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敦煌写本《观心论》校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宗性 发布时间:2013-03-08 浏览次数:

作者宗性,中国佛学院禅宗研究生。

《观心论》一卷,唐·慧琳(737-820)撰《一切经音义》卷第一  百载:“观心论者,大通神秀作。”(T85931页,a)有铃木大拙五本对校(1971年岩波书店《铃木大拙全集》别卷一。五本即敦煌写本S2595、龙谷本、金泽文库本、朝鲜版本、日本流通本)。近有西口芳男整理的《敦煌写本七种对照<观心论>》问世(花园大学禅学研究第七四号抽印本<一九九六、三>七本即P4646、龙谷本、S2595S5532S646P2460P2657)。在五本对校本和七本对校本中,S2595和龙谷本是重叠的。因此,《观心论》实际共有十种写本。在五种用来对校的本中,以朝鲜版本比较完善。在七种用来对校的本中,以P4646比较完整。此次校勘,在铃木氏和西口氏的基础上,以P4646为底本,以朝鲜本位辅助,另参照龙谷本、S2595(大正藏85卷所收)、S5532S646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共八种写本,重新标点、校勘,力求切实。

1)问:若复有人,志求佛道,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行,名为最要。

2)又问:云何观心[1]一法能摄诸行?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则万行具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而始生[2]。栽树者存根而始生;伐树者去根而必死。了心修道,则省力易成;不了心者所修,乃费功而无益。故知[3]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4]

校记:

[1]原本“何”字后有“云”字,今依龙谷本删除;“观心”二字,今依文义所加。

[2]“皆悉依根而始生”一句,原本作“皆悉自心根本生长”,今依日本流通本改正。

[3]原本作“如”字,今依龙谷本、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原本作“法”,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又问: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了于四大五阴本空无我[1],於空无我中了见自心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染心,二者净心。其净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其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二种之心,法尔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本不相生。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随缘造业,受具缠缚,则名[2]之为凡,于是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3]为五荫重云所覆,犹如瓶内灯光,[4]不能显了。又《涅槃经》云: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既觉性也。但自觉觉他,智慧[5]明了,离其所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校记:

[1]“本空无我”四字,原本无,今依朝鲜本所加。

[2]原本作“凡”字,今依S646本、朝鲜本改正。

[3]原本作“止”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改正。

[4]原本“不”字前有一“故”字,疑是重复,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删除。

[5]“慧”原本作“惠”,以下凡“惠”,皆改为“慧”。不另加注。

4)又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一切诸恶,以何为根?

答曰: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沙众恶,无量无边,取要言之,皆因三毒,以为其本。三毒者,即贪嗔痴是也。此三[1]毒心,自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2]一,所生枝叶,其数无量。[3]彼三毒根中,有诸恶业,百千万亿於前,不可为喻。如是三[4]心,於本体中,自为三毒。若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其六贼者,则名六识也。出入诸根,贪着万境,能成恶业,损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及以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又如[5]江河,因小[6]泉流,涓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则众恶皆息。求解脱者,除其三毒,及以六贼[7],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校记:

[1]原本无“三”,今依朝鲜本、S2595、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原本作“见”,今依龙谷本、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S2595T85)、P2460改正。

[3]原本作“其无量数”,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改正

[4]原本“三”字作“本”字,,今依龙谷本、S5532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原本作“有”,今依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6]原本作“少”,今依龙谷本、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7]原本作“趣”,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改正。

                      

5)又问:三界六趣,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云何免彼无穷[1]之苦?

答曰: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则无三界。其三界者,即是三毒也[2]。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由此三心,结集诸恶,业报成就,轮回不息,故名三界。又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校记:

[1]原本无“无穷”二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其三界者,即是三毒也”一句,原本作“三毒者”,今依龙谷本、S2595T85)、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6)又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若有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1]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所为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於天[2]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3],未免嗔界,生於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畜[4]生道。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善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则名解脱。

校记:

[1]原本作“顺”字,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 原本作“六”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 原本作“增”,今依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 原本作“毒”,今依龙谷本、P5532P2460、朝鲜本、S2595T85)、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又问:如佛所说,我于三大[1]阿僧祗劫,无量勤苦,乃成佛道,云何今说,唯除三毒,即名解脱?

