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集锦

关于弥勒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行 发布时间:2012-03-16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弥勒,是一位大众既熟悉、又了解的等觉菩萨、未来佛。在大小乘佛教中都记载了他将是继承释迦牟尼佛在此世界成佛的一位大菩萨,但是在大小乘佛教中对他却有不同的记载,这其中表现在授受衣钵的问题,弥勒菩萨出生地的问题以及大小乘经典中记载弥勒与阿逸多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问题等等,本文介于此,探讨一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弥勒  阿逸多  慈氏

【作  者】中国佛学院法师。    

一、弥勒之名的意义

弥勒,是梵语梅旦丽耶(Maitreya)的音译。在汉译佛典中Maitreya一词,有的翻译为梅旦丽药、梅呾利耶、末旦俐耶、弥帝礼、弥帝丽、弥帝隶、梅任梨、每怛哩、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等,这些都是从同一梵语的音译而来。弥勒华译为慈氏或者为慈尊。根据唐窥基法师所著之《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中所记载,弥勒意为慈氏,具有以下几个意义:

1、从其母亲而言:窥基法师引《贤愚经》第十二卷云:“其母素性不调,怀子以来,慈矜苦厄。”[1]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弥勒菩萨的母亲,本来是个性情很恶劣的女人,但是,自从怀上弥勒菩萨之后,她的性情突然之间就变好了,也变得特别仁慈了。所以,弥勒菩萨因为这个原因就称为慈氏。

2、从其父亲而言:唐窥基法师所撰的《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说:“其此慈者,父王本姓;父姓母姓,俱有慈故,名为慈氏。”[2]接着窥基法师又引经说:“慈氏本姓颇罗堕,字阿氏多……因以为名,由是得号。”[3]依弥勒菩萨父亲的姓氏,意为慈。所以,从另一个方面讲,弥勒名为慈氏,也是从其父亲而来。

3、从其自身而言:窥基法师的《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中云:“庆喜问佛,慈氏名因?佛言:过去此赡部洲有大国王,名达磨流枝,此云法爱。尔时有佛,号曰弗沙。有一比丘入慈三昧,身相安静,放光照耀。王问此僧,何定致此?佛言:入慈定。王倍生欣跃,此慈定巍巍乃尔!我当习之,生生不绝。往法爱王者,今慈氏是。从彼发意,常号慈氏,久习性成,佛称弥勒。”[4]这是叙述弥勒菩萨过去世的因缘。他从过去世作法爱王的时候就开始修慈定,入慈心三昧,生生不绝,故名慈氏。窥基法师接着又说:“欲显生生常习慈行,相师立名,远符往性,今古合称,故名弥勒。”[5]而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云:“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熟诸众生。”[6]弥勒菩萨从因地发心的时候开始,就常入慈心三昧,常修慈行,悲愍众生,发愿生生世世不食众生肉,所以被称为慈氏。弥勒菩萨救护众生,在窥基法师所撰的《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中也有记载:“宁当杀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慈悲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7]因弥勒菩萨有这些因缘事故,所以他就被称为慈氏,将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也称为慈氏。

二、弥勒经典的翻译

弥勒,是佛陀时代一位重要的人物。佛陀在大小乘经典中,常常提及弥勒,或与弥勒之间相互问答。而佛陀专门为弥勒所说的经典便有多种。

弥勒经典传译到中国最早是在西晋时代。竺法护于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五月,翻译出《弥勒本愿经》、《弥勒成佛经》各一卷。《弥勒本愿经》,根据梁僧祐撰的《出三藏记集》中所记载,《弥勒本愿经》又称为《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这部经与唐代菩提流志翻译的《大宝积经》卷四十二会〈弥勒菩萨所问会〉为同本异译。《弥勒成佛经》,现在《大正藏》中称为《弥勒下生经》。

其次,传译弥勒经典来华的,为姚秦时代鸠摩罗什法师。罗什法师是在姚兴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冬天来到长安的,他在弘始四年(公元402年)译出《佛说弥勒成佛经》与《佛说弥勒下生经》。这两部经收录在《大正藏》的第十四册里。《佛说弥勒下生经》,根据唐智升法师所撰的《开元释教录》里所记载:“弥勒下生经一卷(一名弥勒受决经,初云大智舍利弗,与弥勒来时经同本。第四出亦云弥勒成佛经,亦云下生成佛,或云当下成佛,见二秦录及僧)”。[8]我们知道,罗什法师所译的《佛说弥勒下生经》,另外尚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就《佛说弥勒下生经》与《佛说弥勒成佛经》的内容比较观之,《佛说弥勒下生经》是从《佛说弥勒成佛经》节录出来的,是同一系统,一个可以称为‘广本’,一个可以称为‘略本’。在《大正藏》里,下生经,称为《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成佛经,称为《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第三个传译弥勒经典的是刘宋时代的沮渠京声。京声为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的从弟,在宋孝武帝孝建二年(公元455年),译出《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根据梁僧祐撰的《出三藏记集》(以下简称为《僧祐录》)记载:此经“或云观弥勒菩萨经,或云观弥勒经。”[9]但是此经经文最后记载:“此经名弥勒菩萨般涅,亦名观弥勒菩萨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心。”[10]《僧祐录》又记载:“前二观先在高昌郡久已译出,于彼赍来京都。”[11]《开元录》却记载:“于杨都竹园寺及钟山定林上寺,译弥勒上生经等二十八部。”[12]通过对其他著作的研究发现,《僧祐录》与《开元录》所记载的略有出入。因为沮渠京声是在高昌郡获得此经的番本,将其带来京都(今江苏南京)译出来的。所以从这点上看,《僧祐录》所记载的就有些错误。

