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上三学的殊胜及在修学中所发挥的功用——以《摄大乘论》为中心
【内容提要】 增上三学为三乘行人所共同学修的解脱方法。但声闻乘与菩萨乘所修习的三学因安立意趣而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声闻乘与菩萨乘增上三学内容的说明和《摄大乘论》增上三学部分的梳理,对比说明菩萨增上三学殊胜于声闻增上三学。其殊胜的具体体现,是在菩萨所修六度与所行十地中所发挥的殊胜功用。
【关键词】 增上三学 殊胜 六波罗密 十地 功用
【作 者】 中国佛学院2011级研究生。
引 言
戒定慧三学,又称增上三学、三无漏学,是每一位修习佛道的行者为得解脱、证圣果所应修习的。三学是统摄所有佛教修行内容的总纲,任何修行法门都可以归属于三学之中。在无著菩萨所造《摄大乘论》中,为显大乘佛法的广大高深,特别赞叹戒定慧三学。此中所说增上三学,殊胜之处在于超越了声闻乘境界,唯指菩萨所应修学的法门。
本篇论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摄大乘论》中所阐述的增上三学在修学菩萨道上所发挥的功用。在此论中,虽然在六度与十地之后来阐述增上三学,看似是有先后次第,但在修行的内容上看,它还是属于六度与十地之内。通过对此部分的学习、疏理,能更清晰地了解菩萨所修习的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在清净意乐所摄的六波罗密多中,于十地中修习所发挥的殊胜功用。
一、增上三学的安立
(一)、声闻乘的增上三学
戒定慧三学是声闻行者的修行核心。其所包含内容,在阿含类经典中记载最为详尽。如《杂阿含》中,佛告诸比丘说:
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此苦圣谛如实知,集、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增上慧学。[1]
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声闻乘的戒学是以比丘僧团日常修习生活为主,这在最初经典中,称作“威仪”[2]。比丘依所受持相应律仪,安住其中,知道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何事可行,何事不可行,以戒杀、戒盗、戒淫、戒妄为根本,防范身口七支于衣、食、住、行当中,因贪著而造作诸业,从而减少恶行、恶业,少欲知足地展开清净修行生活。
声闻乘的定学范围是能够远离诸欲及恶不善法,乃至安住于四禅定当中。《中阿含经》中,阿那律尊者所说其修定次第是从守护六根开始的[3]。根不著色,心不生贪伺、忧戚及恶不善法。然后学正知出行入行,善观分别行住坐卧及眠寤语默。次学习远离愦闹,独住树下、林中,或在冢间,结跏趺坐,断除贪伺,调幅五盖,于诸善法无有犹豫,净除其心疑惑,乃至修得第四禅定,现五神通,游于虚空。
声闻乘的增上慧学,即是如实知苦、集、灭、道四谛,从中体悟苦、空、无常、无我,从而达到智慧解脱。阿那律尊者于《中阿含经》中亦如是说:
我知此苦如真,知此苦习、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知此漏、知此漏习、知此漏灭、知此漏灭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4]
上文之义,是说阿那律尊者依观察四圣谛而知苦因、苦果,及灭苦的方法,如实知见烦恼的生起和还灭,烦恼漏尽而得到解脱。
以上所说戒定慧增上三学的内容,概括了声闻乘的基本修学内容。从以上内容看,三学虽各自有独立性,但实际是相互联系的。如《杂阿含经》说:
“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慧,慧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慧学”。[5]
此中明确表达出三学之间有先后次第的信息,持戒需定慧的辅助,戒慧亦是修定的助伴,得慧又需戒定的基础。由此可知,三学是以戒为基础,依戒而进修定慧,由智慧而得解脱。这层层递进的关系,称为增上。然三学在实际修学中,又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槃境界。而慧又是从闻思修中来,由闻思而知善断恶、祛除尘染,又于修习诸定中,思维所闻法益,如实观察,得如实知见,证无生智。所以说:“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6]
