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与佛教
【内容提要】芒果是美味的水果之一,在世界和地广泛种植,深受世人喜爱。它古称菴罗果,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水果。大约四千多年前,印度人就发现并培育了这种水果。到佛陀时代,芒果已经在印度普遍种植,深为人知。芒果与佛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不少信众向佛陀和僧团供养芒果或芒果林,世尊与弟子们皆食芒果,用芒果。佛陀也曾与弟子们聚居在芒果林里讲经说法,用功办道。在佛教文献里,有大量与芒果相关的典故以及以芒果为喻所讲述的佛法。从对这些内容考察我们可以知道,从最实用的角度处理生活问题,选择最普通的物品使用,拿最容易理解的事物说法,是佛陀亲自实践并教导弟子的生活态度与教育方式。既保持出世的内在核心特征,又从不于外在脱离现实生活,始终与万千民众融为一体,这就是佛陀在印度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原因。这些从考察芒果与佛教关系得到的结论,在生活模式与教育方式皆已高度异化的今天,依然对我们有无穷的启迪。
【关键词】印度、芒果(菴罗果)、芒果林(菴罗林)、美味、供养、佛陀、僧团、譬喻
【作 者】印度德里大学文学院佛学系M.Phil研究生。
芒果又称为杧果、檬果、漭果、闷果、蜜望、望果、面果等,学名mangifera indica,通称为mango,是水果里的精品之一,它以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为世人所喜爱。芒果的品种非常之多,据统计,全球的芒果种类加起来有一千余种,其中印度约占三分之一。
印度不但有丰富的芒果品种,而且是世界上发现和种植芒果最早的国家。大约在四千多年前,印度人就已经开始培育和食用芒果。两千多年前释迦佛陀应现在印度的那段时期,芒果在印度已经普遍种植,广为人知。
只不过当时芒果还不用现在的这个名字,它叫菴罗果,源于梵文āmra,[1]据说更早的语源出自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那时芒果树也不叫现在名字,它叫菴罗树,[2]意译为奈树,“奈”指今天的李子,早期汉文解释总是将这种中国还没有的水果外形比为李子或桃子,将它的味道比作梨——其实芒果有梨、桃、苹果、香蕉等多种水果合起来的味道。[3]因为有的芒果形状确实跟李子或桃子差不多,而且味道香甜可口。
最早记录印度芒果的外国人是中国的玄奘大师,[4]他在印度留学时,曾在芒果林中跟随一位一百零七岁的神奇老婆罗门住了一个月,学习《经百论》与《广百论》。[5]所以至少在唐代时,印度芒果的美名就已经开始在国外流传。
芒果被发现之后,先后从印度传到了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又传到了地中海沿岸国家,大约在18世纪后,陆续传到巴西、西印度群岛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于是芒果成了全球性的一种水果。今日,凡是适合芒果生长的地区总会有大片的芒果树木。当然,要论规模还是印度居首,他们的芒果产量占全球的百分之八十。[6]
事实上,比玄奘大师再早些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芒果这种水果。《古今图书集成》中收录东晋谢灵运的诗作中就有这方面的句子。[7]隋代记载真腊国(今柬埔寨)的材料中也有对芒果树的介绍。[8]宋代宪使张公绶在为南岳一个亭子所写的诗文中提到那里生长着两棵高大芒果树,说明至少到宋代时,芒果树已经传入中国。[9]明代描写郑和下西洋的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中叙述其曾在途中收到南亚一个小国的进贡,长长的贡品单子上就有“芒果十斛”,[10]数量还不少,当时中国俗称芒果为香盖。另一部明代的小说《古今奇观》中也出现了芒果,书中人物把它当茶一样品尝。《古今奇观》反映的是明代普通民众生活状况,小说里清晰描绘了芒果的味道,说明了明代时就已有不少中国人吃过芒果。[11]
原生的芒果树极其高大,而且枝叶繁茂,曾经在印度到过一棵自然生长的芒果树,粗可两围,高十数丈,树冠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炎炎夏日立于其下,顿觉凉意飕飕。这样的大树若是成片种植,夏天就是最好的温度控制器,胜似电扇空调。炎热的气候里,佛陀经常于芒果树林里为大众开示,讲解佛法。[12]弟子们可以一边听闻佛陀的甘露法雨,一边享受芒果树下的清凉芳荫,真可谓身心皆愉悦。汉传佛教大名鼎鼎的《维摩诘经》就是佛陀于芒果林中以遣使探望住在城中生病的维摩大士而开始的。[13]印度佛教史上知名的五大精舍,[14]其中之一就设在芒果树林里,还以芒果树命名,它就是中印度大都城——毗舍离[15]城的庵罗园精舍。这个精舍非常出名,佛陀时常居此精舍,有多场重要法示就是在这里所讲,[16]而且在菴罗精舍还度化一些得意弟子——维摩诘大士、庵摩罗女、长者子宝积等。佛陀喜爱芒果林,国王也爱芒果林,有个国竟然也把行宫安在了芒果林中。[17]佛陀自己常住于芒果林,也鼓励弟子们住在芒果林中。[18]之所以住在芒果林里,高大芒果树那遮荫蔽日的作用固然是其受佛陀“偏爱”的原因之一,美味而易得的芒果估计也是佛陀为弟子们的考虑之一吧。
芒果味道的鲜美世所少见,特别是印度的芒果。多数品种果肉很厚,果核薄而小,且纤维很少。一旦剥开外皮,立刻露出那鲜美的桔黄色果肉来。轻轻一碰,就会滴下浓浓的汁液。吃起来自不用说,果肉甜里透着香,香中裏着甜。只要有一口进嘴里,立刻觉得一股馥郁的芒果香味直沁心底。一个芒果下去,有如一股清泉灌遍全身,令人神清气爽,回味悠长。