第四个传译弥勒经典的是北魏时代来华的菩提流支,他在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至孝静帝天平年间(公元534——537年)翻译了三十多部经典,其中关于弥勒的《弥勒菩萨所问经》一部。根据唐道宣律师所撰的《大唐内典录》中记载:“此经与大乘要慧经同本别出,于赵欣宅译,觉意笔受。”[13]《大乘要慧经》与《弥勒菩萨所问经》分别收录在《大正藏》的第十二册和第十一册里。《弥勒菩萨所问经》编辑在《大宝积经》中,为该经的四十一会——《弥勒菩萨问八法会》中。《大乘要慧经》与《弥勒菩萨所问经》,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略本’与‘广本’的关系。前者仅有二百余字,《大正藏》题为《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这个可以称为‘略本’;后者有两千余字,可以称为‘广本’。此外,菩提流支所翻译的《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九卷,并将所问经附录在论前,而此论即是解释《弥勒菩萨所问经》的。

唐代的义净法师,于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译出《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根据《开元录》所记:“此经为第六出,与罗什弥勒下生经等同本,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14]义净法师翻译此经是用五言偈颂,与罗什法师等所翻译的本子,形式稍异。

继义净法师之后,菩提流志法师来华,于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至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翻译出《大宝积经》二十六会,并收录前人所译,编写《大宝积经》四十九会一百二十卷,其中第四十二会——《弥勒菩萨所问会》,这是菩提流志所翻译。菩提流志所译此经,与竺法护所翻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体上也是为同本异译。

除了以上所记弥勒经典的译本之外,在现存的经典中尚有一部《弥勒来时经》,此经收录在《大正藏》第十四册里。根据《开元录》所记载:“此经为第三出,与罗什弥勒下生经等同本,见法上录。”[15]至于此经的译者,《开元录》中这样记载:“前三十六部四十二卷,并是入藏见经,莫知译主,诸失译录,阙而未书。似是远代之经,故编于晋末,庶无遗漏焉。”[16]此经不知道是谁翻译的,所以《开元录》把此经归于东晋录中。

现在将以上所记载存在的弥勒经典列表如下:

一、《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名《弥勒成佛经》),西晋竺法护译。

二、《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简称《弥勒本愿经》),西晋竺法护译。

三、《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简称《弥勒下生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四、《佛说弥勒大成佛经》(简称《弥勒成佛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五、《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简称《弥勒上生经》),刘宋沮渠京声译。

六、《弥勒菩萨所问经》,北魏菩提流支译。

七、《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唐义净译。

八、《弥勒菩萨所问经》,唐菩提流志译。

九、《佛说弥勒来时经》(简称《来时经》),附东晋录失译。

就古代经录记载观察,除了现存的弥勒经各种不同译本之外,其它尚有《著录》而失译的弥勒经典,现在也将这些列在下面:

一、《弥勒当来生经》。《开元录》记载:“初出,与弥勒来时经等同本。”[17]

二、《弥勒菩萨本愿经》,东晋祗多密译。《开元录》记载:“与法护弥勒本愿及宝积弥勒所问会同本,第二出,见长房录。”[18]

三、《弥勒作佛时事经》。《开元录》记载:“佑录无事字,第二出,与弥勒来时经等同本,见宝唱录。”[19]

四、《弥勒下生经》,梁真谛译。《开元录》记载:“承圣三年,于豫章宝田寺译,第五出,与罗什等出者同本。”[20]

此外,由别的经中节录出来名为《弥勒经》的,据《开元释教录》所记载的也有两种:

一、《弥勒经》一卷。《开元录》记载:“安公云:出阿含经(按:宋元明本作长阿含)。”[21]

二、《弥勒菩萨本愿待时成佛经》。《开元录》这样记载:“出《悲华经》。”[22]

