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集锦

太虚大师倡导“人间佛教”的时代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理证 发布时间:2012-03-09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界的泰斗,新佛教运动的领袖,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具有积极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人间佛教”的提出,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代佛教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为此,在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深深缅怀大师毕生悲愿弘深,并继承和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以秉持大师所作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偈颂所展现的“人间佛教”思想内涵。

关键词:太虚大师  人间佛教  人间净土  觉悟人生  奉献人生  振兴佛教

  者:中国佛学院教务处主任 

 

我国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圆寂已经六十多年。为了缅怀大师毕生悲愿弘深、弘扬佛法之精神,进一步研究探讨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人生佛教)思想,充分发挥佛教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佛教在当代社会健康发展。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四句脍炙人口的偈颂,是中国近代佛教界的泰斗,新佛教运动的领袖——太虚大师的格言。大师圆寂至今眨眼间已经六十多年了,但是他留给中国及世界佛教徒的“人间佛教”思想却是永不磨灭的,一部七百余万言的《太虚大师全书》,德厚流芳,光照人天,嘉惠后学。纵观当今之佛教现状,不禁感慨万分,亦不由得想起民国时期,曾于逆流中为扫荡教界腐朽,革新佛教,勇猛无畏,一往直前,奋斗不息的太虚大师。我们渴望大师乘愿再来,更期望今日的佛子,能秉承大师的悲愿和精神感召,以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的嘉言盛德为针石,振兴当代中国佛教。

一、大师倡导人间佛教的时代背景

在清末民初波澜壮阔的文化思潮中,佛教也是受攻击的对象,知识界纷纷对佛教发难,民众对佛教的认识,不断地被揭露出来。例如,吴稚晖说:佛教是死人的宗教,是专门为死人服务的。当时学界名流梁漱溟曾致力于佛学研究多年,最后却由佛学进入儒学,并对佛教的现世利益提出批驳,他在《东方文化及其哲学》中说:孔与佛,恰好相反:一个是专谈现世生活,不说现世以外的事:一个是专谈现世以外的事,不谈现世。总而言之,佛教是根本不能拉到现世来用的;若因为要拉他来用,而改换他的面目,则又何苦糟蹋佛教?我反对佛教的倡导,并反对佛教的改革。此外,异教徒也对佛教的现实利益问题提出质疑,如1934年的《改造》杂志,曾对大师的《无神论》及《海潮音》发行人间佛教专号文章,提出质疑,并且说:读了人间佛教专号,知道佛教也觉悟到了人间的重要,他们已知道佛法是要入世的,所以我们希望佛教徒在除去妄执悟真如之外,还要走入社会,实地的改造人生,切勿逃避人生。对此,大师以其对佛法的深切体验,和作为佛教领袖的身份,表示了自己的责任:吾既自印正等觉于佛心,出为人天眼目,于此盖不能不为前佛后佛三世诸佛,一雪其诬也。《我的宗教观》可见,大师是要为改善佛教的社会形象,显发其社会功能,因此提出人生佛教一词。1928年,太虚大师在上海举行以:人生的佛学为主题的讲座,阐述人生佛教的内涵时说: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类,而以适应现代之文化故,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即是人生佛教的内容,其义有三:

一、佛法虽关怀普度一切众生,而为适应现代文化,当珍重佛出人间设化的意义,而施设契时契机的佛学,以人类为主要教化对象。

二、佛法虽容有无我的个人解脱之小乘佛法,而今为适应现代人生之群体组织,应把小乘个人解脱的佛法,转为大悲大智普为群众利益的大乘佛法,使佛法普遍地深入社会。

三、大乘佛法虽为普令一切众生究竟成佛的圆满法,然而大乘有圆渐和圆顿的两个法门,今为适应重征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文化,当以大乘圆渐佛法为中心,而施设以契时契机的人生佛学。

也就是说,以现代的人间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由五乘共世间的人乘法,趋向圆渐的大乘佛学,则是人间佛教的内容所在。