正因为芒果的美味,历史以来印度都有大面积种植芒果的传统。据说在十六世纪中期时,莫卧儿帝王阿克巴在德里近郊就有一个规模达十万株树的芒果园。今日印度的芒果树依然特别多,除了大片的果园之外,居民自己的庭院里也会种植。有些城市的道路、园林绿化都有相当多的芒果树。
由于品种不同,芒果最大的重达几公斤,最小的只有李子那么大。形状各有不同,圆的、椭圆的、心形的、肾形的、细长的、丰厚的等都有。果皮颜色有青、绿、黄、红等色。果肉有黄、绿、橙等色。味道有酸、甜、淡甜、酸甜等。五六月份是芒果成熟的季节,一棵棵繁茂的芒果树上挂满了累累的硕果,各种各样的芒果都在炽热的阳光下闪闪发光,不用说吃,看着都令人欢喜。
待到成熟的芒果收采下树来,城市、乡村,无处不是卖芒果的摊贩,一阵风吹来,鼻腔里灌进的都是芒果的香味,犹如干燥空气里的天然空气清新剂。尽管到处都是芒果摊,可是每个小摊前还都挤满了肤色蚴黑的印度人。到很多人都是今天买了明天还来,明天买了后天还来的。种得多,产量大,价格当然不会太贵,从二十卢、三十卢比到四十卢比一公斤的都有,一般最好的也不会超过五十卢比。因此,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吃水果的下层贫民,这时候也会时不时买上几斤。有的甚至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去买芒果。印度如此,外国人也一样疯狂,有些外国学生告诉我,芒果下来的季节,他们一吃就是好几枚,每天食用数公斤,令人惊诧。
芒果有不少优点,纵然一时贪嘴多吃了些,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当然,还是适量的好),不像有些水果多食伤身。[19]经验显示,它具有生津止渴、[20]袪痰制咳、[21]消暑舒神、[22]益胃利尿、[23]防治便秘、[24]清理肠胃、[25]杀菌抗癌[26]、美化肌肤、[27]防呕止吐、[28]明目养神[29]及降低胆固醇[30]等功用,多食还可以疗饥。成熟的芒果除了食用,还可以直接在医药上可作缓污剂和利尿剂。芒果叶子的提取物则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菌的作用。[31]就连吃剩下的果核,也可以提取药物制作杀虫剂和收敛剂。明代著名医生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里虽未提到它的药理作用,却说到了它的食用价值。[32]
芒果如此高的价值,堪称是世间珍宝,所以佛陀素来鼓励信众为僧团供养芒果园林。经中说若有信仰佛法、修习正道的信众能以芒果树等美果之林施与僧众,供养三宝,那么命终之后即可上升天界,享受无量福乐。[33]当然,若偷窃僧团的芒果,身后也一定会遭受种种苦报。[34]印度素有重视修道与供养僧人的传统,所以芒果园再珍贵,信众也不会吝惜。据律典所载,在迦尸国就有一位大富长者,把僧房建到了自己的芒果园中,供佛陀的弟子在其中安居修学。[35]而佛陀常居的菴罗精舍,则是毗舍离富裕的菴罗女所供养。
或许就是芒果过于美味,围绕芒果这个话题,佛陀时代就留下不少极其有趣的故事。
频婆娑罗王又名瓶沙王,是印度的中原大国——摩揭陀国西苏纳加王朝的第五世国王,也是佛陀时代最为知名的护法国王之一,国王与其夫人均皈依世尊,深信佛法。他在王舍城的迦兰陀建立了建竹林精舍,供佛陀弘化休养,名传千古。瓶沙王信佛当然也供僧,他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也拿出来布施僧团。
据说他有一个神奇的芒果园,里面的芒果美味异常,别人的芒果一年只有一季成熟,他的竟然可以三时(冬季、夏季和雨季)成熟。非一般芒果成熟的季节里,他询问一些比丘可不可以吃芒果,比丘们回答可以。于是瓶沙王就命守卫放他们进去自己采摘,随意取用。可能果子本来就不是特别多,而这些比丘僧一时兴起,连吃带拿,硬是把一个园子的熟果子给弄光了。这还不说,因为辨不清生熟,有些人还把生芒果摘了下来,尝尝不好吃,随手丢弃在果园里。
恰巧没过多少天,另一大国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派遣使者来到了摩揭陀国,他们久闻瓶沙王芒果园的美名,也想请些稀罕的果品回去,瓶沙王以为园子里有的是芒果,于是让属下带使者前去采摘。哪知诺大园子竟然找不到一个好芒果,而且他们还看到了残弃于地的芒果,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情。原因找出来后,不少大臣嘲讽这些比丘僧贪吃、浪费。一些长老比丘听说这件事,立刻上报佛陀。从此,佛陀规定非一般芒果成熟的季节里,任何比丘不许吃那些稀有少见的芒果。[36]想想,倒也怨不得那些个比丘们,在那个不能生产反季节水果的年代里,保鲜技术不行,又遇到了印度最好吃的水果,无论是谁,也难以控制感官的强烈要求。
据《善见律毘婆沙》载,某比丘僧团放有一些芒果,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当外来的游方比丘止宿在他们那里的时候,竟然没有提出共同分享。看着如此美味的果品,谁能不流口水呢?外来的比丘见主人一直没有动静,于是反客为主,向照顾僧团的居士打了声招呼,自己打磬,自己动手,除留下主人的那份,其余就给分食了。[37]估计主人多少都会有些不悦,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木已成舟。有意思的是事情传到佛陀那里,老人家竟然说:“从今以后,如果有好吃的东西,僧团固有的主人若不分给外来的客比丘僧,你们可以自己拿去分”。估计,从此再不会有人存放芒果了。
分吃别人的芒果倒还算好,有一才从外道转入僧团的比丘想吃芒果,竟然怂恿自己原来的外道弟子半夜三更去偷窃,谁料想手段不行,到那里就被逮了个正着。这“丑闻”不但当时沸沸扬扬,最后还被“遗臭万年”记录到了佛经里。这个故事就在《福盖正行所集经》卷十二里记载着。[38]
