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学研究初期人物考
作者:觉深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3月20日
内容提要:从晋译《华严经》的翻译,到法藏法师对华严宗体系的完善,其间经过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在这段时期内,有许多人都对《华严经》进行过讲解、修习。而且,在这期间,《华严经·十地品》的注释书《十地经论》传入进来,推动了对华严经学的研究。实际上,在华严经学研究的初期,华严经学的研究者大部分都是出自于专注于研究《十地经论》的地论宗门下;同时,三论学派也有一些法师对《华严经》进行过讲习和撰疏。本文旨在对华严经学初期的研习人物作一个梳理。
关键词:华严学 十地经 地论宗 华严宗
作者觉深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引 言
在现代对华严学进行研究的学者当中,有这样的一种看法,就是认为智俨法师并非师承于杜顺,这种说法主要的根据即是源自于对华严经学初期人物的研究。虽然这种说法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一般华严宗人还是将杜顺法师作为华严初祖,因为这毕竟是传统的看法,再者,智俨法师在其所著的《华严一乘十玄门》中明显地标示出是承杜顺和尚所说。《华严一乘十玄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阐扬华严思想的著作,但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去讨论华严宗师承之间的关系,只想根据《高僧传》、《续高僧传》以及其它一些传记对初期研究华严经学的人物作一个整理。
就《华严经》这部经典来说,在东晋年间汉地就有《六十华严》的传入,并非是到了杜顺法师所处的年代(隋朝)才传入东土的。也就是说,在杜顺法师之前,不可能没有人对《华严经》进行研习。实际上,自《六十华严》传入中土以后,华严经学的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只是到了唐代的法藏法师时期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那么,在华严经学研习的初期阶段,有过哪些人对华严学有过研究,他们又作过怎样的研习,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
在华严经学的初期研究者中,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一是以专习《华严》为主;二是以专习《十地经》为主;三是十地、华严同时研习的;四是主习其它经论,亦兼习华严的。
《华严经》自于元熙二年(420年)翻译过来之后,即有人对此经进行过宣讲,如法业、玄畅等,但是却未能形成一定的体系。而在此之前,《华严经•十地品》的单行本已由鸠摩罗什法师译出,即是《十住经》。再加上后来的《十地经论》的译出(508年),也就出现了一批专以华严十地为研究目标的华严学者。此即是以菩提流支和勒摩那提为首的地论宗,由于他们弟子之间见解上的差异,以及所弘传《十地经论》的地区的分限,而形成的相州南道与相州北道两派。
实际上,华严经学早期的研究,主要也就是在针对《十地经论》的研究上,由于地论宗的影响,华严学者基本上也都是注重于《十地经》的研究。在这一期间,华严学者大都是出自于地论门下。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以地论为主系的华严学风。
在地论一系的师承之外,也有一少部分独家,难以看出其师承来历,另外,一些三论、摄论学者,以及其他一些宗派的学者,也有对华严进行研习,并对《华严》《十地》作疏,如:吉藏、法朗等。
一、《十地经论》翻译前的华严学的研究
在这一段时间内,对华严学的研究极其有限,主要是以法业法师和玄畅法师为首。对于法业法师,法藏是这样评价的:“大教滥觞,业之始也”。而对于玄畅法师,慧皎评价道:“华严大部文旨,畅其始也”。
1、法业,生卒年不详,是南北朝时长安的僧人。精通《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与《杂阿毗昙心论》。《华严经传记》卷二中称其“学无常师,博洽覃思,时辈所推也”。后遇佛陀跋陀罗在道场寺翻译《华严经》,法业法师在译场内担任笔受,并从佛陀跋陀罗学习梵本《华严经》,日夜精研。据说其曾撰《华严旨归》二卷。所以说《华严经》的弘传,实以师为嚆矢。[①]
2、昙斌(法业弟子):俗姓苏,南阳人。十岁时出家师从道祎法师。始于江陵新寺学习经论并修习禅定,后四方参学,曾随僧业法师学《十诵律》,也曾到静林法师处听学《涅槃经》。又在法珍法师处,研习《泥洹经》《胜鬘经》等经。最后随从法业听讲《华严经》、《杂心论》等,曾经在新安寺讲解《十地经》的,阐扬《十地经》。宋元徽年中,法师于庄严寺圆寂,寿年六十有七。[②]
3、玄畅:(416~484年)俗姓赵,河西金城人。最初是在凉州出家,本名慧智,后来在平城(大同)师事玄高时,改名玄畅。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武帝采信司徒崔浩及道士寇谦的进言,开始大举废佛,玄高法师遇害。而玄畅法师得以脱困逃离平城。在齐建元元年四月(479),曾兴建一座名叫齐兴的寺院。到了齐永明二年十一月十六日(484),法师圆寂,是年法师六十有九。师对于律典、禅经等,都非常有研究,依传记记载,法师因为概叹《华严经》的部帙浩瀚、旨义深远,古今未曾有人作释,于是为此经作疏释,首开了为《华严经》撰疏的风气。[③]
4、法期(玄畅弟子):俗姓向,蜀都陴人。十四岁时出家,先从智猛法师受持禅业,又与灵期寺法林法师一同修习禅观。遇到玄畅法师之后,即随从玄畅学习《华严》及禅观。《高僧传》中说其“十住观门所得已九”。唯有“师子奋迅三昧”未尽。其时罗什法师的《十住经》也已经译出(此《十住经》乃是《华严经•十地品》的单行本,故此中所说“十住”应即是十地)。在他六十二岁的时候,圆寂于长沙寺。[④]