综上所记,弥勒经的翻译先后有十余种。我们将这十余种译本加以归纳分类,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讲弥勒菩萨上生的;二是讲弥勒菩萨下生的;三是讲弥勒菩萨本愿的。记载弥勒上生的,为刘宋沮渠京声译的《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记载弥勒下生的,有很多种不同的译本,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大智舍利弗为代表的;二是以阿难为代表的。以舍利弗为代表的,根据《开元录》卷十二与卷十四所记,计有六种译本:一、弥勒当来生经一卷(西晋失译);二、弥勒作佛时事经一卷(东晋失译);三、弥勒来时经一卷(东晋失译);四、弥勒下生经一卷(一名弥勒受决经,姚秦鸠摩罗什译);五、弥勒下生经一卷(梁真谛译);六、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唐义净译)。这六种不同的译本,就《大正藏》中所收藏的仅有四种译本尚存,其它两种译本业已失传了。以阿难为代表的,为竺法护翻译的《佛说弥勒下生经》。竺法护的译本,与东晋的僧伽提婆翻译的《增一阿含经》第四十四卷第三经,文字完全相同。依据唐道宣律师所撰的《大唐内典录》记载,竺法护翻译的《弥勒成佛经》(一名《弥勒下生经》),是在西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译出的;而僧伽提婆翻译的《增一阿含经》是在东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译出的。由《大唐内典录》记载的年代来看,显然竺法护的译本在前,僧伽提婆的译本在后,二者相距94年。依照一般的常识推论,僧伽提婆翻译《增一阿含经》是采用竺法护的译本代替重译。不过这样的推论,大抵上是有问题的。《大正藏》第十四册中所收录了竺法护翻译的《弥勒下生经》,末后却有一段按语说:

按:开元录有译无本,中有法护译弥勒成佛经,一名弥勒当来下生经者,乍观

此经,即彼失本而还得之,其实非也。何则,罗什译弥勒成佛经目下注云:与下生

经异本,与法护译弥勒成佛经同本。两译一阙,则彼失本经,非此下生经六译三失之

一者明矣!又按孤山智圆重校金刚般若后序云:古德分经皆用纸数者,一纸有二十五

行,一行十七字。今捡失本弥勒经目下注云:一十七纸则计有七千二百二十二字,此

经只有三千一百七十六字,则尚未其半。岂是彼经欤?则丹藏无此经为得,然此经文

颇似汉晋经注。又有汉云之言,还恐此是三失本中第一本,录云今附西晋者耳。宋藏

还得而编入之为得之矣,而二录并无下生经是法护译者。今云法护译者何耶?伏俟

贤哲。[23]

我们仔细阅读《大正藏》的这段按语,再研究各种经录所记,可以得到一个具体的了解:竺法护翻译的《弥勒经》有二种,在现存的最早经录——《出三藏记集》里,却没有见到《弥勒成佛经》的记载。其《弥勒下生经》,“一名《弥勒下生经》”的,则见于后出的经录。后出之经录,有“一名弥勒下生经”之记载,所以才将竺法护翻译的《弥勒成佛经》与《弥勒下生经》误为一经,这显然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按语’的作者,又引孤山智圆以《弥勒成佛经》与《弥勒下生经》之字数为证明,说明《弥勒下生经》非竺法护之《弥勒成佛经》。

笔者认为,竺法护所翻译的《弥勒成佛经》,恐怕早已失传。后人可能将《增一阿含经》第四十四卷经文录出,别行流行,视其译文,乃属两晋时代之经文。此一错误,可能为后世者所造成的。《弥勒下生经》之各种译本,均以舍利弗为代表,此经则以阿难为代表,人物相异,不能视为同本异译。但是,僧伽提婆翻译的《增一阿含经》计有五十卷,其中不会于第四十四卷取竺法护之译文而代之,如果取竺法护之译本代之,僧伽提婆也应该有明确的交代。凡是翻译大部经典,为求文气一致,其中不会收录前人之译本而代替,此为一般译经的通则。寻此思考,研究推论,宋藏所收录之《弥勒下生经》显然不是竺法护所翻译的。

《弥勒下生经》成立的时代很早,我们从《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等,已见《弥勒下生经》的名字被引用在内了,可见《弥勒下生经》的出现,早于这些经典。近代发现的梵文典籍,其中有《弥勒下生经》的梵本。除了汉译《弥勒下生经》之外,尚有西藏译本,于阗译本,以及用回鹘文字书写的土耳其语本等。西藏译本与义净法师所翻译的经本相符;于阗语本,于1919年由Leumann翻译成为德文;土耳其古语本,大体是由印度语译成都货罗语(Tokhrl),再由都货罗语翻译成突厥(Turk)语。

记载弥勒本愿的,有竺法护翻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以及菩提流支翻译的《弥勒菩萨所问会》等。大体上来说,竺法护与菩提流支所翻译的这二部经堪称为‘同本异译’。

