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无念思想与默照禅之比较
【内容提要】禅宗,自达摩传来东土,到六祖慧能,分成了南宗禅和北宗禅。慧能之后,南宗禅一花五叶,开演出五家七宗。“无念”是慧能禅法的重要思想,其在《六祖坛经》中更是直接指出要以“无念”为宗。默照禅法是慧能南宗禅一花五叶下曹洞宗中兴祖师宏智正觉禅师所开创的重要修行禅法。本文是通过对慧能“无念”思想和正觉“默照禅”的义理梳理,从他们的理论来源、表现形式、思想等方面作一个比较,从而对默照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不是对北宗禅的回归,而是与慧能南宗禅是一脉相承的,是契合当时社会思潮、历史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禅法思想。
【关键词】无念说 默照禅 比较 一脉相承
【作 者】中国佛学院09级研究生。
禅宗,自达摩传来东土,到六祖慧能大师[1]之后,分成了南宗禅和北宗禅。慧能之后,南宗禅一花五叶,开演出五家七宗。默照禅法是慧能南宗禅一花五叶下曹洞宗中兴祖师宏智正觉禅师[2]所开创的曹洞宗重要修行禅法,其既是对于曹洞宗禅法的继承与革新,也使当时衰弱的曹洞宗进入了又一个兴盛时期,并奠定了曹洞宗在中国禅宗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直以来,对于宏智正觉的默照禅法,很多人提出了很多的疑议。跟正觉同时期的大慧宗杲就激烈的批判默照禅,说默照禅师是邪师,默照禅法是邪法。现在有人认为默照禅思想源自达摩祖师的面壁,是正宗继承了达摩的禅思想;有人认为正觉的禅法在理论上继承了曹洞宗综合慧能南宗与神秀北宗的传统,并与神会、宗密一系荷泽宗的灵知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在具体的宗教实践上,默照禅则进一步退向神秀北宗的禅法;有人认为默照禅与沩仰宗慧寂禅师默照为宗禅法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默照禅是邪禅邪法呢?是与沩仰慧寂思想有一定联系呢?还是对于神秀北宗禅的回归呢?还是对达摩禅的追溯呢?本文从六祖南宗禅一脉而下,将六祖重要禅法思想“无念”与正觉“默照禅”进行比较,以期对正觉的默照禅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一、慧能的“无念”思想
“无念”是《六祖坛经》[3]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从慧能传呈给弘忍的心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4] 中我们也很明白的看出,慧能是反对於外著境,心有所染。认为凡夫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心有所执着,而不能洞见真如本性。要直指本心,见性成佛,首先要破除妄执,无心於物,无疑於事,一切修行,自在无为。所以慧能提出了其禅法思想“无念”。《坛经》中直接提出来以“无念”为宗: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5]
“无念”是慧能佛法修行实践的理论指导,慧能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真如佛性,性体清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故要显现众生的真如佛性,必须提出以“无念”为宗旨的禅法思想。无念是从众生本有佛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也是禅宗从初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作为心印,到了五祖弘忍改用《金刚经》作为心印的一个转变的理论提出来的。慧能是因《金刚经》而结下了佛法的缘分[6],后来在弘忍门下,慧能也是听弘忍讲《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言下大悟。慧能在《坛经》中有明确提出“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7] 可见《金刚经》对其禅法思想有深远的影响。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让众生要生清净心,也就是众生的真如本心。《金刚经》云: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8]
要做到生清净心,就是要破众生的执著相,破众生对于外界六尘的染污之心。所以慧能对于无念在《坛经》中做出这样的阐释: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9]