5、道融:北魏时僧人,是汲郡林虑(今河南汲县)人。十二岁时出家,在三十岁时,就已通达内外经典。后来听闻到鸠摩罗什在长安从事译经事业,于是就投到罗什法师门下,并协助译经。后至彭城,讲说《法华经》等大乘佛典。年寿七十四时,示寂于彭城,著有《法华经》、《大品经》、《金光明经》、《十地经》、《维摩经》等书的义疏,今已不传[⑤]。
6、求那跋陀罗(394~468):义译为功德贤,是中天竺人,是从南方海道来的。元嘉十二年(435)来中国,泰始四年(468)去世,春秋七十五。在僧传中,跋陀是一位译经三藏。西来的大德,都是以传法为重的;为了传法,所以要传译。他在祇洹寺、东安寺、丹阳郡等处,先后聚集义学沙门约七百余人,前后译出经典有百余卷。时有谯王,请他讲《华严经》。而求那跋陀罗不会汉语,因缘际会,得神人相助,而能精通汉语,前后讲习《华严经》有数十遍。[⑥]
从晋译华严翻译到《十地经论》的翻译,前后有八、九十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华严学的研习自然是以《华严经》为主,其间罗什法师也曾译出《华严经•十地品》的单行本《十住经》,但并没有形成对十地研究的体系,只是到了北魏永平元年(508 ),世亲菩萨所著的《十地经论》传译过来,才形成了一股以研习十地为主的学风。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就华严经学的研习来说,追根溯源,则应首推《晋译华严》的译者佛陀跋陀罗,从法业法师的传记中可以看出,法业法师虽是第一个讲习《华严经》的人,但他却是受学于佛陀跋陀罗。
另外,有一种说法也值得我们注意,在唐智升所撰的《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中说:“罗什在凉州,译出大华严经以自翫”。对于罗什法师是否译过《华严经》,现已无法考证,其可信度暂且可不去理他,但毕竟这也是一种说法[⑦]。
二、《十地经论》的传入及地论宗的传承
地论宗,又作地论家、地论学派,是依《十地经论》之说,而主张如来藏缘起义的大乘宗派,弘扬此宗思想者,被后人称为地论师。北魏永平元年(508 ),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十余人奉宣武帝之命,在洛阳翻译《十地经论》,至永平四年(513年)完成。其后,因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的弟子间,见解有异,地论学派就形成了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派。此二派是为:慧光承继勒那摩提之说,在相州(河南安阳)南部弘法,被称相州南道派,又称南道,一般都认为这一系是地论宗的正统;道宠承嗣菩提流支所说,于相州北部宣讲《十地经论》,是为相州北道派,又称北道。
1、相州北道对《十地经论》的研习
就地论宗的弘扬来说,主要就是以《十地经论》为主,对于《十地经论》的弘扬,相州北道无论是在传承上还是在义理研究上,都远远及不上南道派,没有南道派之隆盛。如《续高僧传》中所说,菩提流支在译完《十地经论》后,惟教于道宠一人。虽说道宠有门人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志念等多人,但事迹多不明显。
1、道宠:北魏时僧人,俗姓张。年轻时投国学大儒雄安生的门下学习,出家受戒后,入西山研究经典。时逢魏宣武帝崇信佛法,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各译出《十地经论》。师听说后,就前往参访菩提流支,受持《十地经论》,听其教诲,《续高僧传》中有“便诣流支访所深极,乃授十地典教,三冬,随闻出疏,即而开学”的说法,道宠法师在菩提流支处有三年的时间,听闻流支讲习,并作《十地疏》。而后广宣佛法于相州道北。道宠法师的门人弟子颇多,有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志念等,是即地论宗北道派。而对于道宠法师的寂年、世寿现已无法考证[⑧]。
2、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在道宠法师传中所提及的其门人弟子有五人较为突出,然查藏经所载,牢宜、儒果二人唯见于道宠法师传,于余典藉中皆不见闻,法继、诞礼二师除在道宠法师传中可见外,也唯有于“志念传”中有一二句提及。这五人中,只有僧休法师可得一点痕迹,然僧休法师对华严的研究,具体一点应说是对《十地》的研究也不曾有一句半句的记载,由此,地论北道的弘传的情况当可明了。
有关僧休的传记,所记录的只是表明其对“大论“很有研究,如在《续高僧传义褒传》中就有“僧休通精于大论”的说法。在《续高僧传宝袭传》中亦有记载,说是宝袭师承三藏法师僧休,以诵经为业,后听经论,以《大智度论》为其所宗。[⑨]
3、志念:(535~608)隋代僧,俗姓陈,冀州信都(河北冀县)人,最初随从邺都道长法师学《大智度论》,前后有数年的光阴,又投道宠法师座下学《十地论》,在《续高僧传》中说其“听始知终,闻同先览”。法师于大业四年卒于沧土,寿七十有四。此中只说其在道宠法师座下学地论,对于其对地论如何研习却未曾提及。主要讲的乃是其在弘扬《大智度论》。[⑩]
从上面所说可以知道,相州北道对《地论》的弘传,主要也就体现在道宠一人身上,其弟子虽说在当时可能颇有盛名,但是在僧传中不知何因却少见记载,也许是地论南道派的盛行而使其隐没于其中吧。
2、地论南道派对地论的研习与传承
地论南道派,由慧光法师(468~537)创立。慧光法师,北魏时僧人,世称光统律师,定州长芦(河北)人,俗姓杨,十三岁时随从他的父亲来到洛阳,后跟从佛陀扇多出家,因其天资聪颖,被时人称为圣沙弥。到了北魏永平元年(508),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各译出十地经论,法师将两种译本汇通,并与梵本进行校阅,领悟其中纲领,并对校两译之异同,而合为一本,地论一宗也就因之而兴起。曾作《华严经》、《涅槃经》、《维摩经》、《十地经》、《地持经》等经的注疏。北魏末时,他在洛阳担任僧都一职,后又奉召入邺,担任国统一职,所以有光统律师的称号。他在临命终时,天宫出现祥瑞,于邺城大觉寺示寂,世寿七十岁。著有《玄宗论》、《大乘义律章》、《仁王七诫》、《遗教经疏》、《华严经疏》、《十地论疏》等十数种。并将如来一代圣教典藉,以顿、渐、圆三教来判释。法藏法师说:“以华严为圆教,自其始也”。从其传记上来看,慧光法师不仅仅是以研究地论为主的华严学者,其在律学上也有着非常高的造诣。[11]
