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中的“心”、“性”和“情”字
作者:戴立勇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2日
摘要: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指出在流行的宗宝本《坛经》中,“心”字有七种用法:心体、自心(本心)、用心、心生(心灭)、心量、心悟(心迷)、心印(心宗);“性”字则有六类:实性(法性)、佛性(无性)、本性(自性)、妙性(觉性)、人性(根性)、修性(禅性);“情”字有四种:情识、情计(情有)、情动、情迷。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性”是“心”的真如,是“心”的本体;“心”是“性”的“妙有”,是对“性”的个体的明觉,是“性”的生、起、去、来;而“情”则是此“心”在生、起、去、来(即“用心”)过程中的识、记(有)、动、迷四相。
关键词: 《坛经》 心 性 情
作 者:戴立勇,1995年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现为江汉大学政法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博士生。
一、宗宝本《坛经》中的“心”字用法有如下七类:
1. 心体、心地、菩提心、即心即佛。如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
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般若第二》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决疑第三》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顿渐第八》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
身心坏。”《决疑第三》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护法第九》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般若第二》
“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机缘第七》
“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机缘第七》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忏悔第六》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忏悔第六》
如上所引之心体、心地,即心之本体,本来清净,本具菩提智慧,若能无住无念,则
即心即佛。
2. 自心、本心。如
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
务?”《行由第一》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
中顿见真如本性?”《般若第二》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行由第一》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
天人师、佛。”《行由第一》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
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般若第二》
自心、本心可以理解为有情众生之每一个体,其情识活动之主宰,较之前面所说心之本体,它既具有“智慧观照,内外明彻”的功能(即自觉性),同时又因为这种主体的活动作用,从而又开启了迷惑、缠缚、染著、颠倒的可能性。
3. 用心、净心、澄心、心行、心求、空心、著心、知心、观心、住心、关心、心见、明心、心念、心意、摄心。如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忏悔第六》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行由第一》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
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设作偈颂,枉用心力。”《行由第一》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般若第二》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般若第二》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忏悔第六》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般若第二》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般若第二》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
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妙行第五》
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於理何益?”《机缘第七》
“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行由第一》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般若第二》
“自执灯,书偈於南廊壁间,呈心所见。”《行由第一》
“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外求玄?”《决疑第三》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忏悔第六》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
为禅。”《妙行第五》
“常闻偈己,心意豁然。”《忏悔第六》
“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护法第九》
以上即有情众生之心体所能发生之种种活动作用与功能,即心之“用”。
4. 心生、心起、心动、心乱、心不乱、心息、心灭、直心、无心。如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行由第一》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护法第九》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忏悔第六》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行由第一》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妙行第五》
“诸人闻语,总皆息心。”《行由第一》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执
著。”《定慧第四》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定慧第四》
“於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於自念上常离诸境,不於境上生心。”《定慧第四》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护法第九》
以上可以概括为心体之活动作用所呈现出的性质、状态与境界,即心之“相”。
5. 心量、心中、心内、三毒心、十恶之心、邪心、心善、心恶、非心、尘劳之心。如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般若第二》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忏悔第六》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忏悔第六》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
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忏悔第六》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决疑第三》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忏悔第六》
“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行由第一》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护法第九》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决疑第三》
“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决疑第三》
“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决疑第三》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 《机缘第七》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般若第二》
“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定慧第四》
以上可以理解为《坛经》对心体之种种“用”的价值判断,简言之,以有心为非,以心清净为是。
6. 心悟、心通、心平、心迷。如
“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行由第一》
“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
导见性。”《般若第二》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般若第二》
“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忏悔第六》
