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集锦

一门深入与广学多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学诚 发布时间:2012-03-16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在学佛上,因各类人的契合点不完全相同,其适用的法门也就有所差异。在修行的整个心路历程之中,不同的阶段可能要用不同的法门对治问题。如何有序地修习无量法门呢?如何入一法门而兼通众多法门呢?善知识的引导至关重要,并还要认识到所有法门都是用来对治烦恼的。树立起正确的知见,正确处理一门与多门的关系,积极忏悔业障,这样身心就能安住,佛法学修也能稳步增上。

【关键词】一门深入  广学多闻  依师  观心  慈心持戒

【作  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第一副院长。

一、法门广开皆由方便,良药对症各有千秋

  我们常常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常常说“一门深入,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就是学习众多的法门,那么一门与多门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呢?很多人因为弄不清楚、没有理解好而在学佛法过程中产生很多疑惑:自己是学戒,还是修定?是开智慧,还是集福德?是学禅宗,还是学净土?是学密宗,还是学显宗?……不明白自己究竟要学什么,这都是对佛法没有理解透彻造成的。

  首先要清楚“门”的含义。每栋建筑内外都要设置许多门,为什么要开设这么多门?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更方便。试想要是没有设置可以开关的门,外面的大风直接吹进来,室内就不能保暖;一个人正在房间工作或学习时,其他人路过,就会受到干扰;要是没有设置分隔的房间和相应的门,整个建筑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单一空间。所以,门是为了保暖、通行便利、划分功能区间等实用目的而开设的,是为我们服务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使用门,从哪个门进、从哪个门出,以及通过哪些门才能前往我们想去的房间。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很深的学问,与佛法也完全相通。法门是修行成佛的方便,每个法门针对不同的烦恼,有其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如姚秦僧肇法师《注维摩诘经》云:“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1]《方广大庄严经》说:

  何等名为百八法门?信是法门,意乐不断故;净心是法门,除乱浊故;喜是法门,安隐心故;爱乐是法门,心清净故;身戒是法门,除三恶故;语戒是法门,离四过故;意戒是法门,断三毒故;念佛是法门,见佛清净故;念法是法门,说法清净故;念僧是法门,证获圣道故;念舍是法门,弃一切事故;念戒是法门,诸愿满足故;念天是法门,起广大心故;慈是法门,超映一切诸福事业故;悲是法门,增上不害故;喜是法门,离一切忧恼故;舍是法门,自离五欲及教他离故;无常是法门,息诸贪爱故;苦是法门,愿求永断故;无我是法门,不着我故;寂灭是法门,不令贪爱增长故;惭是法门,内清净故;愧是法门,外清净故;谛是法门,不诳人天故;实是法门,不自欺诳故;法行是法门,依于法故;三归是法门,超三恶趣故;知所作是法门,已立善根不令失坏故;解所作是法门,不因他悟故;自知是法门,不自矜高故;知众生是法门,不轻毁他故;知法是法门,随法修行故;知时是法门,无痴暗见故;破坏慢是法门,智慧满足故;无障碍心是法门,防护自他故;不恨是法门,由不悔故;胜解是法门,无疑滞故;不净观是法门,断诸欲觉故;不是法门,断恚觉故;无痴是法门,破坏无智故;求法是法门,依止于义故;乐法是法门,证契明法故;多闻是法门,如理观察故;方便是法门,正勤修行故;遍知名色是法门,超过一切和合爱着故;拔除因见是法门,证得解脱故;断贪是法门,不着痴垢故;妙巧是法门,遍知苦故;界性平等是法门,由永断集故;不取是法门,勤修正道故;无生忍是法门,于灭作证故;身念住是法门,分析观身故;受念住是法门,离一切受故;心念住是法门,智出障翳故;四正勤是法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故;四神足是法门,身心轻利故;信是法门,非邪所引故;精进是法门,善思察故;念根是法门,善业所作故;定根是法门,由心解脱故;慧根是法门,智现前证故;信力是法门,能遍超魔力故;精进力是法门,不退转故;念力是法门,不遗忘故;定力是法门,断一切觉故;慧力是法门,无能损坏故;念觉分是法门,如实住法故;择法觉分是法门,圆满一切法故;精进觉分是法门,智决定故;喜觉分是法门,三昧安乐故;轻安觉分是法门,所作成办故;定觉分是法门,平等觉悟一切法故;舍觉分是法门,厌离一切受故;正见是法门,超证圣道故;正思惟是法门,永断一切分别故;正语是法门,一切文字平等觉悟故;正业是法门,无业果报故;正命是法门,离一切希求故;正精进是法门,专趣彼岸故;正念是法门,无念无作无意故;正定是法门,证得三昧不倾动故;菩提心是法门,绍三宝种使不断故;大意乐是法门,不求下乘故;增上意乐是法门,缘无上广大法故;方便正行是法门,圆满一切善根故;檀波罗蜜是法门,成就相好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除悭吝故;尸波罗蜜是法门,超过一切恶道难处,教化众生守禁戒故;羼提波罗蜜是法门,永离慢、恚等一切烦恼,教化众生断诸结故;毗离耶波罗蜜是法门,成就引发一切善法,教化众生除懒惰故;禅波罗蜜是法门,出生一切禅定神通,教化乱意众生故;般若波罗蜜是法门,永断无明有所得见,教化愚痴暗蔽恶慧众生故;方便善巧是法门,随诸众生种种意解,现诸威仪及示一切佛法安立故;四摄事是法门,摄诸群生令求趣证大菩提法故;成熟众生是法门,不着己乐、利他无倦故;受持正法是法门,断一切众生杂染故;福德资粮是法门,饶益一切众生故;智慧资粮是法门,圆满十力故;奢摩他资粮是法门,证得如来三昧故;毗钵舍那资粮是法门,获得慧眼故;无碍解是法门,获得法眼故;决择是法门,佛眼清净故;陀罗尼是法门,能持一切佛法故;辩才是法门,巧说言词令一切众生欢喜满足故;顺法忍是法门,随顺一切佛法故;无生法忍是法门,得授记故;不退转地是法门,圆满一切佛法故;诸地增进是法门,受一切智位故;灌顶是法门,从兜率天下生,入胎初生,出家苦行,诣菩提场,降魔成佛,转正法轮,起大神通,从忉利天下,现入涅故。[2]