二、大师倡导人间佛教的现实意义

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是融合传统与现代弘法的创举。表明了传统与现实佛教的时代性与人间性。我认为佛法在世间无非就是为人间造福,故於今日,弘扬人间佛教,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为娑婆世界点燃明灯,人间佛教所成就的,就是人间净土。我们要了解“人间佛教”的思想内涵,就应该深入地体会太虚大师当初倡导的“人生佛教”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佛教无论在印度、还是在中国都是和当时的人类社会的福祉相关。中国佛教自二十世纪时期,太虚大师首次倡导“人间佛教”,之后以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极力弘扬“人间佛教”思想,由中国而走向世界,都是为了在不同的时空因缘里,秉持佛陀重视现生,示教利生的本怀,弘扬人间佛教,开创人间净土。佛教作为社会的一个实体,总是和社会、国家、众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佛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提高自身的社会功能,清净戒律,加强组织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需要,不断地调整外在的形态。为此太虚大师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正是看到了佛教在社会中的消极、被动和衰落的一面,从而意识到佛教再不改革、培养人才,就会逐步丧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人间佛教”的提出,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佛教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是当代佛教的良药。不管是在过去、现在或者未来,对于转变现代知识界、社会上对佛教的观感,引导世俗佛教趋向正知、正见、正信,都具有决定性的现实意义。

“人间佛教”的提倡以及实施,首先应当在加强佛教团体道风建设的基础上,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众生的需要,继承佛教的优良传统,培养出一批精神风貌、文化素质、修学层次、讲经说法、组织管理、多元功能等一流的人才,并注重接引高素质、高文化的社会精英进入弘扬佛法的主力阵容,以六和精神共建模范道场,带动社会大众共同修学,逐步扩大影响。在传统讲座、印赠经书弘法的同时,可以利用录音、录像、电视、网络、夏令营、禅修、佛事、学术研讨等各种渠道来加大佛法的普及力度,消除人们对佛法的偏见和误解,使不同根性的众生各有受用。

“人间佛教”以“入世”和“出世”的原则,应该是法无定法,其生存发展的一般原理,可概括为十六字方针:重建主体、改善环境、收缩核心、扩展外延。不容否认,佛教入世需要很高的出世境界作指导,否则,过分的入世,又违背了佛教超越解脱出世的原则,出三界了生死,就成了空中楼阁。佛教作为觉悟宇宙人生最高智慧的宗教,片面地强调出世或入世都是不恰当的。出世间是觉悟人生的必然;入世间是奉献人生的觉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同根性的众生会有不同的选择,我们赞叹出世者最终的超越,更随喜入世者的菩萨精神,出世与入世的结合才是“人间佛教 ”最完美的体现。

太虚大师在他的《人生佛教的说明》中已有这样的见解,他说: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类,而以适应现代之文化故,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佛法虽无间生死存亡,而以适应现代之现实之人生化故;当以“求人类生存发达”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一义。这就是说,佛教要在佛法的根本理论基础上适应现代化人类社会生活的要求以求发展,所以大师说:佛学,由佛陀圆觉之真理与群生各别之时机所构成。故佛学有二大原则:一曰契真理,二曰契时机。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契时机则失佛学之用。真理即佛陀所究竟圆满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时机乃一方地域、一个时代、一种生类,一个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这就是太虚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契理与契机之要旨。

三、发扬人间佛教思想净化社会

“人间佛教”要十分关注净化当今人类社会最关切之问题,以佛法为其提供一个最佳的解决途径,开创人间净土,成就这一大功德,是相当困难。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严重地存在着信仰危机、道德衰败、理想破灭、良心丧失等,其原因是社会上众多人群为着自私的目的而争夺权力和金钱,或者说由人们的贪瞋痴所造成的。这些社会现象与佛教的宗旨和目的完全背道而驰,而正是佛教所要对治之病。太虚大师说:“佛学的宗旨和目的,简单地概括起来,不过是自利利他而已。其实,世间所有种种的工作行为,也不过是彼此间的利益,惟所差在究竟与不究竟之别。得究竟法门,则现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无明;而不得究竟者则无此”。如此星雲大师在《佛光学》中说:倡导生活佛教,建设人间净土,落实人间,慈悲济世。生活佛教的目的是“建设人间净土”,使之落实人间,这才是“利己利他”的。当今为什么战争不断,为什么残杀无辜,为什么环境日益恶化,为什么资源浪费以至有枯竭之豫?我想,这都是因为私利所驱使而发生的罪恶现象。因此,今日社会的当务之急就在于争取持久和平和共同发展,使今日之地球净化成为“人间净土”。我认为,在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上,佛教将会起着无可代替的最重要之作用,它是今日人类社会得以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的一种可靠保证。

最后,我们深深缅怀太虚大师,在大师圆寂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撰写此文,以期与诸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的佛子共同缅怀大师毕生悲愿弘深,并继承和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以秉持大师所作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偈颂所展现的“人间佛教”思想内涵。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代,“人间佛教”将会把佛陀所觉悟的究竟圆满之宇宙人生真理,以佛教现代化、人间化、制度化而发扬光大,普照人间,永放光芒。

(责任校对:海藏)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