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集锦

高峰原妙禅师行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传印 发布时间:2012-03-16 浏览次数:

传印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

 

编者按:高峰原妙禅师是宋末元初的一位著名禅师,为临济宗杨岐派第十七代祖师。禅师一生深居隐修,持戒谨严,继承和发扬了“庵居知识”的传统,颇有古德之风,并开创了“师子正宗派”,故归信者众,被誉为“高峰古佛”。著名弟子有世称“江南古佛”的中峰明本等。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极其深远。此稿为传老旧年之作,将禅师生平行状一一进行梳理,以飨后学。

1238年戊戌,南宋·理宗赵昀(yún)嘉熙二年三月二十三日申时诞生

吴江(江苏)人。俗姓徐,母周氏,梦僧乘舟来投宿而孕。才离襁褓,喜趺坐。

1岁至14

遇僧入门,辄爱恋,欲从之游。

1252年壬子,宋理宗赵昀淳祐十二年:师15

恳请父母出家,投嘉禾密印寺,礼法住为师。

1253年癸丑,宋理宗赵昀宝祐元年,师16

薙发为沙弥。

1254年甲寅,宋理宗赵昀宝祐二年,师17

受具足戒。

1255年乙卯,宋理宗赵昀宝祐三年,师18

习天台教。

1257年丁巳,宋理宗赵昀宝祐五年,师20

更衣入净慈,立三年死限学禅。父兄来访,巍然不顾。

1259年己未,宋理宗赵昀开庆元年,师22

向断桥妙伦和尚请益,令参“生从何来,死归何去”,胁不至席,口体俱忘。或如厕,惟中单而出;或发函,忘扃鐍而去。时同参僧显慨然曰:“吾己事弗克办,曷若辅之有成!”朝夕护持唯谨。

然而,在参究方面,意分两路(生何来?死何去?),心不归一。又不曾得断桥和尚说做工夫处分晓,看看耽搁一年有余,每日只如个迷路人相似。因被三年限逼,正在烦恼中,忽见台州净兄说及雪岩和尚[1]常垂问做工夫事。时雪岩祖钦和尚寓北磵塔头,遂怀香恭诣请益。方问讯插香,被一顿痛拳打出,即关却门。一路垂泪,回至僧堂。

次日粥罢,复上,始得亲近。即问以前做处,师一一吐露。当下便蒙剿除日前所积之病,却令看个“无”字;从头开发做工夫一遍,如暗得灯,如悬得救;自此方解用工处。

又令日日上来一转,要见用工次第;如人行路,日日要见工程;不可今日也恁么,明日也恁么。

每日才入来,便问今日工夫如何?因见说得有绪,后竟不问做处。一入门便问:“阿谁与你拖这死尸来?”声未绝,便以痛拳打出。

1260年庚申,宋理宗赵昀景定元年,师23

值雪岩钦和尚赴(浙江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南明请。临行嘱曰:“我去入院了,却令人来取你。”后竟绝消息,即与常州泽兄结伴同往。至俗亲处,整顿行装。不期俗亲念某等年幼,又不曾涉途,行李度牒,总被收却。

1261年辛酉,宋理宗赵昀景定二年,师24

时二月初,诸方挂搭,皆不可讨。不免挑包上径山(在浙江省余杭县西北五十里处,为天目山东北峰,途径通向天目山,故名径山,亦称双山。五峰怀抱,气势奇胜。号称“五山”之一的禅门大道场——能仁兴圣万寿禅寺,位于山麓。唐代天宝初年(742顷)国一国师道钦(法钦)结庵幽居。因唐代宗命于大历四年(769)建寺。后有鑑宗、洪諲住之。宋时有圆悟克勤、维林、了一住之。绍兴七年(1137)有大慧宗杲住之。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赵眘),了明奉敕晋住。复经智策、了琗等住持,淳熙七年(1180,宋孝宗赵眘),别峰奉敕晋山。“兴圣万寿禅寺”之号,为此时所赐。无准师范、虚堂智愚也住持过。临济一系,龙象辈出,为著名道场),二月半归堂。忽于三月十六日梦中,忆断桥妙伦和尚室中所举“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自此疑情顿发,打成一片,直得东西不辨,寝食俱忘。至第六日辰巳间,在廓下行,见众僧堂内出,不觉混于队中,至三塔阁上讽经。抬头忽见五祖法演和尚真赞,末后两句云:“百年三万六千朝,返覆元来是遮汉!”日前被老和尚所问“拖死尸”句子,蓦然打破,直得魂飞胆丧,绝后再甦。何啻如放下百二十斤的担子。乃是辛酉三月二十二日,少林忌日也。其年恰二十四岁,满三年限。