答曰:佛说三大[2]阿僧祗劫者,汉言不可数。此三毒心,於一念中,有[3]恒河[4]沙众恶,一念中皆为一劫。恒河沙者,不可数也。真如之性,被三毒之覆障,若不超彼三世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得解脱也?今者能除贪嗔痴等三种毒心,是则名为[5]度得三大[6]阿僧祗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7]阿僧祗劫秘密之说,遂言成佛[8]历劫末期,岂不疑误[9]行人,退[10]菩提道也。

校记:

[1]原本作“代”,今依龙谷本、P2460、日本流通本改正。

[2]同上,今依S2595T85)、日本流通本改正。

[3]原本无“有”,今依龙谷本、P2460所加。

[4] 原本作“阿”字,今依文义更正。

[5] 原本无“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6] 原本作“世”,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 原本作“种”,今依龙谷本改正。

[8] 原本无“佛”,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9] 原本作“悟”,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 原本无“退”,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8)又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1]净戒,行[2]六波罗蜜[3],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4]

答曰:[5]三聚[6]净戒者,即制[7]三毒心也。制一一毒心[8],成无量善。聚者会也[9],以制三毒,即有三无量[10]善,普会於心,故名三聚[11]净戒也。六波罗蜜者,即六根也。波罗蜜者[12],汉言达彼岸。以六根清净,[13]不染世尘,即是度[14]烦恼河[15],至菩提岸也,故名六波罗蜜。

校记:

[1] 原本作“趣”,今依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 原本无“行”,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 “蜜”原本作“密”,以下凡“密”皆改作“蜜”。另不加注。

[4] 原本作“觉”,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 “答曰”原本无,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6] 原本作“趣”,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 原本作“则离”,今依龙谷本、P2460、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8] “制一一毒心”一句,原本无,今依龙谷本、P2460所加。

[9] “聚者,会也”一句,原本作“趣贪者也”,今依P2460、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 原本作“碍”,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1] 原本作“趣”,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 “波罗蜜者”一句,原本无,今依S2595T85)、P2460、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3]“是度”, 原本作“出”,今依龙谷本、P2460、日本流通本改正。

[14] 原本作“可”,今依P2460、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9)又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1]者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答曰:佛所说三毒者,对於贪毒,誓断一切恶,故[2]常修戒;对於嗔毒,誓修一切善,故常修定;对於痴毒,誓度一切众生,故[3]常修慧。由[4]持如是戒定慧等三聚净戒[5],故能超彼毒恶业报,即[6]成佛也。以制三毒,则诸恶消灭,故名之为断。以能持三戒,则诸善具足,故[7]名之为修[8]。以能断能修[9],则万行成就,自他俱利[10],普济群生,故名之为度。故[11]

所修戒行,不离於心,若自心[12]清净,则一切众生悉皆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故一切众生[13]悉皆清净。又云:欲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若制得三种毒心,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校记:

[1]原本无“今”字,今依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原本无“故”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原本无“故”字,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所加。

[4]原本无“由”字,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5]“三聚净戒”原本作“三种净法”,今依龙谷本、P2460、金泽文库本、及上下文义改正。

[6]原本无“即”字,今依S2595T85)所加。

[7]原本无“故”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所加。

[8]“修”原本作“戒”,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9]“能断能修”,原本作“修能断”,今依龙谷本、P2460改正。

[10]原本无“俱”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原本“利”后有“已”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11]原本无“故”字,今依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2]原本无“心”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3]“众生”原本作“功德”,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14]“欲净佛土”一句,原本作“欲得佛”,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P2460改正。

10)又问: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1]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2]六波罗蜜,若为通会[3]六度者,其义云何?

答曰:欲修六度,当净六根,欲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心无顾恪,名为布施。能禁耳贼,於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4]鼻贼,等诸香嗅,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舍贼,不贪邪味,赞咏讲说,无疲厌心,名为精进。能降身贼,於诸触欲,心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摄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乐诸功德,名为智慧。若能永除六贼,常修净六根,是名六波罗蜜行[5]。又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如船筏,能运载众生,达於彼岸,故名六度。

校记:

[1]“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原本无“名”,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原本“六度”前有“又”字,今依龙谷本删除。

[4]“伏”,原本作“除”,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若能永除六贼,常修净六根,是名六波罗蜜行”一句,原本无,今依龙谷本、P2460所加。

11)又问:经言[1],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既[2]如是先因食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耶[3]

答曰:诚如所言,无虚妄也。必因食[4]乳,然始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真如清净法乳。三斗者,即是三聚净戒。六升者,即六波罗蜜。佛[5]成道时,食如是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於世间淫欲和合不净之牛膻腥乳者,岂不成[6]谤误[7]之甚也!如来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也!经[8]所说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糟糠麦豆,不与特牛同群,身作紫磨金色。此牛者,即卢舍那佛也,以大慈大悲怜愍[9]故,於清净体中,出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一切求[10]解脱者。如是真牛[11]清净之乳,非但[12]如来饮之成佛道,一切众生若食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校记:

[1]“经言”原本作“所说”,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既”,原本作“则”,今依文义改正。

[3]原本无“耶”,今依文义所加。

[4]“食”,原本作“”,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 原本无“佛”,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所加。

[6]“成”,原本作“诚”,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误”,原本作“悟”,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8]“经”,原本无,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9]“怜愍”,原本作“怜敏”,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解脱”前,原本有“清净”,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11]“牛”,原本作“中”,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12]“但”,原本作“真”,今依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又问:经中所说,佛令[1]众生修伽蓝,铸形像,烧香,散花,燃[2]长明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岂不[3]虚妄也?

答曰:佛所说经[4],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所以假有为事,喻无为理。若不修[5]内行,唯只外求,希望或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西国梵言,此地[6]翻为清净处。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则名为修伽蓝也。

又铸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为[7]求佛道,所谓[8]修诸觉行,仿[9]像如来,岂唯[10]铸写金铜之作也。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智慧为工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11]样,熔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中,如教奉行,以无[12]缺漏,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法[13]身,非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则然言成就功德。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香也。薰诸秽恶,悉令消灭。其正法者,有五种体。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决定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於身心,内外观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觉照常明[14],通达[15]无碍。如是五[16]香,世间无以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宝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今时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於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者,希望福报,云何可得?

又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演说正法,流[17]功德花[18],饶益有情,散沾一切,於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19]佛所称叹,究竟常住,无凋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令诸众生,剪截绘采,伤[20]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持净[21]戒者,於诸大地,森罗万象,不令触犯。误触犯者,犹[22]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禁[23]戒,伤损万物,求于福报,欲益反损,岂有是乎!

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智慧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柱,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24]如灯火常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25]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悟,即是一灯。然百千灯,以一灯续明,明终不尽,以无尽故,号曰长明。过去有佛,名为燃灯,义亦如是。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着有为,遂然世间酥油之[26]灯,以照一室,乃[27]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一光,尚照万八[28]千界,若身光尽照,则[29]普遍十方。岂假如是世俗之灯,以为利益。详察斯理,应不然乎!

[30]六时行道者,所谓[31]六根之中,於一切时,常行佛道。佛[32]者觉也。调伏六根[33],净行长时不舍,名六时行道。塔者身也。常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圣僧,如是行道,即得涅槃。求解脱者,不会斯理,何名行道?窃见今时钝根之辈,曾无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於真性,一无利益,迷误之甚,诚可愍叹!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其理[34],徒尔虚功。斋者齐也,所谓齐整[35]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於诸[36]戒行,如[37]法护持。必须禁六情,制三毒,勤觉察身心,了如是义,可[38]名为[39]斋也。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如来[40]正法,欢喜奉行[41]。二者禅悦食,所谓风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若复有人,不食[43]如是五种[44]清净食,言[45]持斋者,无有是处。言断[46]食者[47],断[48]於无明恶业之食。若则触者,名为破斋破戒[49],云何获福。或有迷愚,不悟斯理[50],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了无惭愧。唯断外[51]食,自谓持斋,何异痴人见烂坏死尸,称言有命,必无是处。

又礼拜者,当须如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恒不舍,事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如法礼拜。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52]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以恭敬故[53],不敢毁伤,以屈伏故[54],无令纵逸。若能诸恶永灭,善念恒存,虽不见相,常名礼拜。其事法者[55],即身相也。为欲令诸世俗表谦下心,故须屈伏外心,示恭敬相[56]。用之则显,舍之则藏,举[57]外明内,以相应也。若复不行理法,唯执事门,内则故纵贪痴,常为恶业,外则空现身相,何名礼拜?无惭於圣,徒诳於凡,不免沦堕,岂成功德?既无功德[58],云何求道?