  虽然佛法本身是一味的,都是关于用心的方法,是治疗心病的法药,但不可乱用。就像人生病不能乱吃药一样,如果吃错了药,吃得越多越糟糕,最后还会产生抗药性,药也就彻底失去作用了。佛法亦然,四悉檀中的“对治悉檀”指的就是解决烦恼必须找正对治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烦恼,要运用不同的法门去对治。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说:“一切大小经律论,虽字字明珠、言言见谛,然各就习气所重、对治所宜,或随时弊不同,救拯有异。”[3]很多人修行出偏差也是因为不了解不同法门的各自作用,用错了法门。比如修不净观对治贪欲,修慈悲观对治瞋恚,修无常观策励精进。而如果用错了法门就会适得其反。如果瞋心重的人去修不净观,可能越修瞋心越重;贪心重的人修慈悲观,可能越修越贪着;修无常观修过头了,可能慈悲心就没有了。《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说:“多贪行者缘不净境,多瞋行者缘修慈境,多痴行者缘众缘性诸缘起境,憍慢行者缘界差别境,寻思行者缘入出息念境。”[4]《解脱道论》中说:

  欲行人,四无量不应修行,以净相故。何以故?欲行人作意净想,非其所行,如痰病人多食肥腴,非其所宜。行人,十不净想不应修行,恚想故。恚作意非其所行,如瞻病人饮食沸热,非其所宜。痴行人,未增长智,不应令起修行处,离方便故。若离方便,其精进无果,如人骑象无钩。欲行人应修不净想及观身,是其欲对治故;行人应修四无量心,是对治故,或当修色一切入,心随逐故;信行人当修六念处,念佛为初信定故;意行人当修观四大、于食不净想、念死、念寂,寂深处故,复次意行人于一切行处无所妨碍;觉行人当修念数息,以断觉故;痴行人以言问法,以时闻法,以恭敬法与师共住,令智增长。[5]

  选择学习什么法门,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如此才知道该用哪个法门。就如在一座大楼里面,要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路,但必须清楚先到哪个门,然后再到哪个门,最后再进哪个门。法就是一扇扇门,只有选对了门,才能走对路,从而解决问题。这些其实都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即从哪个门入是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最稳妥的。对此必须要非常有把握,糊里糊涂是不行的。

  一般人学了几年佛法,很容易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以为自己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了,其实不然。人与人千差万别,就像有些人喜欢吃西药而有些人喜欢吃中药,有些人喜欢吃汤药而有些人喜欢吃药丸或是胶囊。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吃汤药,你非让他吃,他就会起烦恼。那个人喜欢吃胶囊,就拿胶囊给他吃好了,吃了就能治病;有的人很忙,不方便吃汤药,只能吃胶囊。佛法也一样,我们不能随便给别人开药方,随便让别人服药,就很可能会出问题。

二、法法相融无有障碍,门门相通入佛殿堂

  佛为什么要开八万四千法门?普贤菩萨为什么要发十大愿?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发四十八愿?是否发一个愿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不同的愿代表不同的法门,都源自佛菩萨对众生的大悲心。正是为了照顾不同根基众生的需要,佛菩萨才开出众多法门。《华严经》说:“欲安一切众生类,出生自在胜三昧,一切所行诸功德,无量方便度众生。或现供养如来门,或现一切布施门,或现具足持戒门,或现无尽忍辱门,无量苦行精进门,禅定寂静三昧门,无量大辩智慧门,一切所行方便门,现四无量神通门,大慈大悲四摄门,无量功德智慧门,一切缘起解脱门,清净根力道法门,或现声闻小乘门,或现缘觉中乘门,或现无上大乘门,或现无常众苦门,或现无我众生门,或现不净离欲门,寂静灭定三昧门,随诸众生起病门,一切对治诸法门,随彼众生烦恼性,如应说法广开化。如是一切诸法门,随其本性而济度,一切天人莫能知,是自在胜三昧力。”[6]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说:“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7]太虚大师在《佛乘宗要论》说:“佛之与法皆随世间众生发现流行。世间众生染有深浅,觉有先后,种种差别,各各不同,而佛法因之亦有种种差别、各各不同以应之。约言佛法为八万四千法门,虽云繁多,而利乐众生则一。是为佛法随世界众生现行的原则。”[8]

  在学佛上,因各类人的契合点不完全相同,其适用的法门也就有所差异。对个人而言,光靠一个法门可能也是不够的。在修行的整个心路历程之中,不同的阶段可能要用不同的法门对治自己的问题,所以一般会用到多种法门。如果只执着用一个法,就可能会障碍其他无量法。就如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得各种病,但如果无论生什么病都只用一味药,而排斥其它的药,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疗效呢?《华严经》中说:“若有贪欲、瞋恚、痴,忿、覆、悭、嫉及憍、谄,八万四千烦恼异,皆令闻说彼治法。若未具修白净法,令其闻说十戒行;已能布施调伏人,令闻寂灭涅槃音。”[9]《大智度论》说:“六波罗蜜是菩萨初发心道;次行四禅、八背舍、九次第定及三十七道品,但求涅槃;十八空、佛十力等微细,但为求佛道。六波罗蜜道多为众生故;三十七品等但求涅槃;十八空等于涅槃中出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道。是三种皆是生身菩萨所行。所以者何?分别诸法故。今又一切法皆是菩萨道,是法性生身菩萨所行,不见诸法有好恶,安立诸法平等相故。此中佛自说因缘:菩萨应学一切法;若一法不学,则不能得一切种智。学一切法者,用一切种门,思惟筹量、修观通达。”[10]