未脱外道习气的比丘都想去偷人芒果,更何况一般的俗人,偶然偷次芒果饱饱口福,怕也在所在难免。同样为佛典中所记载的偷芒果,下面这个故事就幽默多了,并充满了一种浪漫气息。
过去在波罗奈国有一个居士(指一般的社会人)名叫车波加,他应该还很年轻,因为典籍中说他的媳妇才刚刚怀孕。车波加的媳妇是个芒果“粉丝”,有天她突然想吃芒果,十分渴望。她告诉车波加:“夫君,我特别想吃芒果,你给我找些来!”这下可难住了车波加,正是非芒果成熟的季节,稀有难值,到哪里去弄呢?他极其为难。可是媳妇闹起了小性子:“车波加,你要是弄不来芒果,我就要死掉了!”车波加疼爱老婆,不愿她难过,就想去国王的芒果园中偷芒果,因为这时惟独国王的果园中才有芒果。
于是,当夜他真的就潜入了国王的果园中。一番寻找之后,果子是有了,就是时间没有把握好,他还没有来得及离开,天就已经亮了。无处可逃的车波加只好躲在芒果树上,以避被人发觉。而不巧的是国王竟然在这时来到了果园,他还带着一个婆罗门,他们也来采芒果。车波加忧心至极,认为自己必死无疑。
哪知两人到了果园,竟然进行起“说法会”。国王坐在高大的座位上倾听,婆罗门站在低下的地方演说。车波加暗自好笑。他笑自己为女人的一时任性到国王的果园里偷芒果,触犯王法;他笑国王听人讲法,却师在下位己在高座,看似虚心实则傲慢无礼,有失礼法;他也笑那个婆罗门,身为修行者,本该洁身自爱,却贪图供养,为吃果子而自甘受侮,讲法失法。车波加擅闯王家禁地,而且触犯法律,该当死罪,但因看到了一幕与比自己还不如法的场景,反而觉得找到了逃脱的理由。于是下得树来,将国王与婆罗门嘲讽了一番:“你们两个人,一个心里不知法,一个眼里不见法;教人者不依法行,听法者不尊法;为了赚取饮食供养,婆罗门甘心取侮;为了虚名假利,国王毁坏尊贵王法。”[39]
典籍中没有就故事进一步说明,我们从无知道这个车波加最后到底有无脱身。中国古人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为博女笑丧家国”的痴情者,想不到印度也有为悦其妇冒死夜偷芒果的“痴情汉”。看来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情”字当前,世间人总是无可奈何的。这个故事至少说明,芒果的美味是多么具有诱惑力。
说到“情”字,立马又想起另外一桩关于芒果的事儿来。印度的芒果美,芒果园里的女子也不一般,供养佛陀菴罗精舍的菴罗女就是天下少见的一位“大美女”。根据材料显示,这个女子家境富饶,拥有不错的身份地位,而且容貌甚美,且不说倾城倾国,至少也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那类,何以见得?直接看看《佛所行赞》[40]中的赞叹:“如来复前行……前至毗舍离,住于庵罗林。彼庵摩罗女,承佛诣其园;侍女众随从,庠序出奉迎。善执诸情根,身服轻素衣;舍离庄严服,自沐浴香花。犹世贞贤女,洁素以祠天;端正妙容姿,犹天玉女形。”[41]
这里是用诗偈的形式来描述佛陀游方归来时,所看到前来迎接他的菴摩罗女的形象。翻译过来大致意思如下:释迦如来又往前走,来到了毗舍离大城,住进了庵罗树园的精舍。因为佛陀慈座驾临了菴摩罗女供奉的园林,她立刻带上侍女、丫环等众人随从,整齐有序地出来奉迎世尊的到达。菴摩罗女最善于驾驭眼耳身意等六情之根,身著轻盈的白色素服;舍离了庄严的华衣,却沐浴净洁,喷洒香花水露;其纯真与朴素,犹如圣洁神庙里侍祠诸天的净洁少女;那端正美妙的姿态仪容,完全就像天宫的玉女一样。
佛陀甫一到达,立刻前去礼拜问讯,可见菴摩罗女是个非常知书达礼的人;侍女随从井然有序地跟随着自己,说明了菴摩罗女素有摄人的威望,善能治家;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根,表情就会极其丰富,一定是眼神能说话,耳目能传情的灵动女子;不穿华丽的服饰,只是轻盈的白色素衣裏身,必然是不尚奢华的美德质朴者,且显得更加娇俏妩美;沐浴净洁,暗香袭人,如同侍奉天神的贞洁女子,这一定是纯真与娴静的年轻女子;姿态仪容犹如天上如玉的仙女,那定是仪态万方,端庄大气,且容颜如花。本身已然相当耀眼,加之侍女随从的伴随,犹如众星捧月,更衬托出菴摩罗女的典雅与出众。
短短几句偈子,刻画出了一幅知书达礼、善能治家、美丽灵动、纯真净洁、典雅出众、端庄大方、娴静质朴的旷世貌美才女形象。这样了女子,估计无论何人遇到,都禁不住怦然心动,让人望而摄魂,沉迷陶醉。菴摩罗女固然财貌出众,才华过人,但并没有一般美丽女子奢华、骄横与娇柔的坏习气,相反还虔诚供佛,虚心请法,真乃智慧与美貌并存,德行与财富相当。想不到,古今女子中的佼佼者竟然出于一片芒果林中。
佛陀已断生死烦恼,得涅槃安乐,身住世间,心超法界,当然不会为之所动。可是如此美妙女子到来,普通弟子起心动念,恐怕在所难免。于是,就在菴摩罗女到达之前的片刻,佛陀抓紧时间为随行的弟子们打预防针,对他们进行了长长而又深刻的一番教导。[42]佛陀本意是想教诲弟子爱护清净道心,对治染污心念,不要在美色面前迷失自我,可谓典型的“对机施教”。然而,他却在无意中为印度文学史上留下了芒果园女子的千古形象,菴摩罗女真可堪与芒果之香相媲美共流芳。
芒果的美味也容易令人用它作诱饵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为了让佛陀丢面子,与如来争地盘,佛世时代一直与佛陀作对的婆罗门六师外道[43]就曾经将浸入了剧毒的芒果送给一个大富长者,设计毒死了他正在妊娠中的媳妇。长者多年求子不得,媳妇能怀孕不容易,特别是还曾得到世尊的悬记,说一定会生个男孩子来继承他的家业,所以倍加珍惜。媳妇死后,长者不明就里,以为佛陀法力不够,不向佛陀报告,径自悲伤地去架薪烧尸。佛陀得知,立刻赶往,从死者身中寻出了活着的男婴。偷鸡不着蚀把米,从此六师外道颜面尽失,羞愧难当。[44]不过,芒果还是害死了一个人,真是美味当口,不能不慎!
