和统一后的隋唐以至于宋这段时期内的方等忏法的实修状况有一粗略的了解。应该说,在此时期内,方等忏法的流传是比较广泛的,从具有代表性的大德亲自实践和帝王对此忏法的重视态度,可以说明。但是,我们又可看到,方等忏法的实践者,绝大多数是僧人,在家人很少,为什么呢?中国佛教历来的忏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出两种,一种是采用有关佛经所说的忏悔和礼赞内容而纂成的仪则,这是一种纯粹的忏法;另一种最早由智师所创,把忏法和台宗的止观结合在一起,既是忏悔的仪式,也是修行的方法。【28】方等忏法就是如此。前者依行相对较易,后者实践有些难度,它有一整套严密的仪轨,需识遮障,具六缘,并且又加入了止观修持的方法,故对一般佛教徒来说,相当不易,所以修持的对象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僧众和在家佛教徒,就相当少了。

三、结语

    方等忏法,也是一种三味行法。方等三味属于智者大师所立四种三味的半行半坐三味。半行半坐,是从身体的开遮方面而言,唯其只能行、坐、而不可住、卧,故名。

    在方等忏法中,之所以加入了止观的修行方法,成为一种三味行法,这与智者大师的师承有关。众所周知,智者大师的老师慧思大师实际上是一名禅师,只是思大师与此当时北方禅僧不同,他不仅仅只停留在禅观上,而且也注重义理。他将北方重禅观、南方重义理这两种特色加以融合,而开创了定慧双开的思想先河。智者大师作为承继者,接受了他的思想,并予以发扬光大,最终创立了以教观总持为中心的中国佛教最早的宗派——天台宗。

    天台宗的特色在于结合了当时南北佛教的各自所长而建立的“教观想成、定慧双开”的思想。正因为其圆融圆满的思想特色,所以在当时受到普遍的欢迎,终成一宗。主等忏法作为天台宗独创的一种忏法,必然地体现出台宗本身的思想特色,所以它区别于当时一般的忏法,加入了止观修持的成分,成为一种三味行法。从这方面说,方等忏法似乎超出一般忏法消灾、延寿、灭罪,祈福等意义,直接成为一种由修习止观而开悟了道的法门了。可以说,方等忏法拓宽了忏悔法的范围,这对忏法是一大贡献。

    方等忏法的兴起与台宗的兴盛息息相关,它随着台宗的兴衰而兴衰。因为它区别于普通忏法的复杂性,所以修习此忏法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众生根机日浅,一般人对那些简单易修的法门易感兴趣,对于稍具难度的法门,则乏人问津了。宋代以后,方等忏法的行者日渐减少。笔者虔诚祝愿:三宝光照台宗复兴,方等忏法的修学,亦能随之回升。

    注释:

1】大正藏第21·641页上。

2】大正藏第21·645页。

3】大正藏第21·656页。

4】大正藏第21·656页。

5】详见《国清百录》卷1,大正藏第46卷;796—798页。

6】《随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50·191页下。

7】《续高僧传》卷18,大正藏第50卷,575页中。

8】《续高僧传》卷16,大正藏第50·557页中。

9】《续高僧传》卷17,大正藏第50·561页上。

10】《续高僧传》卷17,大正藏第50·564—568页。

11】《续高僧传》卷19,大正藏第50卷,568页。

12】《往生传》卷1,大正藏第51卷,129页下。

13】《文弘明集》卷28,大正藏第52卷,334页上。

14】《续高僧传》卷19,大正藏第50卷,583页上。

15】《续高僧传》卷2,大正藏第50卷,438页上。

16】《续高僧传》卷17,大正藏第50卷,565页中。

17】《续高僧传》卷20,大正藏第50卷,589页中一下。

18】《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第17,大正藏第51卷,583页中。

19】《续高僧传》卷28,大正藏第50卷,589页下。

20】《净土往生传》卷中,大正藏第51·119页上。

21】《宋高僧传》卷6,大正藏第50·745页上。

22】《宋高僧传》卷18,大正藏第50·826页中。

23】《宋高僧传》卷6,大正藏第50·739页下。

24】《宋高僧传》卷5,大正藏第50·737页上。

25】《宋高僧传》卷7,大正藏第50·745页下。

26】《宋高僧传》卷28,大正藏第50·887页中。

27】《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大正藏第51卷,855页中。

28】《中华文化通志》卷《宗教与民俗》,方广錩著。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