三、经典中对弥勒不同的记载

(一)授受衣钵的记载

佛教大小乘经典中都记载,此娑婆世界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佛将下生到此娑婆世界,在龙华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三会说法,度脱众生。但是,对于他从谁接受的衣钵,佛典中却有不同的记载。

《贤愚经》卷十二的“波婆离品”记载他的衣钵是由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诃波舍波提(汉译为大爱道)施与的:

时佛姨母摩诃波波提(MahāPrajāpati)。佛已出家,手自纺织,预作一端金色之袈裟,积心系想,唯俟于佛,既得见佛,喜发心髓。即持此氎衣[24],奉上如来。佛告昙弥,汝持此氎衣,往奉众僧。时波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故手纺织,规心俟佛,唯愿垂愍,为我受之。’佛告之曰:‘知母专心欲用施我,然恩爱之心,福不弘广,若施众僧,获报弥多,我知此事,是以相劝。’佛又言曰:‘若有檀越,于十六种具足别请,虽获福报,亦未为多,何谓十六,比丘比丘尼,各有八辈,不如僧中,漫请四人,所得功德,福多于彼,十六分中,未及其一,将来末世,法垂欲尽,正使比丘,畜妻挟子,四人以上,名字众僧,应当敬视,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时波波提,心乃开解,即以其衣,奉施众僧,僧中次行,无欲取者,到弥勒前,寻为受之。[25]

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诃波舍波提(汉译为大爱道),从佛出家之后,亲手织成一件金色袈裟,欲供养佛陀,而佛陀却让其施与众僧,并对其说施与众僧的种种功德。于是,摩诃波舍波提依于佛命,施与众僧,但是众僧都不敢接受,唯施到弥勒菩萨面前时,弥勒菩萨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下来。

不但《贤愚经》卷十二 “波婆离品”的记载之外,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的《杂宝藏经》卷四对此也有相同的记载:

昔佛在世,大爱道为佛作金缕织成衣,赍来上佛。佛即语言:用施众僧。大爱道

言:我以乳长养世尊,自作此衣,故来奉佛,必望如来为我受之,云何方言与众僧

也?佛言:欲使姨母得大功德,所以者何?众僧福田,广大无边,是故劝尔。若随我

语,已供养佛。时大爱道,即持此衣,往到僧中,从上座行,无敢取者,次到弥勒,弥

勒受衣。[26]

从上面的《贤愚经》卷十二 “波婆离品”和《杂宝藏经》卷四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弥勒菩萨的衣钵是由佛陀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授与的。但是《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中记载的弥勒菩萨受袈裟之事,与《贤愚经》等所记载的稍异。《贤愚经》等所记弥勒菩萨是直接从大爱道尼手中接过的袈裟,但《中阿含经·说本经》中记载弥勒菩萨是由佛陀授与金色袈裟,根本未提大爱道尼之名。如《说本经》记载:

尔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于是世尊回顾告曰:阿难!汝取金缕织成衣来,我今欲与

弥勒比丘。尔时尊者阿难受世尊教,即取金缕织成衣来授与世尊,于是,世尊从尊者阿

难受此金缕织成衣已。告曰:弥勒!汝从如来取此金缕织成之衣,施佛法众。所以者

何?弥勒!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世间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于是尊者弥

勒,从如来取金缕织成衣已,施佛法众。[27]

《中阿含经·说本经》中的这段文字,虽然记载得比较烦琐,但是弥勒菩萨的金缕织成的袈裟是由佛陀亲授的,这是非常明显的。此与《贤愚经》等所记载的最大不同。但是在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弥勒下生经》中对此又有不同的记载,此经说弥勒菩萨下生成佛后,其衣钵是由迦叶尊者代佛传授的:

尔时迦叶去如来不远结迦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

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

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须

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大迦叶,亦不应般涅,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

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摩竭国界提村中,大迦叶于彼

山中住,又弥勒如来将无数千人众,前后围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诸鬼神当与开门,

使得见迦叶禅窟。是时弥勒,申右手指示迦叶告诸人民,过去久远释迦文佛弟子,名曰

迦叶,今日现在头陀苦行最为第一,是时诸人见是事已,叹未曾有,无数百千众生,诸

尘垢尽得法眼净,或复有众生见迦叶身已,此名为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

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所以然者?悉由受我训之所致也,亦由四事因缘惠施仁爱利人

等利。尔时阿难,弥勒如来当取迦叶僧伽梨着之。[28]

从这段文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释迦如来谴四大声闻弟子不般涅槃,须待释迦佛教法灭亡之后方取涅槃,然迦叶尊者更须待弥勒成佛之后才取涅槃,因为弥勒佛要从其授僧伽梨衣。在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卷一中所记载的与上面所记载的又有所不同:

尔时弥勒佛,与娑婆世界前身刚强众生及诸大弟子,俱往耆崛山,到山下已,安

详徐步登狼迹山,到山顶已,举足大指,蹑于山根,是时大地十八相动,既至山顶,弥

勒以手两向擘山,如转轮王开大城门。尔时梵王持天香油灌摩诃迦叶顶,油灌身已,击

椎,吹大法蠡,摩诃迦叶即从灭尽定觉,齐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长跪合

掌,持释迦牟尼佛僧迦梨,授与弥勒,而作是言:大师!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

藐三佛陀,临涅时,以此法衣付嘱于我,令奉世尊。时诸大众各白佛言:云何今日此

山顶上有人头虫,短小丑陋着沙门服,而能礼拜恭敬世尊,时弥勒佛诃诸大弟子,莫轻

此人。[29]

这段所说的与上面《佛说弥勒下生经》中的记载稍有不同,上面记载的是弥勒如来取迦叶僧伽梨着之,而此处说的是迦叶尊者持释迦牟尼佛僧伽梨授与弥勒如来。但是这两处所说的大体上都是一样的,弥勒如来成佛之后,是由迦叶尊者代释迦牟尼佛授予弥勒如来僧伽梨的。

(二)弥勒出生地的记载

关于弥勒菩萨出生的地方,《贤愚经》卷十二的“波婆离品”中记载为波罗奈斯(Varanasi)国(相当于今天印度的贝那奈斯[Benare]),如该经中所说:

尔时波罗奈王,名波罗摩达,王有辅相,生一男儿,三十二相,众好备满,身色

紫金,姿容挺特。辅相见子,倍增怡悦,即召相师,令占相之。相师披看,叹言:“奇

哉!”相好毕满,功德殊备,智辩通达,出人表,辅相益喜,因为立字,相师复问:

“自从生来,有何异事?”辅相答言:“甚怪异常,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

悲矜苦厄,慈润黎元,等心护养。”相师喜言:“此是儿志,因为立字,号曰弥勒。”父

母喜庆,心无有量,其儿殊称,合土宣闻。[30]

在刘宋沮渠京声译的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也有记载,说弥勒菩萨出生地亦是在中印度的波罗奈斯,如其经云:

佛告优波离,弥勒先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生,却后十二年二月十

五日,还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31]

但是在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善财童子问弥勒会中却记载弥勒菩萨出生于南天竺。如该经卷六十云:

我于此阎浮提南界摩离国内,拘提聚落婆罗门家种姓中生,为欲灭彼骄慢心故,化

度父母及亲族故,于中受生。善男子,我于南方随诸众生所应示现而化度之。于此命终

生兜率天。[32]

唐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亦记载弥勒菩萨的出生地是在南印度,如该经卷七十九云:

然善男子!汝问于我从何处来者?善男子,我从生处摩罗提国,而来于此,善男子!

彼有聚落名为房舍,有长者子名瞿波罗,为化其人令入佛法,而住于彼,又为生处,一

切人民,随所应化,而为说法,亦为父母及诸眷属婆罗门等,演说大乘,令其趣入故,

住于彼,而从彼来。……于此命终,生兜率天。[33]

僧肇法师所撰的《注维摩诘经》卷一亦云:

弥勒菩萨,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波罗门之子。[34]

关于弥勒菩萨的出生地,依据经典的记载,有中印度波罗奈斯与南印度两种说法,而这一记载的差异,我们可以在《贤愚经·波婆离品》的经文中得以了解。《贤愚经》中记载,弥勒菩萨出生于中印度波罗奈斯,因其相貌非凡,波罗奈斯的国王,心生嫉妒,恐彼将来夺其王位,欲以加害。其父得知,遂将弥勒送往南印度其舅父家中居住,并从其舅父波婆离就学,研习经教,居住甚久。因此,有些经典记载弥勒菩萨是南印度人,大概也是由此而来。

《贤劫经》所记载弥勒菩萨的种姓,与其它大小乘经典所记载的完全相同,都是生于婆罗门种姓(梵志种)。不过,弥勒菩萨父母的名字,各个经典所记载却略有差异。《贤劫经》记载为:父名梵乎,母字梵经。如该经云

慈氏如来所生土地,城名妙意,王者所处,其佛威光照四十里。梵志种,父名梵乎,

母字梵经,子曰德力,侍者曰海氏。智慧上首弟子号慧光,神足曰坚精进。佛在世时,

人寿八万四千岁,一会说经九十六亿;二会九十四亿;三会九十二亿,皆得阿罗汉。舍

利并合共兴大寺,正法存立八万岁。[35]

但是在竺法护所译的《佛说弥勒下生经》记载为:父修梵摩,母梵摩越。该经卷一云:

尔时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爱敬,又且颜貌端正,不长不短,

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时修梵摩有妻名梵摩越,王女中最,极为殊妙,如

天帝妃,口作优钵莲华香,身作檀香,诸妇人八十四态永无复有,亦无疾病乱想之念。

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

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36]

