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集锦

关于佛教何时传入吐蕃的讨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维忠 发布时间:2012-03-15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目前学界关于佛教究竟何时传入吐蕃,有多种观点,其中最早的认为在聂赤赞普时代佛教已初传吐蕃。文章梳理了学术界的各种观点,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佛经藏译才是佛教真正传入吐蕃的标志。

【关键词】吐蕃  聂赤赞普  桑赤赞普或止贡赞普  拉脱脱日年赞  松赞干布

【作  者】史学博士,《中国藏学》副主编,副编审。

按照藏族传统佛教史籍的记载,佛教第一次试图传入吐蕃是松赞干布的高祖拉脱脱日年赞时期。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目前学界关于佛教究竟何时传入吐蕃,有多种观点。影响稍大的有两种观点:一是佛教的传入是在松赞干布(?—650年)迎娶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之后。二是松赞干布时期的佛经藏译是佛教真正传入吐蕃的标志。而随着相关材料的不断发现,霍巍先生认为在聂赤赞普时代佛教已初传吐蕃;新近才让太先生则根据苯教历史文献的记载,提出佛教试图传入吐蕃的年代应在桑赤赞普(又作止贡赞普)时期。以下我们分别加以介绍并逐一分析。

一、佛教于聂赤赞普时初传吐蕃

这是古龟兹洞窟藏文壁文中出现的观点。[1]据霍巍教授在《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兼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2]一文中介绍,古代龟兹国石窟中发现有关于佛教及其他诸教沿革的藏文资料,被学者称之为“洞窟缘起文”,共两种,一为短文,一为长文。短文在其最后两段文字中记载:

普来特来土向西藏的聂赤赞普呈送裸体外道的书翰。

并将《阿鼻地狱鬘》称为龙树作的伪书一起呈送,西藏王怒而将其投弃火中。[3]

长文则有大段与佛教初传吐蕃有关的文字:

胜者佛陀的化现者将麦夏诸派从尔中驱逐,敬供包库尔精舍。曼特拉哈努和西藏哈特特利娘藏王及聂赤娘藏王为同一时代,黄发大王(吐火罗王)是神中之神文殊菩萨的化身。鲁玛卡玛(叙利亚人)的艺术家马哈普尔来特曼特拉哈努王的书信作为使者来到黄发王的宫殿,并停留在黄发国。

米泽尔(埃及人)的艺术家安特尼描绘了黄发国的文殊的化现者(即吐火罗王),并作为使者,将吐火罗王的书信,被视为从天而降的宝箧庄严经(汉译大方广宝箧经)等,经卷、铃、金刚杵、佛画……等呈送给聂赤王。并将其名为时轮鬘注释书和化现的金刚多枳天母的黄金像送给聂赤王。王于是发愿从佛。使者返回吐火罗国。由此王在一切场所安置摩尼(六字真言)、时轮日轮车的净殿、神殿、星殿等诸殿堂及日轮车、日轮少女等诸轮,并建立诸宝塔。[4]

显然,在龟兹国石窟“洞窟缘起文”中,佛教初传吐蕃的时间由传说中的拉脱脱日年赞时期提早到了传说中的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时期。霍巍教授称之为佛教初传吐蕃的“中亚版本”。 他认为:

首先,这个版本虽然变换了许多花样,但却仍然套用了过去传统的基本模式未变,当中附会的痕迹依然可辨。如讲述传入吐蕃的佛教经书等文物传入吐蕃的方式,仍然是“从天而降”,文物的种类也同样是密宗的一套东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传入佛教的承担者,过去的说法认为是从印度来的班智达洛三措与译师李师特,现在却变成了来自中亚吐火罗的使者埃及人艺术家安特尼,联系到洞窟壁文所在的地理位置,我推测这个版本很可能是产生于与西藏西部相毗邻的西域地区,带有着浓郁的中亚文化色彩,反映出西藏与西域(这里所说的西域包括我国新疆与中亚地区)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5]

