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中国佛学 > 法源 > 总第二十期(200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佛教在亚洲各国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黄陵渝 来源: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1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泰国 
公元13世纪泰国成为清一色的南传佛教国家后,建立了自己的宗派,形成了与世俗王权并存
的僧王制僧阶管理系统。现在泰国是当今世界南传佛教的三大中心之一,佛教是全国朝野的精
神支柱。佛教在泰国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佛教占有绝对重要的地
位。泰国宪法规定“国王须为佛教徒,且为佛教的最高赞助人.男性公民一生必须出家一次,
方能取得社会尊重,上至国王、下至庶民、无一例外。” 政府还规定“僧侣不能有反政府的
政治活动。”泰国至今沿用三色国旗,国旗上的青色代表王制、白色代表佛教、红色代表国民
为捍卫王制和佛教所流的血,由此可见泰国的佛教与王制拥有同等地位。泰国的国家纪年采用
佛教纪年,以释加牟尼的诞生日为纪元。国家为礼敬佛教三宝(佛、法、僧),规定了相关的
佛教节日。佛教作为传统宗教在民间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宗教无法取代的。1941年泰国行使新
的僧伽令,由国家控制僧伽活动,使之不能脱离政府的领导与管理。僧王只是佛教界的首领,
学识渊博、德行高超、具有崇高威望的比丘担任。僧人不得参与政治,政府有权对僧伽进行管
理与监督。60年代,尽管国家对僧伽加紧控制,但仍然扶持佛教,鼓励人民学佛崇佛,同时还
支持世界佛教活动。1963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总部迁至曼谷。1969年泰国政府同意该总部永久
设在泰国,并为之划地拨款盖楼。从这 一年起世佛联主席一直由泰国著名佛教人士迪斯库尔
公主担任。1964年泰国开始实施大规模传播佛法的“传法使计划”,以此抵制共产主义思想在
泰国的扩张,保卫自己的信仰观念。这一活动受到政府与僧伽的支持,在财政上还得到美国亚
洲基金会的支持。1973年泰国军政府倒台,国内恢复了议会民主制度,这给泰国的佛教界带来新
的空气,也向古老的僧伽提出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泰国佛教界面临着新的问题,随着泰国资本
主义程度的提高、经济地位的改善、物质生活的富裕,一部分青年人的宗教信仰开始变的淡薄
,追求物质享受。面对此情,有人提出加强国家观念、统一思想,特别是要用佛教中道思想鼓
励大家忍受痛苦、精进守戒,认为这是挽救佛教的第一张王牌。泰国当代最伟大的佛教思想家
佛陀达萨提出“回到佛陀的生活方式中去”的口号,对泰国佛教文化加以新的解释,并努力改革
僧侣的生活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此他把一生中几十年的精力都投入到“解脱园”中。
这是他在猜也郊区森林中所建的一个禅定中心, 其建筑物里装饰有大乘、小乘和其他宗教的艺
术品。他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由于人们妄执有常在的我而引起的,由我执而产生对生灭的贪
着,从而陷入生生死死的轮回里。故只有断除我执,才能离苦得解脱,达到空。他在解脱园中
心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作为空的象征。他还主张天堂与地狱、轮回与涅盘存在于人们内心,明
心见涅盘,在今世任何刹那都可证得.他的理论冲破了南传佛教的一些传统理论,在泰国佛教
界有一定影响。除佛陀达萨的改革思想外,泰国还出现了由佛教僧侣组织起来,提倡现实精神
与利益的经济实体---查摩凯基金会,创办人是主张现代主义改革的特摩差侑。1975年在主张佛
教复古主义的浮特迪克领导下,一个名为“山迪·阿可输中心”的颇有影响的佛教改革派组织
创立。该会以勤奋工作、节欲自律、遵守原始简朴道德生活为己任,信徒的捐赠至少要经过多
次证明确属发自内心,才被接受。近年来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给泰国社会造成种种弊端,已引起
人们的不满,人们更加重视对传统宗教的回归,泰国佛教的原教旨主义思潮渐渐发展。1987
以泰国佛教徒为主,发起了反对美国《屋顶》杂志发表亵渎佛陀图画的活动,表明了泰国佛教
徒维护传统佛教的决心。与此同时,泰国人一直发扬南传佛教注重修行的传统,研习禅定的热潮
也越来越强。他们认为佛学不是单纯的理论和研究,更重要的是教人修行、正德明心、成阿罗
汉。最流行的修行方法是禅定。泰国当代最著名的禅师昭坤·苏跋那·达摩苏提1960年毕业于
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1964年被泰国政府和最高僧加委员会任命为驻英国的弘法大师,到英
国宣传和讲授禅定.他认为佛教重在道(方法)而不在教义.佛陀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指出达到
真理的方法(禅定的方法),强调佛陀本人就是通过禅定证得了究竟真理.泰国佛教禅定提倡
“三学”,“八正道”。“三学”包括“增心学”又称修三昧,通过修“定”达到息虑澄心;
“增戒学”通过修戒达到止恶修善;“增慧学”通过修慧达到破惑证道。“八正道”包括“正
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学”是“八正道”的概括。禅
定主要是修止和修观,“止”是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是在“止”的基础上产生智慧,辩清
事理。当今泰国佛教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佛教精神与道德教育上。
 
