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系列讲座

凤凰岭讲堂‖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副馆长杜浩老师应邀来我院作《书法技巧的内涵》的讲座

发布时间:2024-12-31 浏览次数:


2024年10月25日,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副馆长杜浩老师应邀来我院作了《书法技巧的内涵》的讲座,全院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我院教务处主任理证法师主持。



杜浩老师以“无中生有”开题,从对“气”“空”等概念的阐述,点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意涵。由此意涵,杜浩老师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书法中蕴含的形而上理念与形而下技巧。

书法有“法”与“道”的区分,如何由法入道,化法成道,是书法学习、创作者的重要修炼,这种修炼甚至需要持续一生。“法”是表明一种法度和规范,是外在世界的规定;“道”是超越法度,往内心探求的觉悟之路。书法学习的过程也是对“我执”破除的过程,书写中的执着来源于两个层面,即心里想法的执着与身体动作的执着,心里的念头、想法同时又影响下笔的动作。杜浩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说明在书法的学习、创作中,法与道融合的必要性及艰难性。杜浩老师对“象”“相生”“势”等进行了解释,阐明中国人对文字形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王羲之、米芾等大书法家作品的具体分析,讲述了书法家在书写中对文字形体的具体呈现和表达。



就书写的工具,杜浩老师对比了毛笔与硬笔的差别。站在实用性的角度来说,毛笔更难掌控,不易书写,但对毛笔的学习、控制,是一种必要的训练,更是书写者通过对工具使用改造自身的过程。对毛笔熟练控制,是书写者的基本功,这需要书写者对毛笔有深刻的理解和长期的训练。杜浩老师以运动为例子,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将技法和动作融入潜意识层面,将动作化于无形,所谓身心一如的意义和内涵。书法的学习和创作,与修道类似,若创作者有强烈的愿望去创作、想要达到某种状态,其结果反而不能如其所愿,所谓“将心求悟,了不可得”。

书写者的身体状态和气息也会影响书法的创作,杜浩老师从创作者的身体与气息状态,阐述了书写中的影响因素。杜浩老师举出弘一法师、星云大师等人的作品具体分析。弘一法师的“无我”,星云大师的“雄浑”,都跟其身体状态相关。杜浩老师还举出不同气息,在书法创作中产生的影响。杜浩老师强调,对气息的把控,不仅仅存在于书法创作的准备阶段,更应当弥漫到生活中,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杜浩老师从执笔和坐姿,给大家讲述了书写的技巧。杜浩老师首先给大家展示了古画中,古人书写者的坐姿(跪姿)、执笔的方式,接着介绍了近现代书法名家们的坐姿与执笔状态,说明从古到今执笔姿势的变化跟坐姿的关系。如书法家沙孟海所说:“写字执笔方式,古今不能尽同,主要随坐具不同而移变。席地时代不可能有如今天竖脊端坐笔管垂直的姿势”。执笔的目的是为了运笔,执笔姿势不同,下笔时的效果也不一样,最佳的执笔状态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柔”。杜浩老师以名家的书法作品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杜浩老师也强调,需要学习、练习具体的书写技巧,但也不能拘泥于形式,甚至被具体的技法桎梏。

杜浩老师的讲座有理论的阐述,有书法作品的分析,让大家从理念和直观两个方面学习到书法创作中的要点。杜浩老师对书法技巧的具体阐述,对大家在以后的书法学习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杜浩老师的讲座,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以及书法与法道的内在联系。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