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集锦

觉囊派法位继承制探析——多罗那他成为觉囊派第一位活佛法主原因释疑

作者:金雷 发布时间:2013-05-06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多罗那他自传》、《五世达赖喇嘛传》、《一世哲布尊丹巴传》、《蒙藏佛教史》等文献资料,阐述了觉囊派法位继承情况和特点,分析了觉囊派出现第一位活佛法主多罗那他的原因,探讨了多罗那他圆寂后觉囊派的命运。

【关键词】觉囊派 法位继承制 多罗那他 哲布尊丹巴

【作  者】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博士后。

一、觉囊派概况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中颇具特色的一大宗派,以卓译师所传密续时轮教法立宗,持他空见,是个重视修行、富有学术性历史传承的教派,其历辈法位继承人按密续时轮教法的传人来排序。历史上,觉囊派是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四大教派之外,在西藏和其他藏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教派,在藏传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觉囊是地名,全名觉摩囊(jomonang[1],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境内彭措林寺[2]东部的一座山沟内。公元13世纪,衮邦突杰尊追(kun-spangs-thugs-rje-brtson-vgrus)(12431313)在此地建立了一座寺庙,称作觉囊寺,该寺成为觉囊派第一个传法道场。衮邦突杰尊追原本是萨迦派僧人,曾师从萨迦八思巴,后来他跟从衮钦却古沃色学习佛法,却古沃色以“他空见”解释《时轮讲解》和《六支瑜伽》, 衮邦突杰尊追经过实修,证悟了他空中观乐空双运之理。他又以“他空见”讲解《时轮六支瑜伽》,从此自成一派,因其驻锡地在觉摩囊,后世遂称其为觉囊派。

14世纪笃布巴西绕坚参(dol-po-ba-shes-rab-rkyal-mtshan)12921361年)时期,觉囊派得以发扬光大。笃布巴生于笃布地方的班仓家,幼时从吉尊绛央巴(rje-btsun-vjam-dbyangs-pa)叔侄学习佛教显宗四部大论,兼修习《金刚曼》等密经,并详细学习了热译师(raw-lo)所传的《时轮金刚法》。笃布巴年轻时继承过萨迦教派的法统,但因在萨迦大寺讲显宗四大论时引起了萨迦派僧人的不满,遂离开萨迦游学卫藏各大寺院并参加辩经,声名大噪,获得“衮钦(kun-mkhyen)”[3]的尊号。笃布巴在三十一岁时前往觉囊依止以博通教理、戒行谨严而著称于世的觉囊寺座主克尊云丹嘉措(mkhas-btsun-yon-tan-rkya-mtsho)(1260-1327),得到了云丹嘉措各种灌顶传授,特别是《时轮金刚》的导引,深为敬信,从此由萨迦派转入觉囊派。笃布巴三十五岁时继任觉囊寺座主。他授命弟子萨桑玛底班钦(sa-bzang-ma-ti-pan-chen)和译师罗哲贝(blo-gros-dpal)二人校订改正《时轮金刚》续经译文,他自己根据新译本作了《时轮金刚无垢光疏释》的要义批注。其它还作了灌顶修法仪轨教授以及星算等书,其著述甚多,完善了觉囊派教义理论,尤其是他的两部大作《山法了义海论》和《第四结集论》,阐发了“他空见”要义及觉囊派教法教义。在这些著作中,他反驳其它派系僧人用“自空义”破本派“他空见”的说法,并进一步为“他空见”的成立寻找依据,阐述其正确性。笃布巴的著述当时流传颇广,有常随弟子二千余人。自此,觉囊派声势大振,教法得以广泛传播。

 

二、觉囊派法位继承制

觉囊派的法位继承人是按照时轮密续时轮教法的传人来排序,其法位传承大致有三种情况:觉囊派尚未正式形成时期,没有自己固定的传法道场和僧团,因此以家族内部父子兄弟相承袭为主,以时轮教法第8位传人域摩·弥觉多杰家族为代表,域摩·弥觉多杰是一位在家修行的瑜珈师,其最重要的弟子便是他的儿子——时轮教法的第9位传人曲杰旺秋,第10位传人是曲杰旺秋的长子南喀委色,第11位传人是曲杰旺秋的女儿觉本,第12位传人是曲杰旺秋的次子南喀坚参。[4]