(二)、菩萨乘的增上三学
菩萨乘的增上三学,是以声闻乘增上三学为根基的一种增上充实,亦是从自我解脱为主到自利利他精神的一种转变。在以宣扬大乘菩萨所行殊胜为主的《摄大乘论》中,为显菩萨乘与声闻乘的差别,特以十相来显世尊在大乘经中所说的殊胜语句。其中,以三分来说明菩萨所修习增上三学的殊胜体性:
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7]
依上文来看,菩萨律仪、首楞伽摩等定、无分别智,即是大乘菩萨的增上三学范畴。文中说菩萨律仪即是菩萨增上戒学,那何为菩萨律仪呢?依《梵网经》说,菩萨律仪又称为三聚净戒。此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又《菩萨璎珞本业经》亦如是说:
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受门;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摄众生戒,所谓慈悲喜舍化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摄律仪戒,所谓十波罗夷。[8]
从上文可知,摄律仪戒是指十波罗夷,这与《梵网经》所说“十重”是一致的。若依《菩萨地持经》来说,律仪戒是指七众弟子所受的各自相应律仪。摄善法戒是指修菩提的一切身口意的善法。而摄众生戒,则列有十一种[9]:一者作饶益事,二者看病,三者说法,四者知恩报恩,五者救护众生离于种种恐怖,六者布施,七者如法畜众,八者先语安慰,九者称扬有德者,十者慈心教悔。十一者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众生厌恶修善,奉修佛法。
所谓菩萨增上定学,在《摄大乘论》中,是指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多三摩地,此论例举出菩萨四种最重要的禅定:大乘光明三摩地、集福定王三摩地、贤守三摩地、健行三摩地,这四种禅定唯大乘独有,通于菩萨所行十地。大乘光明三摩地,侧重于智慧的成就,通十地中前三地。集福定王三摩地,是指菩萨在禅定中,修集无量福德,而获得自在,通十地中第四地至第七地。贤守三摩地,是说菩萨得此定时,能深入慈悲心而教化一切众生修学善法。此定侧重于慈悲心,通第八地和第九地。健行三摩地,即是首楞严大定,通于十地到佛地。菩萨到达此地时,已成就一切法所不能动摇的境界,如同雄猛无畏大精进的健者,所以名为健行。这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三摩地,表示菩萨所要修习的智慧、福德、慈悲与勇猛,这与声闻乘所修习的禅定境界与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所谓菩萨增上慧学,是指无分别智,又称无分别心,此是诸菩萨增上慧体。简要来说,无分别智是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到平等的真实智慧。依世亲菩萨所释[10],即是智与所取之境无有差异,平等平等而起。意为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的真如,能断离能所二取的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无分别属于出世无漏智,与佛智相应,有加行、根本、后得三种差别:
一加行无分别智,谓寻思慧;二根本无分别智,谓正证慧;三后得无分别智,谓起用慧。此中希求慧是第一增上慧,内证慧是第二增上慧,摄持慧是第三增上慧。[11]
文中所说的“寻思慧”,又称希求慧、加行智,乃道之“因”。正证慧,又作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乃道之“体”。起用慧,又称摄持慧、后得智,乃道之“果”。此三智立名虽殊,其体唯一。若从作用上来说,后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诸法真如,根本智则靠后得智认知世俗世界,于中发挥种种功能和度生方便。由此可知,菩萨增上慧学与声闻乘所修“如实知四圣谛”的增上慧学是有很大差别的。
二、《摄论》所述增上三学的殊胜
在《摄大乘论》的开端,论主为显大乘的殊胜而说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的殊胜语句。所述十相殊胜语中,第六、第七、第八三分即是增上三学,此三学是依菩萨所行六度和十地中所体现的。此增上三学,主要是阐明大乘三无漏学的殊胜。其中,戒学由四门来阐述,定学与慧学,皆由六门说明。