(1)慧光法师门下研习华严、十地之弟子
慧光法师的弟子众多,有法上、僧範、道凭、慧顺、僧达、道慎、安廪、昙衍、昙隐、道云、昙遵、法安等,在这些弟子中有的专弘《十地经论》,有的讲习《华严经》,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弟子对慧光法师的承继,地论宗的相州南道一系得以光大。
1、法上(495~580):朝歌(河南淇县)人,俗姓刘。十二岁时先投道药禅师出家,后依慧光法师受具足戒。法上法师精通义理,先后对《十地经论》、《楞伽经》、《涅槃经》等进行讲习,并撰有疏文。四十岁时,游历化怀、卫州时,因魏大将军高澄之奏请,入邺都任僧统,掌理僧录。到了北齐兴起之后,又被文宣帝(550~559 在位)尊为国师,事之如佛。在魏、齐二代,又历任僧统。前后主管僧侣事务近四十年。大象二年时法师示寂,世寿八十六[12]。
2、僧範:(476~555),河北平乡人,俗姓李。二十九岁时出家。先随洛阳献公学习《法华经》、《华严经》,后又受学于光统律师慧光。前后讲习的经论有《华严经》、《十地经论》、《菩萨地持经》等,并作疏记。《续高僧传》中说其“留意华严,为来报之业”。天保六年,于邺都东大觉寺示寂,世寿八十岁。[13]
3、道凭(488—559年):俗姓韩,平恩人。十二出家,投贵乡邵寺,学习《维摩经》、《涅槃经》、《成实》、《涅槃》等,后听闻慧光法师在弘扬戒本,所以就前往听习,前后有十载的光阴。后来弘化一方,讲解《地论》、《涅槃》、《花严》、《四分》等。《续高僧传》中云其“皆览卷便讲,目不寻文,章疏本无,手不举笔,而开塞任情”。可见其对《华严》、《地论》研习之精深。齐天保十年三月七日,于邺城西南宝山寺圆寂,春秋七十有二。[14]
4、慧顺:俗姓崔,初学《涅槃经》,二十五岁时,投慧光法师门下出家。其讲习的经论有《十地经论》、《地持经》、《华严经》、《维摩经》等,并且都有疏记。年七十二岁时于邺下的总持寺圆寂。[15]
5、僧达(475—556年):俗姓李,是上谷人。十五出家,后游历洛阳,从勒那摩提学法三年。勒那摩提圆寂后,讲述《十地经论》,《续高僧传》中对其讲经是这样评价的:“覆述地论,声骇伊谷,令望归信,相次称谒”。后听说慧光法师在阐发十地幽旨。于是从慧光法师受菩萨戒。齐天保七年六月七日,八十二岁时圆寂于洪谷山寺。[16]
6、道慎:俗姓史,高阳人。十四出家。受戒后到洛阳从慧光法师学习《地论》。后也曾转学《涅槃经》。宣帝曾请其为国都,后圆寂于邺城定国寺,是年六十五岁。[17]
7安廪(407--583年):俗姓秦,二十五岁时出家游方寻道,在魏国随光融寺容公学习经论后又往慧光法师处学习《十地》,并受持禅法要旨。在魏国前后有十二年,讲解《四分律》、《十地经论》等大乘经论。梁泰清元年,受武帝之命,住持于天安寺,讲解《花严经》。至德元年圆寂,寿七十七岁。[18]
8、昙衍(503—581年):俗姓夏候氏,南兖州人。二十三岁时,投慧光法师处出家。法师曾著《华严经疏》七卷,于齐、郑、燕、赵等处,广弘法化,常随义学僧众有千余人。法藏法师对其弘化作如是评价:“光终之后,华严大教,于兹再盛也”。开皇元年三月十八日圆寂,寿七十有九[19]。
9、昙遵:俗姓程氏,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少年时出家,后又恐有染净戒故而还俗,二十三岁时再投慧光法师,禀学“大乘顿教法界心原”。初于洛阳行化,足遍齐、楚、晋、魏乃至燕赵,其著有《华严疏钞》七卷。七十岁时,被举为国都,后又转为僧统。八十五岁时圆寂[20]。
10、法安(454~498):俗姓毕,东平人。七岁出家师从慧光法师。博通内外典藉,长于撰文论述。永明年间(483~493)住京邑中寺,宣讲《十地》、《成实》、《涅槃》、《维摩诘经》等经论。永泰元年示寂,享年四十五。对《净名经》、《十地经》等都有义疏[21]。
从慧光法师这些弟子的传记中可以看出,他们从慧光法师学习后,在四方弘化。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弟子中,有许多人受到了当时朝庭的重视,其中有多位法师担当了僧统、都统等职,那么其弘讲《十地》、《华严》时对信众的影响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2)慧光法师再传弟子对华严、十地的研习——昙衍法师门下
在慧光法师的弟子中,有许多对《十地经论》、《华严经》的弘扬都不遗余力,其中昙衍法师,在慧光法师的弟子中就是比较杰出的一位。昙衍法师的弟子比较突出的有灵干法师,而灵干又传有弟子灵辨等,都对《华严经》、《十地经论》的弘扬作了很大的贡献。
1:灵干(530--607):俗姓李氏,金城狄道人。年十四时,投邺京大庄严寺昙衍法师为弟子。十八岁时就能讲解《华严经》、《十地经论》。开皇三年(583),在洛州净土寺正式落发出家。当时有海玉法师讲《华严经》,开华严道场,灵干法师就在此处讲解《华严经》。另外,依《续高僧传》中还记载,灵干法师常依《华严经》中所说作莲华藏世界海观及弥勒天宫观。开皇七年,住兴善寺,为译经证义沙门。大业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卒于寺房,春秋七十有八[22]。
2、灵辨(586---663): 俗姓李氏,泷西犾道人。十岁时父亡,他的伯父灵干法师将之抚育。十三岁时得以出家,住在胜光寺。灵辨法师曾讲《唯识》、《起信》、《摄大乘论》等论,并讲《胜鬘经》、《维摩经》、《仁王经》等经。但其认为“一乘妙旨,无越华严”,于是在终南山至相寺智正法师处,专研《华严》。其撰有《华严疏》十二卷,《华严疏抄》十卷,《华严章》三卷。前后讲解《华严经》四十八遍。龙朔三年九月五日,法师七十八圆寂[23]。
从灵干与灵辨法师的传记中,可以知道,昙衍法师的这一系是以《华严》与《十地》并重的,他们既继承了慧光法师地论系的思想体系。同时,在对《华严经》的研究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昙衍法师开始,就开始对《华严经》进行注疏,后到灵干时,依《华严经》作“莲华藏世界海观”,也许这就是最早的华严观法,因为在年代上其与华严初祖杜顺法师(557—640年)相比要稍早一点。而到了灵辨法师,不但作疏,又著疏抄,灵辨法师与华严二祖智俨法师(602—608年)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人,那么这个时候,《华严经》的研习,受地论系的影响,已经蔚然成风。