“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顿渐第八》
“说通即心通,如日处虚空。为传见法性,出世破邪宗。”《般若第二》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决疑第三》
“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护法第九》
如如之心,可以“来”,可以“去”。如“心悟”、“心通”、“心平”,则可“来”“去”自由,心佛不二;如“心迷”、“心动”、“心非”,当然也就缠缚颠倒、无从解脱。换言之,心不仅是吾人情识活动之灵明主宰,而且也是吾人修行得度之“款钥”。
7.心印、心宗、心要、佛心。如
“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顿渐第八》
“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於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忏悔第六》
“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顿渐第八》
“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顿渐第八》
所谓心印、心宗、心要、佛心,即如上所云之“款钥”。
二、“性”字:六类
1. 实性、共性、法性、性空
“无二之性,名为实性” 《忏悔第六》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顿渐第八》
“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忏悔第六》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护法第九》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
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
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
复如是。”《般若第二》
所谓实性,即法性、共性,也就是“一切皆空”之“空”性,“如”性。
2. 佛性、无性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法师讲涅盘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以上《行由第一》。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行由第一》
佛性“不二”,当然也就是法性,但它似乎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以“有情”为其“地”、
为其“种”、为其“因”(佛因性),才能生“果”(佛果性);若无情,即无地、无种,
从而也就无生、无性了。
3. 本性、自性、自本性、菩提自性、性智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凡自本性,不生不灭。”《行由第一》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以上《般若第二》。
“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利,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定
慧第四》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以上
《行由第一》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妙行第五》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忏悔第六》
所谓本性、自性,即有情众生之个体所具之佛性,即“本自清净”、“本自具足”、“能
生万法”,换言之,自性即菩提,本性是佛,但这里强调的是自性的“本来面目”。
4. 妙性、真性、真如性、智慧性、觉性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以上《般若
第二》。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忏悔第六》
“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
能建立。”以上《般若第二》。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决疑第三》
自性“本”妙、“本”真、“本”真如、“本”智慧、“本”觉,这里是对自性之本
质(或者说自性之真谛)所作的价值判断。
5. 人性、根性、习性、淫性、净性、性行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
自悟者,不假外求。”《般若第二》
“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定慧第四》
“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妙行第五》
“这葛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看槽厂去。”《行由第一》
“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以上《忏悔第六》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护法
第九》
“性行粗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趋及惠能。”《行由第一》
与上所述相对,这里是对自性之现象(或者说自性之俗谛)所作的价值判断。
6. 见性、修性、禅性、佛种性
“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忏悔第六》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决疑第三》
“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忏悔
第六》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般若第二》
自性能“见”、能“修”、能“禅”,这也就是“法门”即佛种慧命之所在。
三、“情”字:四种
1. 情识。如
“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行由第一》。
又如,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
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
海合為一體。”《般若第二》。
即以情为识,即分析、了别对象之活动作用。所谓有情指一切有情识之生物,如人
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无情则指没有情识活动的矿植物,如山河大地
及草木等是。
2. 情计、情有。如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無端起知見 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 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 何為真實義
……
以上惧见《机缘第七》。即以情为计执,为妄有,即凡夫所妄计、执著之种种境界。
3. 情动。如
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師云:
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
數年山中竟修何道。
……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
以上见《付嘱第十》。即以情为心识之动转不定,所以又被譬喻为情猿。
4. 情迷。如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
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以上见《付嘱第十》。以情为迷,即以一切有情之类为迷惑颠倒,不知万有之实相。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世情”二字,乃指“悲泣雨淚”之类(如上所引),在慧能看来,这正是所谓“迷惑颠倒”的世间相之典型。
四、“心”、“性”与“情”字的关系
1.“心”与“性”
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坛经》文本中“心”与“性”字有着极为全面的对应关系。“心”字七类,其中:第一“心体”、“心地”可与“性”字之第二“佛性”对应;第二“自心”、“本心”可与“性”字之第三“本性”、“自性”对应;第三、第四“心用”、“心相”可与“性”字之第四“妙性”、“真性”等对应;第五“心量”、“心中”等可与“性”字之第五“人性”、“根性”、“习性”等对应;第六、第七即“心宗”、“心要”等可与“性”字之第六“见性”、“修性”、“禅性”等对应(“性”字中第一“实性”、“法性”等无对)。
因此,我们可以说,《坛经》文本中的“心”是“性”的展开、分有、变现或者说“妙有”。换言之,“心”是对“性”的个体的明觉,是“性”的生起,是“性”的来去,是“性”的灵动。“性”是“心”的真如,是“心”的本体,是“心”的本来清净的菩提种子,是在“明心”、“直心”、“无心”之后的诸法实相。
诚如经中所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决疑第三》“性是王”,但这个“王”是内在的、隐秘的、从未主动或者说彰显地实施其主宰权力的“王”;“心是地”,但这个“地”常常因为自己的“明觉”、“灵动”而忘了自己是“地”,有时甚至自做“主宰”起来。
2.“心”与“情”
“情”字四种,“情识”、“情记”和“情有”、“情动”、“情迷”,均与“心”之第三“心用”、第四“心相”相关。易言之,“情”者“心”之动,“心”之生起、执著、迷乱、遮染,是乖悖于清净本体的“非心”。
3.“性” 与“情”
“情”字四种,均与“性”字第五之“人性”、“习性”、“淫性”、“性行”等相关,但并非直接相关,而是要透过“心”这一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