(一)增上戒殊胜
增上戒学的殊胜,是为说明菩萨增上戒学胜于声闻增上戒学,《摄大乘论》中,由四部分来展现其殊胜之处:一、差别殊胜,二、共不共学处殊胜,三、广大殊胜,四、甚深殊胜。
所谓差别殊胜,是指菩萨戒有三品,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中律仪戒通于声闻乘戒学,而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为菩萨乘独有。此二戒依律仪戒而建立,意为菩萨行者,首先要离恶,才能进一步修十波罗蜜多善法,以饶益成熟一切有情。而且,不修善法、不利有情,就违犯菩萨律仪。其建立意趣正如此论中所说:
摄善法戒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12]
所谓共不共学处殊胜,体现在戒的性罪与遮罪上。声闻律仪与菩萨律仪有一部分是共通的,有一部分是不共的。约性罪来说,菩萨对于杀、盗、淫、妄一切性罪,无论佛制与未制,若犯皆有罪,这一点与声闻行者律仪的不犯性罪,是完全一致的。但关于遮罪,菩萨与声闻是有共与不共的。约遮罪来说,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13]。因为,菩萨戒摄身、口、意十支,而声闻乘只摄身语七支。所以,菩萨律仪犯与不犯是约身口意三业来说,不同于声闻只从身口二业上来判别。简要来说,即是
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皆应现行,皆应修学。[14]
菩萨所做,是一切饶益有情无罪的身业、语业、意业,所表现出来的行动、语言,皆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所造作出来的,这一点就是菩萨律仪的殊胜之处。
所谓广大殊胜,从四点来体现: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15]
从上文可知,大乘菩萨因发菩提心而广学无量种种学处,这是与声闻乘不同的。从律仪的数量上来说,菩萨要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样才可更好的与大众无碍相处,教化、利济他们。因修习菩萨律仪,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能够摄受无量福德资粮,这也是声闻乘所不能及的。菩萨依慈悲心而积极摄受利益一切有情,使他们于现生中获得种种利益,从而在未来生中得到种种安乐。由此广大殊胜所依,菩萨律仪能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佛果。
所谓甚深殊胜,《摄大乘论》中说:
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16]
上文是说明菩萨律仪的甚深殊胜之处,这是声闻乘行者所不能理解的。对于这样的行为,依声闻律仪来说,是有所毁犯的,但对于大乘菩萨来说是无所毁犯的。因为菩萨皆是以悲心为出发,为救度众生才宁愿造作堕落无间地狱的杀等恶业。这样的行为是声闻律仪所不能比拟的,《杂宝藏经》有这样的记载[17]:世尊在因地为菩萨时,为救五百商人性命,而杀一恶心船主。这即是菩萨悲心所体现的“甚深尸罗”[18]。然此甚深之义,即是建立在菩萨无分别智之上的,并非地前菩萨所行。
以上从差别、学处、广大、甚深四方面说明菩萨增上戒学的殊胜。由此可知,菩萨戒学因与声闻戒学所涉范围广狭不同而有所差别。因差别而有的共与不共学处,则能体现出菩萨在自利的基础上又有度化众生的责任与方便。而此方便的甚深之处又由无分别智所摄持,这与声闻乘增上戒学是有很大差异的。
(二)增上心殊胜
菩萨以积极修习律仪而圆满的增上力,修习定学。菩萨的增上定学,即是增上心学,而菩萨的增上定学是区别于声闻乘的,其不同之处可从六方面来说明:一是所缘不同,二是种类不同,三是对治不同,四是堪能不同,五是引发不同,六是作业不同。
首先,从所缘殊胜来说,菩萨的心所缘为一切大乘教法,无论世俗行相或是胜义实性,行相、果相等,皆是菩萨定心的所缘境界。这与声闻乘定心以声闻乘教法为所缘是不同的。菩萨所修习的禅定不仅是令心得定而已,而是要为得无上菩提而修学禅定的,目的是要证得佛果。
其次,从种类殊胜来说,菩萨由所缘殊胜而得种种无量的甚深禅定,唯显大乘独有。如大乘光明顶、集福王定、贤首定、健行定等,此殊胜诸定,在前“菩萨增上三学”部分,已经说明,此不详述。