无念,也就是要让众生见一切法不执着,于六尘中无染无杂。这就是《金刚经》的开头就提出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离一切相,不著一切相,即不著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的有为法,都是相对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虚妄分别而生起的。菩萨修行,要不著一切法,布施不著布施相,忍辱不著忍辱相,灭度众生不著灭度众生相。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10]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1]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12]
所以《金刚经》中一再强调“清净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强调“诸心皆为非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些与慧能《六祖坛经》“无念”“无住”有关,另外《金刚经》又说到“不住於相”、“不住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乃至不要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这些则与《坛经》中的“无相”有关。可以这样说,“无念”思想是源于《金刚经》,是《坛经》对于真如本性所作的新的诠释。
“无念”慧能这一修行实践的重要方法,在《坛经》中多次提出。那么什么是无念呢?《坛经》中是这样阐释的: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本。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学道者用心,莫不思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又谤经法。是以立无念为宗。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
故我此教门,立无念为宗。世人离见,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
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起诳妄,即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见性成佛道。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名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
“念”,是指人的意念和意识活动。“无念”就是要“于念而无念”,也就是说要又念又不念,在念念之中而又不念。这个念而无念,应该说两个念的层面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念,是指无分别相的念,是真如之念。而后一个念,是众生于六尘中而生起的妄念。将这两个念分别开来,我们就很好的理解无念的本义了。无念,并不是让众生“百物不思”,不是让众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佛经卷。”不是让众生如死人一样,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念,摒弃世间的一切而不闻不问。那样的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无念”是“不离不染”、“不取不舍”、“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於相而离相”、“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也就是说“无念”是要把我、人的思维意识处於一种非彼非此,不即不离的中道状态。这样就会使意识不偏执于事物表象,没有差别的认识,从而不产生边见。
