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中国佛学 > 法源 > 总第二十七期(2009年)

略述《大智度论》中“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

作者:妙一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5月16日

 

内容提要:“空”义是佛法不共世间其他哲学、宗教的核心理论,同时在教界也是大乘中观学派、三论宗的根本所依。在阐发“空”义的时候,它不确定性的概念,往往被人认为是一种诡辩式的。尤其在讨论“空”如何能使“罪福因果”之不失,又同时保持“空”的不共性。确是不为一般不熟悉所谓“空”的人能理解和接受的。本文从中观学派的创始者龙树大士的代表作《大智度论》中,揆及这一问题的相关资料,并一些佛经的原典。从空义的提出、罪福因果说、空与罪福之关系三个部分来论述“空善安立罪福因果”和“二法释其平等”的关系。正式论述之先,就关于《大智度论》的相关信息,如翻译情况和大概内容,作了一个扼要的交待。

关键词:  罪福因果  诸法实相  二谛  二道

作者妙一法师,中国佛学院2009级研究生。  

 

 

前 言

 

龙树菩萨的代表作之一《大智度论》,尝被称为“佛教大百科全书”。由此可以看作是龙树佛学思想的整体显现。[①]龙树菩萨以《般若经》的“空观思想”树立起大乘佛教的旗帜并且撰文阐扬,《中论》、《十二门论》则首推其先。在《大智度论》中不但一贯强调“空义”,更加补充了前二部论未及详说的部分──空观积极的开展与罪福因果的关系。这一点是全面理解“中观空义”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体会龙树造论的缘由之一──原是“众生处处着,故如来处处破”,菩萨是如实洞见所谓“学空执空”的法爱之病。[②]又者,中观学派传至中土经过关河旧说和摄山学派的宏传而形成三论宗。一般人只知三论宗说空,而不知此空不空,空不离有,善安因果的道理。所以一提到三论宗,则空以盖之,这是不知道于三论之外还有释《般若经》之《智论》的缘故。(以下简称《智论》)在佛教史上,三论与《智论》合称为“四论”。历代研习三论者,必不遗此《智论》,方称空宗具足之学。又者,《智论》汉译有一百卷、足百万字,是不易被学人通读通解的,更鲜有人研究。除了部头大、内容博杂,其中观空义更是难以把握的,使人望典而徒生喟叹!难见《智论》为融贯“空有”的百科之意。鉴于上述几点,故有本文的写作初因。冀为疑此问者释惑,解此惑者证明。

 

一、内容概说

 

对于《智论》内容的相关研究,古代出家学者中凡有习中观、三论的,必于此论涉猎不遗。尝有注疏之作,但时代湮远,存世可供参考的多是不见其完貌。近世亦有学者留心此论,也多是从某一角度去研究,很少有详尽、系统的疏理其内容的学术成果。而今欲以鄙薄之思,而妄论其内容概况,实是以斗器之容,而度大海之量!虽海量难测,然欲知其色味,一滴已足。所以不惶浅识,借先哲所发,而为今者释难。

 

(一)作序者之角度

罗什译完《智论》后,姚兴遣使将论本持往庐山慧远大师处,求师为论作序。慧远大师:

 

谓《大智论》文句繁积,初学难寻,乃删繁剪乱,令质文有体,撰为二十卷。[]

 

这是说明慧远大师对《智论》是重视的,并且以他的佛学观点对其内容进行了通篇的删简。又僧叡法师对《智论》及其经本的翻译都有参加,并且一一作序以明大旨。故以作序者的角度来概述《智论》的内容。

《智论抄序》云:

 

其为要也,发轸中衢,启惑智门,以无当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行。寂以行智,则群邪革虑,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则二谛同轨玄辙一焉。[]

 

这段文字中,说《智论》的要旨在于“发轸中衢(道)”。中道在龙树菩萨的大部分著作当中是占有绝对分量的,如其代表作《中论》、《十二门论》即是。中道之利用则是“寂以行智”戏论不生,而中道之显总不离“二谛”所说,故能“玄辙一焉”。二谛是诸佛菩萨说法之所依,此论亦不出此义。所以《智论》之旨在于:以二谛为导,而归要于中道。这一点在僧叡的《序》中是更加显见的:

 

其开夷路也,则令大乘之驾,方轨而直入;其辨实相也,则使妄见之惑,不远而自复。其为论也,初辞拟之,必标众异以尽美;卒成之终,则举无执以尽善。释所不尽,则立论以明之;论其未辩,则寄折中以定之。[]

 