(3)慧光法师再传弟子对华严、十地的研习——昙遵法师门下(昙迁)
昙迁法师(642--607年),俗姓王氏,博陵饶阳人。年十三时随从他的舅父学习六经、易道,后归意佛经。初投饶阳曲李寺沙门慧荣学习,二十一岁时,正式从定州贾和寺昙静律师出家,四处参学,游历讲肆“弃小专大,不以经句涉怀”。后从昙遵法师学习“禀求佛法纲要”。对《华严经》、《十地经》、《维摩经》、《楞伽经》、《地持经》、《起信论》等都很有研究。大业三年十二月六日圆寂,时年六十六岁,葬于终南北麓胜光寺的山园中。撰有《摄论疏》十卷,以及《楞伽经》、《起信论》、《唯识论》、《如实论》等也都作释注疏。[24]。
(4)慧光法师再传弟子对华严、十地的研习——法上法师门下
法上法师是慧光上首弟子,他在魏、齐两代历任僧统,主持僧侣事务达四十年。突出的弟子有净影慧远、融智、法存、道慎等,尤其是净影慧远法师,其门下弟子众多,对地论宗在相州南道的弘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净影慧远(523~592):俗姓李氏,幼年父丧与其叔父住在一处,十三岁时往泽州东山古贤谷寺,依僧思禅师出家,年十六时,即依师命随阇梨湛律师前往邺都受学。到他年满进具时,僧统法上法师为他的和上,慧光法师的十大弟子为他证戒。后即在邺讲解《十地经》,前后总计有七年时间。他的著作有《地持疏》五卷、《十地疏》七卷、《华严疏》七卷、《涅槃疏》十卷等。开皇十二年卒于静影寺,年七十岁[25]。
2、融智:依《续高僧传》卷十“靖嵩传”中所说,融智法师住于大学寺,其所师从的是大齐国统法上法师。常有徒众五百余人随之学习,他经常讲习的是《涅槃经》和《十地经论》,靖嵩即是闻听融智法师的声名而前往依之学习的[26]。
另外,在法上法师的传记中,有一种说法,说灵裕法师也是法上法师的弟子,但是在灵裕法师的传记中,却标示他是道凭法师的弟子。私下地以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可信的,因为法上、道凭二位法师同为慧光法师的弟子,灵裕依从此二人学习都有可能。但本文还是依《灵裕传》,将其放于道凭门下论谈。还有法上法师的弟子法存法师,因为在他的传记中看不出他对《十地经论》、《华严经》的有过哪些研习,所以此处不作介绍。
(5)慧光法师再传弟子对华严、十地的研习——道凭法师门下(灵裕)
灵裕(518—605):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人。十五岁时前往赵郡应觉寺,投明、宝二禅师出家,后闻慧光律师之名,于是前往依从学习,谁知等他到时,慧光法师已经在七日前圆寂,于是他投到道凭法师座下学习《十地经论》,前后有三年时间,二十二岁时受戒。后住相州演空寺,以讲说为业。其著有《十地疏》四卷、《华严疏》及《华严旨归》合九卷。大业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于演空寺圆寂,寿八十八岁。
前文已经说过,在法上法师的传记中,说灵裕法师是其弟子。但本文依《续高僧传》卷九中所说,灵裕法师是先投慧光法师,只是因缘不合,慧光法师已圆寂,故裕法师转投道凭法师,至于其是否投法上法师,则不得而知,不过,确实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27]。
(6) 慧光法师四传弟子对华严、十地的研习——法上弟子慧远法师门下
在地论宗的弘传中,最突出的一系当属法上这一系了,法上这一系的突出自然离不开作为法上弟子的慧远法师,慧远法师作为法上之弟子,受具戒时又蒙慧光法师的十大弟子亲为证明。此种殊遇本就非比常人。而慧远也可说没有辜负法上法师对他的期望,其门下的弟子对“十地”的研习是“四时不辍”。依慧远传记中说,从学之徒有七百多人,在这些人中,比较突出的有:玄鉴、智徽、智嶷、道颜、宝儒、慧迁、僧昕、宝安、辩相、灵璨。他们分居各处,宣扬讲习“十地”。
1、玄鉴:俗姓焦,泽州高平人也。十九岁时发心出家住清化寺,依止慧远法师学习经论。对《大涅槃经》深得其中的旨趣。另外,玄鉴法师持守净戒,无有愆犯。常讲《涅槃经》、《十地经》、《维摩经》等经论,《续高僧传》中称其讲经“四时不辍”,春秋八十有三[28]。
2、智徽(560--638):俗姓焦,泽州高平人也。年十三时,于本州清化寺出家,随慧远法师学习经论。其常讲习的经论是《涅槃经》、《十地经》、《地持经》、《维摩经》、《胜鬘经》等。贞观十二年三月二十日,法师七十九岁时圆寂[29]。
3、智嶷:俗姓康,十三岁出家,二十四岁受具足戒,依承慧远学习《十地经论》和《涅槃经》等经论。后来入关中住在静法寺。唐朝初年圆寂。时年七十余岁[30]。
4、道颜(?--622):俗姓李氏,定州人。从慧远法师学《涅槃经》、《十地经论》。进京后住净影寺。在传记中,颇有神异之处,法师住净影寺弘法,武德五年圆寂,春秋七十余[31]。
5、宝儒:幽州人,童子出家,四处参学。后依止慧远法师,学习《十地经论》,又从慧远入住净影寺,也曾从慧远学《涅槃经》,前后有三年时间。其学法时,慧远让其覆述,皆得到慧远法师的印可[32]。
6、慧迁:瀛州人,一生好学专问,尤善《地论》,在齐国名声远播。后又从慧远法师学习,并讲授此论。齐灭亡后投奔陈国,隋朝时再还归故里,到洛阳时又随从慧远入关住在大兴善。开皇十七年,慧迁法师被请为“十地论众主”,住宝光寺,讲解《十地经论》。仁寿二年,奉敕送舍利到本乡弘博寺。武德末年,法师七十九岁时圆寂[33]。
7、僧昕:潞州上党人,在其游历洛阳时向慧远法师学习《十地经论》、《涅槃经》。后入关住兴善寺,仁寿中岁,置塔毛州护法寺[34]。
8、宝安:兖州人,生卒年不详。初依慧远法师学习《涅槃经》,齐亡后,投奔陈国,隋朝建立后还归故乡。到洛阳复随从慧远学习,开皇七年,住净影寺。并讲《十地经》、《涅槃经》等经。仁寿二年,奉敕于营州梵幢寺置塔,安放浮图、舍利[35]。
9、辩相:俗姓史,是瀛州人。四方游历参学,后依止慧远法师,学《十地经》及大小乘三藏经论。开皇七年。随慧远法师,修建净影寺并在此处讲经弘法。武德初年,在京都一带弘法,住于胜光寺。贞观初年去世,时年七十余岁[36]。
10、灵璨:怀州人。慧远法师的门人。深明《十地经》、《涅槃经》。后随慧远入关住于大兴善。慧远法师去世后,因众僧无首,开皇十七年,敕令将其补为众主。并在净影寺讲解《十地经》、《涅槃经》等。仁寿时建塔,奉敕令送舍利至怀州的长寿寺;仁寿末年,又奉敕于泽州景净寺起塔,也即是慧远法师的出生之地。武德初年圆寂,寿七十[37]。