除了毗舍离的菴罗树园,佛陀有时也到其它的芒果林中弘法度生,弥絺罗国摩诃提婆庵罗林就留下过佛陀的足迹,他还在那里度化了因为丧失六个子女,悲伤过度精神失常的一位婆罗门妇女,使她由一个疯癫妇人变为了清净优婆夷。[45]
成熟的芒果可以直接吃,生的则可以用来做菜或者果脯。过去,由于由于芒果不便保鲜储藏和长途运输,所以人们往往把它加工成糖水罐头、蜜饯、果酒、果干、果酱或果冻等。印度人还喜欢饮用芒果榨出的果汁,这也是夏季的清凉饮品之一。饮用芒果汁在印度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坚持过午不食的原始佛教时期,芒果汁也曾是古代佛典规定比丘可以在夜晚饮用的非食浆之一。[46]
无论求诸古典还是观察现实,芒果在印度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无处不在,作用十分重要。正是由于芒果这种广为人知的特征,佛经中经常引用它作各种譬喻。
世人皆见芒果,皆知芒果,对于芒果印象深刻。所以经中譬喻佛陀的智慧、能力与神力,常常就用手中的芒果来举例子,说明修行证果如同芒果一样真实可得。[47]芒果树是乔木类树种,高大繁盛,不过它却从小小的种子生长而来。只要芒果的种子不坏,种于土地之中,芒果芽就能刺破坚硬的外壳,长成参天大树。同理,也像芒果种子包在其壳中一样,众生的光明自性宝藏——如来藏,包在众生的无明壳中。只要能去除烦恼外壳,如来藏种子自然发芽生长。[48]
芒果美味好吃,人们当然易生贪爱,前述故事中车波加媳妇性子上来,逼着他去找芒果,及比丘派遣外道弟子去偷别人芒果,都是爱著其美无法自拔的后果。地狱是众生受大苦难的地方,业报来临将入地狱的众生,并不都是直接在其面前展现出一个恐怖的场景,相反多数时候都是现其爱乐的景象,以诱其进入受罚。世尊说,要入剑林地狱的众生乍一见到此狱,就如见了菴罗树林一样爱乐。[49]
芒果想要具有可口美味,必须自己生长成熟,任何外力不能促成,这就像如来的智慧,从自己的大悲心中修来,而不是他人赠予。生芒果苦涩不为人所爱,无大悲心的人则也不为众生所爱。[50]芒果什么程度可以称为熟呢?很简单,能入口食用就熟了;这就像无上正等正觉,一旦来到,佛道修行之果就成熟了。[51]任何东西的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芒果要生芽、成树、开花、结实、生长,然后才能成熟;众生的心也是这样,染污极重,需要一点儿一点儿地逐渐清洗,直到最终才能完全清净。[52]完全成熟的芒果,轻轻摇动树枝,果实就会落下来,若尚未成熟,任凭再大力气,也摇不下多少个;这就像生天一样,若平日不修身口意,不守诸佛戒法,最后能去的机会自然就少得多。[53]又如大风来时,会吹落满树的果实;若加强用功,努力修习无常观法,就可以吹落全部贪嗔痴等无明烦恼。[54]
芒果种类繁多,形色各异。有的生时皮青,熟了皮黄;有的生时皮黄,熟了皮青;有的生时肉青,熟了肉黄;有的生时肉黄,熟了肉青;还有的生熟皆青或生熟皆黄。还有,有的时候,看起来外面像是熟了,其实里面是生的;有的时候看来外面是生的,里面却已经成熟了;也有外面看起来成熟,里面也确实成熟 的;或者外面看起来夹生,里面真没熟。总之,辨别生熟芒果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特别是对于不熟悉其种类与生长特性的人来说。如果不小心摘错或买错,那就非常可惜了——当然,刚买芒果时,难免总是要吃几次亏。《贤愚经》中将芒果的生熟现象总结果为四种现象,分别譬喻四种沙门,生动形象:⑴外现威仪而内怀贪嗔,破戒非法;这就像芒果的外熟内生。⑵外在粗旷,不顺威仪,但内具德行,定慧双修;这就像芒果的内熟外生。⑶外面威仪粗犷,破戒造恶,内在也贪欲恚痴,悭贪嫉妬;这就像芒果的内外俱生。⑷外在威仪整齐,内在也具足德行,智慧解脱;这就像芒果的内外俱熟。[55]类似的比喻还见于《大庄严论经》之中,只是譬喻的对象不同而已。[56]估计佛陀说过此喻之后,每次比弟子们再食芒果,都禁不住要比照一下自己,看属于哪类人,然后有错改之,无则加勉。拿最熟悉的事物作譬喻,引导学生止恶向善,告诫学生表里如一,佛陀不愧为“大导师”之称。
芒果树是籽生的,吃过芒果之后,只要留下里面的核,种植于田地,就可以长出新的芒果树来。聪明的人吃过芒果知道留下种子种植,只有长出芒果树,才能吃吃到更多的芒果;无心的人随手抛弃,日后只能悔恨,羡慕他人。《大庄严论经》中说修学善业也是这样,知道用心培养,积累,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收获善业果实。[5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芒果的种子就像有情众生,芒果种子种植田地之后,只要耐心守护、灌溉施肥,时节和合,便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而有情众生若能修学六波罗蜜,摄取众生,度化众生,持之以恒,一定也可以收获无上正等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实。[58]芒果种子再生芒果树,前提是种子没有被破坏,一旦种子损坏,无论如何细心照顾,也是不可能生长发芽的。《大般涅槃经》中说破坏了的芒果种子就像断失善根的一阐提,不复具有成佛的可能。[59]