自第13位传人坚萨哇·西饶委色开始,采用了衣钵相传[5]制度,尤其是从第15位传人衮邦突杰尊追(12431313年)建立传法道场觉囊寺起,作为觉囊派弘法中心的觉囊寺历任座主亦是觉囊派时轮教法的传人,从此后,以衣钵相传来承继法位成为觉囊派最重要的法位继承制,其教派内仍以时轮教法的传承人来排序,如衮邦·突结尊追的弟子、第二任觉囊寺座主赛嘉哇益西(12571320年)是觉囊派教法第16位传人,以次类推,即:

觉囊派第15位传人、觉囊寺第一位座主衮邦·突结尊追(12431313年)→赛嘉哇益西(12571320年)→克尊云丹嘉措(12601327年)→衮钦笃布巴·西饶坚参(12921361年)→乔勒南杰(13061386年)→娘温·贡嘎贝(13451439年)→珠钦·贡嘎洛追→嘉央贡却桑波→南喀曲迥→南喀巴桑→多罗那跋陀罗(仁钦桑布)觉囊派第26位传人、觉囊寺第13位座主贡嘎卓乔15071566年)→堪钦龙日嘉措觉囊派第28位传人、觉囊寺第15位座主多罗那他·贡嘎宁波1575-1635年)[6]

这第三种情况,便是出现了活佛法主多罗那他,那么是不是觉囊派出了多罗那他这样一位活佛法主之后其法位继承制度就从此改为活佛转世制了呢?笔者以为,并非如此。

多罗那他被尊为是觉囊派教法第28位传人,也是觉囊派历代法主中第一位转世活佛,并且是第26位传人贡嘎卓乔的转世,在法位继承上,因这样一个前后相继的关系,一些学者据此推断:“觉囊派改为活佛转世相承。”甚至认为:“觉囊派采取活佛转世相传袭,到多罗那它已是第十五世。”[7]

事实如何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多罗那他是如何成为觉囊派第一位活佛法主的。

(一)多罗那他成为觉囊派第一位活佛法主之原因

如果说觉囊寺的建立标志着觉囊派的形成,那么真正使觉囊派成为一个成熟的、盛极一时的教派是在笃布巴西饶坚参和他的弟子时期。而笃布巴师徒之后100多年间,由于觉囊派僻居荒野,不太参与政治活动,缺乏强有力的地方势力的支持,加之本派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宗教活动家,并且“他空见”教义被其他教派视为外道邪说,种种因素使得觉囊派发展缓慢,渐驱消沉。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觉囊派教法第26位传人贡嘎卓乔圆寂后,教派上层开始考虑采用活佛制,以提升教派的影响力,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从而寻找并认定了贡嘎卓乔的转世多罗那他。

笔者通过研读《游方僧多罗那他详述自传》,发现多罗那他被认定为贡嘎卓乔的转世,并非出于觉囊派上层的一种策略,而是一种偶然。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多罗那他在自传中对自己被认定为贡嘎卓乔的转世的经过:

由于前世功德的原因,我从会说话一直到四岁,老是爱说:“我是喇嘛贡嘎卓乔,我有一个近侍叫班久。这个班久到沃嗡嗡莫的帕章家去了。”跟别人玩的时候我也这么说。但我可以担保没人教我,确实是我自己说的。我父母和乡亲们不仅没见过吉尊贡嘎卓乔的面,就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一开始我自己说出这些话后,根顿岗寺的几个僧人对我父母说,吉尊贡嘎卓乔是全西藏的上师,你们只有这一个小孩,小孩子乱讲话,以后不要再乱讲了。还让我父母发誓管住我的嘴,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但我仍然就这么说。当时有一个叫却旺桑布的人常来我家走动,他的叔叔是第巴[8]的秘书,非常信仰吉尊坦巴(即贡嘎卓乔),他(按,指却旺桑布的叔叔)向羊卓万户主旦增敏珠旺吉甲布报告了此事。第巴说他自己也出现了很多好梦兆。他立即赐给却旺桑布的叔叔很多衣物。第巴旦增大人给堪钦仁波切[9]和江孜的高僧、包括夏仲多布杰在内的贡嘎卓乔的施主和弟子们等写了信。并专门派却吉仁增巴前往我家查看。仁增巴手里有一个贡嘎卓乔赠给他的鸟羽头饰。他带着这个头饰,另外又从贡嘎寺院等地方借了很多灌顶用的法器,来到我们在“樟波”的府邸门口,我在楼上看见了他,就叫:“却吉仁增巴来了。”仁增巴一听,没经通报就冲了进来。他把灌顶用的法器等都散放在地上让我选,我只选择了那个黄鸟羽头饰,说:“这是我的”等很多话。于是却吉仁增巴认定我是贡嘎卓乔的转世,让我接受妥薪(dus-shing)加持。”[10]