校记:

[1]原本无“令”,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燃”,原本作“然”,今依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原本无“岂不”,今依P2460所加。

[4]原本无“经”,今依P2460P25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5]原本无“修”,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6]“地”,原本作“智”,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改正。

[7]原本无“为”,今依龙谷本所加。

[8]“谓”,原本无“为”,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9]“仿”原本作“肪”,今依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唯”,原本无“遣”,今依P2657改正。

[11]“模”,原本作“画”,今依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无”,原本作“充”,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3]“法”原本作“色”,今依朝鲜本所改。

[14]原本无“明”,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5]原本无“达”,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6]原本“五”后有“者”,今依S2595T85)、朝鲜本删除。

[17]“流”,原本作“说”,今依龙谷本、P2460改正。

[18]“花”,原本作“者”,今依S2595T85)、S5532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9]原本“佛”前有“也”,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20]“伤”,原本作“复”,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1]原本无“净”,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2]原本无“犹”,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3]原本无“禁”,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所加。

[24]“喻”,原本作“谕”,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5]原本无“无明”,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6]“之”,原本作“乃”,今依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7]“乃”,原本作“之”,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8]“万八”,原本无“八万”,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9]原本无“则”,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30]原本“又”后有“问”,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31]“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2]原本无“佛”,今依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33]原本“六根”后有“六情”,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34]“当须会意,不达其理”一句,原本作“当达其理”,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5]“整”原本作“愍”,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改正。

[36]原本无“於诸”,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7]原本无“如”,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8]原本无“可”,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39]原本无“持”,今依龙谷本、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40]原本无“来”,今依S2595T85)、朝鲜本所加。

[41]“行”,原本作“公”,今依S2595T85)、S5532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2]原本“所谓”后有“愿”,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43]“食”原本作“”,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4]“五种”,原本作“五味”,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5]“言”,原本作“躬”,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6]“断”,原本作“斯”,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47]原本无“者”,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48]原本无“断”,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49]“若则触者,名为破斋破戒”一句,原本作“若转读者破斋”,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50]“不悟斯理”,原本作“不斯道理”,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1]原本“外”后有“道”,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52]“谓”,原本作“为”,今依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3]原本无“故”,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54]原本无“故”,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55]原本无“者”,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所加。

[56]“示恭敬相”,原本作“恭敬”,今依S2595T85)改正。

[57]“举”,原本作“觉”,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58]“功德”,原本作“所得”,今依P2657改正。

13)又问:温室经说,洗浴众僧,获福无量。此则凭於事法,功德始成,若唯观心,可相应不?

答曰:洗浴众圣者,非世间有为事。世尊当尔[1],为诸弟子说温室经,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是故假诸世事,比喻真宗,隐说七事供养功德。

其七事者:第一净水,二者然火,三者澡豆,四者杨枝,五者纯灰,六者苏膏,七者内衣。举此七事,喻於七法。一切众生,由此七法,洗浴庄严,能除三毒无明垢秽。其七法者:一谓净戒,洗荡愆非,如清净水,洗诸尘垢;二谓智惠,犹如然火,能[2]温其火;三谓分别,简异诸恶,犹[3]如澡豆,能除垢腻;四谓真实,断诸妄语,如嚼杨枝,能消口气;五谓正信,决无疑虑,如灰磨身,能避诸风;六谓调柔,和诸[4]刚强,犹[5]如苏膏,通润皮肤;七谓惭愧,悔诸恶业,犹[6]如内衣,遮蔽[7]丑形。如上七法,并是经中秘密之义。如来当尔[8],为[9]诸大乘利根者说,非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无能悟解。其温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然智慧火,温净戒汤,洗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庄严。当尔[10]比丘,聪明利智,皆悟佛意,如说修行,功德成就,俱登圣果。今时众生,愚痴钝根,莫测其事。将世间水,洗质碍身,自谓[11]依经,岂非误[12]也?且真[13]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埃,本来无相,[17]因贪欲不净所生,臭秽并间,内外充满。若洗此身求於净者,犹如洗堑[18],泥尽则应停。以此验之,明知外洗非佛说也。

校记:

[1]“尔”原本作“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2]原本无“能”,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犹”,原本作“由”,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原本无“诸”,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所加。

[5]“犹”,原本作“”,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6]“犹”,原本作“由”,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蔽”,原本作“弊”,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8]“尔”,原本作“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9]原本无“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0]“当尔”,原本作“当令”,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1]“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误”,原本作“悟”,今依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3]原本无“真”,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4]“为”,原本作“碍”,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5]原本无“碍”,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16]原本无“者”,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17]原本“因”前有“元”,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18]“堑”,原本作“墼,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4)又问:如经所说,念佛必得解脱。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於解脱?[1]答曰: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2],若不了义,即为邪念。正念念[3]佛,必得往生净国,邪念云何达彼岸?佛者觉也,所谓[4]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5]也,所[6]谓坚持戒行,不忘[7]精勤,了如来义,名为正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因荃求鱼,得鱼忘[8]荃,因言求意,得意忘[9]言。既称念佛之名,须行念佛之体。若心无实体,口诵空名,徒念虚功,有何成益?且为诵之与念,名义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10] 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11]求福,终无是处[12]。故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此观之,乃知事相非真正也。故知过去诸佛所修功德,皆非外说,唯只论心。心是众善之源,心是万恶之主。涅槃常乐,由自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为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知门户者,岂虑难成,识关津者,何忧不达。