霍巍教授还指出,佛像从天而降这一佛教传入吐蕃的方式在当时流行佛教的一些西域小国如于阗中也可找到某些相似的痕迹,这意味着“佛像从天而降说”有可能曾经一度流行于西藏和西域这样一个比较广阔的地域。[6]

霍巍教授认为,尽管这一“中亚版本”无法自圆其说,仍只不过是后期佛教徒的附会而已,但将佛教初传吐蕃提早到聂赤赞普时代的龟兹洞窟藏文壁文的存在,应当与苯教的强烈影响密切相关。按照汉藏文史料的记载,与龟兹相毗邻的西藏西部地区是历史上象雄的中心区域,而象雄恰恰又是苯教最初的发祥地。因此,将佛教初传吐蕃与吐蕃第一代赞普联系起来,并且都按照具有浓厚苯教色彩的“天降神圣”这一神话模式来加以包装,或许可以说这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地区深远的苯教文化传统。[7]

 二、佛教于桑赤赞普或止贡赞普时传入吐蕃

这是才让太先生根据苯教历史文献的记载提出的观点。才让太先生认为,根据苯教历史文献《雍仲苯教志琦珠项饰》(g·yung drung bon gyi bstan pavi dkar chag rmad byung nor buvi mgul rgyan)、《世续题解详传》srid pa rgyud kyi kha byang rnam thar chen mo等书的零星记载来看,佛教试图传入吐蕃的年代要早的多,在桑赤赞普或止贡赞普[8]时期。[9]其中,茨程坚赞的《雍仲苯教志琦珠项饰》比较完整地描述了天赤七王中最末一位桑赤赞普时期,佛教曾经试图北传吐蕃的历史事实:

(第34页正面)