      随之不久,由于巨大的愿力,正法转轮王堪布仁波切龙日嘉措说:“之前在梦中连续出现三个授偈,以前吉尊坦巴贡嘎卓乔做了很多授偈诗文,其中有一句说:‘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我的修行洞见面,’现在见面的时间到了,该去找他了。”他听说我的情况后,他往曲隆强孜(chos-lung-byang-rtse)等地派了许多人,法友班丁巴和卡多巴贝贡嘎列杰这两个仆从很快来到我家,不久堪布仁波切龙日嘉措亲自来到府上。他给我垫了很高的垫子,以很高的礼遇待我,还给我带了许多水果和丰厚的礼品;接连几天都进行宗教仪式,给我做了摧破金刚(rnam-vjoms)的洗礼,把我全身洗了一次又一次。五天后,他去了贡嘎谿卡,拜见了领主叔侄二人,会见在很好的气氛中进行,堪布仁波切详细介绍了我的情况。谿卡也来给我献了茶。

      当时有个叫南岗巴的人,他手中有吉尊贡嘎卓乔的旧物,来我家让我辨认,这些东西我心里都记得很清楚,就一一的认出来了。还有白列兄弟二人带着杰赛却吉宗巴的所依物胜乐金刚和退敌金刚的木雕像、还有吉尊坦巴贡嘎卓乔的常佩护身符,不动佛像和夹度母经的铜夹等拿给我认,我都一一辨别出来。特别是除度母像以外的以前即没听说也没见过的佛像我也都辨认出来,还都加以解说,解释得都合情合理。我还认出了从羊卓地方寄来的一个盆子状的灌顶法器,我问起他们与这个灌顶法器一起的还有一个白色的矛有没有。……此后,在藏历(虎年,1578年)九月二十五日我离开家乡,做了堪布仁波切龙日嘉措的侍从。”[11]

 

从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多罗那他被认定为贡嘎卓乔的转世并非是觉囊派上层的主动寻找,而是由于多罗那他儿时自称是贡嘎卓乔的异常言行引起贡嘎卓乔的施主羊卓万户主第巴旦增敏珠旺吉甲布的注意,在他积极的敦促之下,觉囊寺大堪布龙日嘉措才从贡嘎卓乔的授偈来寻找依据,这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似乎是碍于第巴旦增的政治势力及情面,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另一方面,多罗那他确有灵异之处,而佛教的轮回思想及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传统也是认定其为贡嘎卓乔的灵童的一个因素。

而且,从贡嘎卓乔的卒年1566年和多罗那他的生年1575年来看,相距九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寻找灵童,也说明觉囊派上层并无采纳活佛转世制相承的打算。

另外,虽然经过多方考验之后,最终承认了多罗那他就是贡嘎卓乔的转世,但多罗那他小时的常期驻锡地却不是觉囊寺,而是桑顶寺,直至1595年龙日嘉措圆寂,才传法位于多罗那他,多罗那他也才正式迁至觉囊寺担任座主。

(二)“觉囊派采取活佛转世相传袭,到多罗那它已是第十五世”的说法的由来

觉囊派并非是以活佛转世相传承的,“觉囊派采取活佛转世相传袭,到多罗那它已是第十五世”的说法是把觉囊派法位继承制与多罗那他的转世系统相混淆,其所依据的史料很可能是上海佛学书局于1935年出版的释妙舟著的《蒙藏佛教史》。

关于多罗那他转世系统,《蒙藏佛教史》、《觉囊派通论》、《觉囊派教法史》中都有述及,笔者经过仔细核对这三种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发现三者有一定的差别,一是在人名上有不同,这主要是译音的问题;二是在出生地上有不同,《蒙藏佛教史》出入较大,最明显的就是把贡嘎卓乔的出生地写成“印度”。这三部著作的共同之处包括:一是都把从巴崴卓沃到多罗那他列为14世,二是都没有标注资料来源。笔者在研读多罗那他的第一部《密传》时,发现这些资料的原始出处主要是贡嘎卓乔的传记及多罗那他的《密传》。笔者没有读过贡嘎卓乔的传记,但在多罗那他的《密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轮回了巴外卓沃等十一世,以及隆钦巴、塔布扎南巴吉布塔瓦、查嘎瓦等人,吉卓乔已经说过,在此不再说了。从中可以看出,贡嘎卓乔之前的十一辈转世的追述,来自于贡嘎卓乔的自传。现综合这四种资料把多罗那他转世体系排列出来:

1.巴崴卓沃(vbar-bavi-gtso-bo),印度龙树论师的弟子

2.黑行者(nag-po-spyod-pa),印度佛教大师

3.热旦那巴呼拉(rā-tan-bha-hu-la),印度得道者

4.绒索曲桑(rong-zom-chos-bzang),西藏的在家修行者

5.巴绒达玛旺秋(bha-rom-dar-ma-dbang-phyug),西藏塔波噶举大师塔波拉杰的弟子

6.阿哇呼堤委色贝(a-wa-dhu'-ti-vod-zer-dpal),西藏香巴噶举大师

7.尚顿周扎坚赞(zhang-ston-vbrug-sgra-rgyal-mtshan),西藏宁玛派大师

8.袅拉囊巴桑结仁钦(gnyos-lha-nang-pa-sangs-rgyas-rin-chen),西藏止贡噶举派大师

9.萨嘎巴扎(sa-gha-bha-dra),西藏新密法师

10.嘉央曲杰(vjam-dbyang-chos-rje[12],西藏格鲁派高僧,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拉萨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的建立者

11.曲吉恁切(chos-kyi-nyin-byed),印度大修行者

12.贡嘎卓乔(kun-dgav-grol-mchog),觉囊派教法第26位传人

13.嘎切萨迥(dgav-byed-sa-skyaong),印度一王子

14.多罗那他(tāranātha),觉囊派第28位传人

在多罗那他的《密传》中没有提嘎切萨迥这个人,看来是后人加上去,诚如蒲文成先生所说:“可能出于衮噶卓却和多罗那他年代衔接上的考虑,并云‘噶协萨姜享年8岁,却完成百年的事业’”。这14个人只有多罗那他和贡嘎卓乔同属于觉囊派,所以“觉囊派采取活佛转世相传袭,到多罗那它已是第十五世”这种观点,是把多罗那他的转世体系与觉囊派的法位继承制相提并论,问题也主要出在材料的选择上。

可见,觉囊派出现多罗那他这样一位活佛法主纯属是一种偶然或是机缘巧合,但由于多罗那他圆寂后觉囊派的改宗,觉囊派教法在西藏中止传授,给了人们猜测的空间:如果觉囊派没有改宗,在西藏可以继续传播的话,会不会寻找多罗那他的转世灵童来继任法主之位?

三、多罗那他之后的觉囊派

多罗那他圆寂后,觉囊派法嗣由他的高足贡嘎仁钦嘉措继任。自1635年至1650年,贡嘎仁钦嘉措执掌达丹丹曲林寺十五年,在此期间,觉囊派上层并未寻找多罗那他的转世灵童,法位继承上依然延续以往的师徒相续。

然而,1650年,蒙古喀尔喀部土谢图汗王次子罗桑丹贝坚赞(16351723年)来到后藏,宣称是多罗那他的转世,得到了扎什伦布寺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参的认可,而后又去拉萨拜谒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五世达赖喇嘛称他为“嘉央活佛”:“1650年)十二月,喀尔喀土谢图汗之子嘉央活佛和厄鲁特的都古棱策仁等许多蒙古香客来到拉萨。由于他是嘉央曲杰的转世,受到了大经堂的僧众排列马队的盛大欢迎,他也赏赐了大量的物品,他连续十多天发放布施,与此同时还给予了许多回向礼品”。[13]嘉央曲杰在多罗那他转世体系中排在第10位,是格鲁派僧人,五世达赖喇嘛称之为嘉央曲杰的转世,用意深刻。由此,罗桑丹贝坚赞在西藏作为多罗那他转世系统中的灵童得到了达赖喇嘛和班禅的认可,这段历史可在一世哲布尊丹巴(rje-btsun-dam-pa[14]的弟子扎雅班第达洛桑赤列(Khalkha-zaya-pandita-blo-bzang-phrin-las,1642-1715年)所著的《一世哲布尊丹传》中得到印证:de nasrgyalbayabsraskyiskugzhogssuzhus par rjebtsun dam pa'isprulskurngos 'dzingnang.(此后,向师徒二人(指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和五世达赖喇嘛――笔者按)请示后,认定为哲布尊丹巴(这里指多罗那他――笔者按)的转世灵童。[15]这位蒙古汗王之子,便是后来在喀尔喀蒙古地区佛教地位最高的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