慧远法师的这些弟子,来自于四面八方,再加上当时的政局不稳,所以他们没有固守于一处。但是在这些弟子当中,还是有许多人受到了朝庭的重视。并奉敕令在全国各地兴寺建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在当时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的。
(7) 慧光法师四传弟子对华严、十地的研习——道凭弟子灵裕法师门下
在地论南道派中,道凭这一系应该是最值得注意的一支,我们不管是从道凭法师的传记中,还是从灵裕法师的传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对华严学的研习并不是仅仅限制在《十地经论》的研习,他们是《十地经论》与《华严经》并重,道凭法师本身对《十地经论》与《华严经》进行讲解,传到灵裕法师的时候,不仅讲说《十地经论》、《华严经》,而且著有《十地疏》、《华严疏》及《华严旨归》。而灵裕法师的弟子静渊、道昂等也都是对《十地经论》与《华严经》并重的。
1、静渊(544--611):俗姓赵氏,京兆武功人也。十三岁时出家,聪慧过人,《华严经》、《地持经》、《涅槃经》、《十地经论》等经论。皆是一闻听便能讲解。后听到灵裕法师声名,乃前往问学。灵裕法师与之论谈名理,大加赞赏。如《续高僧传》中所说,灵裕法师“以为吾之徒也,遂不许住堂同居宴寝,论道说义终日竟夜”。大业七年四月八日,在其六十八岁时,于至相寺圆寂。他的弟子法琳,在其圆寂的地方,建有佛舍利塔一所[38]。
2、道昂(565--633):魏郡人,师从灵裕法师出家,从灵裕法师学习,得法师亲自教诲。后常讲习《华严经》、《十地经论》,贞观七年八月,圆寂于报应寺中,是年六十九岁[39]。
3、慧休:姓乐氏,是瀛州人,初投勖律师出家,后奉师命往灵裕法师处学习《华严》,颇有体悟。其四处参学,曾前往渤海从明彦法师听讲《成实论》,从志念法师学《小论》,更入关从昙迁、道尼习学《摄大乘论》,从法砺等律师受持《四分律》等[40]。
4、昙荣(555--639):俗姓张氏,定州九门人。十九岁时,逢灵裕法师讲《华严经》,遂投灵裕法师处学法。只是其偏重于律部,一生以持律严谨闻名。贞观十三年十二月终于法住寺。春秋八十有五[41]。
5、智正(559--639)(静渊弟子):俗姓白氏,定州安喜人也,十一岁时落发。开皇十年,与昙迁禅师同入魏阙。奉敕住在胜光寺。仁寿元年,住仁觉寺。后至终南山至相寺,随从静渊法师学习,有二十八年光阴。以贞观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圆寂于至相寺,春秋八十有一。其一生讲习《华严经》、《摄大乘论》、《楞伽经》、《胜鬘经》、《唯识论》等不计其数,曾著有《华严疏》十卷[42]。
在地论学南道派传承的过程中,因为慧光法师本身就是以持律闻名,所以其所传的弟子对戒律自是不能偏废。从南道派的传承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虽然同属于地论系,但是有许多人还是偏重于律部的,这应该是南道派传承的一个特点。
三、三论宗学者对“华严”、“十地”的研习
在华严学研习初期,在地论学系之外,还有许多人对“十地”、“华严”进行研习。《华严经》本来就是一部内容宠大的经典,其中所含摄的内容也是极广。所以其它一些宗派虽说没有专宗研习《华严经》,却也将《华严经》作为其所习宗派的根本经典,尤其是三论宗,自其祖师龙树菩萨始,从龙宫取出此《华严经》,就著《十住毗婆沙论》来表明其对华严学的研究,后三论宗传入中土,到了新三论学派的鼻祖的僧朗法师以及后来的法朗,法朗的弟子吉藏、慧觉等,都没有间断对《华严经》的研习。
1、僧朗:在《高僧传》卷八的“法度传”中说,法度有弟子僧朗,是辽东人,其广学多闻,对于经律等都能讲说。尤其是“华严”、“三论”最有研究。为当时的帝王所器重[43]。
2、慧勇(515~583):南朝梁、陈时代僧,俗姓桓。师从杨都灵曜寺之则法师出家,复从静众寺的峰律师受具足戒,学十诵律。又从龙光寺的僧绰、建元寺地法宠,学《成实论》。三十岁时开讲,宣扬《成实论》。太平二年(557),师住摄山止观寺,从僧诠法师学习三论。后住于大禅众寺,前后有十八年时间。建造般若讲堂。宣讲《华严经》、《涅槃经》、《方等经》、《大智度论》等经论各有数十遍。至德元年示寂,世寿六十九[44]。
3、法朗(507~581): 俗姓周,南朝三论宗僧,世称兴皇法朗,徐州沛郡(江苏省沛县)人,梁大通二年(528),师二十一岁,于青州出家。后四处游学,从大明寺宝志禅师习学禅法,并从该寺彖律师学律,又从南涧寺仙师学《成实论》,从竹涧寺靖公学《毗昙》。后至摄山止观寺,从僧诠法师学习四论(《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学习《华严经》、《大品般若经》等经,此后专弘龙树宗风。与慧勇、慧布、慧辩共称为僧诠门下四哲。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奉敕住扬都兴皇寺。其后二十余年,讲解四论及《华严经》、《大品般若经》等各二十余遍。太建十三年示寂,世寿七十五[45]。
4、吉藏(549--623):俗姓安,安息人,七岁时投法朗法师出家,从法师学习。十九岁时就登台讲经,前后讲“三论”一百余遍,《法华经》三百余遍,《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华严经》、《维摩经》等各数十遍,著有《华严经游意》等流行于世。武德六年五月,法师七十五岁时圆寂[46]。
5、慧觉(554--606):隋代僧,太原晋阳(山西)人,俗姓孙。八岁出家,从兴皇寺法朗学习,后于摄山栖霞寺,从学于慧布法师。之后,于江左一带弘法。受隋炀帝之请,住于慧日道场。后又于白塔寺专事宣讲《大品般若》、《涅槃经》、《华严经》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二十余部。大业二年示寂,世寿五十三岁[47]。
6、义褒(611~661),常州晋陵(江苏)人,俗姓薛。先从苏州永定寺小明法师学习《华严经》、《大品般若经》。后又从栖霞山慧布法师(僧诠法师门下四哲之一)研学《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之学,三十余年间,在苏州、长安等地讲解经论。龙朔元年,法师五十一岁时示寂[48]。