devi sras seng khri btsan po yin/ sku gshen covu zhal dkar yin/ dus de tsam na bdud nga men chos po bya ba de/ ston pavi dus su vdul bavi dus la ma babs nas mthav yi mun pa chen po la bcug pa de las dang smon lam log bavi dbang gis rgya gar gyi mthar sleb ste mi lpags kyi g·yng gzhi gyon/ rdo rje dang drill bu thogs nas kha nas chos byed zer zhing mi rnams bslus te g·yung drung gi bon zer ba rdzun yin/ bon gyis sangs rgyas zer ba bslu brid yin/ des na sems can thams cad chos byed dgos pas dus bzang dgu la sangs rgyas bsgrub bavi thabs nga la yod pas sangs rgyas vdod na nga yi drung du shog zer/ kho la gang vdun pavi sems can thams cad bsad te sha zos pags rus gos rgyan thams cad rkun dong du brub/ thams cad phung bo lhag med du sangs rgyas zer/ la lar dug gi myos chu blud de/ zhag vgar bzhag ste sgrib pa ma byang zer/ de nas vbyang dun ye zer bsad de zos/ vog min gyi dbyings su ston pa gshen rab longs spyod rdzogs bavi sku ru bzhugs bavi thugs su bsnyung te rtsa gsum gyi gnas na lha bu dam pa tog dkar vdug pa des thul bar dgongs te ston pas dam pa tog dkar rtsar gdan drangs te bdud vdul bavi lung phog cing gdams pa bstan nas/ thabs la mkhas pas bdud thul cig/ bdag gi g.yung drung gi bon phyi nang gsang 34页背面)ba yang gsang gi don rnams khyod kyis sa gnas de ru grol gyis rab tu chos zhes bya ba ston cig gsungs nas/ sprul bavi sku de le mngal gyi dri mas ma gos par mi brjed pavi gsungs kyi dbang bskur/ gsung gi sprul ba ru byin gyis brlabs nas btang ngo/ de nas sprul bavi sku de ston pavi bkav bzhin rgya gar wa ra na si ru rgyal bo shakyavi rigs gtsang ma sras dang/ yum dngos grub lha bzhin mdzes gnyis kyi sras su/ rgyal bo ding khri vkhrungs nas lo bdun song bavi lcags sprel sa ga zla bavi tshes bdun la vu bhiai tshal du sku bltams la dge sdig gi don gtan la phab/ tog gzungs chen movi mdo gsungs/ su ta ta snyoms pavi grub ba bsnyes/ na bzav g.yang gzhi ser po bzhes/ rdor drill thogs nas nga men chos povi drung du phebs nas vdi skad gsungs/ kyee chos mdzad ston pa vgro bavi mgon/ bdag kyang nyid kyi rjes su gzhol bar bgyi/ gsungs pas/ kho dgav nas kyee skyes bu chen po chos la mos pa shin tu legs/ khyed ni zhag gsum dros bzhi nas/ phung bo lhag med mi lus par sangs rgyas par vgyur/ bdud rtsi A ba devi dngos grub vdi lce la bzhag pa tsam gyis mi shig rdo rjevi ting vdzin la gnas par vgyur ro/ zer nas bdud kyi dug chang khong du bstim mo/ rgyal bus dug nyid bdud rtsir bsgyur nas myos pavi tshul du mi shig g.yung drung gi ting nges vdzin la bzhugs so/ de nas zhag gsum dros bzhivi dus bdud des rgyal bu la spu gri ka ma reg chod bya ba btab pas ma chod do/ der rgyal bu de seng ge rnam par bsgying (=vgying) bavi ting nge vdzin la bzhugs nas gsungs pa/ zhe sdang nag po ru tra bdud kyi bu/ kha nas chos byed zer zhing las sdig tshogs bsags/ chos kyis sangs rgyas zer zhing vgro bavi mi sha zos/ bkav la bkur (=bskur) ba vdebs zhing log pa sna tshogs byed/ nga bzhin chos la spyod dam da lta bsgral la gtong/ gsung pas/ bdud de shin tu mi sdig par byas nas smras pa/ rgyal ba shakyavi sras pos eng gevi lta ltang (=stangs) can/ shakyavi seng gevi chos la mi spyod do/ ta lta nyid du bsgral la gtong zer 35页正面)te/ rngam pavi gzugs su sprul nas rgyal bu khyud (=khyur) mid byas so/ rgyal bu de bdud kyi khog pa na dbal gyi khro bo chen po g.yung drung gi yan lag la rdo rjevi sder mo can khyung gi dbu brnyan nyi zlavi spyan mig can rta yi thor gtsug yod pa zhig tu sprul nas bdud kyi nang khrol rab tu dkrugs nas rtsa lag brgyangs te glad pa tshal pa bzhi tu bkas nas yar thon te khyung skad lhang lhang rta skad tser tser rab tu bsgrags pas bded de thin tu skrag go/ rgyal bu sprul ba slar bsdus te klod pas bdud kyis skad vbyin nus par gyur te/ rngam gtum drag po shakyavi rigs/ nga la dbal du ma rngam zhig/ nyid kyis rjes su bdag gzhol gyis/ bkav la rab tu bdags su gsol/ zhes zhus te srog phul lo/ der rgyal bu bdud kyi khog nas phyir thon te gsungs pa/ nga men chos po bdud kyi bu/ log pavi chos kyis sangs mi rgyas/ sangs rgyas zer gyin sems can zos/ slob bu zos pas dmyal bur btang/ de ltar nges sam ma nges pa/ de ltar brgya khang rkun dong nang du ltos/ zhes gsungs nas bdud kyi rkun dong slog pas sngar sangs rgyas zer bavi sems can rnams kyi gos rgyan rus lpag rnams thon byung ba la/ bdud ni rab tu skyengs te mi rnams nges shes skyes so/ der bdud de dad pa skyes nas dge bsnyen byas te thar ba gzhon nu zhes btags so/ rgyal bu bdud thul bas shakya thub pa zhes mtshan gsol lo/