很显然,一世哲布尊丹巴进藏前并不了解西藏各教派间的斗争情况和各方政治形势。

1642年,觉囊派最主要的施主藏巴汗政权被五世达赖喇嘛联合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推翻,觉囊派所属的包括觉囊寺、达丹丹曲林寺在内的众多寺院及属地、属民被格鲁派接管。从1642年至1650年这8年时间里,觉囊派寺庙虽被格鲁派僧人监管,寺内原有僧人仍可修习觉囊派法门,尚未被强行改宗,但此时的觉囊派已是日暮穷途,江河日下。

一世哲布尊丹巴罗桑丹贝坚赞进藏后,引起了政治嗅觉极其敏感的五世达赖喇嘛的警觉。由于罗桑丹贝坚赞宣称是多罗那他的转世,而多罗那他是觉囊派法主,且与藏巴汗彭措南杰和丹迥旺布父子关系十分密切,规模宏大的达丹丹曲林寺即是在藏巴汗的支持下修建起来的。藏巴汗政权在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六世活佛的怂恿下,积极与格鲁派斗争,抑制格鲁派的发展,最后格鲁派联合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打败藏巴汗,格鲁派在固始汗家族的扶持下取得西藏地方的统治权。罗桑丹贝坚赞是喀尔喀蒙古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土谢图汗的儿子,家世背景显赫,五世达赖喇嘛承认罗桑丹贝坚赞为嘉央曲杰的转世,也就等同于承认他是多罗那他的转世灵童,但又只字不提多罗那他,用心良苦,因为嘉央曲杰是宗喀巴的弟子,是格鲁派僧人,这样就可顺势要求一世哲布尊丹巴秉承格鲁派教义。在妙舟著的《蒙藏佛教史》中提到:“八年(即顺治八年,1651――笔者按),第五世达赖喇嘛更授以额尔德尼巴派(指格鲁派――笔者按)之本旨,劝其归时当弘布教义,建立寺庙,为众生谋利益,并携西藏之著名喇嘛六百名及各种匠工画工而归。[16]有些学者根据妙舟的这段文字认为是五世达赖喇嘛要求一世哲布尊丹巴从觉囊派改宗为格鲁派,实际上,五世达赖喇嘛做得十分巧妙,称他为“嘉央活佛”,意思是他本来就属于格鲁派,只是回归到格鲁派而已。

但对觉囊派,五世达赖喇嘛就没那么客气了,紧锣密鼓地采取行动,一世哲布尊丹巴罗桑丹贝坚赞于1649年从库仑动身前往西藏,1650年抵达后藏,跟四世班禅学习一段时间后才到拉萨拜谒五世达赖喇嘛。而就在1650年,五世达赖喇嘛强令觉囊派改宗,“第巴(索南热丹——笔者)在世时,曾依照嘉央活佛‘应该在达丹寺建立讲经院’的请求,令曲科林寺的僧人每一两年在学经期间去一次,………。该寺在铁虎年(1650年)虽已改宗格鲁派,但由于黄铜混金,不仅旧派僧人依然如故,而且与新派的争执益发严重,所以我派聂塘仲钦等人将这些旧派僧人并入其他分寺,建立表里一致的纯粹的格鲁派寺院,并起寺名为‘噶丹彭措林’。[17]五世达赖喇嘛是担心觉囊派借着喀尔喀蒙古的势力东山再起,强令觉囊派改宗,是为断掉一世哲布尊丹巴始终关心达丹丹曲林寺的想法。藏族有句谚语:“芝兰挡路,不得不锄。”芝兰是指名花异卉,名花异卉不论多么美,如果开放在众人行走的道路上,也不得不把它一锄斫去。自此,觉囊派在西藏的传承戛然而止。

