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集锦

佛教戒律名义之广义说

来源:培训部 作者:觉灯法师 发布时间:2014-07-25 浏览次数:

佛教戒律名义的概念,从大的方面来讲,大乘有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有情戒。它们名义上虽然都是戒,但实际上包含了全部经、律、论,佛法的理论和实践。为什么这么说?比如摄律仪戒要求我们所做的行持、威仪,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外在要求,还有内在的道理;摄善法戒就是要修行佛教的法门;摄有情戒就是要度化众生,这更是要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虽然从戒律上讲仅仅是三聚净戒,但实际上它的内容和佛法的经、律、论三藏是相通的。

《七佛通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最简要的。

“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或者是说是禁止性地不允许我们所做的一些戒律方面的要求,这是狭义的规范。戒律的名词叫止持。持戒有一个特点,有时候要求你什么都不做,不做是持戒;有时候一定要你去做,做了才是持戒,没做就犯戒了。

“众善奉行”,这是积极性的行为。戒律上的仪轨和犍度,犍度是翻译过来的名词,它实际上是在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上的要求,也包含着利益他人,即我们一切利他的道德行为,叫做做持。你去做了一些善事、好事,就是持戒。比如菩萨戒里面有一条,如果你在受了菩萨戒之后,看到一个人躺在马路边,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你不帮助他就是犯戒了。如果你受了五戒,不帮助他不算你犯戒,但受了菩萨戒,你不帮助他就犯戒了。这就叫做持戒。为什么这么要求呢?受了菩萨戒以后你就是菩萨了,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别人。但是这里面有开缘,在某些情况下你不帮助别人是不犯戒的。比如你知道他是假装的、诈骗的、故意骗钱的,或者你连自己都管不了,自己都七老八十了,身体也不好,没有这个能力去帮他,那你不帮也可以。再或者你看到有警察或其他人来帮他,不需要你再去插手,那么你不帮是可以的。这其中戒律的性质有时候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你不作为是持戒,作为了那就犯戒了;有时候该你作为了,不作为就犯戒了。所以在某些方面要求是不一样的。

白居易是非常有名的诗人,和李白齐名,同时他也是佛教的一位大居士。有一次白居易和兴善惟宽禅师有一段对话,他说:“既曰禅师,何以说法?”意思是说,你既然是禅师,那么你怎么以禅师的角度讲解佛法呢?禅师就说了这样一段话:“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什么意思呢?“被于身为律”,就是说我们这个身体,这个人表现于外在的行为,实际的行动都属于戒律方面的要求。“说于口为法”,是指口中说出来的就是佛法、方法,或者叫做教法教理。譬如说我们佛教有很多宗派,我们现在学的是律宗,还有天台宗、华严宗等等,他们是偏重教理方面的。“行于心”是什么?是禅。它和心的关系更大。当年释迦牟尼佛拿着一朵花,微笑看着大家什么话都不说,就在大家莫名其妙的时候,迦叶尊者会心一笑,这叫拈花微笑,这也是禅宗的源头。实际上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心的觉悟。这里和后面有一个比较,就是律即是法,法不离禅。此处就是把戒律、教法教理和禅这三者联系在一起了,就是说这三者之间是没有差别的,禅师说法也离不开这三个方面。在禅宗的观念里,不管是经律论,还是戒定慧,都是浑然一体的,都可以成为禅门的规范。戒律看起来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它和佛法整体上是相关的。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