在佛祖释迦牟尼时期未曾教化的魔王阿蒙曲波(nga men chos po)被驱逐到巨大的黑暗之中,因为他前世造孽和恶发邪愿之因,来到古天竺边境,身披人皮,手持金刚杵和法铃,蛊惑人心,游说雍仲苯教是谎言,故众生应信佛。说他有成佛之法,如想成佛,必须拜他为师。然后将拜他为师的弟子们杀死并食之,将人皮和衣物藏匿与洞窟后说这些人已经成佛,远离尘世而去。还让有些人喝毒酒,几天后说他们逆缘未尽,无法超度,并将其食之。在色究竟天(vog min)的辛绕弥沃为三十三界的神子丹巴多噶尔(tam pa tog dkar)授予不忘陀罗尼法(mi brjed pavi gzungs)之灌顶,加持其为言教之化身并令其降魔。该神子被生为净饭王之子,即释迦牟尼佛,他下凡降伏了阿蒙曲波,普渡众生,教化四方,成为慈悲的化身。

由于受到佛苯斗争的影响,这个故事中的传教活动被妖魔化了,但手持金刚杵和法铃的法相无法掩饰他们的宗教归属,有意思的是最终降伏这个妖魔的又成为佛祖释迦牟尼。更重要的是,这些佛教徒的活动发生在吐蕃。显而易见,虽然这个故事已经因为后人的加工而变得面目全非,但是,其中的核心故事是佛教曾经试图北传吐蕃,但因遭到苯教徒的抵制而未能如愿[10]

  无论是佛教于聂赤赞普时初传吐蕃,还是于桑赤赞普或止贡赞普时传入吐蕃,这些说法都源于苯教。可以说,“本教以人们难以置信的方式为佛教的传入吐蕃而准备条件”[11]。不过,我们认为,苯教文献记载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其一,佛教如果真是如此有组织地向吐蕃传播,藏传佛教史家们应该会对此大书特书的,为何敦煌文献及其以后的佛教文献只字未提?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只是初传吐蕃,后期的佛教史家就已经把他尊为“三大法王”之一,若佛教果真在止贡赞普乃至桑赤赞普时期已经传入吐蕃,哪怕是稍有点蛛丝马迹,怎能不提?本教文献的记载只是想证明在佛本斗争的初期,本教势力是如何的强大,可以多次击退外来文化的冲击。

 

三、佛教于拉脱脱日年赞时传入吐蕃

按照藏族传统佛教史籍的记载,佛教第一次试图传入吐蕃是松赞干布的高祖拉脱脱日年赞时期。主要依据是该时期佛经和僧人均在吐蕃出现。

关于佛经在吐蕃的出现,《弟吴宗教源流》有这样的记载:

De dang ru yong bzav stong rgyal bshos pavi sras lha tho tho ri btsan / devi ring la dam pa chos kyi rtags byung ste / de nas tho tho ri gnyan btsan sku ring la / chos kyi rtags byung de la dbu brnyes zer skad pa / lha tho tho ri gnyan btsan de sangs rgyas vod srung ngam / byang chub sems dpav savi snying bovi sprul pa yin ste / sku mkhar yun bu bla sgang na bzhugs pavi dus su gser gyi spang skong phyag rgya pa dang / gyuvi mchod rten bang rim bzhi pa nam mkhav nas phyag tu babs te / gnyan pavi chos su ma mkhyen kyang / yin du vong zhing mdzes pa tsam du dgongs nas / gser skyems gyu sngon gyi mchos pas / lo dus su bkav btags kyi phyag rgya bzhi yang byon skad /[12]

此后,如雍妃东杰所生之子拉脱脱日年赞期间,佛教之标记出现并称其为佛法诞生。拉脱脱日年赞是迦叶佛或地藏菩萨的化身,他在雍布拉康王宫时,从天空降下黄金之《百拜忏悔经》和一尊绿松石的四层小宝塔。人们不仅得知这是一种神奇的宗教法物,而且其外观又十分精美,因而以黄金、绿松石等宝物作为陪衬品将这些珍贵的宗教物品供奉起来。[13]