1262年壬戌,宋理宗赵昀景定三年,师25

江心度夏。迤逦由国清过雪窦,见西江谋希叟昙,寓昊过。昙问曰:那里来?师抛下蒲团。昙曰:狗子佛性,你作生么会?师云:抛出大家看。昙自送归堂。

明得公案,亦不受人瞒。及乎开口,心下又觉得浑了。于日用中,尚不得自由,如欠人债相似。

1265年乙丑,宋度宗赵禥(qí)咸淳元年,师28

祖钦和尚在道场作扑牌,开法于天宁,师皆随侍。因被诘问:日间浩浩时,还作得主么?答曰:作得主。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答曰:作得主。又问:正睡着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甚么处?

到这里,乃无言可对,无理可伸。

和尚嘱曰:从今日去,也不要你学佛学法,也不要你穷古穷今;但只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才眠觉来,却抖擞精神,我这一觉,主人公毕竟在甚处安身立命?遂遵守此语,以行参究。

1266年丙寅,宋度宗赵禥咸淳二年,师29

是年冬,遂奋志入临安龙须。自誓曰:拚一生做个“痴獃(daī;呆)汉”,定要见这一著子明白。

1271年辛未,宋度宗赵禥咸淳七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师34

一日寓庵宿睡觉,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推枕子堕地作声,蓦然打破疑团,如在罗网中跳出。追忆日前佛祖所疑淆讹公案,古今差别因缘,恰如泗州见大圣[2],远客还故乡,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

自此安邦定国,天下太平;一念无为,十方坐断。

1272年壬申,宋度宗赵禥咸淳八年·元忽必烈至元九年,师35岁;

1273年癸酉,宋度宗赵禥咸淳九年·元忽必烈至元十年,师36

1274年甲戌,宋度宗赵禥咸淳十年·元忽必烈至元十一年,师37

29岁至37岁,居临安龙须共九年。缚柴为龛,风穿日灸,冬夏一衲,不扇不炉。日捣松和糜,延息而已。尝积雪没龛旬余,路梗绝烟火,咸谓死矣。及霁可入,师正宴坐那伽。

迁武康双髻峰。盖和庵主攀缘又上一稜层之意也。及至学徒云集,然庵小难容,乃选拔优秀者居之。

1275年乙亥,宋恭帝赵[-]xiǎn)德祐元年·元忽必烈至元十二年,师38

1276年丙子,宋恭帝赵[-]德祐二年·元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师39

蒙古大兵至,学徒避兵四去。师独掩关,危坐自若。及安堵(安堵亦作按堵,是即战乱过后,恢复了安定),启户视师,则又畴昔雪中之那伽也。于是户履弥夥,应接不暇。乃有“横肩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之语。

1277年丁丑,宋端宗赵昰(shì)景炎二年·元忽必烈至元十四年,师40

1278年戊寅,宋景炎三年·赵昺(bǐng)祥兴元年·元至元十五年,师41

1279年己卯,宋赵昺祥兴二年(南宋亡)·元至元十六年,师42

是年春,腰包宵遁,直造天目西峰之肩,有狮子岩,拔地千仞,崖石林立,师乐之,有终焉之意。弟子法升等寻至,为葺茅盖头。未几,学徒又集。

1280年庚辰,元至元十七年,师43

1281年辛巳,元至元十八年,师44

入岩西石洞(张公洞),营小室如舟;纵一丈,横五尺,榜以“死关”。上溜下淖,风雨飘摇。绝给侍,屏服用,不澡身,不剃发。截瓮为铛,併日一食,晏如也。洞非梯莫登。撤梯断缘,虽弟子罕得瞻视。乃有三关语以验学人,一云:大彻的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二云:佛祖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三云: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