在新三论学派法师的传记中,对他们研习《华严经》的情形描述,基本上都是用“专事讲习”来进行概括,从这个情况来看,《华严经》的研习,已不仅仅是几个华严学者的事情,华严经学已经深入到各个学派。尤其是在法藏法师之前,这些人对《华严经》的研习,对法藏法师的华严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华严学初期对华严研习的一些独家
在初期华严学的研习中,除了地论系和三论宗系有明显的师承之外,也还有一大部分人对华严的研习并没有明显的师承。但他们对华严学的推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有的是在研习其他经典的同时,也对《华严经》进行讲解。还有的虽有师承,但在历史的潮流中,并不是太受人注目,所以在传记中见到的只是其师承于某某,但再要溯源,就没有办法了;或者虽可追溯其师承,并没有对华严研习的记载。现从《高僧传》和《续高僧传》等传记中列出,从中或可了知其时华严学在各地所受到的影响。
1、昙无最: 北魏时的僧人,生卒年不详,武安(河南省)人。俗姓董,少年时出家,对经论都很有研究。初在邯郸崇尊寺讲戒,后又奉敕住洛阳融觉寺,讲解《涅槃经》、《华严经》等经。菩提流支对其非常敬重,称誉师为东土菩萨[49]。
2、智炬:俗姓刘,少年时即师从昙无最出家。《华严经传记》中说其“先读‘华严经’数十遍”,后蒙圣人指点,遂得通达华严义旨。前后讲解《华严经》有五十余遍,并著有《华严疏》十卷,年七十时终于北台[50]。
3、慧亮:俗姓姜,为东阿靖公弟子,后于临淄讲解《法华经》、《十地经》等。太始初年于庄严寺与斌法师同为法主。宋元徽中卒,春秋六十三。《高僧传》中称其曾著有《玄通论》流行于世[51]。
4、僧慧(408--486)(师事庐山慧远弟子昙顺):俗姓皇甫,年少时出家,依止荆州竹林寺昙顺法师,昙顺乃是庐山慧远的弟子。僧慧二十五时开始讲解《涅槃经》、《法华经》《十住经》等经论。齐永明四年,师七十九岁时圆寂[52]。
5、宝亮(424--509):俗姓徐,十二岁出家,师从青州的道明法师。年二十一时至京师住于中兴寺。前后讲《大涅槃》八十四遍,《成实论》十四遍,《胜鬘经》四十二遍,《维摩经》二十遍,又讲《十地经》等十遍,其弟子计有三千余人。天监八年十月四日于灵味寺圆寂,是年八十六岁[53]。
6、僧钟(430--489):俗姓孙,鲁郡人。十六出家。住于南京中兴寺,对《成实论》、《三论》、《涅槃经》、《十地经》等都很擅长。齐永明七年圆寂,春秋六十[54]。
7、洪遵(530--608)(资云弟子):俗姓时,相州人。八岁出家,受具后专学戒律。初在少林寺,依资云公学律及华严大论。大业四年五月十九日,于兴善寺圆寂,春秋七十有九[55]。
8、智梵(539--613):俗姓封,渤海条人。十二岁时从河间郡灵简禅师出家。学习《大智度论》、《十地经》等。大业九年二月四日圆寂,是年七十五岁[56]。
9、道哲(564--635):俗姓唐,齐郡临邑人。初从颍川明及法师,学习《十地经》、《地持经》等。后具戒后,从魏郡希律师学习《四分律》。贞观九年,师七十二岁时圆寂[57]。
10、道洪:俗姓尹,开皇六年出家,师从京邑大德昙延法师,后于愿法师所学习《十地经论》。贞观十四年,于宝昌寺讲解《涅槃经》,前后讲解《涅槃经》八十七遍。贞观末年逝世。世寿七十有九[58]。
11、法常(567~645):南阳白水(位于河南)人,俗姓张。十九岁披剃,依昙延法师出家。二十二岁听闻《摄大乘论》,其后五年深研此论,并对《华严》、《成实》、《毗昙》、《地论》等经论之间的异同进行考证。隋大业初年,奉敕住于长安大禅定寺。贞观年间,参与译场之译经。后又奉敕任空观寺的上座,常讲经论有《华严》、《成实》、《毗昙》、《摄论》、《十地》等。贞观十九年示寂,世寿七十九[59]。
12、慧藏(522--605):俗姓郝氏,十一出家,在其未曾受具足戒时,就能够讲解《涅槃经》,后来又学习《大智度论》、《十地经》、《华严经》、《般若经》等。对于其一生的修持,《华严经传记》中说:“每研味群典,而以华严为本”。其曾撰著有《华严经义疏》。为当时的六大德之一。大业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于空观寺,春秋八十有四[60]。
13、道璨:恒州人,生卒年不详,《续高僧传》卷二十六中说其“钻求‘摄论’、‘华严’、‘十地’,深疑伏旨,解其由绪”[61]。
14、刘谦之: 是北齐时的宦官,在《华严经传记》中,对他的描述属于感通一类,称其虔诵《华严经》,感得恢复丈夫相,他曾著有《华严论》六百卷[62]。
15、弘充:凉州人,住多宝寺,经常讲解《法华经》与《十地经》。后移居湘宫寺,充任纲领一职。齐永明年中卒。是年七十二岁[63]。
16、僧猛(507--588):俗姓段,京兆泾阳人。魏文帝西征时。敕命僧猛在右寝殿阐扬《般若经》,后又下诏其住天宫弘扬《十地经》。大象二年,敕住大兴善寺,讲解《十地经》。开皇八年四月四日,法师八十二岁时圆寂于大兴善寺[64]。
17、僧粲(529--613): 俗姓孙氏,汴州陈留人,少年时四处游历参学,且自号为三国论师。开皇十年住兴善寺。蓍有《十地论》两卷。大业九年,师八十五岁时于兴善寺圆寂[65]。
在上面所列举的华严研习者,他们所处的年代恰是从《华严经》、《十地经论》的始译年代到唐朝华严宗兴起前的这一段时间。从这些华严研习者所处的年代来看,从晋译《华严经》翻译开始,华严的研习也就开始了,一直到唐朝华严宗的兴盛,对华严的研习从来没有间断过。可以想象的是,这些人对“华严”的研究虽然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体系,但是他们对后来的华严宗的成立是不能说丝毫没有影响的。当然,在这一段时间,肯定还有许多人在对“华严”进行研习,只是在传记中看不到或不被人注意罢了。在传记中对有的研习者也只是一笔带过,如《续高僧传》卷二十六中的明诞、圆超、静凝等人的传记中就有“通十地、地持”“十地、涅槃是其经略”“经律十地是所询求”等一句话的简单概括。
五、华严经学初期研究与华严宗的创立
华严宗又名贤首宗,贤首宗乃是因法藏法师号为贤首之名而名,故说法藏法师是华严宗的真正创立者亦不为过,但在传统的说法上,法藏是华严三祖,智俨是华严二祖。对于法藏与智俨之间的师承,这是从来没有人怀疑的。但是对于智俨法师真正的师承,现今说法不一。