“无念”为宗,“无相”是体,“无住”是用。其实从“念”来看,也就是从人的意识活动来说,“无念”与“无相”、“无住”都是一样的,都是在破我、人的意识思维的执着,“於相而离相”、“念念不住”、“於念而不念”。“无相”是在让我、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不对外在的具体事物不回避也不执着,也就是意识不受六尘所扰,不被无明所障,没有名相、境界的执着,从而达到来去自由的“本心”状态。“无住”也就是对外在的世界和周围的事物,不执着固定的见解和有所取舍的特定思维状态,而体达无拘无束的“解脱”境界。宗体用最后都是要归结到悟如佛之知见,故“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所以无念是在破众生对于我、人乃至对外在的一切事物的执着,而体达涅槃的解脱境界。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 。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 “无念”其实也是对于念的一种否定,因为众生执着在于一切诸法所起的念上,所以无念的本义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执着相,而不是让众生没有念头。是让众生能够分别外在的一切法,能够于第一义上心不起染污。故《维摩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13] 所以无念的所指,应该是禅宗修行的第一义谛,是众生的真如本性。“无念”也就是“自性起念”,即真如佛性的运用。
慧能这种无念思想,是相对众生真如之体、本有佛性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强调众生内在生起的心念和外在的万相之间的关系,都是真如本性的显现,都应该是清净的。所以慧能从心念上着手,提出无念的观点。肯定了现实的万相和心念的存在,但并不如神秀等北宗禅一样,是要对心念的压制和打死,而是从“平常心”出发,对于内在的心念和外在的万相,不去断绝、逃避、否定,而是看到它们的“真如本性”、“本来清净”的一面,不去执着于心念和万相。所以无念是从心性的根本下手,去破除众生对于世间乃至我、人的种种执着,做到能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却不著一切处的自在无碍之境界。这就从原来的压制念头,打死念头中解脱出来,因为我、人生起的心念是念念相续的,一味的从念念相续的心念入手,想去把相续的念头断绝,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从心念入手,承认心念的存在,不去压制它亦或助长它,以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将修行落实到生活中,这样才能不染一切法,无有束缚,得无碍解脱,才是“无念”思想般若智慧之本义。
二、正觉默照禅法
宏智正觉禅师主要以默照禅著称,其在天童寺住持三十年,也多是在弘扬默照禅。其禅法思想主要收录在《宏智禅师广录》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正觉向弟子和参禅者说法,首先让他们相信自己本有佛性的道理,然后指导他们通过“默照禅”的修持实践体悟本来面目,而达到觉悟解脱的境界。默照禅法并不只是消极的打坐,默默的观想,他是在坐禅中通过默与照来灭除众生心中的烦恼和妄想执著。默照禅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清净妙明之心,本来具足
正觉的禅宗修证理论是上承自唐以来的理论,也是以大乘佛教的佛性论为重要理论前提的。主张众生本来就具足清净妙明之心,即本有佛性。
名不得,象不得,从来清净,不受染污,本自圆成,不劳修证,消融万有,堂堂稳驭真乘,和合众缘,处处显扬此事。[14]
渠非修证, 本来具足, 他不污染, 彻底清净。[15]
众生本有佛性,本具之心,本来清净,不受染污,本自圆成,不待修证。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在正觉的语录中也被称为“心”、“自心”、“本来之性”、“本觉”、“妙灵”、“如来智能德相”、“吾家一片田地”、“清净妙明田地”等。
清净妙明田地,是本所有者。多生不了,只为疑碍昏聆,自作障隔。廓然智游,内忘功勋,直下脱略去担荷,去转身就位,借路著脚,灵机妙运,触事皆真,更无一毫一尘,是外来物尔。[16]
清净无相、妙明绝缘,一片田地子,古今移不得。一切法生也,自是诸法生,了不干他事。一切法灭也,自是诸法灭,了不干他事。从本以来底,元不曾借借,廓大周遮,无所不至。正悠么时,还有畔岸也无?若有畔岸,即于尔本心,自作界至去也。正无畔岸时,全与虚空合却,灵然不是空,透顶透底去,中间无一尘。若悠么也,混融不隔越,个是诸佛出生处,个是山河大地建立处。有情也恁么地出生,无情也恁么地建立。[17]
正觉强调此“ 清净妙明”之心是本所有者,是“无相” 、“绝缘”的,即是“空”的。所以它与一切法的关系是“一切法生也,自是诸法生,了不干他事;一切法灭也,自是诸法灭,了不干他事。”正觉强调此心自生自灭,一切现成。同时也突出本体之心的空净的一面,“全与虚空合”又将“空”与“不空”两方面视为一体不二的。正觉对于这个清净妙明之心还作了更详细的阐述:
心本绝缘,法本无说。佛佛祖祖不获已,向第二义门,有问答机警,就其间剔拨一等钝汉。所以德山道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元是人人自到自肯,始有说话分。但直下排洗妄念尘垢,尘垢若净,廓然莹明,无涯珍无中边,圆混混,光皎皎,照彻十方,坐断三际。一切因缘语句到此,著尘点不得,唯默默自知,灵灵独耀,与圣无异,于凡无减。元只是旧家一段事,何曾有分外得底,唤作真实田地。[18]
十方法界,起自一心。一心寂时,诸相皆尽,阿那个是彼?阿那个是我?只为个时无差别相。直下一尘不立,一念不生,透过胞胎前皮袋后,一点妙明,圆混混地,无方隅,绝联迹,直是昧不得。昧不得处,唤作自知。只自知处,唤作本得,了无分外得底毫发许,廓然廓然,妙存而无像,真闻而无响。所以道非耳目之所到。个是妙契至到处所,其间发光,大千影现,头头是物,物渠俱是衲僧自受用境界,要且不借别人家里事,要须的的亲证始得。[19]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
正觉强调清净妙明之心是不可言说的,是灵灵不昧的、空寂的、自知的。而且正觉认为这种证得的清净妙明之心的境界,是没有自我与佛的无二差别,此境界没有主体与客体,没有他佛他祖的建立,唯有一点妙明,廓然莹明,是吾家的真实田地,须亲证始得。所以正觉的默照禅是要修行者确认自己本有的佛性和能够成佛的理念,然后通过默照禅的实践而达到本来自己,回归“空劫以前自己”。
(二)休歇禅法,断惑证真
正觉倡导的默照禅就是通过“休歇身心”,抑制和停止对内外的追求和思维分辨活动,以体悟先天本有的清净空寂之性,与“清净无相、妙明绝缘” 的“劫空以前的自己”相应。正觉在修行实践上主张心要空去一切,“只管放教心地下一切皆空, 一切皆尽, 个是本来时节。并且强调要通过“静坐默究”、“ 净治揩磨”、“枯心寒念”、“休歇”的方法空去一切,达到本来时节。即停止世俗的一切观念活动,念念与佛相应。
休歇余缘,坐空尘虑,默而昭,净而照,虚而容,廓而应,不与外尘作对,了了地独灵。到个田地, 方识阿祖。[20]
冲虚净泊,寒淡纯真,直么打叠了多生陈习,陈习垢尽,本光现前,照破骼楼,不容他物,荡然宽阔,如天水合秋,如雪月同色。[21]
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直是诛锄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体前,直得光滑净洁,著不得一尘。便与牵转牛鼻来,自然头角峥嵘地,异类中行履,了不犯人苗稼,腾腾任运,任运腾腾,无收系安排处,便是耕破劫空田地底。却悠么来,历历不昧,处处现成,一念万年,初无住相。[22]
在正觉看来,如果能够止住世俗的观念活动,去除过去遗留的染污习气,那么本有的清净光明就会显现。这种清净光明的显发和作用,都表明了正觉的默照禅的特点,通过默照禅的修学能够“陈习除垢,本光现前。” 所以正觉的所提倡的默照禅是一个休歇默照的过程,通过静坐、默观来回归清净妙明之心。
此众生本来具足的清净妙明之心,虽是本来清净从未污染,但现实的众生被无明所蔽,不能明了这清净妙明之心,所以通过静坐默观的默照禅法,而能灭除妄念,截断烦恼,达到觉悟。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回到空劫以前的自己,具体来说就是去除妄缘幻习的过程。
真实做处,唯静坐默究,深有所诣,外不被因缘流转;其心虚则容,其照妙则准,内无攀缘之思。廓然独存而不昏,灵然绝待而自得,得处不属情,须豁荡了无依倚,卓卓自神,始得不随垢相。个处歇得,净净而明,明而通,便能顺应,还来对事,事事无碍。飘飘出袖云,灌灌流涧月,一切处光明神变,了无滞相,的的相应。函盖箭锋相似,更教养得熟,体得稳,随处历历地,绝棱角勿道理,似白枯狸奴慈么去,唤作十成底汉。[23]
田地虚旷,是从来本所有者。当在净治揩磨,去诸妄缘幻习,自到清白圆明之处。空空无像,卓卓不倚,唯廊照本真,遗外境界。所以道了了见,无一物。个田地是生灭不到,渊源澄照之底,能发光,能出应,历历诸尘,粉然无所偶。见闻之妙,超彼声色,一切处用无痕,鉴无碍,自然心心法法相与平出。[24]
正觉的默照禅法,是说此清净妙明之心,本之圆成,但更强调“真实做处”要“的的亲证”,要“自证”,就须净治揩磨,去诸妄缘幻习,“须豁荡了无依倚”,这样才能“不随垢相”,的的相应,心心法法,相与乎出。所以默照禅法是通过休歇的修行方法,而去断惑证真。
(三)默照理圆,体用一如