鸠摩罗什译的《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记载为:父妙梵,母梵摩波提。正如此经所说的那样:“其城中有大婆罗门主名曰妙梵,婆罗门女名曰梵摩波提,弥勒托生以为父母。”[37]义净法师所翻译的《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中记载为,父名善净,母名净妙。如经中的颂文云:“辅国之大臣,婆罗门善净。……有女名净妙,为大臣夫人,名称相端严,见者皆欢悦,大丈夫慈氏,辞于喜足天,来托彼夫人,作后身生处。[38]东晋时代失译的《佛说弥勒来时经》中说:“有一婆罗门名须凡,当为弥勒作父;弥勒母名摩诃越题,弥勒当为作子。”[39]关于弥勒菩萨父母的译名不同,笔者认为,大概这是由同一梵文名字的音译和义译而来。这些在我们汉译佛典中可以经常见到。就比如:Sutra一名,汉译佛典中有的翻译为“修多罗”、“素旦览”、“修妒路”、“素怛缆”、“苏怛罗”等等,弥勒菩萨父母的译名,大致也是如此。

(三)弥勒与阿逸多

关于弥勒菩萨与阿逸多究竟是一个人或者是二人的问题?在佛典的记载中却颇有异说。大众一般的认为,弥勒菩萨就是阿逸多,这是根据《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等的记载而来的。阿逸多(Ajita),在汉译佛经里,有的译为阿氏多、阿恃多、阿耆多、阿誓担、阿制多、阿迭多、阿夷多等等,这些都是根据梵文Ajita音译而来。其意译为无胜、无能胜、无三毒等等。

记载弥勒菩萨就是阿逸多,如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

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于尼中及诸经藏,

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

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佛告优波离: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应正遍知,今于此众说弥勒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记。[40]

这是记载弥勒即是阿逸多的经文。唐朝窥基法师所著的《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解释说:“阿逸多者,此云无能胜,弥勒字也;名弥勒,字阿逸多。”[41]僧肇法师所著的《注维摩经》卷一亦云:“弥勒菩萨,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之子。”[42]

隋朝三论宗的祖师吉藏大师《弥勒经游意》说:“或云阿逸多是名,弥勒是性(姓);或云阿逸多是性(姓),弥勒是名。两释未详取舍也。皆人曩劫行慈,久习慈因,修慈以立为名,举德标人,故言慈氏。[43]

吉藏大师的记载与窥基法师的记载略有差异。窥基法师是记阿逸多与弥勒,一是其名,一是其字。吉藏大师所记,一个是其名,一为其姓,此为二者之间的区别。然指弥勒即阿逸多之说,则二者全同。阿逸多即是弥勒之说,除了引用上面的典籍之外,后汉时代支娄迦谶译的《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44]以及姚秦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中均有记载。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

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

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

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

喜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45]

在大乘佛教的经典里,阿逸多均被视为最后身的补处菩萨,法身大士,其位甚高。但是,在小乘佛教的经纶中,则将阿逸多视为声闻比丘或者是尊者。如《佛说阿罗汉具德经》所记载:“复有声闻,恒肃容仪,常怀欢喜,无能胜(阿逸多)比丘是。”[46]

说阿逸多与弥勒为不同的两人,佛经中亦有其记载。就如《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中便记载阿逸多与弥勒乃是二人。《说本经》云:

是时尊者阿那律陀亦在众中,于是尊者阿那律陀告诸比丘,诸贤!何用益利百千

万倍,设复过是,唯此至要,若有比丘,持戒妙法,成就威仪,入家受食,非为朝朝

益利百千万倍,所以者何?……尔时世尊在于燕坐,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诸比丘

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世尊闻已,则于晡时,从燕坐起,往至讲堂比丘众

前,敷座而坐,问诸比丘:汝等今日以何事故集坐讲堂?时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今

日以尊者阿那律陀因过去事而说法,故集坐讲堂,于是,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今日欲从

佛闻因未来事而说法耶?……世尊告曰:诸比丘!未来久远当有人民寿八万岁,人寿八

万岁时,此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鸡一飞。诸比丘,人寿八万

岁时,女年五百乃当出嫁,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唯有如是病,谓寒、热、大小便、

欲、饮食、老,更无余患。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有王名螺,为转轮王,聪明智慧,

有四种军,整御天下。……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以法教令,令得安

乐。……下便布施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

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尔时,

尊者阿夷哆在众中坐,于是尊者阿夷哆即从坐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

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作王,号名曰螺,为转轮王。于是世尊诃尊者阿夷

哆曰:汝愚痴人,应更一死,而求再终,所以者何?谓汝作是念,世尊!我于未来久远

人寿八万岁时,可得作王,号名曰螺,为转轮王,聪明智慧。……[47]

佛陀又告诉诸比丘说:未来人寿八万岁时,其时有佛,名弥勒如来,所性行之事,如我释迦一样,从人至天,自觉自证,具足清净,显现梵行。当时有一弥勒尊者,从座而起,对佛白言:

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于是世尊叹弥

勒曰:善哉!善哉!弥勒!汝发心极妙,谓领大众,所以者何?如汝作是念:世尊!