 

校记:

[1]原本无“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於解脱”?一句,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原本无“了义为正”一句,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原本无“念”,今依文义所加。

[4]“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忆”,原本作“亿”,今依S2595T85)、S5532、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6]原本无“所”,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7]“忘”,原本作“妄”,今依S2595T85)、S5532、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8]“忘”,原本作“妄”,今依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9]“忘”,原本作“妄”,今依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原本无“之门”,今依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1]“相”,原本作“着”,今依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处”,原本作乎,今依龙谷本、P2460改正。

15)窃见今时浅识,唯执事相为功。广费财宝,多损水陆,妄营像塔,虚役人夫,积木叠泥,图青[1]画绿[2],倾心尽力,损己迷他,未解惭愧,何曾觉悟?见此有为[3],勤勤执着,说於无为,兀兀如迷。且贪目下这小慈,不觉[4]当来之大苦。此之修学,徒自疲劳,背正归邪,诈言获福?但能摄心内照,觉观常明,绝三毒永使消亡,闭[5]六贼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悉皆成就。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烦皓首?法门幽秘,宁可具陈,略而论心,详其少分。说偈曰:

    嗔是忍辱花,   喜是忍辱果。

    花来便摘却,   果来无处坐。

 

校记:

[1]“青”,原本作“舟”,今依S2595T85)、S5532改正。

[2]“绿”,原本作“像”,今依S2595T85)、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3]“见此有为”,原本作“有此”,今依P2657及文义改正。

[4]原本“觉”后有“入“,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5] 原本无“闭”,今依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所加。

神秀《观心论》的主要禅法思想

现存《观心论》一卷,系本世纪初发现敦煌遗书中众多禅宗文献之一。敦煌遗书中共有《观心论》的七种写本,它们分别是P4646、龙谷本、S2595T85)、S5532S646P2460P2657。另有朝鲜本、金泽文库、日本流通本三种写本。因此,到目前为止,《观心论》共有十种写本。在这十种写本中,以S2595T85)发现最早,被收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古逸部。对于《观心论》的研究,日本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卓然。最早对《观心论》介绍的是矢吹庆辉。矢吹氏1917522日,在单鸭宗教大学成立纪念日,发表了包括《观心论》在内的七种禅宗文献。19329月,神尾壹春发表了《观心论私考》。以后更有秃氏佑祥、铃木大拙、田中良昭、椎名宏雄、西口芳男对本论的校定、考证、解说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这些成果[1],对我们研究和了解《观心论》的主要禅法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神秀与《观心论》

 

关于《观心论》的作者,有主张为菩提达摩所作,但是唐·慧琳(737-820),在其撰《一切经音义》卷一百中说:

观心论者,大通神秀作。[2]

 

并且,慧琳还为《观心论》中的七个词语定音释义。如《一切经音义》卷一百说:

涓流决缘反显野王云涓涓小流也说苑云娟娟不壅将成江河是也并纵水。波涛道劳反苍吉篇云涛大波也许叔重注淮南子云潮水踴起迁者为涛从水从涛声。膻腥上伤然反韵英云羊膻臭也下音星鱼腥秽也见集训或作胜也。糠麸上可郎反字书云毂皮也下音敷集训云磨麦为屑罗去麦鹿者名麦皮也。铸写上朱孺反考声镕写也显野王云洋铜为器曰铸也。走骤上正体走字也下愁瘦反考声聚数也集训云马疾步小走也从马聚声也。画碌上华骂反借音用也本音获从聿聿笔也从田从一一界也会意字下音龙烛反彩色也出石中形声字也[3]

慧琳定音和作注释的七个词语,在现存的《观心论》个本中都能找到。因此,从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的记载和定音释义的情况来看,慧琳应该是见到了《观心论》,并且还十分熟悉,不然的话,他不会这样详细地定音和注释。

慧琳与神秀所处的时代并不算远,因此,他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靠的。这虽然与《楞伽师资记》说他“不出文记” [4]有些不符,但也并不矛盾。如张说在《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并序》中说:

少为诸生,游问江表,老庄元旨,书易大义。三承经论,四分律藏,说通训诂,音参吴晋,烂乎如袭。[5]