《大般涅槃经》载,有一个婆罗门的小孩子,口渴所逼,见粪土中有落下的芒果,于是捡起想吃,但被成年婆罗门人看到,呵斥他说:“你是清净的婆罗门种姓,怎么能吃那粪土中的芒果呢?”小孩子狡辩道:“我只不过想捡起来洗洗再扔掉。”婆罗门说:“愚痴的孩子,既然还要扔掉,为什么多此一举?终究要放弃,不如根本不去取。”凡夫众生如这婆罗门的小孩子,人天福果犹如粪土中的芒果;凡夫贪恋人天小福报,经佛菩萨呵斥改而放弃。但大乘菩萨行者不会如此,他们的目的在于成佛,不贪恋人天福果,故决不会生天之后再放弃。[60]小孩子忍不住嘴馋偷吃落在粪土中的芒果,一定在印度时有发生,不然佛陀也不会拿这事做比喻。
究竟空性为诸法之本,故以空性洞察万物,万物皆空而无所得,世间诸法不过因缘和合所现的相而已。《大般涅槃经》中说空性的这种特征就似芒果性醈[61],也能醈其它物一样。[62]空性本来是非常抽象的一个概念,如果纯粹用语言解释非常难以理解,可是这里却用芒果的味道来作比喻。芒果是十分大众化的水果,几人没有吃过芒果呢?所以一提到芒果的味道,人们很容易就会记住空性的特性,佛陀的这个譬喻用得妙不可言。
作为源自于印度的一种水果,芒果已经与这片土地及这片土地的人民相伴了数千年,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佛陀与他的僧团像许多印度的普通人一样食芒果,用芒果,住在芒果林中,还在讲经说法中使用大量关于芒果的譬喻,小小芒果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实发现芒果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并不本文要关注的重点。要知道,印度有无数的树林,佛陀为何喜欢选择芒果树林居住?这其中更多应该是从现实角度出发进行的考虑,因为芒果林既可遮荫又能提供美味廉价的果实。印度有许多水果种类,为何佛陀与弟子常选择芒果为譬喻向大众讲说佛法?因为它是印度最普通最常见的水果,人所共知,易于理解。
从最实用的角度处理生活问题,选择最普通的物品使用,拿最容易理解的事物说法,这就是佛陀亲自实践并教导弟子的生活态度与教育方式。或许,既保持出世的内在核心特征,又从不于外在脱离现实生活,始终与万千民众融为一体,这就是佛陀在那个思想领域群雄并起的时代能够在印度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的原因。在生活模式与教育方式皆已高度异化的今天,从芒果中发现并回顾佛陀的化世本怀,依然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启迪,这才是本文在探索芒果与佛教的关系中最有趣及最重要的发现。
(责任校对:源正)
[1] 它的梵文称呼颇多,有时候也叫作amra、amlaphala、amarapuspa或amarapuspaka,巴利語为 amba。汉语中也有人把菴罗果叫做菴摩罗果或阿摩勒果,其实这是和一种叫“油柑”的果子弄混了,油柑也叫做余甘子、滇橄榄、甘油子、喉甘子或牛甘子等,梵文名为āmalaka,音译阿摩洛迦、庵摩洛迦、菴摩罗、阿摩勒、阿摩勒或庵摩勒,是一种药果。这种果子性甘、微涩、凉,有清热利咽的作用,可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痛、咳嗽、口干烦渴,牙痛及维生素丙缺乏等病症。《大唐西域记》卷八曰:“阿摩落迦,印度药果之名也”;《维摩诘经·弟子品》僧肇注曰:“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因为āmalaka与āmra很接近,所以常常为人所混。
[2] 有时候也被叫做菴摩罗树或菴婆罗树。
[3] 《一切经音义》卷23云:庵罗果,名状貌似此方奈,其味如梨也。《大正藏》第54册,第453页上。又,《注维摩诘经》卷1:什曰:“庵罗树,其果似桃而非桃也”。《大正藏》第38册,第328页中。
[4] 《大唐西域记》卷2载:“风壤既别,地利亦殊,花草果木,杂种异名。所谓庵没罗果,庵弭罗果……见珍人世者。”《大正藏》第51册,第878页上。此中所载,前者被认为就是芒果的名字。
[5]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卷1,《大正藏》第50册,第215页下;又载《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大正藏》第50册,第232页上。
[6] 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8174.htm.