  当我们与一个法门非常相应并产生好乐心理时,很容易心生骄慢而轻视其他人所学的法门。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心态,我们不可把八万四千法门对立起来,因为法法皆相通相融、相得益彰。比如一座大楼,每个门都是相通的,每个门都有用,我们不能只要一个门而舍弃其它的门。所有的法门共同构成了整个佛教大厦的整体,因此不应以一种比较高下的世俗心态来学习佛法。无论对哪一个法门,都决不可随意轻毁。《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如《白莲华》及《谛者品》宣说:一切佛语,或实或权,皆是开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义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遂判好恶,应理非理,及大小乘,谓其菩萨须于是学,此不须学,执为应舍,遂成谤法。《遍摄一切研磨经》云:‘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若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若作是云:此则应理,此非应理,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菩萨宣说,此是为诸声闻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独觉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诸菩萨所学,是为谤法。’”[11]太虚大师在《佛法僧义广论》说:“无论哪一宗,都有最殊胜的宗致,才能成立一宗。各宗所修的路途不同,但所趣向目的无非是唯一佛果,亦皆以真如实相为本,这就是殊途同归。所以无论修学哪一宗,都有莫大的利益,不得专赞此而谤斥彼宗,应当不相障碍。各宗各阐扬其特殊的胜义,同时并了知真本觉果之无二无别。倘使能悟平等性、发大悲心而修证,不管走哪一条路,总可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都是没有差别,平等平等。所以中国佛教有大乘八宗者,亦是历代菩萨祖师依佛开的方便法门而施设。众生喜欢哪一宗法门就随意择取修行,各各皆可起殊胜的观行,证无二的真理及成无上的佛果。”[12]

  从终极意义上讲,既然要建立成佛的宗旨,就必须具备开阔的心胸,对任何法门都不排斥,以策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精神。《大乘入道次第》亦说:“夫天池别乎行潦者,百川纳而莫遗;地岳殊于推阜者,众尘积而无弃故;求无上正等菩提,一切诸行莫不备习。”[13]

  如何有序地修习无量法门呢?如何入一法门而兼通众多法门呢?依师至关重要。因为依师能帮我们熏习正知见。所谓正知见,就是能准确看见门在什么地方,知道从哪个门进去,从哪个门出来。善知识以正知见来教授和引导我们走入正确的门道。有了正知见,才知道如何用功修行,才能非常清楚下手处在哪里、下一步该怎么走。《圆觉经》说:“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14]《解脱道论》说:

  若初坐禅人欲生禅定,当觅胜善知识。何以故?初坐禅欲生禅定,得最胜定,若离善知识,成不住分,如经中说。有云:比丘成于退分,如人独游远国,无侣开示,随意自行,如象无钩。若坐禅人所修之行,得善知识说法教诫,令其摄受,示除过患,使得善法,从教修行,精勤苦行,得最胜定,如富商主众所敬贵,如亲善人,如亲父母。善知识者,如象所系,令不动故;如御车人,使随去住故;如人执舵,为得善道;如医治病,为消苦楚;犹如天雨,润益诸种;如母养儿,如父教子,如亲无难,如友饶益,如师教诫,一切善法依是成满。是故世尊教于难陀一切梵行、所谓善知识,是故当觅胜善之人为善朋友。(卷第二)

  即使宿生修行等流很强的人也要靠善知识的点化,更何况从未走过修行之路的普通人呢?《大乘起信论》说:“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值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15]《坛经》中亦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跟随不同的善知识,熏习出来的知见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道路,但都能通达佛法的殿堂。而如果我们到处乱熏,这里听一下,那里听一下,分别计较,不能会通,知见就熏习不成;熏不成,就不能通达。以分别心,认为处处相违,这是不行的。《灵峰宗论》说:“学不难努力自修,难亲近知识;不难高谈名理,难实践躬行。盖单恃己灵,错修多端;尊师取友,熏习成性。”(卷第二)

三、一切法门返观自心,善观五蕴广演万法

  各种法门千差万别,如何能不相违?如何善巧修习?这里的关键在于要认识到三藏十二部中的所有法门都是用来对治自己的烦恼的。修道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自己,而非他人。如《坛经》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灵峰宗论》说:“无法不从心造,无法不即心具,识取自心,佛祖道尽矣!”(卷第二)心向内缘,把自己心中的问题弄清楚了,外在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或者很容易就可以化解。

  面对自己,从五蕴法开始。人由五蕴和合而成,身心的各种问题都可以纳入五蕴的范畴,即色、受、想、行、识。五蕴法时时刻刻与我们在一起,所以最容易修习。内在的五蕴法悟透了,然后再由此推广到一切法,都能跟五蕴法相摄。佛法可以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来涵摄一切。五蕴是略法,十二处是中法,十八界是广法,从此再开出无量无边的法。《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说:

  蕴、界、处各有几?蕴有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界有十八,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处有十二,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卷第一)

  一切众生的身形和外在的山河大地,都摄入色蕴的范畴。《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云:

  云何建立色蕴?谓诸所有色,若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何等地界?谓坚硬性。何等水界?谓流湿性。何等火界?谓温热性。何等风界?谓轻等动性。云何所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及法处所摄色。何等眼根?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清净色。何等耳根?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清净色。何等鼻根?谓四大种所造鼻识所依清净色。何等舌根?谓四大种所造舌识所依清净色。何等身根?谓四大种所造身识所依清净色。何等为色?谓四大种所造眼根所行义,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光、影、明、暗、云、烟、尘、雾、迥色、表色、空一显色。此复三种,谓妙、不妙、俱相违色。何等为声?谓四大种所造耳根所取义,或可意,或不可意,或俱相违,或执受大种为因,或不执受大种为因,或俱大种为因,或世所极成,或成所引,或遍计所起,或圣言所摄,或非圣言所摄。何等为香?谓四大种所造鼻根所取义,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何等为味?谓四大种所造舌根所取义,谓苦、酢、甘、辛、咸、淡,或可意,或不可意,或俱相违,或俱生,或和合,或变异。何等所触一分?谓四大种所造身根所取义,谓滑性、涩性、轻性、重性、软性、缓、急、冷、饥、渴、饱、力、劣、闷、痒、黏、病、老、死、疲、息、勇。何等法处所摄色?有五种应知,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定自在所生色。(卷第一)

  我们很容易在色上去比较,如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宽的、窄的、美的、丑的……心被外在的境界所转。例如买一辆汽车,我们往往讨论品牌、外观、性能、装饰等,而其实真正关键的问题是:谁来开、谁来坐、要去哪里、去做什么?学佛法也一样,最重要的是目的,有目的才有方向感,才不会迷惑、走错路。学佛走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方向不清楚。学佛的方向不是攀援外境,而是在内心用功。外境上很圆满、很成功,但是内心没有进步,问题还会再次出现。反之,内心成就了,就能超越所有外在问题,而所谓的问题也就不再是真正的问题了。真正的问题还是在内心。