倘下语不契,即闭门不接。自非具大根、负大志者,鲜不望崖而退。

1282年壬午,元至元十九年,师45

1283年癸未,元至元二十年,师46

创西天目山师子禅寺。

1284年甲申,元至元二十一年,师47

雪岩祖钦禅师方住江西袁州(宜春)仰山禅寺,凡三次召唤,师终不赴。遂有竹篦、尘拂,及绿水青山同一受记语来授师。怀中瓣香,始于人天前拈出。道风所届日益远,遂有他方异域,越重海,踰万山而来者矣。

1285年乙酉,元至元二十二年,师48岁;

1286年丙戌,元至元二十三年,师49岁;

1287年丁亥,元至元二十四年,师50

雪岩祖钦禅师圆寂于江西袁州之仰山禅寺,世寿七十余。是年冬,众请师开堂。遂就石室内拈香祝圣罢,次拈香云:此一瓣香,不假壶中日月,亦非劫外春风。几番亲遭毒手,直得八面玲珑。如今放下也,地摇六震;拈来则塞破虚空,且道不拈不放一句,又作么生?喝一喝,作女人拜,爇香炉中。供养前住仰山戴角披毛无鼻孔的老和尚,用酬法乳之恩。遂就座。僧问云云。

1291年辛卯,元至元二十八年,师54

是年春,副运鹤沙瞿提举已皈敬有年,得登山一瞻师颜。惠然施巨庄(田地庄园)赡海众。师曰:“多易必多难,吾力弗克胜。”坚拒之。而其施心益坚,乃命僧议以此田岁入别于西峰建一禅刹,请于官而后营之。

师欲不从,不可得也。

爰得胜地,名莲花峰。距岩可十里。冈脉形势,天造地设,得请以“大觉禅寺”为额。请祖雍权管寺事。田四稔,所营亦既什三,师有厌世之心矣!

师患胃疾已数年(印按:此盖多年以来,岩居苦行,不以幻躯为事,食既粗粝,又并日一食;安得无患!),然起居饮食,待人接物,皆未尝废。

1295年乙未,元成宗铁木儿元贞元年,师58

是年冬月二十六日,祖雍偕明初来省师,师以后事相嘱。取两真轴,口占二赞,乃书之。

腊月初一日黎明,辞众云:西峰三十年妄谈般若,罪犯弥天。末后有一句子,不敢累及乎人。自领去也。大众,还有知落处者么?良久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至辰巳间,说偈曰: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泊然而寂。众皆哀恸不已。

(责任校对:思和)



[1] 祖钦,(?~1287):临济宗杨岐派·破菴派,亦称法钦,号雪岩。婺州(浙江省)人。五岁为沙弥,十六岁剃发,十八岁行脚。参双林寺短篷远、妙峰之善;参净慈寺灭翁文礼。后至径山参无准师范,嗣法。宝祐元年(1253)八月,于潭州(湖南省)龙兴寺出世。相次住持湘西(湖南省)道林寺、处州(浙江省)南明佛日禅寺、台州(浙江省)仙居护圣禅寺、湖州(浙江省)光孝禅寺,袁州(江西省)仰山禅寺。至元二十四年示寂,寿七十余。著有《雪岩和尚语录》四卷。(见《禅学辞典》第761页下。)

 

[2] 泗州僧伽,(628~710),住江苏泗州普光王寺,一般认为是观音应化。景龙二年(708),唐中宗令住大荐福寺。景龙四年示寂,世寿八十三,谥证圣大师。见《传灯录》卷二十七、《释氏稽古录》卷三等。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