从张说的记载来看,神秀是一位十分博学的人,出家前精通儒道,出家后博通佛法。从《观心论》的内容和体裁来看,都是弟子与师父平时间的问答。在有着文明传统的中国,随闻随记的习惯也是古来有之。而在其开宗传法的数十年间,其弟子将其传法内容笔录下来,互相传抄习通,也是极有可能的。因此,对于《观心论》,我们不妨将它看作是神秀的弟子记录其问答的语录,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推测。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么《观心论》就成了研究和了解神秀禅法思想的宝贵资料。因此,《观心论》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二、《观心论》的主要禅法思想

中国禅宗自弘忍之后,门下分成南北二宗。南宗以慧能及其弟子为代表,其禅法思想集中反映在《坛经》中。北宗以神秀及其弟子为代表,其禅法思想,过去仅能从南宗对北宗批评的言论中略知一二。本世纪初发现敦煌遗书中的《观心论》,集中反映了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的主要禅法思想。神秀在《观心论》中,应参禅弟子询问所作出的问答,其中包括他的禅法所依据的经典,如何修禅观(观心)的内容等。

(一)观心为修行的根本

在《观心论》中,神秀特别强调观心修禅,不但能包摄其它的修行方法,同时观心修禅法门简要易行。所以,当有弟子问他“若复有人,志求佛道,当修何法,最为省要?”时,神秀便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回答“唯观心一法,总摄诸行,名为省要。”

至于观心修禅一法,为什么能总摄其它的修行方法,在神秀认为,心是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是由心而生。神秀打比喻说,这就好像一棵大树,茂盛的枝叶和丰实的硕果,都必须以树根为基础。如果一棵树没有了树根,必死无疑。如果树根没有被挖除,将来一定会重新长出新的枝叶。而我们的“心”,就正像伐树必须除根一样,修行应该从心地上直接用功修行,不但省力而且成就也快。这就像“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一样。所以神秀指出,一切善业恶业,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在决定,心能作恶,心也能造善,所以心是改恶修善的枢纽,修行解脱必须以改造心地为根本方法,如果离开自心求别的方法,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在神秀看来,观心修禅一法,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法门。

(二)观心修禅的原理就是去染成净

    在神秀看来,心是一切善恶万法的根源。而心又有两种差别,一种是有漏无明的染心,一种是无漏真如的净心。由于有漏无明的原故,障蔽了无漏真如而不能体悟,于是净心便迷执而成为染心。染心就是烦恼,有烦恼便会造恶业,有恶业就会轮回六道,成为凡夫而受生死大苦。如果能觉知自己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摆脱有漏的束缚,无漏真如之心自然显现,便能摆脱生死痛苦而超脱。因此,神秀的禅修观点认为,每个众生内心都具有真如佛性,只要能恒常保持觉悟,不受无明的束缚,便能摆脱生死而证得解脱。因此修禅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摆脱无明的束缚而灭除染心。

神秀认为,无明染心的表现,就在于烦恼的存在。但烦恼虽多,不出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一切烦恼众恶的根源。由于此三毒心得支配,驱动眼耳等六根去攀缘色声等六尘,从而生起六识。反过来,六识又通过六根,对六尘产生贪恋等执著,由此造诸恶业,让内心的真如佛性不能显现。所以,六识就像六贼一样,“盗取”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而随外境所染,损害终生的法身慧命。因此神秀指出,修禅的根本原理,就是收摄六根,消灭六贼,去除执著,破除烦恼,摆脱无明染心,让众生内心真如清净佛性得以显现,从而才能证得解脱。但是,为什么观心修禅能摆脱生死痛苦而证得解脱呢?因为三界六道,生死痛苦,都是由于众生不能认识到自己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而迷修十善,才会堕落三界六趣。如果能观心修禅,觉知自心本具的真如佛性,使其不受染污而恒常清净,则一切生死痛苦自然远离,三界六道便随之消灭。因此,在神秀看来修行的根本原理就在于去除有漏染心而保持无漏清净真如佛性。

(三)观心修禅的具体实施

在神秀看来,观心修禅才是解脱生死的根本途径,但我们在实际修行中,如何才能做到观心修禅呢?神秀从“三大阿僧祗劫”、“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修伽蓝等九事”、“洗浴七法”等方面,明确指出,在以上修行方法中,应以观心修禅这一根本解脱原理贯穿始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无漏修行,否则,只是“有为功德”,终成有漏,不得解脱。