第三,从对治殊胜来说,菩萨在所修止观中,缘总法智,对治一切障碍而住,以分别智遣除阿赖耶识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种子。
第四,从堪能殊胜来说,菩萨安住于静虑中,依慈悲心而能不受定力的拘限而受果,随有饶益有情事处受生。这自在受生的能力即是菩萨区别声闻的堪能殊胜,而声闻乘行者却不能做到这一步,其仅能厌离生死而进入涅槃。
第五,从引发殊胜来说,菩萨由禅定力,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这种引发殊胜,即是由菩萨增上心学引发,依此无碍神通,菩萨可以到任何世界去利益众生。
最后,从作业殊胜来说,菩萨因种种神通力而起的种种作业,即是第六种作业差别殊胜。这种种作业是:
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或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辩念乐,放大光明。[19]
此种种因神通而起的变化作业在大乘经典中常常见到,如《华严经》第三十六卷中说:
十方各过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等世界之外,各有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等菩萨,来诣此土,充满一切法界,示现菩萨大妙庄严,放大光明网,震动一切世界,坏散一切诸魔宫殿,除灭一切恶道诸难,照明一切如来功德,赞叹一切如来正法,普雨无量无边供养云雨,示现无量种种异身,示现己身。[20]
这些神通变化,皆是菩萨在修习增上心学的禅定中所引发出来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利益众生,使众生能够信受佛法。
以上是对菩萨增上定学殊胜的说明。依此来看,菩萨所修习的增上心学较声闻乘增上心学广大殊胜的多。然前提是不执著于所修习诸定,以无所得心而不随顺诸定势力生得色、无色界,随其饶益众生因缘而受生,做种种神通变化利益众生。这亦是超诸声闻乘行者修习诸定的另一方面。
(三)增上慧殊胜
《摄大乘论》中,对增上慧学的定义是指无分别智,同时列有五种差别说明菩萨乘的无分别智与声闻乘的无分别智的差别:
由五种相应知差别:一、由无分别差别,谓于蕴等法无分别故;二、由非少分差别,谓于通达真如入一切种所知境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非少分故;三、由无住差别,谓无住涅槃为所住故;四、由毕竟差别,谓无余依涅槃界中无断尽故;五、由无上差别,谓于此上无有余乘胜过此故。[21]
从此五种差别可知菩萨所修习增上慧学胜于声闻所修增上慧学。
第一、无分别差别是指菩萨的无分别智,于蕴处界等一切法离戏论名言的无分别,而声闻乘的无分别智只是离四颠倒分别的无分别,于蕴等法还是有取有得。
第二,非少分差别由三点来说明:一、从通达我法二空来说,菩萨是通达我法二空性的真如全分,声闻乘唯通达我空真如的少分。二、从所知境来说,菩萨遍入一切种所知境,是极其广大的,而声闻乘缘境有限,不能在一切境界上转,如阿赖耶识等甚深微细境界,非声闻所能了知。第三、从所发愿来说,菩萨发愿为普度一切有情,是多分的,而声闻乘虽也说法度众生,但与菩萨相比,毕竟是少分的。
第三,无住差别是从所证涅槃来说。声闻乘所住的是无余涅槃,偏空真理,而菩萨为利众生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称为无住涅槃。
第四,毕竟差别是从无余依涅槃境界来说,菩萨的法身尽未来际,无有间断,无有穷尽地度脱众生。而声闻乘人住无余依涅槃界中,如薪尽火灭,究竟的归结与菩萨智不同。
第五,从无上差别来说,声闻乘上有缘觉乘,缘觉乘上有菩萨乘,此二乘是有上乘的,所以此二乘的智皆是有上智的,而菩萨乘即是佛乘,所以说无有余乘胜过此上。
此五种差别,皆以菩提心为体。菩萨正因为有菩提心所摄持而无有厌足地利益有情众生,修习圆满增上慧学。正如论中所举:“诸大悲为体,由五相胜智,世出世满中,说此最高远[22]”来说明菩萨增上慧学的殊胜。
上文所述,是从声闻乘与菩萨乘增上三学的安立来说明两者三学的差别。比较可知,菩萨所修习的增上三学是建立在声闻乘三学基础之上的,所以说殊胜于声闻乘。若从所发挥的功用上来说,须从菩萨于十地所行的六波罗蜜中去说明,这即《摄大乘论》“彼因果修差别”中的论述。
三、增上三学在菩萨修行中的功用
(一)、增上三学与六度的关系
六度即六波罗蜜,在《摄大乘论》中的“彼入因果分”中,讲到六波罗蜜分两个阶段:一是因中的六波罗蜜,二是果上的波罗蜜。因中所修六波罗蜜是指地前菩萨,此位菩萨因修六波罗蜜才能够悟入唯识性,因悟入唯识性而得无生法忍的菩萨。