默照禅法就是主张在坐禅中,默默的休歇身心,灭除妄念、烦恼,观察审视自己的本来面目,使破除迷误,回归本来具足的清净妙明之心。默照主要就体现在“默”与“照”这两个字上。休歇身心,放舍诸相,是默;观照内心,努力的放舍诸相的修行是照,此是于染污层面来讲的。众生本自具足的清净妙明之心,是诸法的法性,本质是空、虚、静、默;而此心所具备的功能,是妙、灵、神、照。前者是心之体,后者是心之用。所以正觉默照禅就是要契合心的空虚静默的本性,运用它的妙灵神照的功能。这就提出了默照禅的修学是一个默照理圆,体用一如的过程。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灵然独照, 照中还妙。露月星河, 雪松云娇。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远。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致处,功忘照中。妙存何存,惺惺破昏。肤照之道,离微之根。彻见离微,金梭玉机。正偏宛转,明暗因依。依无能所,底时回互。饮善见药,挝涂毒鼓。回互底时,杀活在我。门里出身,枝头结果。默唯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证明问答,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蔽照理圈,莲开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向岳。如鹅择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输我宗家。宗家双照,透顶透底。[25]
这就强调了默与照的统一,即要做到默照并重。既 不能只求静默而不观照,也不能只是观照而不静默。“默默忘言,昭昭现前……妙存致处,功忘照中……默唯至言,照唯普应”说明“默”即是“照”,默处即有照功,默与照,中间没有任何的隔阂。所以“默”是“照”之体,“照”是“默”之用,体用融合为一,既是般若智慧的运用,也是理事的圆融无碍。默照禅也就是要体悟体与用、理与事的圆融无碍的清净妙明之心,达到莲开梦觉的众生本来之面目。
三、“无念”与“默照”之比较
慧能“无念”思想和正觉默照禅,都是主张人人生来皆具清净佛性的思想,但是对于佛法实际修行中的开演,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根据上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者作一个比较。
(一)理论架构来源
上文也提到,从六祖慧能之后,南宗禅法以《金刚经》为心印。六祖无念思想无疑是继承了《金刚经》的思想理论。《金刚经》中“应无所著而生其心”,不是仅仅止于心念的不动,而是要求有于念中不执着的智慧心。所以六祖无念思想要众生于念而无念,不是让众生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而是念念中不执着、不偏执。
默照禅法,放舍诸相是默,努力于放舍诸相的修学是照。进一步说,放下对自己内心以及外在环境对自己的种种影响,内心保持安定的状态是默;清楚知道一切所有的相状,而无有分别的智慧觉知是照。亦即是知有相是照,不著相是默。知有念是照,离于念是默。念念分明是照,不思前境是默。可以看出,默是照之体,照是默之用,二者只有融合为一,才是理事的圆融无碍。《默照铭》中说:“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默照理圆,莲开梦觉。”故默照同时,是无念中念念不思前境的自在解脱,无系无缚的般若三昧行,是正觉默照禅法的莲开梦觉时,也是《金刚经》中应无所著而生的“心”。所以,不管是慧能无念思想,还是正觉默照禅法,理论来源都是《金刚经》,都是要做到空无所有的般若智慧的显现,都是要开启于念上无所著而生的般若智慧心。
(二)表现形式
从上面对于两种禅法的了解,我们看出慧能无念思想主要是打破众生对于万物自我乃至佛法的执着。不只是坐禅诵经用功才是修行,行住坐卧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是修行,都是佛法。这也是慧能针对当时很多人修学禅法的弊病所提出的。是从众生的心地入手,真如本性本来清净,烦恼本空,没有必要刻意的去断除烦恼,或刻意的去观察探求心在何处?一切都在生活的当下。所以表现形式上,慧能也打破了一味强调坐禅的禅法,而是将修禅融入生活。相反,正觉的默照禅,又正是重新提起了坐禅,强调要默照、休歇。表面看来两者是相对的,一个强调坐禅的重要,一个是要打破坐禅的传统,从心性上下功夫。但是从两者所提出的历史环境来看,都是针对当时出现的禅法弊端而提出的修行方法,都是让众生的修学不偏离佛法的本质。虽然形式不一样,但他们的根本思想都是没有变化的,只是针对不同的情况而作的形式的改变。
(三)思想比较
无念思想在前文中大概分三点来阐述:1、无念是“于念而无念”,也就是让众生明白真如之念和六尘中之妄念,通过对于念的分析,而让众生明白无念并不是让众生“百物不思”,而是让众生脱离我执乃至法执的种种邪见,使我、人的的见解能够脱离二元的思维模式,而处于一种非彼非此,不即不离的中道状态。2、无念也是破除众生因无明所染的执着心,突破名相、境界的执着,而获得自由自在的“本心”状态。3、无念更是对于念的否定,直指禅宗的第一义谛——真如本性。从上面三点来看,正觉的默照禅思想正与慧能无念思想是相契合的,默照禅是通过坐禅休歇身心,抑制和停止对内外和思维的的分辨活动,以体悟本有的清净空寂之性的一种禅法。从默照禅的定义中我们就能看出,默照禅也是在破除众生对于内和外的种种思维活动,而体悟和获得清净空寂的真如本性,也就是众生的本来面目。二者都是在破除众生对于内外的执着心。默照禅也强调默和照二者的重要性,不可偏默也不可偏照的中道思想。默照禅要求众生休歇身心,其实就是对于念的一个否定,就是想通过默坐和内心的观照,从而将妄念灭于生起之状态。默照不否定念的存在,但是通过默照而对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正觉说:“山河大地,一切尽在……”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二者的思想是如出一辙。