所谓“三大阿僧祗劫”,就是佛经上所说,从凡夫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在神秀看来,“三大阿僧祗劫”,只是佛陀的方便秘密之说,从凡夫到成佛的分水岭,全在于一念心。如果自己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被贪嗔痴等烦恼覆盖,解脱便遥遥无期,方可说名三大阿僧祗劫。如果能消除贪嗔痴等烦恼染心,自己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显现圆明,生死解脱便指日可待。所以,“三大阿僧祗劫”只是如来教化众生的方便秘密之说。如果能在一念心中保持真如佛性清净,则凡夫当下便成佛,那么三大阿僧祗劫就在一念之中。因此成佛的时间,关键就在于能否让自己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不受染污,也就是必须时刻“观心修禅”。

所谓“三聚净戒”,即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谓“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神秀指出,“三聚净戒”,是为了对治贪嗔痴三毒,誓断一切恶是为了对治贪毒,誓修一切善是为了对治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是为了对治痴毒。如果能与三聚净戒对治贪嗔痴三毒之心,则众生内心的真如佛性自然清净,不受染污,一切生死大苦自然永离。“六波罗蜜”,是为了灭除六贼(六识)。能以布施对治眼根,心无贪恋,远离色境,便能舍除眼贼;能以持戒对治耳根,远离声境,便能永除耳贼;能以忍辱对治鼻根,于诸香境,平等对待,便能伏除鼻贼;能以精进对治舌根,说法度生,无有疲劳,便能制除舌贼;能以禅定对治身根,接触外境,内心不动,便能灭除身贼;能以智慧对治意根,摆脱无明,常净真如,便能舍除意贼。唯有如此修习,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广修六度,也才能度脱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因为在神秀看来,能除掉六贼,烦恼自然消除,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无明的染污,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才能显现。以上神秀的观点,虽然与传统的解释不同,这与神秀观心修禅,摆脱无明的束缚,让真如佛性清净无染的修行理念却是一致的。

所谓“修伽蓝等九事”,即修伽蓝、铸佛像、烧香、散花、燃灯、六时行道、绕塔、持斋、礼拜。在神秀看来,以上九种修行方法,都是佛陀方便说法,应机施教,目的是为了让根性浅劣的众生通过修有为功德而悟入无为之理。从而反观自心,以修炼自心本具的真如佛性,才能达到觉悟解脱。修伽蓝是为了让众生明白内心清净的道理。铸像是为了让众生明了自心本具的真如佛性。烧香是为了让众生觉知真正的正法香。散花是为了让众生知道说法度众生。燃灯是为了让众生保持自心清净而常生智慧。六时行道是为了提醒众生时时不舍净行。绕塔是为了让众生运用智慧,觉照身心。持斋是为了让众生护持身口意三业清净。礼拜是为了让众生珍视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总之神秀认为,以上九种修行方法都是佛陀方便接引众生的权宜之计,不应执著有为事相,而应通过有为事相导入无为真如之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反观内心,观心修禅。从以上神秀的批评意见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在神秀所处的时代,以上九种修行方法大概是很盛行的,可以看作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弊。于是神秀便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批评他们不懂得如来所说法的用意,九事修行之时如来引导众生的方便法门,而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众生体证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

所谓“洗浴七事”,是佛在《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开示众生受持的洗浴之法,共有七种,即净水、燃火、澡豆、杨枝、纯灰、苏膏、内衣。在神秀看来,以上七种洗浴之法,也与上面的九种修行方法一样,都是如来为教化众生的方便开示,目的仍然是让众生通过有为事相的修习,而体悟无为真如佛性之理。净水比喻净戒,烧火比喻智慧,澡豆比喻去除分别,杨枝比喻去除妄语而说真实语,纯灰比喻具足正信,苏膏比喻调柔,内衣比喻惭愧。神秀认为,众生如果能在受持以上七法的过程中不被外相所迷而如实了知此是如来为了让众生通过以上七法而达到内心清净,才是洗浴的真实功德。

(四)观心修禅与念佛

在神秀看来,所谓念佛,重在“念”上的功夫。所以神秀指出,念佛必须正念,正念念佛才能往生净土。神秀认为,佛是觉悟之意,念是坚持之意。如果能精勤坚持觉悟身心,不起邪念,才是真真的念佛。因此神秀指出,念佛关键在于内心,而不在于持名念诵。持名念诵都不过是捕鱼之荃。在念佛的过程中,不仅是称诵名号,还应体悟真如佛性。如果只是口诵名号而不知觉悟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也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口称名号,只是外相,外相都是虚妄不可得的。因此神秀指出,念佛必须观心,即觉悟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才是真正的念佛。