殊胜的六波罗蜜是菩萨于十地所应修学的内容。然在六度中也有持戒、禅定、智慧,这与戒、定、慧增上三学是如何相互统摄的呢?《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品”中,观自在菩萨也同样问佛陀,世尊如是说:
当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学所摄;静虑一种,但是增上心学所摄;慧是增上慧学所摄;我说精进遍于一切。[23]
由此可知,六度前三:布施、持戒、忍辱,为增上戒学所统摄,静虑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为增上慧学所摄,精进是遍于五度的。菩萨因大悲心所系缚,而精进无懈地利益众生。从此六度可知增上三学在其中所发挥的殊胜功用。以六度前三度为例,是增上戒学所摄。菩萨的增上戒学,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菩萨布施是为饶益有情,亦是善法,亦是菩萨律仪中所应要求做的。如《梵网经》中说:
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4]
从上文可知,菩萨所受持的律仪戒是有明确说明菩萨应随众生的所需而给与布施,这布施不仅局限于财物的布施,而包括了法的布施。若就无畏施来讲,在佛陀的本生故事当中,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事迹可以说明,此不再详述。
忍辱亦是增上戒学所摄持。《梵网经》中,对菩萨所修忍辱的要求说:
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5]
《梵网经》中对菩萨所应修的布施、忍辱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若有毁犯,皆是根本罪,这一点是声闻律仪所不能比拟的。这一殊胜处的功用即是菩提心的摄持,此能够促使菩萨精进修行福德资粮,圆满波罗密多,成就无上菩提。
静虑是增上心学所摄。在前文中,已从六方面说明增上心学的殊胜,这殊胜所发挥的功用即是能够令心不乱,安住于慈悲心中,拔济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而能自安忍于诸多苦难当中,不令退失菩提心,又能于法忆持不忘,摄持众生能得法益。正如《瑜伽师地论》中说:
心不极为诸恶寻思之所缠扰,于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况于亲品及中庸品。若见、若闻,有苦众生为种种苦之所逼恼,起大悲心,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拔济令离众苦。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亲属衰亡丧失财宝杀缚禁闭,及驱摈等诸苦难中悉能安忍…[26]
般若为增上慧学所摄,《摄大乘论》中,菩萨的增上慧学即是无分别智,而无分别智与般若波罗密多是没有差别的[27],只是一法的异名。《大般若经》中,即说:
由此可知菩萨所修习增上慧学,安住于般若智慧,获得实相般若,能快速圆满一切智德,成就圣果。《大般若经》所说般若,即是无相智,无相即是诸法实相,菩萨通达无相智,即是增上慧学的功能体现。因菩萨知一切法皆无相,而如实了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亦皆无相,如实了知诸余佛法,亦皆无相。由是因缘,普能圆满一切佛法,正如所说“般若如目,五度如足”。
地上菩萨所修习的殊胜六波罗蜜多通于十地,同样通于戒、定、慧增上三学。六波罗蜜在十地中的差别相,即是菩萨所行十地。此十地安立,是为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是从离染方面而说的。菩萨在修行过程中,渐渐远离十种无明所治障的束缚,次第深入“十相所知法界”[29]。从此十地差别即可了知六波罗蜜在十地修行的相状。至于增上三学如何统摄于十地,《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多品’说:
谓增上意乐清净摄于初地,增上戒清净摄第二地,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增上慧清净于后后地转胜妙故,当知能摄从第四地乃至佛地。[30]