[7]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文学总部》-《文学家列传19》宋·谢灵运传中载:故大慈之弘誓,拯群物之沦倾,岂寓地而空言,必有贷以善成。钦鹿野之华苑,羡灵鹫之名山,企坚固之贞林,希庵罗之芳园,虽粹容之缅邈,谓哀音之恒存,建招提于幽峰,冀振锡之息肩,庶镫王之赠席,想香积之惠餐,事在微而思通,理匪绝而可温。
[8]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真腊部》-《真腊部汇考》:真腊国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属国也,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而南接车渠国,西有朱江国,其王姓剎利氏,名质多斯那……异者有……庵罗树花叶似枣实似李。
[9]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衡州府部》-《衡州府部艺文三·诗》张公绶:潺潺石磴泻洪泉,路蹑丹梯入紫烟,岩有高人无问处,庵罗双树碧参天。
[10]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86回:“(阿丹国国王昌吉刺)番王递上礼单,只见单上计开:……庵罗十斛(果中极品,俗名香盖)……”
[11] 明·抱翁老人编《古今奇观》第69卷:黎老者道:“原来是远客,待俺取出茶来。”只见那老者进去一会,手中捧着矮漆螺顶盘子,盘内盛着些果品。杜景山不敢吃。朱春辉道:“这叫做香盖,吃了满口冰凉,几日口中还是香的哩。”黎老者道:“俺们国中叫做庵罗果。因尊客身边都带着槟榔,不敢取奉。特将这果子当茶。”杜景山吃了几个,果然香味不同。
[12] 如《杂阿含经》卷21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庵罗聚落庵罗林精舍,与众多上座比丘俱……。《大正藏》第2册,第149页下。又,《说无垢称经》卷1载:时广严城有一菩萨离呫毘种,名曰宝性。与离呫毘五百童子,各持一盖七宝庄严,往庵罗林诣如来所。各以其盖,奉上世尊。奉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七匝,却住一面。《大正藏》第14册,第558页中。又,《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03:一时佛在那荼建他城侧,周匝庵罗林中,有居士子名鸡筏多,来诣佛所……。《大正藏》第27册,第531页下。
[13] 《说无垢称经》卷3〈问疾品第五〉:时妙吉祥与诸菩萨、大弟子众、释梵护世及诸天子咸起,恭敬顶礼世尊。前后围绕,出庵罗林,诣广严城。至无垢称所,欲问其疾。《大正藏》第14册,第567页下。
[14] 五精舍:“精舍”即僧众住处、寺院或佛堂的别称,意为智德精练者的舍宅。如《释迦谱》卷三僧祐释云:“息心所栖,是曰精舍。竹林祇树,爰始基构,遗风余制,扇被于今。”《大正藏》第50册,第66页中。“五精舍”指世尊在世时,其所常驻锡说法的五个住处。即:⑴舍卫城的给孤独园(祇园精舍),⑵王舍城的灵鹫山精舍,⑶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⑷毗舍离猕猴池的大林精舍,⑸庵罗树精舍。
[15] 毗舍离:梵名Vaisāl,位于恒河北岸,与南方的摩揭陀国相对峙。音译为鞞舍离、毗耶离、吠舍厘等,意译广严城。佛陀在世时此地为跋只人(离车族)的都城。遗址在今孟加拉西部,巴特那市以北二十里地的贝沙(Besarh)村。
[16] 《维摩诘所说经》卷1〈佛国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大正藏》第14册,第537页上-中。
[17] 《佛本行集经》卷60〈阿难因缘品〉:尔时喜根辟支世尊,次第游行,至波罗奈。至彼国已,依住彼城父王梵德庵罗林内。《大正藏》第3册,第930页中。
[18] 《大方等大集经》卷55载:尔时世尊告乾闼婆等言:“诸仁者,汝等及诸天仙,于优昙林、庵罗林、阎浮林、呵梨勒林、阿摩罗林、蒱萄林,如是等林于中而住,复共四天王宫诸天子等,为我佛法得久住故,应当思惟佛正法义。”时干闼婆等咸言:“如是,大德婆伽婆,唯然受教!”《大正藏》第13册,第363页下。
[19]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安南部》-《安南汇考六》载:“庵罗果,俗名香盖,乃果中极品,或谓种出西域,实似北梨,四五月间熟,多食无害。”
[20] 五代南唐·陈仕良《食性本草》载:芒果“叶可以做汤,疗渴疾。” 参考唐嘉弘、冯国定等辑校《养生妙方——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巴蜀书社,1993年。
[21] 芒果中所含的芒果甙有祛疾止咳的功效,对咳嗽痰多、气喘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22] 宋·刘翰、马志等编著《开宝本草》载:芒果“食之止渴”。参考唐嘉弘、冯国定等辑校《养生妙方——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巴蜀书社,1993年。
[23] 唐·陈藏器撰《本草拾遗》载:芒果“益胃气,止呕晕”。参考唐嘉弘、冯国定等辑校《养生妙方——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巴蜀书社,1993年。
[24] 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可以促进排便,对于防治便秘具有一定好处。
[25] 芒果汁能增加胃肠蠕动,使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缩短。
[26] 未成熟的芒果及树皮、茎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等,芒果叶的提取物也同样有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的作用,可治疗人体皮肤、消化道感染疾病。另外,芒果果实含芒果酮酸、异芒果醇酸等三醋酸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癌的药理作用。
[27] 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因此经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
[28]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载:“望果(芒果),一名蜜望,树高数丈,花开繁盛,蜜蜂望而喜之,故曰蜜望。花以二月,子熟以五月,色黄,味甜酸,能止船晕,飘洋者兼金购之。”见“汉典古籍网”:http://gj.zdic.net.
[29] 芒果的糖类及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尤其维生素A原含量占水果首位,具有明目的作用。