对于传统的说法,也就是杜顺法师为华严宗初祖,智俨法师为华严宗二祖,那么,杜顺与智俨法师之间的师承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了。这种师承关系在《华严经传记》以及《续高僧传》中也都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传记中对杜顺法师的华严学师承交代得不太明朗。另外在《华严经传记》中有一段话值得注意:
顺即以俨付上足达法师,令其训诲。晓夜诵持,曾无再问。后属二梵僧来游至相,见俨精爽非常,遂授以梵文[66]。
杜顺法师与智俨法师之间的关系在传记中记载的,只是杜顺法师将智俨法师送至终南山至相寺,然后交给其弟子达法师。对于杜顺法师是否曾亲自教授过智俨法师,传记中不见记载。
此中“后属二梵僧来游至相,见俨精爽非常”一句话,证明了智俨法师一直住在至相寺。
在地论宗南道的传承中,慧光法师的弟子道凭,以及道凭的弟子灵裕,灵裕的弟子静渊,静渊的弟子智正、法琳,都是将《华严经》与《十地经论》的研习并重,这一系的传承对后来的华严宗有没有影响,或者说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都是现代华严学者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此中静渊、智正、法琳三法师从传记中可以看出,是常住于终南山至相寺的,但是住于至相寺的杜顺法师的弟子达法师是何许人,在《续高僧传》或《华严经传记》中都找不到说明。另外,从《华严经传记》中“智俨法师传”中,也可以看到,智俨法师在至相寺,先从学于琳法师,后又随智正法师处学“华严”。根据这些资料,智俨法师与智正法师的师承关系应该是可以确定的了。至于后人为什么不将智正法师或静渊法师论为华严宗初祖,而将杜顺法师判为华严宗初祖,其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但在这里可以肯定的是,华严学初期的研习对华严宗的影响,或者说地论学对华严宗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①] 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368页。法藏撰《华严经传记》卷二,《大正藏》卷51,158页。
[②] 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373页,
[③] 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377页。
[④] 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九,《大正藏》卷50,399页。
[⑤] 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六,《大正藏》卷50,363页。
[⑥] 法藏法师撰《华严经传记》卷二,《大正藏》卷51,158页。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三,《大正藏》卷50,344页。
[⑦] 智升法师撰《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大正藏》卷52,402页。
[⑧] 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482页。
[⑨] 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二,《大正藏》卷50,520页。
[⑩] 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一,《大正藏》卷50,508页。
[11] 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一《大正藏》卷50,607下,法藏撰《华严经传记》卷二,《大正藏》卷51,159页。
[12] 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八,《大正藏》卷50,485页。
[13] 法藏法师著《华严经传记》卷二,《大正藏》卷51,159页。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八《大正藏》卷50,483页。
[14]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第八,《大正藏》卷50,484页。
[15]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八,《大正藏》卷50,484页。
[16]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六,《大正藏》卷50,552---553页。
[17]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第八《大正藏》卷50,486页。
[18]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480页。
[19]法藏法师著《华严经传记》卷二,《大正藏》卷51,159页。
[20]法藏法师著《华严经传记》卷三,《大正藏》卷51,164页。《续高僧传》卷第八,《大正藏》卷50,484页。
[21]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八,《大正藏》卷50,380页。
[22]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二,《大正藏》卷50,518页。
[23]法藏法师著《华严经传记》卷第三,《大正藏》卷51,163页。
[24]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第十八,《大正藏》卷50,574页。
[25]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八,《大正藏》卷50,490--491页。