此中说明《智论》之作乃是“开夷路”、“辨实相”而使“妄见之惑,不远而自复”。“开夷路”则息诸若有若无四句之戏论,“辨实相”则中道实相可显。这在《智论》的原文中是可见的。[⑥]

 

(二)所引经典之角度

《智论》之所以被称为“佛教百科全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论中广引佛教大小乘经典,以及佛本生、佛传故事、戒律等。对大乘菩萨思想、六度、般若空观、西方净土信仰,以及一系列的佛教名词、修行方法、阶位等均有论释,并保留了大小乘最初交涉的内容。今以论中出现经典的名目来概括其内容之一斑。

《智论》中出现的经典有七十余种。出现并引用部分内容的大乘经较多的有:

 

 

仅仅出现经名

引用经中内容

经名

次数

经名

次数

《华严经》

《法华经》

二十三

《云经》

《毗摩罗诘经》

《大云经》

《持心经》

《十地经》

《不可思议解脱经》

《弥勒问经》

《首楞严经》

《六波罗蜜经》

《密迹经》

 

出现小乘经名和内容的有:

 

 

仅仅出现经名

引用经中内容

经名

次数

经名

次数

《阿修罗王问经》

《栰喻经》

《阿差末经》

《杂阿含大空经》

《放钵经》

《放牛譬喻经》

《七车譬喻经》

《二夜经》

《本生经》

《栰喻经》

 

从上面列举的部分经典名中可以看出,大乘经以《法华》、《净名》、《持心》等经引用的次数最多。在笔者阅读论文的时候,常常看到论主以大乘经义来驳辩小乘的说法。如卷四:论主举迦旃延弟子对如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得种因缘,及只有释迦一佛说。驳以大乘缘起之理,显说佛法不定之相,以例证三十二相所具不同;立有十方三世诸佛说。[⑦]由此可见本论不但说明中道、二谛之理,对于佛教基本问题的多方位诠释、大乘对小乘佛教的态度都有论及。值得注意的是:论主虽对小乘持有破斥的态度,但于二乘法则说“声闻少说如、法性、实际”,所以亦承认二乘所证的“空解脱分”。只是彼较之大乘菩萨所行不究竟罢了。[⑧]并不是一任破斥,人法具毁。这里提到的“空”便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关于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便由此开始。

 

二、空义的提出

 

“空”义是佛法的核心内容和不共之理论。尤其是作为可以实证的唯一标准,即是对空法的现量体证。由此空义故有诸法实相之所显现。而诸佛菩萨所说法,亦复依诸法实相如实宣说,并令闻者同谙此理,同证此道。故能绝凡圣若有若无之戏论。空复有多名,如《肇论》说“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一)提出依据

1、诸法实相

佛,谓圆满的见到诸法实相的觉者。若得见佛,即应是对缘起诸法“空相”的如实观照。同时更是对诸法实相的究竟认知。如《佛藏经·念佛品》云:

 

    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

 

那么又如何观“诸法实相”?《大品经·四谛品》云:

 

        云何观诸法实相,佛言观空。[]

 

此二经义于《思益经·菩萨正问品》则合说为:

 

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相。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若能知空相,则为见导师。[11]

 

缘起诸法的共相即是“空”。能观空者,即是见诸法实相、佛。所以这里说:空能显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故是空。此“空”不但能见佛,更能令菩萨善习般若波罗蜜,不分别诸法,能至圣道。如《大品经》云:“如是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应观诸法性空。”[12]若诸法性空,是故《思益经》云:

 

         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是诸法实相义。[13]

 

如是:

         若于诸法,无所分别,如是行者,能得圣道[14]

 

由此诸义,论主直下便说:

 

        诸法实相,所谓性空、无所得、空等法门[15]

诸法空故,能转着心。(转着心故)[16]

不住四句,而证实际[17]

 

2、息诸戏论

诸缘生法,其性本空,非圣令空。[18]虽然是法尔如是,却有六十二种不同的戏论见解。“总括这六十二种戏论,则不出有、无二句。着有者,故万法纷然,众生受六道业报,苦无息时;着无者,故诸法断灭,顽空绝因缘有作,拨无因果”。由此戏论,所以不见诸法实相,与空有诤,不顺如来圣教。今所标空,能使一切有所得、若有若无的二边、四句、六十二见戏论皆归寂灭。能令了知如来所说般若深意,论主所申中道正观。如《思益经》云:“善知因缘法,远离二边相,知是烦恼因,亦知是净因。[19]远离二边见,能知染净因。若住于二边邪见中,即不见缘起法,故不见空,行邪道,与佛有诤。《佛藏经》云:

 