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

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48]

从上面《说本经》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阿夷哆与弥勒同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且是两个不同的人物。阿夷哆发愿将来作转轮圣王,从而受到佛陀的呵责;弥勒发愿未来成佛,而受到释尊的赞叹。

除了《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记载阿逸多与弥勒是两个不同的人物之外,佛陀在《贤愚经》卷十二里也记载阿逸多与弥勒为两个不同的人物。如此经的“波婆离品”中记载:

……于时弥勒,闻佛此语,从座而起,长跪白佛言:愿作彼弥勒世尊。佛告之曰:

如汝所言,汝当生彼为弥勒如来,如上教化,悉是汝也。于时会中,有一比丘,名阿

侍多,长跪白佛:我愿作彼转轮之王。佛告之曰:汝但长夜,贪乐生死,不规出耶?[49]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法师译的《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七八中,论到阿氏多与弥勒的问题。所记载弥勒与阿氏多的事迹,大抵与《说本经》、《贤愚经》等所记载的相同。唯其后面有一段问答,为《说本经》等所没有的。现在引录如下:

问:阿氏多及慈氏俱求未来八万岁时身,何故世尊诃阿氏多而赞慈氏?

答:阿氏多比丘于有起意乐、起胜解、起欣慕、起希望、起寻求,故佛诃之。慈氏

菩萨不于有起意乐、乃至寻求,然于利乐诸有情事,起意乐,乃至寻求,故佛赞之。

复次,阿氏多求世间轮王位,故佛诃之;慈氏求出世法轮王位,故佛赞之。如是求

流转王位,求还灭王位,说亦尔。

复次,阿氏多求自利乐,故佛诃之;慈氏求利乐他,故佛赞之。如是求自饶益,求

饶益他,说亦尔。契经虽作是说,慈氏汝于来世人寿八万岁时,当得作佛,名慈氏如来,

应正等觉,乃至广说。[50]

依据唐玄奘法师译的《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七八中所记载的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阿氏多与弥勒(慈氏),也是两个不同的人物。佛陀为什么呵责阿氏多而称赞弥勒,我们从《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七八的这段问答里大概可以知道其原由所在。

综观大乘经典的记载,阿逸多与弥勒乃是指同一个人;但是小乘的经典里却记载弥勒与阿逸多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到底弥勒与阿逸多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可以从大小乘经典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思考。

(四)关于弥勒成佛的记载

弥勒菩萨本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此为大小乘经纶所共同记载的。但是根据唐菩提流志法师翻译的《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说[51]:弥勒发心学佛,原本比释迦牟尼佛要早,其成佛亦在释迦牟尼佛之先,但因释迦牟尼佛的精进,反比弥勒菩萨先成佛。而弥勒菩萨在最后身菩萨道中,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继释迦之后而成佛。释迦为弥勒菩萨授记成佛,佛典中有很多的记载。如《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云:

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于尼中及诸经藏,

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

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

佛告优波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应正遍知,今于此众说弥勒菩萨摩诃

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52]

《贤愚经》卷十二也说:

于时弥勒,闻佛此语,从座而起,长跪白佛言:‘愿作彼弥勒世尊。’佛告之曰:‘如

汝所言,汝当生彼,为弥勒如来。如上教化,悉是汝也。’……于时在会一切大众,见

佛世尊,授弥勒决(记),当来成佛,犹字弥勒。[53]

关于弥勒菩萨成佛的记载,姚秦鸠摩罗什法师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云:

尔时弥勒与八万四千婆罗门俱诣道场,弥勒即自剃发出家学道,早起出家,即于是

日初夜降四种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54]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的《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五云:

阿难白世尊言:如来亦说过去恒沙诸佛取灭度者,如来亦知,当来恒沙诸佛方当

来者,如来亦知。如来何故不记尔许佛所造,今但说七佛本末?佛告阿难:皆有因缘

本末故,如来说七佛之本末。过去恒沙诸佛,亦说七佛本末。将来弥勒出现世时,亦

当记七佛之本末。……师子柔顺光,无垢及宝光,弥勒之次第,皆当成佛道。[55]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记载:

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

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所。

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经行林中,又有结发梵志五百人等,遥见弥勒威仪庠序,

相好清净,五体投地,如银山崩,成金花聚宝间厕,金花金台七宝为果……时诸梵志见

闻此事白佛言:世尊!如此童子威仪庠序,光明无量,与佛无异。于何佛所初发道心,

受持谁经,唯愿天尊,为我解说。佛告式干梵志,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

解说,令汝欢喜,乃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劫时,有世界名胜花敷,佛号弥勒,恒以慈