  受蕴就是感受,可以分为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舍受。《大乘五蕴论》云:“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乐谓灭时有和合欲,苦谓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谓无二欲。”[16]《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云:

受蕴何相?领纳相是受相。谓由受故,领纳种种净不净业诸果异熟。……云何建立受蕴?谓六受身: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如是六受身,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复有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复有乐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乐有味受;乐无味受、苦无味受、不苦不乐无味受。复有乐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不乐依耽嗜受;乐依出离受、苦依出离受、不苦不乐依出离受。何等身受?谓五识相应受。何等心受?谓意识相应受。何等有味受?谓自体爱相应受。何等无味受?谓此爱不相应受。何等依耽嗜受?谓妙五欲爱相应受。何等依出离受?谓此爱不相应受。(卷第一)

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感受,当自己有了感受时才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才能感同身受。

  想蕴就是取相,即观察问题的角度。比如拍照,虽然面对相同的景物,但不同的人拍出来的照片却不尽相同,因为大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拍的。《大乘五蕴论》云:“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云:

  想蕴何相?构了相是想相。谓由想故,构画种种诸法像类,随所见、闻、觉、知之义,起诸言说。……云何建立想蕴?谓六想身:眼触所生想、耳触所生想、鼻触所生想、舌触所生想、身触所生想、意触所生想。由此想故,或了有相,或了无相,或了小,或了大,或了无量,或了无少所有无所有处。何等有相想?谓除不善言说无想界定及有顶定想,所余诸想。何等无相想?谓所余想。何等小想?谓能了欲界想。何等大想?谓能了色界想。何等无量想?谓能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想。何等无少所有无所有处想?谓能了无所有处想。(卷第一)

  行蕴,就是造作,造的各种各样的业会积累下来。《俱舍论》云:“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卷第一)[17]《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云:

  行蕴何相?造作相是行相。谓由行故,令心造作于善、不善、无记品中,驱役心故。……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鼻触所生思、舌触所生思、身触所生思、意触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诸善,思作杂染,思作分位差别。又即此思,除受及想,与余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总名行蕴。(卷第一)

行蕴跟想蕴紧密相关,人的造作跟人看问题的角度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取相非常重要。犹如拍照,若聚焦错了,则快门按得越多越麻烦。

  识蕴即分别判断。《大乘五蕴论》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云:“识蕴何相?了别相是识相。谓由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卷第一)我们的内心常常充满躁动,这都是妄心。心必须要清楚、明了,智慧现起,才不会虚妄分别。

  在五蕴法中,苦、空、无常、无我都能经由修习而通达,我们要去观察、思维和反省。如《杂阿含经》说: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周匝谛思惟,正念善观察,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于此苦阴身,大智分别说:离于三法者,身为成弃物,寿暖及诸识,离此余身分,永弃丘冢间,如木无识想。此身常如是,幻为诱愚夫,如杀如毒刺,无有坚固者。比丘勤修习,观察此阴身,昼夜常专精,正智系念住,有为行长息,永得清凉处。[18]

  一切法都要用到我们自己身上,法只有与我们自己的心相续结合时才能发挥作用。佛法归根结底是要对治自己、启发别人,而非对治别人。《法句经·自己品》说:“若欲诲他者,应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实最难。”《坛经》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如果我们佛法学得比较通达、透彻,则举手投足间都能让人有所感悟,因为其间内涵了很多佛法的深意。只有看得出自己和别人的五蕴哪里出了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这样学才能契理契机。通过对治自己、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别人看到了,跟我们接触了,就会受影响,从而发生改变。以佛法解决问题时,与世间法的不同之处即在于用心的方向、方法和下手处上。

如果不这样实际修习,光靠说教是不行的。没有对佛法的实际感悟,我们理解的很多东西都难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的和机械的,对法门的理解也往往停留在表层,不能把握其深义,因而也难以会通各个法门。如果你所讲的不是整个内心相续的自然流露,而只是一些佛学词汇的堆砌,那是起不了什么大作用的。如果我们自己都是支离破碎的,却向别人宣讲佛法,讲来讲去最后自己也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讲不下去,最终自己对佛法也不相信了。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样对佛法丧失了信心,心力退失,最后就修不下去了。

四、大小二乘修善断恶,闻思而修启慧增信

  法门包括大乘法门和小乘法门。虽然都是运度众生,但有很大的差别。如《大乘庄严经论》说:

  发心与教授,方便及住持,时节下上乘,五事一切异。释曰:声闻乘与大乘有五种相违:一、发心异,二、教授异,三、方便异,四、住持异,五、时节异。声闻乘若发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故;时节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脱故。大乘不尔,发心、教授、勤方便,皆为利他故;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故;时节亦多,经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是一切相违,是故不应以小乘行而得大乘果。(卷第一)

  小乘有无常,大乘也有无常;小乘有空观,大乘也有空观。但是由于发心不同、方便不同,最终的效果也大不相同。《菩提道次第广论》说:

  是故龙猛菩萨诸论,明显宣说声闻、独觉亦证一切诸法无性,以说解脱生死要由无性空见乃成办故。声闻、独觉乃至未尽自心烦恼,当修彼见。若烦恼尽,以此便足,不长时修,故不能断诸所知障。诸菩萨者,惟断烦恼自脱生死不以为足,为利一切有情欲求成佛,故至断尽诸所知障,经极长时无边资粮庄严而修。如是拔除二障种子,真能对治,虽是前说空性正见,然由长时修不修故,有惟能断诸烦恼障而不能断所知障者。譬如惟一通达无我,俱是见惑、修惑对治,然由惟能现见无我,若断见惑,不断修惑;断修惑者须长时修。如是断除所知障者,仅长时修犹非能断,亦必观待学余众多广大妙行。不修对治诸所知障,惟修能断诸烦恼障所有方便,故说声闻、独觉证法无我,无圆满修。《入中论释》云:“声闻独觉,虽亦现见此缘起性,然而彼等于法无我未圆满修,有断三界烦恼方便。”……此中可引二种希有定解:一、况云成佛,若无通达一切法无性正见,无余方便解脱生死。由此定解,以多方便发大精勤,求彼净见。二、能判大乘、小乘不共特法,谓菩提心及诸菩萨广大妙行。由此定解,于诸行品特能认为教授中心,受菩萨戒,学习诸行。(卷第二十三)