若依十地次第而说增上三学在其发挥的功用,应从初欢喜地来说。在初地中,菩萨依增上清净意乐而获胜解,依十法行极善修习胜解,而能超过初地,证入菩萨的正性离生。然由此分圆满进入二地,令戒分圆满,再进入第三地精勤修习增上心学,由甚深禅定发出无边智慧光芒,得闻持陀罗尼,证得三地圆满。后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圆满第四焰慧地。由能舍诸等至爱及与法爱,合真谛智与世间智,并观真俗二谛,而证第五极难胜地。后菩萨因未能于生死涅槃弃舍一向背趣作意,而精勤修习十二缘起,观察十二缘起智,以加行智为所依,令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现前,亲证缘起即空,通达诸法缘起,离一切染净相,而得以第六现前地圆满。菩萨又以修习无相作意,证得第七远行地,直到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得最胜无碍智,遍于十方世界为一切有情善说妙法,成就利他行,最后到达十地。十地菩萨的增上慧能使菩萨得总缘一切法智,即无分别智,破除广大烦恼障、所知障,证悟广大诸法真如,获得法身。由此可知,增上三学在菩萨所行十地中,能发挥其增上功用,令菩萨快速圆满菩提大果。
在菩萨所行十地中,无论任何一地,菩萨都要修习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止为心定,是增上心学所摄,观是慧照,是增上慧学所摄。菩萨于修止观中,集所有的大乘教法,作总相观察,以能观察一切法皆不可得,或得无相智,任运无间,不加功用,念念增胜,成办菩萨“五果”[31]。
菩萨所得五果,一是“于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习止观二行,以念念的增胜炽明,熏成闻思修的无漏法身种子,销解熔散烦恼障与所知障粗重的种子,使它不复存在,获得转依。二是“离种种想,得法苑乐”,即是脱离种种戏论相,不但颠倒邪见的戏论要远离,而且佛见、法见,乃至涅槃见都能远离,通达法界,定心寂静,而得现法乐住。这就是修习增上心学所得的果。三是“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即是菩萨由修习止观,而得无碍慧,能通达诸法无有差别,了知法界无有限量的境界。四是“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即是修习止观而得的无分别智,现证无相境界。五是“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即是菩萨修习止观,为使法身圆满成办,以精进行,而不生喜足。以前前地中的修习,能为后后法身的殊胜因,直至到成办究竟佛果。此五果的获得,皆源于增上心学与增上慧学于此中所发挥的殊胜功用。
本文以《摄大乘论》为主,对增上三学的安立及其殊胜之处做出简要梳理,以明菩萨增上三学与声闻增上三学之间的殊胜意趣。又从菩萨所修六度及菩萨所行十地中说明增上三学与其之间的关系。这两点在《摄大乘论》中是从“彼入因果”和“彼修差别”中所体现的,是为说明菩萨所修习增上三学于菩萨道的修行中所发挥的殊胜功用,以体现大乘菩萨的愿力及所行的广大无边。通过此文,能够促使更多修习菩提道的人,了解大乘的殊胜,了知增上三学是大乘菩萨所必须学修的成就菩提方法。以能使其发起广大菩提大愿,精进修习菩萨所行,成就菩提道果而利益无量众生。
[1] 《杂阿含经》卷29,第817经,《大正藏》第2册,第210页上。
[2]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中说:“云何比丘具诸威仪?于是比丘可行知行,可止知止,左右顾视,屈伸俯仰,摄持衣钵,食饮汤药,不失宜则,善设方便,除去荫盖,行住坐卧,觉寤语默,摄心不乱,是谓比丘具诸威仪。《大正藏》第1册,第13页下。
[3] 详见《中阿含经》卷19,<长寿王品迦絺那经第九>。《大正藏》第1册,第553页上-下。
[4] 《中阿含经》卷19,《大正藏》第1册,第553页下。
[5] 《杂阿含经》卷29,第802经,《大正藏》第2册,第210页下。
[6] 《翻译名义集》卷4,《大正藏》第54册,第1114页上。
[7] 《摄大乘论》卷1,《大正藏》第31册,第133页上。
[8]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大正藏》第24册,第1020页中。
[9] 详见《菩萨地持经》卷4,《大正藏》第30册,第910页中。
[10] 《摄大乘论释》卷12:“智于真如境中,平等平等生,无异相为相。譬如眼识取色,如青等相显现,不异青
等色,此智与真如境亦尔。”《大正藏》第31册,第240页中。