缅甸
佛教一直贯穿于大多数缅甸人的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世界观、生活伦理道德里,是缅甸精神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佛教在缅甸曾有过至高无上的地位。1950年以吴努总理为首的新
成立的缅甸独立政府,以继承、护持、恢复佛教传统为己任;在宪法中强调了佛教的特殊地位,
并在议会通过《佛教组织法》等一系列有关佛教的法令,把弘传佛教文化及其佛教组织管理用
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和法律上的依据。同年缅甸从斯里兰
卡延请回佛牙,供人民跪拜。1952 年又迎合广大佛教徒复兴佛教的愿望,在仰光城东修建了以
“世界和平塔”、佛教大圣窟、大寺为主体的“吉祥山佛教建筑群”。1954 年举行世界佛教
史上第三次结集活动。1956 年为庆祝佛陀涅盘2500周年的大祭和第三次结集圆满成功举行了
盛典,把缅甸礼佛活动推向最高峰。此后,随着吴努总理的倒台,缅甸佛教活动热潮开始衰退,
但习禅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人到习禅中心和寺庙去聆听佛法、研禅修定。缅甸的修禅活动是
在研究阿畀达摩(《论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修禅定分为修定和修慧两种,前者是修
止,旨在达到凝寂其心、排除杂念,后者是修观,以求使思想达到更高度的集中,通过观想世间
之诸行苦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三相、产生慧(即般若),达到涅盘境界。自60年代以来缅
甸的习禅热潮至南亚、东南亚和欧美等。
 
柬埔寨
公元五世纪柬埔寨成为东南亚佛教重镇后,佛教信仰深入人心,在官方和民间都有着重要地
位。依照传统,柬埔寨的男子不论地位高低,一生至少出家一次,时间最少3个月,以此报佛
恩之后,方能在社会上立足。1954年柬埔寨独立,佛教被定为国教。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介
绍佛教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柬埔寨好像一辆马车,由两个轮子支撑,这两个轮子中一个是国
家,一个是佛教。前者象征驱动力,后者为宗教道德,马车前进两轮需同时运转。这个精理同
样适用于柬埔寨在和平与精进的道路上稳步向前。”(《西哈努克回忆录》248页)。在世界
佛教全面复兴的50年代,柬埔寨为与之相呼应,掀起了一个佛教活动高潮。1957年举行了历时
7个月的纪念佛陀涅盘2500周年纪念大典,专门从斯里兰卡迎回佛舍利供国人瞻仰。此后僧侣
人数与佛寺数量激增不已。不久,西哈努克佛教大学正式落成,在这所培养行解双优佛教人才
的大学里,学僧们既要学习传统的佛法理论和语言知识,又要学习西方社会科学知识与修禅实
践。1961年对柬埔寨政治影响最大的西哈努克的佛教社会主义出台。西哈努克针对社会主义的
成功及其在世界上的迅速传播,发表了《关于高棉社会主义的若干论断》,提出高棉社会主义
是建立在佛教基本教义的基础上,以佛教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他以不改变封建社会制度为
前提,用宗教感情和道德去劝化人们,希望使人的善心得到开发,从而实现社会分配合理,建
立一个和谐的充满宗教气氛的社会。他用佛教的戒律、慈悲、利他、众生平等的原则,除恶行
善的主张,积聚福德的传统等来阐释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思想,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他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带有浓厚宗教伦理色彩的佛教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有本
质的不同。西哈努克在实行佛教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同时,还强调王权的重要性,限制佛教
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激起一些激进僧侣的不满。1968年编纂、翻译近40年的高棉文佛教三藏全
部出齐,翌年国家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庆典。19703月朗诺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
推翻了西哈努克领导的政府,高棉佛教社会主义也随之被扼杀,此后佛教在柬埔寨一直发展缓
慢。不少柬埔寨佛教徒难民在欧美建寺弘法,使高棉佛教广为传播。
 