[30] 芒果及其叶子的维生素C高于一般水果的含量,且具有加热加工,含量也不会消失的特点,常食芒果可以不断补充体内维生素C的消耗,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防止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产生。
[31] 民国初年萧步丹著《岭南采药录》载:“治枪弹伤,芒果叶煎水洗;铁屑入肉,取叶捣烂敷罨。”
[3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庵罗……乃果中极品,种出西域,亦奈类也。叶似茶叶,实似北梨,五六月熟,多食亦无害。”参考商务出版社,1954年。
[33] 《正法念处经》卷24〈观天品〉云:若有众生,信心修身,以园林地,或甘蔗田,或庵罗林,美果之林,施与众僧,令僧受用,此人命终,生揵陀罗天,受无量乐。《大正藏》第17册,第136页下。
[34] 《大方等大集经》卷44〈三皈济龙品〉载有一例:又于余时往寺舍中入树林下,辄便盗取现在僧物十庵罗果而私食之,彼业因缘地狱受苦,恶业未尽,生野泽中作饿龙身,常为种种诸虫食噉,脓血流溢,饥渴苦恼。《大正藏》第13册,第292页中。
[35] 《十诵律》卷31:佛在舍卫国,尔时迦尸国有聚落名磨叉止陀,是中有豪贵居士名曰质多罗,饶财多宝、田宅、人民、奴婢、眷属。是人归依佛法僧,不疑佛法僧,不疑苦集尽道,见谛得道。于磨叉止陀聚落庵罗林中,起僧房,请比丘僧。《大正藏》第23册,第225页中。
[36] 见《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26,《大正藏》第22册,第171页上。又载于《十诵律》卷37,《大正藏》第23册,第268页上-下。
[37] 《善见律毘婆沙》卷10〈舍利弗品〉:旧比丘见客比丘来,而不分果,客比丘语净人言:我等为得分与不?作是言已,客比丘便自打磬取果,便自分与旧比丘,及客俱得共食。《大正藏》第24册,第742页上。
[38]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12:复有比丘,本婆罗门,后依佛法,出家修道,乐于旷野,单己而居。由惯习故,常于夜分,折去袈裟,蹲踞而坐。有先徒属,忽来省问,乃语彼曰:“此若无人,汝可入彼庵罗林中,采果持来。”弟子受教,即住彼所,乃为主者之所执缚。《大正藏》第32册,第744页上。
[39] 《善见律毘婆沙》卷16〈舍利弗品〉载:往昔于波罗奈国,有一居士名曰车波加,其妇怀妊,思庵罗果,语其婿言:“我思庵罗果,君为我觅。”其夫答言:“此非庵罗果时,我云何得?”妇语夫言:“君若不得庵罗果,我必当死矣。”夫闻妇语,心自念言:唯王园中,有非时庵罗果,我当往偷取。作是念已,即夜入王园偷庵罗果。取果未得,明相已出,不得出园,于是树上藏住。时王与婆罗门入园,欲食庵罗果。婆罗门在下,王在高座,婆罗门为王说法。偷果人在树上,心自念言:我今偷果,事应合死。因王听婆罗门说法故,我今得脱。我无法,王亦无法,婆罗门亦无法。何以故?我为女人,故而偷王果;王犹憍慢故,师在下自在高座而听法;罗门为贪利养故,自在下坐为王说法。我与王、婆罗门相与无法,我今得脱。作是念已。即便下树往至王前,而说偈言:“一人不知法,一人不见法。教者不依法,听者不解法。食粳米饭,及诸余肴饍,为是饮食故,我言是无法。为以名利故,毁碎汝家法。”《大正藏》第24册,第787页中-下。
[40] 关于菴摩罗女见迎见佛陀的故事,还载于《杂阿含经》卷24,《大正藏》第2册,第174页上-中;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7,《大正藏》第24册,第28页中-下。另外,《大般涅槃经》卷30中也曾有菴摩罗女供佛闻法的记载。《大正藏》第12册,第542页中。
[41] 《佛所行赞》卷4〈庵摩罗女见佛品第22〉,《大正藏》第2册,第174页上-中。
[42] 《佛所行赞》卷4〈庵摩罗女见佛品第22〉:佛遥见女来,告诸比丘众:此女极端正,能留行者情;汝等当正念,以慧镇其心。宁在暴虎口,狂夫利剑下;不于女人所,而起爱欲情。女人显姿态,若行住坐卧;乃至画像形,悉表妖冶容;劫夺人善心,如何不自防。见啼笑憙怒,纵体而垂肩;或散发髻倾,犹尚乱人心;况复饰容仪,以显妙姿颜。庄严隐陋形,诱诳于愚夫;迷乱生恶想,不觉丑秽形。当观无常苦,不净无我所;谛见其真实,灭除贪欲想。正观于自境,天女尚不乐;况复人间欲,而能留人心。当执精进弓,智慧锋利箭;被正念重铠,决战于五欲。宁以热铁枪,贯彻于双目;不以爱欲心,而观于女色。爱欲迷其心,眩惑于女色;乱想而命终,必堕三恶道。畏彼恶道苦,不受女人欺;根不系境界,境界不系根。于中贪欲想,由根系境界;犹如二耕牛,同一轭一鞅。牛不转相缚,根境界亦然;是故当制心,勿令其放逸。《大正藏》第2册,第174页上-中。
[43] 六师外道: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佛教以外其它学派的六位代表人物。西元前500年左右,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建设大都市的憍萨罗、摩揭陀、阿槃提等诸大国的国民,由于工商业发达而享受富裕的生活,加上有思想上的自由,因此自由思想家辈出,竞发议论,提倡否定吠陀权威的新兴宗教。原始佛教圣典将这些学说整理归纳为六十二见,并更进一步将其中最有力学派的代表人物统称为六师外道。所谓外道(tirthika或tirthaka)原是指印度佛教以外其它学派的教说。到后世佛教徒也将这个语词当作贬称,而意指邪说与异端说。所谓六师,所指即下列六人:⑴珊阇耶毗罗胝子(巴 San~jaya Vellatthaput-ta),是一位怀疑论者,主张不可知论。⑵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巴 Ajita Kesakambala),顺世派的始祖,唯物论者。⑶末伽梨拘舍梨(巴 Makkhali Gosāla),宿命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一切都是自然产生。⑷富兰那迦叶(巴 PurāNa Kassapa),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业报。⑸迦罗鸠驮迦旃延(巴 Pakudha Kaccāyana),无因论中的感觉论者。认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要素。⑹尼乾陀若提子(巴 NigaNtha Nātaputta),耆那教的创始人,相对主义者,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并非今世行道所能断。
[44] 见《大般涅槃经》卷30〈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大正藏》第12册,第543页上-下。
[45] 见《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83,(《大正藏》第27册,第429页中-下);又载《阿毗昙毗婆沙论》卷43,(《大正藏》第28册,第322页上-323页上。
[46] 《毗尼母经》卷7:应初夜受用者:一甘蔗浆,二水和甘蔗浆。复有八种浆:一庵罗菓浆,二瞻波浆,三拘罗浆,四呪提浆,五元提浆,六舍林毘浆,七破楼尸浆,八蒱萄浆。如此等浆气味未变。至初夜得饮。变不得饮。《大正藏》第24册,第843页上。