[11] 《摄大乘论释》卷8:“今且成立无分别智,由唯此智通因果故,其寻思智是此智因,其后得智是此智果。所以成此,兼成余二。” 《大正藏》第31册,第363册下。
[12] 《摄大乘论》卷3,《大正藏》第31册,第146页中。
[13] 《摄大乘论释》卷8:“共不共中,一切性罪,谓杀生等说名为共。相似遮罪,为掘生地、断生草等,说名不共……有声闻犯菩萨不犯者,如两安居观益有情辄行经宿。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者,谓观有益而故不行。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者,谓唯内起欲等寻思,菩萨成犯,非声闻等。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者,谓能饶益而无有罪。如是三业,菩萨应修,或虽饶益,而非无罪。如以女等非法之物授与他人,为遮此事故说无罪。” 《大正藏》第31册,第361页上。
[14] 《摄大乘论》卷3,《大正藏》第31册,第146页中。
[15] 《摄大乘论》3,《大正藏》第31册,第146页中。
[16] 《摄大乘论》3,《大正藏》第31册,第146页中。
[17] 详见《杂宝藏经》卷3,《大正藏》第4册,第464页中。
[18] 《摄大乘论释》卷8:“菩萨若如是知,如是品类补特伽罗,于此不善无间等事将起加行,以他心智了知彼心,无余方便能转彼业。如实了知彼由此业定退善趣,定往恶趣,如是知已,生如是心:我作此业当堕恶趣,我宁自往必当脱彼,于彼现在虽加少苦,令彼未来多受安乐。是故菩萨譬如良医,以饶益心,虽复杀之,而无少罪,多生其福,由多福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等戒,最为甚深。”《大正藏》第31册,第361页中。
[19] 《摄大乘论》卷3,《大正藏》第31册,第146页下。
[20]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6,《大正藏》第9册,第630页下。
[21] 《摄大乘论》卷3,《大正藏》第31册,第148页中。
[22] 《摄大乘论》卷3,《大正藏》第31册,第148页中。
[23] 《解深密经》卷4,《大正藏》第16册,第705页中。
[24] 《梵网经》,《大正藏》第24册,第1004页下。
[25] 《梵网经》,《大正藏》第24册,第1004页下。
[26] 《瑜伽师地论》卷35,《大正藏》第30册,第479页上。
[27] 《摄大乘论》卷3:“般若波罗蜜多与无分别智无有差别,如说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非处相应,能于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云何名为非处相应修习圆满?谓由远离五种处故: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故。”《大正藏》第31册,第148页中。
[28]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5,《大正藏》第7册,第1104页下。
[29] 《摄大乘论释》卷7:“云何十相所知法界?谓初地中由遍行义,乃至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由十种相法界可知,故名十相所知法界。谓地地中各有一相所知法界,由无明力不能了知,为欲对治如是无明故立十地。又所治障有其十种,故立十地。何等名为所治十障?一异生性,二于诸有情身等邪行,三迟钝性,于闻思修而有忘失,四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等摄,此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应知是微细。五于下乘般涅槃,六粗相现行,七细相现行,八于无相作行,九于饶益有情事不作行,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 第31册,第358页上。
[30] 《解深密经》卷4,《大正藏》第16册,第703页中。
[31]《摄大乘论》卷3:“谓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离种种相得法苑乐,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大正藏》第31册,第145页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