  概而言之,小乘空观是为了断恶,视人的烦恼和恶业为空的;大乘空观不仅要观空,还要修善,即发菩提心、造作善业。断恶与修善的性质不同,断恶并不等于修善。《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释沙弥篇》说:“大乘中三品即三聚:一、摄律仪,二、摄善法,三、摄众生。初则断恶,二即修善,三即度生。准《智论》中,二乘但有断恶一聚,虽有作持,还归离过;不修方便教化众生故,无摄善,自调自度。”[19]

  对治问题不等于一定就能生起善法,不犯错误也并不等于一定能够增长功德。例如,在寺庙里遵守规矩与发心承担是不同的。安分守己固然不会伤害别人,但未必就能利益别人;而如果真心利益别人,就肯定不会去伤害人。当善法现起时,烦恼就不易起,恶的力量会越来越弱。当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善法的时候,就可以降伏恶法,最后就能断恶。如《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云:“前心作恶,如云覆日;后心起善,如炬消暗。”[20]《大乘庄严经论》云:“爱他过自爱,忘己利众生,不为自憎他,岂作不善业?释曰:若略示彼义。菩萨爱他过于自爱,由此故忘自身命而利于他。不为自利而损于彼,由此故能于众生绝诸恶业。”(卷第二)《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入行论》)又云:‘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若不能真换,自乐及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谓当思惟,惟自爱执,乃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则是一切圆满之本。”(卷第九)因此,要修善心善念必须从众生的福祉入手。假如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断自己的烦恼,就发不起大善心。

  灰身泯智,心心念念想着个人,想着自己不犯错误,这是小乘的出发点。大乘法则不然,它建立在广度众生、自他兼利的出发点上。《菩提道次第广论》说:

  当知此中,士夫安乐,士夫威德,士夫胜力,谓能担荷利他重担,惟缘自利共旁生故。故诸大士本性,谓专一趣注行他利乐。《弟子书》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获水亦欢饮;士夫此为勤利他,此圣威乐士夫力。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如是见诸众生众苦逼恼,为利他故而发匆忙,是名士夫,亦名聪睿。即前书云:“见世无明烟云覆,众生迷堕苦火中,如救头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聪睿。”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卷第八)

  “乘”即车辆、运载之意。能度一个,还是二十个、五十个,就要看运输工具的运载能力。要想运载很多众生,就需要动力强劲的车辆。否则一旦人多了车子就跑不动了,甚至还可能出危险。车辆的动力就是我们的信心和愿力。信心就意味着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有疑就说明不确信。一般人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妄念中,真正有信心的时候很少,所以必须一直不断地串习,用佛法的名言来思维。

  佛法讲闻思修。《楞严经》讲:“从闻思修,入三摩地。”[21]学佛并非随便听听讲座、一场音声佛事那样简单。只有在听法之后认真思维,方能真实获益。如《俱舍论》说:“诸有发心将趣见谛,应先安住清净尸罗,然后勤修闻所成等,谓先摄受顺见谛闻,闻已勤求所闻法义,闻法义已无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习。行者如是住戒勤修,依闻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卷第二十二)

  闻、思、修是一个从文字到义理、逐步将佛法领纳于心的过程,其中思维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如《俱舍论》云:“闻所成慧唯缘名境,未能舍文而观义故;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全舍文而观义故;修所成慧唯缘义境,已能舍文唯观义故。譬若有人浮深驶水,曾未学者不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慧亦尔。”(卷第二十二)

  从广义上说,修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闻思的法义,以产生行为的力量。思维越多,智慧越容易增长。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

  复如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为先,以其修慧从修成故。若如是者,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思所成慧所决定义,故说修慧从思慧生。以是若有几许多闻,亦有尔多从此成慧。此慧几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从思成慧亦当不鲜。如思慧多,则多修行。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引德道理。故诸经论,皆说于修闻思最要。……又如至尊慈氏云:“抉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称量,观察修习道。”此说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卷第二)

  思维是修慧的基础和前提。现代人普遍缺乏思维能力,佛法听了不少,但往往不能依照法义去思维。不思维则佛法的道理不能转为自己的修慧,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激发行为的力量,最终只能算是掌握了一些知识而已。仅仅掌握很多佛学知识,并不能帮助我们树立正见。佛学知识越多,反而可能知见越有问题。就如一个人拥有许多珠宝,虽然珠宝本身是好东西,但珠宝能当饭吃、能当衣穿吗?只有拿珠宝去换米、油、面、衣服,才能对生命产生实际的作用。

  听闻佛法是为了让我们树立正知见,培养思维能力。有了思维能力,我们学的法就能在内心等流,从而使善法不断积聚、业障不断消除。《大悲经》云:“应正身律仪、口律仪、意律仪,当作是念:愿我敬信速得具足,愿我深心正直具足,愿我身心具善思惟。……善思惟者,当得五种功德利益。何者为五?一者不妄语,二者不两舌,三者不绮语,四者不贪欲,五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天人中。”[22]《大方等大集经》说:“喻如百千年垢腻,可于一日浣令鲜净。如是于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惟,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23]如果思维能力不够,佛学名词就会在内心越积越多,这样再好的法非但起不了作用,反而会造成诸多障碍。

五、执一废万障道丛生,消业除障忏悔法门

  恶法会障碍我们,善法有时也会障碍我们。这是因为如果执着于“一门深入”,认为只修一个法就可以了,就会给修习其它法造成障道因缘,最终导致修不上去。比如看了一本书或听了几盘录音带,就认为只有这个最好,其它的都不好、都可以不要。一旦产生这种执着后就很麻烦。认定只有自己学的法门才是最好的,别人的都不好、都不对,如果这样一直熏习下去,这种知见就越来越顽固,最后佛法也就学不进去了。一般凡夫往往学什么就执着什么,执着是最深层的我见的体现。