小结

觉囊派本是藏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芭,在法位继承上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家族内部父子相传,到师徒相续,再到出现了活佛法主多罗那他,只可惜觉囊派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虽有蒙古喀尔喀部土谢图汗王次子罗桑丹贝坚赞进藏宣称是多罗那他的转世,却也无法力挽狂澜,使觉囊派再度崛起,相反,却加速了觉囊派在西藏的灭亡。假使藏巴汗政权未被取代,或许觉囊派的法主之位真的就采取活佛转世相传袭了,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1]“觉莫(jo-mo)”,有“尼姑;王后、王妃;明妃、活佛之妻”等意;“囊(nang)”意为“家”。据说在公元8世纪时,赞普赤松德赞将自己的妃子益西措嘉供养给莲花生大师,作为莲花生修习密宗本尊的的明妃。益西措嘉跟从莲花生学习了许多密宗法规,后在后藏拉孜县境内修建了密宗禅室,广收门徒,讲经说法,其门徒中有尼姑千余人,所以该地区被称作“觉莫囊(jo-mo-nang)”,即“王妃(明妃或尼姑)家”的意思。

[2]彭措林寺,原名达丹丹曲林寺,是觉囊派第28位法位继承人多罗那他于16141629年间所建,1650年,五世达赖喇嘛将其强行改宗格鲁派,并更名为甘丹彭措林寺,简称为彭措林寺。

[3]“衮钦(kun-mkhyen)”,意为“一切智,遍智,佛”。

[4]参见阿旺洛追扎巴著,许得存译,《觉囊派教法史》,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99年,第12页。

[5]相传当初释迦牟尼在把“正法眼藏”付嘱迦叶同时,还把自己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交授迦叶作为表记。汉传佛教禅宗师徒授受佛法,仅传一人,常以衣钵为信,谓之“衣钵相传”。本文在此借用“衣钵相传”概念,以阐述觉囊派法位在继承上的师徒相续,并非真的以衣钵为信。

[6]参见阿旺洛追扎巴《觉囊派教法史》,许得存译,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99年,第1448页;蒲文成著,《觉囊派通论》,青海民族出版社,西宁,2003年,第2860页。

[7]成崇德《论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统的形成》,《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第313页。

[8]是指下文所提到的羊卓万户主旦增敏珠旺吉甲布,简称“第巴旦增”,多罗那他的家乡属羊卓万户管辖,第巴(sde-pa)指地方行政长官。旦是人名。

[9]应是指当时的觉囊寺座主、觉囊派教法的第27位传人堪钦龙日嘉措,堪钦是大堪布的意思,堪布即“住持”。

[10]壤塘版《吉尊多罗那他著作全集》第一函第21页第三行至第22页第四行。

[11]壤塘版《吉尊多罗那他著作全集》第一函第23页第二行至第24页第四行。“做了龙日嘉措的侍从”应该是多罗那他的自谦。龙日嘉措是贡嘎卓乔的弟子,也是多罗那他最重要的授业师之一。

[12]嘉央曲杰(vjam-dbyang-chos-rje),即宗喀巴的著名弟子扎西班典(13791449年),出身于桑耶地方一个富裕家庭,在泽当寺出家,曾在桑浦、觉摩隆等寺学习,后来拜宗喀巴为师。1416年,嘉央曲杰在帕竹政权的内邬宗宗本南喀桑布的资助下在拉萨西郊修建了哲蚌寺。

[13]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五世达赖喇嘛传》(上),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91页。

[14]“哲布尊丹巴”,是“rje-btsun-dam-pa”的音译,为他人指引解脱之道如舵手者称“rje”;身、口、意三门未染不善者称“btsun”;“dam-pa”意为“圣者”;“rje-btsun-dam-pa”是“至尊圣者”之意,是佛教徒对于佛、菩萨、本尊及各自上师等所用的尊称。在《多罗那他自传》,每有提到多罗的那的前世贡嘎卓乔时,均称之为“rje-btsun-dam-pa”,这对后来“哲布尊丹巴(rje-btsun-dam-pa)”成为专指喀尔喀蒙古地位最高的活佛的专称似乎有一定的关联。

[15]Lokesh Chandra,1982. Life and Works of JebtsundampaІNew Delhi: Śatapitaka Series, vol.294. P423.(《百藏丛书·一世哲布尊丹巴传》,第294卷,第423页。)

[16]释妙舟《蒙藏佛教史》,广陵书社,2009年,第151页。

[17]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五世达赖喇嘛传》(上),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第312-313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