三、神秀禅法思想的特色

纵观神秀《观心论》中的禅法内容,可以发现神秀的禅法思想,在概念的解释上,与传统的解释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也正是神秀禅法思想的特色之所在。神秀禅法思想能形成这样的特色,与他强调观心修禅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神秀特别重视内在心性的作用。在神秀看开,努力让内在的心性摆脱无明的束缚,让真如清净无染的自心呈现出来,才是真正踏实的修行。而那些只注重表相,在一些事相上用功夫,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修行,不过就是得些福报,尽是“有为功德”。因此,才使得他的禅法思想与传统的解释存在着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三大阿僧祗劫”,中国佛教传统的解释,是说明从凡夫到成佛是需要一段十分漫长的过程,需要修行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在神秀看来,“三大阿僧祗劫”,只是佛陀教化众生的权宜之说,从凡夫到成佛,全在一念心是否能觉悟而不被染污,当下便可成就佛果。“三聚净戒”,中国佛教传统的解释,是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饶益有情戒(誓度一切众生)。是大乘佛教要求学佛者必须履行的修行义务,是大乘菩萨自利利他行为的准则。而神秀却把“三聚净戒”与贪嗔痴三毒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勉强,但与神秀主张消除染心的理念确实一致的。“六波罗蜜”,中国佛教传统的解释,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称之为六波罗蜜,又叫做六度。而神秀把“六波罗蜜”与消除有分别的六识挂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难免让人生起无稽之谈的想法,但这与神秀本人主张消除烦恼的理念,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不仅如此,就连修寺庙(修伽蓝),铸塑画佛(铸佛像)烧香、采花、燃灯供佛,六时行道,绕塔,持斋,礼拜等供养恭敬佛法僧三宝的事业,与传统佛教的看法也是不太一致的。在传统佛教看来,以上供养恭敬三宝的事业,是修行者培植福德、忏悔业障的机会。而在神秀看来,以上事业,全是有为事相,都不究竟,只有反观内心,通过有为事相的修习而悟入无为真如清净之理,才是真正的修行。正因为这样,神秀在《观心论》中,对修持以上事业额行者,提出了许多批评的意见。

总的说起来,神秀禅法思想之所以形成如此的特色而与传统佛教的解释有着重大的差异,关键在于神秀特别强调和十分重视内在自性清净心的作用和功能。神秀把修炼和升华内在自性清净心的方法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这与他提倡观心修禅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但从另一角度来分析,佛教主张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不可偏废。二谛即真谛、俗谛。真谛即是法性,即神秀提倡的内在本性清净心。俗谛即事相,即随顺世俗众生而权巧施设的方便教化。而在神秀禅法思想中,由于对观心修禅的大力提倡,对真谛的重视是无可非议的,但对俗谛的过分贬斥,是有欠妥当和圆融的。因为佛陀是主张对机说法、因材施教的。但从神秀极力鼓励修行者尽早摆脱生死、出离苦海的角度来看,其苦心仍是可以理解和值得称道的。并且,从神秀禅法思想的特色中,更不难发现禅宗自信、自觉、自悟、自度的自力理念。

四、结语

 

《观心论》集中反映了神秀的禅法思想。从《观心论》的内容来看,神秀的禅法思想,有一重要特点,就在于他处处不忘教导弟子自己觉悟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使其不受无明染心的束缚,从而摆脱烦恼,不造恶业,出离轮回,免除生死大苦。正因为如此,神秀在《观心论》中,对执著有为事相的修行方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意见。“窃见今时浅识,唯执事相为功”,正是神秀以觉悟无为真如佛性为修行理念的真实写照。所以,神秀的观心修禅法门,其实就是觉悟内心的真如佛性。在神秀看来,“过去诸佛所修功德,皆非外说,唯只论心。心是众善之源,心是万恶之主”,也就是说一切诸佛之所以成佛,都在于能觉悟内心的无为真如佛性,而不是迷修外在的有为事相。因为心是一切善恶的根本,心若迷惑染污,不能觉察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则自然是凡夫的生死轮回。心若觉悟清净,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圆满无碍,则自然解脱痛苦。可见观心修禅才是解脱的根本法门,也就是说,时时觉悟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不受染污而恒常清净,才是一切修行法门的根本所在。

 

注释:

[1]以上关于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参见《敦煌写本七种对照<观心论>》,123-131页,花园大学禅学研究,第七四号,1996年,3月。

[2]T16931页,a

[3]T54932页,a

[4]T851290页,a

[5]《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10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