  佛法归根到底是心,障道因缘都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而产生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法是一种境界,我们内心的境界有问题时就需要另外一种境界、另外一种力量来对治,然后慢慢培养一种更高的境界,这样才能步步上升。就如开车遇到路上有大石头挡住去路时必须清除后才能继续前进一样,我们在修行道路上的业障、烦恼障等也必须清除。我们要借助很多法门,才能不断克服各种障碍。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

  谓于引导修道知识敬心微劣,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如是若心不乐修行,当修暇满;若著现法,当修无常、恶趣过患以为主要;若觉慢缓所受佛制,当自思惟是于业果定解劣弱,则以修习业果为主;若于生死缺少厌患,求解脱心则成虚言,故当思惟生死过患;若凡所作,皆为利益有情之心不猛利者,是则断绝大乘根本,故当多修愿心及因;若受佛子所有律仪,学习诸行,而觉执相系缚猛利,当以理智破执相心一切所缘,而于如空如幻空性,净修其心;若于善缘,心不安住,为散乱奴,则当正修安住一趣。是诸先觉已宣说者,以彼为例;其未说者,亦当了知。总之,莫令偏于一分,令心堪修一切善品。(卷第二十四)

  烦恼业障犹如毒素。今天中了毒,当天就要赶紧消毒、吃药,这样毒素才不会蔓延。起烦恼造了业,当天就要忏悔。忏悔之后,当天就清净了,这样烦恼业习的力量就不会一直在内心中相续等流下去。若不忏悔,烦恼业习的力量就会一直持续,并且会越来越厉害,这样就会逐渐障碍我们修行、修道,甚至最后使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难以为继。

  所有修行的障碍都必须净除。忏悔是清除障碍的重要法门。比丘受戒时也要忏悔,忏悔无始以来的种种恶业,受戒的地方就叫忏悔坛。那么应如何忏悔呢?首先要知道忏悔的内涵。忏悔有取白舍黑、修来改往、陈罪断心等多种含义,如智者大师《金光明经文句》云:

  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于王,伏款顺从,不敢违逆。不逆为伏,顺从为首。行人亦尔,伏三宝足下,正顺道理,不敢作非,故名忏悔。又忏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须悔而勿作,白法须企而尚之,取舍合论,故言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往日所作恶不善法,鄙而恶之,故名为悔;往日所弃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愿勤修,故名为忏。弃往求来,故名忏悔。又忏名披陈众失、发露过咎、不敢隐讳,悔名断相续心、厌悔舍离。能作、所作合弃,故言忏悔。又忏者名惭,悔者名愧;惭则惭天,愧则愧人;人见其显,天见其冥,冥细显粗,粗细皆恶,故言忏悔。[24]

  忏悔是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之一,是从凡夫乃至等觉菩萨的必修法门,无人有可不修之理。如智者大师《金光明经文句》云:

  人中八苦,一苦尚不可忍,况八苦交横?应当忏悔,灭除业障。……若出家人虽欲修道,为五烦恼所障,心不得停心,为四颠倒所惑,不得入四念处,亦须忏悔,除灭业障。……虽入有余涅槃,犹有果身在,身子(舍利弗)风热,毕陵伽眼痛,欲弃有余(有余涅槃)入无余,亦须忏悔。虽断三界正使(烦恼)尽,习气尚存,亦须忏悔。……辟支佛地,但作神通,不能达文字;菩萨地,未穷至极;如是等位,皆须忏悔,灭除业障。……十住已去,乃至等觉已来,秖如十四日月,非十五日月,匡郭未圆,光未顿足,暗未顿尽,应须忏悔,灭除业障。(卷第三)

  忏悔的方法包括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其用途也不尽相同,首要的是要建立正确的认识和心态。《法苑珠林》中例举了正信因果、惭愧、观命无常、发露向他、要期断恶、发菩提心、修功立德、守护正法、念佛功德、观罪性空等十种心态:

  一者,正信因果,不迷不谬。为善获福,为恶得罪。虽无作者,果报不失;虽念念灭,业不败亡。信为道源,智为能入;既智且信,众善根本。用此正信,翻破不信一阐提心。由备此心,方能起忏。

  二者,悔罪要方,惭愧为本。我惭此罪,不复人流;愧我此罪,不蒙天护。是为白法,亦是三乘行人、第一义天出世白法。是为惭愧,翻破无愧之黑法也。要具此心,方能行忏,后条例耳。

  三者,怖畏无常,命如水沫,一息不还,随业流转。觉无常已,食息无闲。是为无常,翻破保常不畏恶道心也。

  四者,发露向他,说罪轻重。以露罪故,罪即焦枯,如露树根,枝叶凋落。是为发露,翻破覆藏现净心也。

  五者,断相续心,毕竟舍恶,克决雄猛,犹若刚刀。是为决定,要期断恶,翻破恶念相续心也。

  六者,发菩提心,普拔一切苦,普与一切乐。此心弘广,无所不遍,是为大乘菩提之心,翻破遍恶心也。

  七者,修功补过,勤策三业,精进不休。是为修功立德,翻破不修三业、无辜起恶心也。

  八者,守护正法,不念外道邪师破坏佛法,誓欲光显,令久住也。是为守护,翻破灭一切善事心也。

  九者,念十方佛无量功德、神通、智慧,欲加护我,慈哀我苦,赐我除罪清净良药。是为翻破念恶知识心也。

  十者,观罪性空。罪从心生,心若可得,罪不可无;我心自空,空云何有?善心亦然。罪福无主,非内非外,亦无中间,不常自有。但有名字,名之为心;但有名字,名为罪福。如是名字,名字即空,还源反本,毕竟清净。是为观罪性空,翻破无明颠倒执著心也。[25]

六、安住当下以法为心,成就团队担佛家业

  树立起正确的知见,正确处理一门与多门的关系,积极忏悔业障,这样身心就能安住,学修也能稳步增上,就不会躁动乱跑。很多修行人在各种法门间学来学去,跑各种道场,其实都很莫名其妙。到最后自己人老了,体能没了,心力也就没了。