四、总结
综上所述,正觉的默照禅法是继承了唐代慧能以来南宗禅的自性清净的心性理论,是对南宗禅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契合当时社会思潮、历史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禅法思想。虽然默照禅在表现形式上,主张休歇、默坐,与北宗神秀强调“坐”的禅法相似,但从理论框架的来源看,默照禅与“无念’思想,都是来源于《金刚经》万法皆空的理论,都是在强调依中观的般若智慧显发禅理。从思想上来看,默照禅跟慧能“无念”思想一样,都是在对于众生心念的否定和破斥,从而达到“于念而无念”解脱境界。所以默照禅法不能说是对于北宗禅的回归,是禅法思想上的倒退。默照禅是继承了慧能南宗禅法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针对禅法思想发展中出现的弊病等,而做出了很多形式上的变化的禅法,是契合时代机缘,符合历史发展的南宗禅法。
(责任校对:真添)
[1] 六祖慧能大师下文简称慧能。
[2] 宏智正觉禅师下文简称正觉。
[3] 本文中不去探讨《六祖坛经》的版本问题,所以文中所引用的《六祖坛经》的资料都是来源于《大正藏》。
[4] 关于这个心偈的说法有不同的观点。杜继文老师在《中国禅宗通史》第147页(杜继文魏道儒合著)中说:慧能当时是两个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后来在成书于宋乾德五年的惠昕本《六祖坛经》中,把法海本所记的慧能两个偈压缩为一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虽然两个有一些差别,但我觉得都没有改变慧能的根本思想。杨曾文老师《唐五代禅宗史》132页中也表述这样的观点。
[5] 《大正藏》第48册,353页上。
[6] 在《祖堂集》卷二<慧能传>中记载:慧能从旅店听客诵《金刚经》,似有所悟,后来发愿去弘忍门下,修学佛法。所以说慧能就是因为《金刚经》而结下佛法的缘分。
[7] 《大正藏》第48册,340页上。
[8] 《大正藏》第8册,749页下。
[9] 《大正藏》第48册,351页上。
[10] 《大正藏》第8册,749页上。
[11] 《大正藏》第8册,751页下。
[12] 《大正藏》第8册,750页上。
[13] 《大正藏》第14册,537页下。
[14]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一,《大正藏》第48册,1页下。
[15]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0页上。
[16]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4页下。
[17]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五,《大正藏》第48册,62页中。
[18]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8页中。
[19]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6页上。
[20]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5页上。
[21]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4页中。
[22]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4页上。
[23]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3页下。
[24]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大正藏》第48册,73页下。
[25]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八,《大正藏》第48册,100页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