        乃至于少许得者,皆与佛诤。与佛诤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我法息破一切诸念,一切诸见,一切诸结诸增上慢,不念一切诸所忆念,除断一切种种语言。[20]

 

论主现见诸因缘法自、共之相,明了其性皆空。故说:“佛法中一切诸法决定无我。”[21]顺如来教,不起二边诸邪见。更于胜慧悲心中说戏论生处,并破彼诸见令归寂灭。如《智论》云:

 

        一切世间着二见:若有、若无。顺生死流者多着有,逆生死流者多着无;我见多者着有,邪见多者着无……如是等众生着有见、无见。是二种见虚妄非实,破中道。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具死;着有,着无,二事具失。所以者何?若诸法实定有,则无因缘;若从因缘和合生,是法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空。[22]

 

又三论宗吉藏大师于《大乘玄论》更加说:“一切有所得无不自死。”可谓深刻之极。有所得又云何自死?《智论》云:

 

        有见与无见相违,相违故有是非,是非故共诤,有诤故起诸结使,结使故生业,生业故开恶道门;(诸法)实相中无有相违,是非,斗诤。[23]

 

论主重申佛法对缘起法的立场说:

 

        佛法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不着亦不着。[24]

  

是故诸法实相中四句不生,百非即绝,于空无诤,是佛弟子,堪行佛道。故此空义能息诸戏论,戏论息则惑释,惑释则业净,业净则情空,终因此而得安乐自在。

 

(二)十喻释空

上所说空,直引空之所显,空之利用。已知于空中,若有、若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句,皆无施设处。虽提及缘起故空,未详解释。《法华·譬喻品》云:“诸有智者,因譬喻得解”。《大品·七喻品》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所以在诸部《般若经》中常以十喻释空。对这十个譬喻,论主在《智论》第六卷中有详释,今拣其中二喻略而说之。

十喻由来,《大品经·序品》云:

 

    (菩萨)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干达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25]

 

此十种譬喻,皆说无常、无我,其性无实之意。如幻者,幻本非实。因幻师所施幻术,故有种种所见;幻术若谢,所见皆无,其性归空。如人色身,四大假合,识种托生。随其所生,自有生、住、灭三相。若业尽缘谢,各自离分,终归于空,如是是幻。

如焰者,焰因日光风动尘飞而现,旷野之中,如野马奔腾。愚者见此,则谓是水,世间男女诸相亦如是:

 

        结使烦恼日光诸行尘,邪忆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无智慧者谓为一相,为男,为女,是名如焰。复次,远见焰,想为水,近则无水相。无智人亦如是,若远圣法,不知无我,不知诸法空,于阴、界、入性空法中,生人相、男相、女相;近圣法,则知诸法实相,是时虚诳种种妄想尽除,以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相如焰。[26]

 

余诸喻具如论中卷六所释。查此所举二喻,并明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无生故”。有人问:为何以此十喻释空?《智论》云:

 

是十事不久住,易生易灭,以是故,是心不着处。复次,有人知十喻,诳惑耳目法,不知诸法空,故以此喻诸法。若有人于十譬喻中心着,不解种种难论,以此为有,是十譬喻不为其用,应更说余门。[27]

 

又有难者说:若诸法都空,不应以十喻喻之;若有所喻,是即不空?《智论》云:

 

我说空,破诸法有;今所说者,若说有,先已破;若说无,不应难!譬如执事比丘举手唱言:众皆寂静;是为以声遮声,非求声也。以是故,虽说诸法空,不生不灭,悯念众故,虽说非有也。[28]

 

此即《大品经·学空不证品》所说:“譬如有翼之鸟,飞腾虚空,而不堕坠。虽在空中,亦不住空。”[29]据《大品经》中说“空”的种类有十八种,但这些空的意思都超不出“十喻”所表示的涵义。“十喻”是菩萨为众生能方便理解“空”义,而施设的善巧。罗什法师云:“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即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若能应斯照,万象无来去。”之所以以“如幻、如焰”,等来作比喻,是因为此“十事”是世间现见诸法。若能于所缘世间诸法,谛观缘生而有,其性无实,即是善知“十喻” 所说。

 

()作作者空

在诸法实相空中,一切诸法皆归寂灭,无有能所之相。若业、及作业;作及作者,其性皆空。《智论》中多处见有引用《中论》偈,说明涅槃、三时有作、三时有生皆空无所得。[30]关于作作者《智论》卷一云:

 

    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说。[31]

 

此偈说业果皆有,而无作作者,这是佛所说第一甚深微妙之法。以此四句偈,便不能详细的说明如何无作作者;又若无作作者,罪福因果是有是无?下引论主所造《中论》偈说。《观作作者品》云:

 

        决定业无作, 是业无作者。 定作者无作, 作者亦无业。

        若定有作者, 亦定有作业。 作者及作业, 即堕于无因。

若堕于无因, 则无因无果。 无作无作者, 无所用作法。

若无作等法, 则无有罪福。 罪福等无故, 罪福报亦无。

若无罪福报, 亦无大涅。 诸可有所作, 皆空无有果。[32]

 

上来五颂大意是:“作与作者”是缘起相待的,二者均无有自性。若“作”有自性,则不需作者更作;若“作者”有自性,则不需作而称作者。若不如是,则作作者皆归于断灭,无因无果。因为没有一个实在的作法,所以罪福因即无,业因既无,业果报亦无;既无生死业,故无大涅槃。如此看来,一切有所作,其性皆无有。总括之,因为能作业的人和所作的业都是空无自性的,所以承结的业果报也同样是空无自性。

 

三、罪福因果说

 

前文直说诸法皆空,乃至作作者空,罪福报亦空。那么佛法又如何随顺安立世出世间?针对此问,在《智论》第五十三卷中有关于“破与不破有二种误解”;第七十二卷中以“虚空不障诸法喻”来说明缘起不断。[33]又《智论》卷七、卷三十二分别说:

 

        佛法相虽空,亦复不断灭。 虽生亦非常,诸行业不失。 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 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若有人念空,是则非道行。[34]

 

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无有一法定性可取故,则不可破。以众生着因缘法故,名为可破。譬如小儿见水中月,心生爱着,欲取而不能得,心怀忧恼!智者教言:虽可眼见,不可手捉;但破可取,不破可见。[35]

 

诸法虽是无自性空,但不同断灭。犹如譬喻说:但破诸法自性可取;不破缘生可见。依然有三界、五道差别,《智论》卷十六说:

 

菩萨得神通力,以天眼见三界、五道众生,以失乐为苦;无色界天,乐定心着不觉,命尽堕在欲界中,受禽兽形。色界诸天,亦复如是,从清净处堕,还受淫欲,在不净中。欲界六天,乐着五欲,还堕地狱,受诸苦痛。见人道中,以十善福贸得人身,人身多苦少乐,寿尽多堕恶趣中。见诸畜生,受诸苦恼,鞭杖驱驰,负重涉远……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受如此罪。[36]

 

若都无所有,菩萨云何见此六道,及苦因缘?如是佛法中亦有罪福因果,那么所谓(诸法实相)“空”与“罪福因果”之间又如何会通前后,各不相违?

 

四、空与罪福之关系

 

《观作作者品》所说的作与作者是无自性的,这种无自性便是空。此空又名第一义空、毕竟空。依龙树菩萨的观点,只有毕竟空才能使一切法得以安立。罪福之因与果,同样也是如此。

 

(一)空善安立罪福因果的道理

1“第一义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

有人问:若法都自性空,则无生无灭,故无罪无福,如今学道则无益?答曰:

 

有法空故,有罪福,若无法空,不应有罪福。何以故?若诸法实有自性,则无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则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得因缘有。诸法自性有,自性有则无生者,性先有故。若无生则无灭,生灭无故无罪福。[37]

 

因为法是从因缘生的,故是空的。只有是空性,才有作法的成立。诸法若各有自体,有别于别,故不能于别和。若不能和,便不能作业,更不能感果。法性是成立诸法生起的必要条件,不可破坏,不待因缘而有。反之,若无此法性,则诸法不能生,故无有灭,从而罪福业无。

如是全面认识第一义空,乃是于缘起法不偏二边的中道观。如是“虽空亦不断,虽有亦不常,如是法佛说”。故《净名经·佛国品》云: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38]

 

又菩萨说法所言决定,亦常说诸法无我乃至罪福业不失。[39]正如《中论·观四谛品》所说: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40]

 

2、正观空而知有罪福

空法无为,菩萨正观空而不断有漏之福善,是名不住无为事。《净名经·菩萨行品》云:

 

何为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而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41]

 

诸法虽自性本空,但修学过程中,亦不昧罪福。如《智论》卷五十三云:“初闻般若,不得便说一切法空。”[42]菩萨大智慧生,恐人闻空入断灭,故而特别强调:

 

观真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43]

 

这才是正观空的人,与不是正观空的人区别在于:

 

邪见破诸法令空……同无智人,闻空解脱门,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44]

 

与之相对正观空的人:“知诸法真空,不破不坏。”[45]从此可以看出:只有正确观空的人,才能如实地了知罪福因果安立的道理;反之,不知空,也就不知罪福因果的安立。空同时亦善成罪福之果报。