心四无量法教化一切。彼佛说经名慈三昧光大悲海云,若有闻者,即得超越百亿万劫

生死之罪,必得成佛,无有疑虑。……我今于佛法中,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

以此功德,愿于未来过算数劫。必得成佛,而号弥勒。[56]

《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中也说:

佛告诸比丘,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尔时尊者弥勒在

彼众中,于是尊者弥勒,即从坐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

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于是世尊叹弥勒曰:善哉!善哉!弥勒!汝发

心极妙,谓领大众。所以者何?如汝作是念,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

成佛,名弥勒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

人师、号佛。[57]

关于弥勒菩萨授记成佛的说法,佛典中记载的有很多,以上所引的这些经典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小部分,《大正藏》中还有很多关于弥勒菩萨授记成佛的记载。因为弥勒菩萨被佛陀授记成佛是大小乘经典中所公认的。

四、结语

由上可知,弥勒菩萨是一位法身大士,是一位即将接替释迦牟尼佛又一位在此娑婆世界成佛的大菩萨。从这一点来讲,一般大家所理解的是正确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各大经典中都说弥勒菩萨将接替他在此世界成佛。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们所理解的又不对,因为弥勒菩萨真正下生到此世界时,是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是在人寿八万岁的时候。弥勒佛降生到此世界,是把此娑婆世界建成一个相对美好的人间净土。弥勒菩萨降生到此世间,是用佛法来摄化大众,并不是用武力来统治大众。再者,弥勒菩萨从因地发菩提心时,就修慈心三昧,对一切众生都起慈悲之心,爱护一切众生。最后,我们应该发愿,愿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待到此间人寿八万岁时,来此娑婆世界,同期龙华三会的盛况,并且助弥勒菩萨化度众生,让此娑婆的苦难众生离苦得乐,同证菩提,达到涅槃之彼岸。

(责任校对:法恩)



[1]《大正藏》第38册,第275页上。

[2]《大正藏》第38册,第276页上。

[3]《大正藏》第38册,第276页上。

[4]《大正藏》第38册,第275页中。

[5]《大正藏》第38册,第276页上。

[6]《大正藏》第3册,第305页下-306页上。

[7]《大正藏》第38册,第275页下。

[8] 《大正藏》第55册,第512页下。

[9] 《大正藏》第55册,第13页上。

[10] 《大正藏》第14册,第420页下。

[11] 《大正藏》第55册,第13页上。

[12] 《大正藏》第55册,第531页中。

[13] 《大正藏》第55册,第269页上。

[14] 《大正藏》第55册,第567页中。

[15] 《大正藏》第55册,第509页下。

[16] 《大正藏》第55册,第510页中。

[17] 《大正藏》第55册,第502页上。

[18] 《大正藏》第55册,第508页下。

[19] 《大正藏》第55册,第510页中。

[20] 《大正藏》第55册,第538页中。

[21] 《大正藏》第55册,第502页上。

[22] 《大正藏》第55册,第516页上。

[23] 《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中、下。

[24] 注:此乃是用细棉布作的袈裟。

[25] 《大正藏》第4册,第434页上。

[26] 《大正藏》第4册,第470页上。

[27] 《大正藏》第1册,第511页上、中。

[28] 《大正藏》第14册,第422页中、下。

[29] 《大正藏》第14册,第433页中。

[30] 《大正藏》第4册,第432页中。

[31] 《大正藏》第14册,第419页下。

[32] 《大正藏》第9册,第783页上、中。

[33] 《大正藏》第10册,第483页上-下。

[34] 《大正藏》第38册,第331页中。

[35] 《大正藏》第14册,第50页下。

[36] 《大正藏》第14册,第421页下。

[37] 《大正藏》第14册,第424页中。

[38] 《大正藏》第14册,第426页上。

[39] 《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下。

[40] 《大正藏》第14册,第418页下。

[41] 《大正藏》第38册,第286页下。

[42] 《大正藏》第38册,第331页中。

[43] 《大正藏》第38册,第263页中。

[44] 《大正藏》第12册,第289页中。

[45] 《大正藏》第9册,第46页中。

[46] 《大正藏》第2册,第832页中。

[47] 《大正藏》第1册,第509页中-510页上。

[48] 《大正藏》第1册,第510页下-511页上。

[49] 《大正藏》第4册,第435页下-436页上。

[50] 《大正藏》第27册,第894页中。

[51] 《大正藏》第11册,第629页下。

[52] 《大正藏》第14册,第418页下。

[53] 《大正藏》第4册,第435页下-436页上。

[54] 《大正藏》第14册,第430页下。

[55] 《大正藏》第2册,第791页中。

[56] 《大正藏》第3册,第457页下-458页上。

[57] 《大正藏》第1册,第510页中、下-511页上。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