[47]如《大宝积经》卷70〈净居天子赞偈品〉载:尔时无依慧天子以偈赞曰:诸法无所依,远离于彼此,如来显真实,如掌庵罗果。《大正藏》第11册,第395页中。又《大宝积经》卷72〈遮罗迦波利婆罗阇迦外道品〉载:导师智力所建立,知诸道趣不由他,知诸众生游诸趣,如见掌中庵罗果。《大正藏》第11册,第413页中。又《央掘魔罗经》卷3载:一切诸如来,解脱有妙色,犹如于掌中,观察庵罗果。《大正藏》第2册,第531页下。
[48] 《大方等如来藏经》卷1:复次善男子,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善男子,彼如来藏清凉无热,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为如来应供等正觉。《大正藏》第16册,第458页中-下。
[49] 《佛说立世阿毘昙论》卷8〈地狱品〉:第三地狱名曰剑叶,是诸罪人已度粪屎地狱,见剑叶地狱心起爱著如庵罗林。《大正藏》第32册,第212页上。
[50] 《大方等大集经》卷13:世尊,如庵罗果树上熟者,其味甘美,人所贪嗜。若生欝者,其味则苦,人所薄贱。如来智慧亦复如是,从大悲生,是故自调,不由于他。《大正藏》第13册,第87页下。
[51] 《菩萨善戒经》卷3:如庵罗果等任噉食时,亦名为熟。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修集善道,毕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是名为熟。《大正藏》第30册,第974页上。
[52]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一切佛语心品〉:尔时大慧菩萨为净除自心现流故,复请如来,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耶?”佛告大慧:“渐净非顿,如庵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大正藏》第16册,第485页下-486上。
[53] 《正法念处经》卷27〈观天品〉:譬如庵罗果欲熟之时,有大力人摇动其树,其果少堕。生于天中,亦复如是。复于异时,行杂垢业,不持身戒,不持口戒,不坚不净,不常修习,是人命终,少生天中。……譬如庵婆罗果树,有大力人摇动其树,若果熟者,随摇则堕;若未熟者,摇之不落。杂业众生,亦复如是。《大正藏》第17册,第157页下-158页上。
[54] 《杂阿含经》卷10:譬如庵罗果著树,猛风摇条,果悉堕落。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大正藏》第2册,第70页下。
[55] 《贤愚经》卷5〈沙弥守戒自杀品〉:沙门四种好恶难明,如庵罗果生熟难知。或有比丘,威仪庠序,徐行谛视,而内具足贪欲恚痴,破戒非法,如庵罗果外熟内生;或有比丘,外行粗踈。不顺仪式,而内具足沙门德行,禅定智慧,如庵罗果内熟外生;或有比丘,威仪粗犷,破戒造恶,内亦具有贪欲恚痴,悭贪嫉妬,如庵罗果内外俱生;或有比丘,威仪庠审,持戒自守,而内具足沙门德行,戒定慧解,如庵罗果内外俱熟。彼乞食比丘,内外具足,亦复如是,德行满故,人所宗敬。《大正藏》第4册,第380页中-下。
[56] 《大庄严论经》卷1载:沙弥复言:汝今不应校量众僧耆少形相,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身虽幼稚,断诸结漏,得于圣道;虽老放逸,是名幼小。汝所为作,甚为不是。若以尔指欲尽海底,无有是处。汝亦如是,欲以汝智,测量福田而知高下,亦无是处。汝宁不闻如来所说四不轻经:王子、蛇、火、沙弥等,都不可轻。世尊所说庵罗果喻,内生外熟,外生内熟。莫妄称量前人长短,一念之中亦可得道。《大正藏》第4册,第261页中-下。又《大庄严论经》卷12载:犹如鱼生子,虽多成者少;又如庵罗果,生熟亦难别。菩萨亦如是,发心者甚多,成就者极少,若作难苦行,而不退转者,可说决定得。《大正藏》第4册,第321页中。
[57] 《大庄严论经》卷15:曾闻有二女人,俱得庵罗菓。其一女人食不留子,有一女人食菓留子。其留子者,觉彼菓美,于良好田下种著中,以时溉灌,大得好菓。如彼世人为善根本,多修善业,后获果报。合子食者,亦复如人不识善业,竟不修造,无所获得,方生悔恨。即说偈言:如似得菓食,竟不留种子,后见他食菓,方生于悔恨;亦如彼女人,种子种得菓,复生大欢喜。《大正藏》第4册,第347页中。
[58]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1〈方便品〉:须菩提,譬如士夫欲食庵罗果、若波那婆果,当种其子,随时溉灌守护,渐渐生长,时节和合,便有果实得而食之。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如是,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学六波罗蜜,以布施摄取众生,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摄取众生,度众生生死。如是行,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藏》第8册,第371页上。
[59] 《大般涅槃经》卷10〈一切大众所问品〉:纯陀复言:世尊,若一阐提能自改悔,恭敬供养赞叹三宝,施如是人得大果报不?佛言: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说。善男子,譬如有人食庵罗果吐核置地,而复念言,是菓核中应有甘味,即复还取破而尝之,其味极苦,心生悔恨,恐失菓种,即收拾种之于地,勤加修治,以苏油乳随时溉灌。于意云何,宁可生不?不也,世尊。假使天降无上甘雨犹亦不生。善男子,彼一阐提亦复如是,烧然善根,当于何处而得除罪?善男子,若生善心,是则不名一阐提也。《大正藏》第12册,第425页下-426页上。
[60] 《大般涅槃经》卷12〈圣行品〉:迦叶,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愿生天,以生当有老病死故,是以俱弃,曾无爱心。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过患,是故贪爱生死二法。复次迦叶,如婆罗门幼稚童子为饥所逼,见人粪中有庵罗果即便取之。有智见已,呵责之言,汝婆罗门种姓清净,何故取是粪中秽果?童子闻已,赧然有愧。即答之言,我实不食,为欲洗净,还弃舍之。智者语言:汝大愚痴,若还弃者,本不应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此生分不受不舍,如彼智者呵责童子。凡夫之人欣生恶死,如彼童子取果还弃。《大正藏》第12册,第435页下-436页上。
[61] “醈”这里读为tán,指不那么浓烈的酒(米酒)和醋的味道。
[62] 《大般涅槃经》卷26〈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善男子,如盐性醎能醎异物,石蜜性甘能甘异物,苦酒性酢能酢异物,姜本性辛能辛异物,诃梨勒苦能苦异物,庵罗果醈能醈异物,毒性能害令异物害,甘露之性令人不死,若合异物亦能不死。菩萨修空,亦复如是,以修空故,见一切法性皆空寂。《大正藏》第12册,第521页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