  学习佛法其实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就是要有信心并树立正见,针对自己的烦恼按部就班地修行,一点一滴去发愿,一点一滴去做,一点一滴去体会,一点一滴去改变,一点一滴去落实。通过自身的造作去利益别人,这样我们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感受就会有所不同。就如盖一个房子,准备好建筑材料是必须的,但建筑材料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房子,还需要很多其它的辅助材料以及很多人工,按照工序甚至日夜不停地干,最后才能建成房子。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缜密的规划,没有吃苦的毅力,没有长远的发心,没有和合的团队,没有勇猛精进的实干精神,光是空口说大话,是没什么大用的。要发展佛教,整个时空因缘的变化是众生最大的共业。如果不了解时空因缘,连度众生都是很不现实的问题。所以只能从自己开始,从团队开始,然后慢慢地去努力付出,以影响周围的环境。要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做出一番广大的佛法事业,这种想法纯属异想天开,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珍惜当下的每一个因缘——出家的因缘、受戒的因缘、学戒的因缘,珍惜当下遇到的师友和团队。

  我们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未来要成就什么?对此我们要常常思考。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不能老是想着“我昨天做了什么事情”、“去年做了什么事情”、“过去有多么了不起”、“过去我有什么问题”……把过去的问题一直放在心里就会出问题,把过去的成绩一直放在心里也会出问题。佛法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目的是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就是要我们往前看。往前看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做饭的时候一定要有米、菜、燃料。从现在开始准备,到了吃饭的时间才能有饭吃。学佛亦然,今天为明天做准备,今年为明年做准备,今生为来生做准备,生生世世为成佛做准备。明白了这个道理,人就不会没事干。

  时时刻刻活在当下,就是清楚自己现在在做什么。若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岂不成了行尸走肉?不是活在当下的人,只是个肉团,或者说心已经死了,因为他的意识不明了、不清楚,第六意识心的力量很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生命一直都处在轮回之中,白天、黑夜,青年、壮年、老年,生、老、病、死……周而复始,轮转不息。

  在昼夜交替、年复一年的过程中,若我们失去心愿的主导,随业而流转,就是轮回。菩萨靠愿力主导生命,故能成就无边的功德,从而行愿无尽、生死自在。藏传佛教中有很多活佛不断转世再来,也是这一世做不完,下一世继续做,一直往下延续,就是行愿无尽。愿就是最终成佛,行就是积聚无量的福德智慧资粮,一点一点地积聚,直到圆满,最后就真的成佛了。

  佛法是可以一点一点去落实和实践的。一定要具有真正的信心,不要怀疑。疑也是烦恼,烦恼与法是冲突的。有烦恼,法就用不上;用不上法,心就随烦恼转;心随烦恼转,做事情就是造恶业、染污业;造恶业、染污业,就会顺着轮回的轨道流转。如果造善业,我们就容易跟菩提大愿相应,心就可以主导现在的业,主导生命。虽然人身是过去异熟的感果,但我们能够通过当下的努力来改变未来的生命。善业不断地持续,等流不断地造作,就可以改变明天、改变未来,从而使现实的世界慢慢从部分开始改变,乃至改变整体。这样,人的生命品质也就越来越高。这就是增上生,一生比一生殊胜;落实到眼前,就是一天比一天好。如果我们不是一天比一天好,那么非升即堕,就很麻烦了。

  我们应该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烦恼一天比一天少,善业一天比一天多。怎样体现善业呢?应通过落实于广大事业来体现。如果什么事都没有,天天睡觉,那怎么行?通过做善事才能广度众生,度众生的心需要缘在具体的事情上。比如听一堂经的时候,需要有人给大家搬柴、煮饭、洗碗。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学法、用法,修欢喜心、修随喜心,参加师友的互动并用心地缘念回向,其意义就不仅仅是搬柴煮饭,所做的事情就能成为真正的成佛资粮。

  做同样一件事情,若是佛法的心在主导,那就是佛法;若不是佛法的心在主导,那就是世间法。在世间买菜,一把菜十块钱就是十块钱的价值;用佛法的心买一把菜,就是无边的资粮,意义就完全不同。世间的价值观都是无常的,会随着人的知见而发生变化;佛法的价值观则不然,佛法是永恒不变的,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一切世间法都是由人的分别心虚妄分别出来的,因而有种种的差别;佛法就不同,万法回归自心,万法都是从我们内心中开显出来的,都能在我们的内心中得到体现和成就。一切恶法来源于染污的烦恼心,一切善法来源于自性清净心,所以说修行就是修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曰:“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知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卷第九)[26]《坛经》云:“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我们学佛也好,持戒也好,都离不开团队。出家人受戒以后称为比丘,四位比丘以上才能称作僧,所以僧本身就有团队、和合之意。出家人如果不具备和合团队的观念,“僧”就会有问题。如果时时刻刻仅想着自己一个人,就会给团队造成麻烦。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意见不一致,很多僧法就做不了。佛陀制定比丘戒律的根本目的,是让正法久住,让僧团延续壮大。僧团里每个人的善业都能影响别人,别人的善业也会影响自己,因此整个僧团中所有人的生命和业力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明白这一点,我们持戒时就不会只缘着自己,就会以成就团队的心来持戒。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受戒后,因害怕犯戒、造业,团体的很多事情都不想去做。比如让他去洗菜,他会说:“哎呀!洗菜会把虫子弄死。我不去,你去洗吧!”这其实是很有问题的想法!既然如此,那么你吃饭的时候有没有想:“洗菜弄死了虫子,这菜有关的业不清净,我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呢?”其实我们的心应该转过来,应该去想怎么洗才能够尽量少伤害虫子。如果因不可避免的原因违犯小戒,以惭愧心如法作忏悔,仍然能恢复清净,这样也就自他两全了。如果总是担心犯戒,就不会去做事情。僧团里的很多事情没人做,往往是这样造成的。每个人都说:“这个事情会造恶业,你不要找我,你们去做吧!”只着于一点,没有整体的考量和担当,乃至只考虑自己一个人持戒不堕地狱,毫不慈念他人,这种心行与戒律的根本精神是相违的。

  大小乘戒律的根本都在于慈悲。如《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说:“于一切众生上慈心,得波罗提木叉戒。”[2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说:“问:别解脱律仪由何等心得?答:由普于一切有情起善意乐、无损害心得。若起此心于某处受、某处不受,不得律仪,由此律仪遍于一切所应受处得防护故。”[28]《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说:

  有十种菩提心戒:所谓一者为求一切众生利故,非独利己;二者所修道业回施众生,愿速成佛,非专为己;三者以坚牢行利他世业,亦非为己;四者戒行清净,增长菩提,历劫忍辱无有疲倦;五者布施为戒,乃至能舍头目髓脑利众生故;六者持戒为戒,菩萨不舍无戒众生;七者忍辱为戒,菩萨不惧一切魔军;八者精进为戒,为众生故,积集佛道无有疲倦;九者禅定为戒,菩萨为声闹乱定心不动;十者智慧为戒,菩萨见诸世法想同菩提;空相为戒,菩萨不染世间;慈悲为戒,不入涅槃。[29]

  佛制戒也是本着慈悲心。如《四分律》中说:“世尊慈念众生故,而为说法。”[30]《阿毗昙毗婆沙论》说:“修多罗依力故说,毗尼依大慈故说,阿毗昙依无畏故说。”[31]因此,我们也应顺应佛心而本着慈悲心来持戒,否则即使持戒滴水不漏,也是有所偏差的,乃至佛所不喜。例如佛世时曾有比丘与居士同睡一个房间,被居士观过讥笑。后来佛就制戒不许比丘与未受比丘戒的人同睡一个房间。比丘们严守这条戒,晚上在僧坊睡觉时,将年幼的沙弥罗睺罗赶出房间。罗睺罗没地方过夜,只好跑到厕所里呆着。佛知道后就将罗睺罗带到自己的房间,让罗睺罗睡觉,佛自己则一夜坐着没睡。第二天早晨,佛召集比丘,呵责他们无有慈心,并更改戒条。如《四分律》记载说:

  尔时佛在拘睒毗国,诸比丘如是言:“佛不听我曹与未受大戒人共宿,当遣罗云出去。”时罗云无屋住,往厕上宿。时佛知之,往诣厕所,作謦欬声。时罗云亦复謦欬,世尊知而故问:“此中有谁?”罗云答言:“我是罗云。”复问:“汝在此中作何等耶?”答言:“诸比丘言:不得与未受具戒人共宿,驱我出。”世尊即便言:“云何愚痴比丘无有慈心,乃驱小儿出?!是佛子,不护我意耶?!”即便授指与之令捉,将来自入住房,共止一宿。明日清旦集诸比丘,告言:“汝等无慈心,乃驱出小儿!是佛子,不护我意耶?!”(卷第十一)

  要修习慈悲心,应懂得大家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这样才会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才会明白谁去做都是一样的,这才是菩萨发心。越是苦的、累的,乃至越有危险的事情,越是应该带头去做。过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像炸碉堡、炸桥梁这种危险的任务都有很多人愿意去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个人的幸福离不开国家的安宁。在僧团中,如果时时刻刻只想着自己不下地狱,别人下地狱就不去管了,这样的起心动念根本不符合佛法!这样处理问题,肯定会造成处处与他人对立。现实中这类现象非常多,尤其是学戒律学得比较偏执的人更是如此,他们没有从内心认识到人与人、业与业都是有关联的。一些寺庙里人与人之间不相和睦,其实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无论善业还是恶业,都是在与别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作用和力量。有些业种在我们心里,被外缘引发而产生行为。因此,自己的业与别人是有关联的。同样,别人的业与自己也是有关系的。别人做得好,我们起欢喜心,随喜他的功德,我们也造善业了;别人做不好,我们心里起烦恼,也造了恶业。所以我们要培养大局观,要考虑到问题的整体性、长远性和连续性,这样我们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假如天天想的都是个体,怎么会有好的成就呢?而如果时时刻刻考虑的都是团队整体,那么自己的很多问题也就自然不成问题了,最终我们才能有所成就。菩萨考虑的是所有众生的事情,所以才能广度众生。

  在一个僧团中,我们要把整个僧团的清净、和合、增上作为考虑问题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并不断去熏习这些基本观念。这样慢慢地学,有进步了,有能力了,才有办法承担教法、住持佛法。否则,无论学法、受戒、持戒都会遇到诸多障碍,学一法而障碍一切法,得一法而失无量法。如果真正有所发心并踏踏实实地行持,不好高骛远,不分别拣择,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从而真实荷担如来家业!

(责任校对:源正)



[1] 姚秦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冊,第396页下。

[2]《大正藏》第3冊,第545页上。

[3] 明朝蕅益《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嘉兴藏》第36冊,第278页中。

[4] 印度无著菩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大正藏》第31冊,第687页上。

[5] 优波底沙尊者《解脱道论》,《大正藏》第32冊,第412页上。

[6]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09冊,第435页上。

[7] 唐朝惠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冊,第35页上。

[8] 《太虚大师全书·佛法总学》,台湾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11月,第1冊,第138页。

[9] 唐朝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10冊,第444页上。

[10] 印度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第707页上。

[11] 元朝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福建莆田广化寺流通处,2005年,第1卷,第14页。

[12] 《太虚大师全书·佛法总学》,台湾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11月,第1冊,第304页。

[13] 唐朝智周《大乘入道次第》,《大正藏》第45冊,第455页上。

[14]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藏》第17冊,第920页中。

[15] 印度马鸣菩萨著,梁朝真谛《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32冊,第578页下。

[16] 印度世亲菩萨造,唐朝玄奘译《大乘五蕴论》,《大正藏》第31冊,第848页中。

[17] 印度世亲菩萨造,唐朝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29冊,第4页上。

[18] 《杂阿含经》,《大正藏》第02冊,第69页上。

[19] 宋朝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大正藏》第40冊,第418页中。

[20]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大正藏》第17冊,第582页中。

[2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藏》第19冊。第128页中。

[22] 《大悲经》,《大正藏》第12册,第972页中。

[23] 《大方等大集经》,《大正藏》第13册,第123页下。

[24] 隋朝智者《金光明经文句》,《大正藏》第39册,第59页上。

[25] 唐朝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册,第915页下。

[26]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正藏》第3册,第324页下。

[27]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大正藏》第23册,第507页下。

[28] 五百大阿罗汉著,唐朝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第624页下。

[29]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大正藏》第17册,第957页下。

[30] 《四分律》,《大正藏》第22册,第1013页中。

[31] 印度迦旃延子造,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8册,第2页上。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