[26]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靖嵩传”,《大正藏》卷50,501页。
[27]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九,《大正藏》卷50,495---497页。
[28]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五,《大正藏》卷50,542页。
[29]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五,《大正藏》卷50,541页。
[30]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六,《大正藏》卷50,676页。
[31]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六,《大正藏》卷50,676页。
[32]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大正藏》卷50,507页。
[33]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二,《大正藏》卷50,520页。
[34]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六,《大正藏》卷50,673页。
[35]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六,《大正藏》卷50,674页。
[36]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二,《大正藏》卷50,520页。
[37]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大正藏》卷50,506页。
[38]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一,《大正藏》卷50,511---512页。
[39]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卷50,588页。
[40]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五,《大正藏》卷50,544页。
[41]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卷50,588页。
[42]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四,《大正藏》卷50,536页。
[43]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八之“法度传”,《大正藏》卷50,380页。
[44]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478页。
[45]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477页。
[46]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一,《大正藏》卷50,513页。
[47]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二,《大正藏》卷50,516页。
[48]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五,《大正藏》卷50,547页。
[49]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三,《大正藏》卷50,624C---625页。
[50]法藏法师著《华严经传记》卷二,《大正藏》卷51,158页。
[51]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373页。
[52]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八,《大正藏》卷50,378页。
[53]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八,《大正藏》卷50,381页。
[54]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七,《大正藏》卷50,375页。
[55]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一,《大正藏》卷50,611--612页。
[56]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一,《大正藏》卷50,511页。
[57]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卷50,588页。
[58]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五,《大正藏》卷50,547页。
[59]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十五,《大正藏》卷50,541页。
[60]法藏法师著《华严经传记》卷二,《大正藏》卷51,161页。
[61]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六,《大正藏》卷50,669页。
[62]法藏法师著《华严经传记》卷一,《大正藏》卷51,156页。
[63]慧皎法师撰《高僧传》卷八,《大正藏》卷50, 376页。
[64]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二十三,《大正藏》卷50,631页。
[65]道宣法师撰《续高僧传》卷九,《大正藏》卷50,500----501页。
[66]法藏法师著《华严经传记》卷三,《大正藏》卷51,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