《青史》、《嘛呢宝训集》、《柱间史》、《娘氏宗教源流》、《西藏王统记》、《红史》等藏文史籍均有相关的记载,仅在记载吐蕃第一次所获得的佛经种类或具体数量上出现些微的差异。多数史书都提到《宝箧经》、《百拜忏悔经》和一尊小型佛塔。

关于僧人在吐蕃的出现,《龙钦教史》有这样的记载:

在这位国王时期,吐火罗与于阗的二位译师,邀请汉族堪布李贤(或称李青)来到吐蕃,向国王宣讲佛法。由于吐蕃没有文字,既没法修习,又未能传播。只好为国王以五佛规格的佛像作为身所依处;以《百拜忏悔经》和《无垢顶髻经》作为语所依处;以金塔作为意所依处,均被五佛印加持。同时叮嘱国王向这些宝物祈祷。然后,堪布李贤返回汉地。[14]

这一记载表明,西域(吐火罗与于阗)僧人和汉地僧人在拉脱脱日年赞时期到过吐蕃。

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以上藏文文献的记载基本都持否定态度。

即使这些记载都属实,佛经和僧人于脱脱日年赞时期出现在吐蕃也并不表明佛教真正传入吐蕃。这一时期藏族社会还十分闭塞,后来强盛之极的吐蕃悉勃野家族仍蜗居在雅砻河谷,更遑论创制新藏文了。尽管吐蕃的周邻都是信仰佛教的国度,但吐蕃人尚无足够的条件接受这体系完备、庞大繁杂的宗教。因此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说的,这些佛教物品和僧人的出现“对当时的吐蕃社会没有产生佛教所具有的任何独特影响,只是给后世留下神话般的传说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5]

 

四、文成、赤尊公主进藏系佛教传入吐蕃的标志

这是由于松赞干布的两位妃子——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都来自信佛的国度,传说和史料中都有两位公主入吐蕃时带有佛典和佛像等语。

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国王俄赛郭洽之女、忿恕度母化身之赤尊公主,在陪嫁中有同释迦牟尼八岁身量相等的世尊不动金刚佛像,以及弥勒法轮、自现旃檀度母像,并建造了拉萨幻显神殿(即大昭寺);又迎娶唐朝皇帝唐太宗的女儿文成公主,陪嫁中有同释迦牟尼十二岁身量相等的世尊释迦牟尼佛像,并建造嘉达热莫切神殿(即小昭寺),同时还建造了自现五具观音菩萨等一切供奉之对象。

将文成、赤尊二公主进藏当作佛教传入吐蕃之开始,同样未免有点勉强。诚然,汉藏史籍有文成、赤尊二公主入藏时均带有佛教典籍、佛像等物的记载,但是,佛教的传入并不是简单的佛教经籍和佛像的传入。更何况文成公主所带的一批佛教经典和佛像到吐蕃后仅把它供奉起来而已,吐蕃人民信奉的依然是他们心目中崇高的本土宗教——苯教。

 

五、佛经藏译是佛教真正传入吐蕃的标志

那么,佛教究竟何时传入吐蕃?我们以为,较为接近事实的说法应该是,译经的开始标志着佛教真正传入吐蕃。

综合各种文献的记载,印度佛教传入吐蕃应与吐蕃新藏文创制的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藏族最早接受佛教理论的,或许就是那些为了创制新文字去印度求学的以吞弥桑布扎为代表的“留学生”们。许多藏文典籍都记载吞弥去印度向婆罗门李瑾及班智达日巴僧格学习文字、声明等学问,返回吐蕃后,不仅将印度50个字母制成藏文30个字母,还将《宝云经》等21种经籍翻译成了藏文。这或许有点夸张,但他翻译了一定数量的佛经应该是事实。译经的开始,标志着佛教真正传入吐蕃。

至公元七世纪,吐蕃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自松赞干布登基后,吐蕃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性的改革措施,主要从四邻邦国或地区引进先进的科技文化。根据藏文史料,松赞干布首先为吐蕃创制了文字。《佛教史大宝藏论》记载了松赞干布时期的吞米桑布札依照当时印度的一种古文字创制藏文的经过:

那时西藏没有文字,特派“图弥阿努”的儿子(即图弥桑补扎)和随行人员一行十六人赴印度去学习文字。他们在班智达“拉日巴生格”(神明狮子)座前,学习了《声明》,而与西藏原有的语言配合起来,总摄为藏文三十个辅音字,以及“阿”和四个元音字,并参照“迦湿弥罗”的字体,在拉萨玛如堡,制造出西藏文字和《八种声明论》。[16]

藏文字的创制为吐蕃引进先进的科技文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从公元7世纪中叶开始,吐蕃已有条件,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而佛经的翻译恰恰也是在这一时期展开的。《贤者喜宴》载,松赞干布在位时:

    rgya gar gyi slob dpin ku sa ra dang bram ze shang ka ra dang /kha che ta nu dang /bal po shvi la manyadzu dang /rgya nag ha shang ma ha de w ache rnams byon /lo tsva ba thon mi samobha ta dang /devi mchan bu ngha rma ko sha dang lha lung rdo rje dpal sogs kyis vdus pa rin bo che tog gi gzungs /zla ba gron ma /dkom mchog sprin sogs bsgyur cing sher phyin stong phrag brgya pa yang bsgyur bar grags /gtso bor thugs rje chen povi mdo rgyud nyi shu rtsa gcig bsgyur te[17]

  天竺的阿阇黎古萨热、婆罗门香嘎、迦什弥罗之达努、泥婆罗之尸罗曼殊、汉地和尚玛哈德瓦茨(按:即旧译之大天寿和尚)等等,均来至吐蕃。译师屯米桑布扎及其弟子达磨郭霞以及拉垅多吉贝翻译了:《集宝顶经陀罗尼》、《月灯经》、《宝云经》等。据谓,还译有《十万颂般若经》。主要之(经)尚译有《观音经续二十一种》。[18]

    以上我们逐一分析了关于佛教传入吐蕃的几种主要观点。

总体而言,吐蕃时期的佛教从7世纪中期到9世纪中期,共存约二百年,藏文佛教史籍称为前弘期,大致相当于唐太宗到唐德宗期间。其历史可分为三大历史阶段,即佛教在吐蕃立足阶段(7世纪中叶—8世纪上半叶)、佛教在吐蕃的发展与繁荣阶段8世纪下半叶—9世纪初)、佛教在吐蕃的鼎盛与衰落阶段(9世纪初—9世纪中叶)。

(责任校对:吕其俊)



[1] []寺本婉雅著《龟兹国洞窟壁文与香巴拉国佛教》,,金伟等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14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霍巍《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兼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第37页。

[3]霍巍:《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兼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第40页。

[4]霍巍:《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兼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第40-41页。

[5]霍巍:《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兼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第42页。

[6]霍巍:《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兼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第42页。

[7]霍巍:《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兼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第44页。

[8]桑赤赞普的名称在藏文文献中sribs khrisrib khrisri khri等不同的写法,止贡赞普的名称在藏文文献中gri gumdri gum等写法。

[9] 才让太:《苯教在吐蕃的初传及其与佛教的关系》,《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第238-240页。

[10] 茨程坚赞:《雍仲苯教志琦珠项饰》雍仲林寺手抄本,第34叶正面至35页正面。转引自才让太:《苯教在吐蕃的初传及其与佛教的关系》,《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11] []R.A石泰安:《西藏的文明》,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印,1985年,第246-247页。

[12] 弟吴贤者(mkhas pa ldevu):《弟吴宗教源流》(ldevu chos vbyung rgyas pa,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9页。

[13] 尕藏加《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14] 《龙钦教史》(藏文),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20页。转引自尕藏加:《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第2728页。“吐火罗与于阗”在尕藏加书中作“吐货罗与和田”,有误。

[15]尕藏加:《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16]布顿大师著《佛教史大宝藏论》,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69页。

[17]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藏文),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82页。

[18]黄颢译注:<贤者喜宴>摘译(二)》,《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第4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