老挝
老挝人民多信奉南传佛教,佛教与老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老
挝统治者一直极力推崇和保护佛教。历史上老挝佛教界曾一再参与政治,他们既是宗教集团,
又是社会政治集团。二战后老挝经历了国内战乱、法国殖民者和美国侵略者的外来干涉与控制
,直到1975年老挝革命才获得彻底胜利。在此期间僧侣们将佛家道理、爱国心与民族团结精神
结合起来,为救国事业作出贡献。如:1959年佛教界组织集会、抨击时弊、建立佛教协会,提
出“团结、斗争、中立、和平”的口号,积极投身于救国斗争运动中。1976年老挝人民民主共
和国成立,取消王国宪法,宣布佛教不再是国教,国王也不再是佛教的保护者,但政府仍重视
佛教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对佛教僧侣的社会主义教育。为争取佛教界对政府的支持,政府力
图把佛教义理与社会主义原则相结合,强调佛教与社会主义的目标一致和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指望依靠僧侣的力量来帮助执政党教育人民、贯彻党的政策。根据国情的变化,老挝佛教界
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僧侣们凭借佛经,进行适合于时代的政治宣传。1976年初佛教界又及时出
版《佛教与社会》、《政治与佛教》和新的《讲经说法》小册子,强调“佛教一定能使自己适
应新的社会制度”,因为这种制度“符合佛教经戒的实质”。同时提出欲使老挝佛教跟上老挝
社会的发展步伐,老挝佛教徒必须懂得和掌握佛教的精神内容,以便正确而彻底地配合政治路
线。此后老挝政府的佛教政策出现了“左”的偏差,导致僧王出逃。1980年后老挝政府改变了
佛教政策,突出强调保护和弘扬佛教传统文化。1988年后老挝佛教界中出现受西方现代思潮影
响的改革派。他们认为对旧的佛教传统需要加以重新认识、补充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社会。
为此需要革新教义、改革仪礼、重建僧伽、开办佛教学校、编纂符合现实社会需要的新教科书
、普及佛教教育、选派优秀僧侣出国学习,使佛教能更好地和现实社会结合在一起,改变已往
那种佛教徒仅追求自我解脱、涅盘,忽视社会的冷漠态度和利己主义的作法。
 
斯里兰卡
1956年班达拉奈克在竞选前提出“宗教—民族社会主义”的设想和“佛教是国教”的竞选口
号,宣布自己是“佛教民族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并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结成统一战线。
1957年获得竞选胜利后,即率领新内阁前往世界南传佛教弘法中心——“大寺”礼佛,接受僧
伽的祝福,并宣布成立佛陀教法会议等佛教组织。翌年又将两所佛教学院升格为智升大学和智
增大学。由于政府过份重视佛教,忽视了社会宗教种族的多元化现实,酿成不可收拾的矛盾,1
959 925日班达拉奈克总理死于曾拥戴他上台的比丘杜韦·索尔罗摩的枪口下。60年代政
治比丘活动明显减少,佛教仍受到国内人民和政府的重视。佛教僧侣主要热衷于弘传、禅定、
佛法修炼、热心教育等方面。19665月“世界佛教僧伽会”在斯里兰卡创立。80年代以来,
里兰卡国内佛教政治气氛日益淡薄,要求缓和与和平的呼声不断增强。佛教界对传统佛教进行
了深刻的反思与再认识,明确今后佛教在社会中主要起指导人们伦理精神准则的作用。
 
尼泊尔
尼泊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全国人口6%为佛教徒。尽管印度教是尼泊尔的国教,但佛教
也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已认识到佛陀诞生地对佛教徒的重要影响,对尼泊尔树立良好国际形
象、开创旅游事业的宝贵价值。1956年马亨德拉国王提出重建兰毗尼园的设想。兰毗尼是佛陀
的诞生地,佛教在古印度隆盛时,曾为重要的佛教圣地,以后随着佛教在古印度的式微,渐渐被冷
,终成废墟,1895年由印度考古学家根据阿育王敕柱的铭文重新发掘出来。按照马亨德拉国王
的设想,在兰毗尼划出一块25平方公里的区域,南部为圣园区,建造各国佛教徒捐赠的寺院,形成
朝圣的区域;中部为文化区,建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北部是旅游者、朝圣者住地;此外,还修
建飞机场、高速公路、饮用水渠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整个工程所需要1900万美圆,已得到联合
国和我国及其它佛教国家的响应与资助。近年来佛教在尼泊尔有了新的变化,随着信息交流的
频繁和交通的改善,流行思潮的影响,佛教信仰受到了挑战;受世俗主义的物质观影响,越来越多
的僧侣不愿呆在寺院里。1989年后,尼泊尔社会政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多党制在国内重新建
,面对新形势佛教界及时作了改革与调整,新的佛教领导机构中僧侣仅占四分之一,表明居士
和知识界佛教徒的势力有所增长,世俗化特征更为加强。目前南传佛教僧侣文化素质较高,与政
府关系很好,但由于其传入历史短,缺乏群众基础,尚无法与大乘佛教抗衡,发展缓慢。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