 

3、以空成立罪福之报

⑴不破世间果报

佛说空法,不破世间相。世间相谓有罪,有福之报。以有空故,诸法非断非常。以非断,故罪福不失;以非常,故法无自性,非为破后世故说空。如《智论》云:

 

佛法中诸法毕竟空,而亦不断灭;生死虽相续,而亦不是常;无量阿僧祗劫业因缘,虽过去亦能生果报而不灭,是为微妙难知,若诸法都空者,此品中不应说往生。(《大品·往生品》)何有智者,前后相违?若死生相实有,云何言毕竟空?但为除诸法中爱着,邪见颠倒故,说毕竟空,不为破后世故说。[46]

 

如此中意:佛说空法,不为破后世,亦不破罪福之果报。只是为了去除众生于诸法上生起的爱着。众生若能如是认识空法的意义,便是智慧。是智慧,即是世间正见。如《智论》卷三十四云:

 

        智慧是世间正见。世间正见中,说有布施、有罪、福,有今世、后世,有阿罗汉。信罪福故,能善布施;信有阿罗汉故,能善持戒、善禅定、善梵行;得正见力故,能善不扰众生。世间正见,是无漏智慧根本。[47]

 

由此义故空不但能引导世间正见,亦能成就世间果报,以不破后世故。

 

⑵成就出世间之圣果

有云:“三乘同坐空解脱床”,只是各自的观智深浅不同。[48]若观空者,不分别二边,实是真佛弟子、行圣道、可得授记、终至涅槃。空法能如是成就出世间圣果。此诸义如经等说,《佛藏经·净法品》云:

 

        若有众生闻如是经第一义空,无所有法,心欢喜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49]

又《思益经·得圣道品》云:

 

        若于诸法,无所分别,如是行者,能得圣道。[50]

 

又《思益经·授记品》云:

 

网明菩萨得佛授记)思益问曰:于何事中而得授记?网明言:随业受报,随业授记……离诸法二相故,是授记义;不分别生灭,是授记义;离身口意,是授记义。[51]

 

又《智论》卷九十云:

 

 若离法性,虽行布施、持戒、行慈,悲等善法力故,虽不堕恶道,生天福尽,还堕恶道,如本无异。行性空法,亦不着性空,即是涅[52]

 

又空能成就无量福业、功德。若离空者,则无道无果,终不能成满福慧二严。《大品经·实际品》云:

 

过去十方诸佛道所谓性空,未来、现在十方诸佛道亦性空。离性空,间无道、无道果。[53]

 

《智论》卷九十云:

 

一切法性空,是诸佛真法,若得是法,则名为佛;若说此法,名为度众生,三世诸佛皆亦如是;离是性空,则无道无果。[54]

 

《智论》卷七十四云:

 

凡夫人虽离欲行慈悲心,不得实法相故,不得作无量福田;须陀洹虽未离欲,分别诸法实相故,福田无量。诸法实相,得有深浅,是故菩萨深入实相故,一念中福德无量无边……若菩萨虽观毕竟空,而能起诸福德,是名不离般若波罗蜜行。若菩萨常不离般若波罗蜜,渐得无数、无量、无边功德。[55]

 

承上所说空,能善成出世间圣道、圣果,乃至无量福德事,何得言都空无所有。

 

(二)二法释

前文虽说“空”是诸法实相,善安因果道理,成就世出世间之果报,但据执之士,犹有狐疑,未解“空”之深意,所以下以二法释之。

 

1、二谛

佛菩萨以无碍智慧,通达诸法总相、别相。能以无量法门说诸法相,虽说法无方,要言惟有二法,即二谛。《大品经·具足品》云:

 

     菩萨摩诃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舍利弗,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56]

 

此第一义谛与世俗谛是为缘起相待的二法。一般来说,第一义谛说诸法空无自性,无说无示、不可心缘臆断;世谛说诸法缘生之相,有生、住、灭。二者的关系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端为破众生若有,若无之执,于施设法,固无其实在性。是二谛皆是方便之言教,如《智论》卷九十一云:

 

        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不但说空,不但说有;为爱着众生故说空,为趣相着空众生故说有,有无中二处不染,如是方便为众生说法。[57]

 

有人问:此第一义谛空与世俗谛有,二者一空、一有,是为分别二相,何得言“佛法毕竟空”、“绝二边之相”?此实不知空,及空因缘。此问当知《智论》卷八十二云:

 

        世人不可但为说诸法实相,闻则迷闷,生于疑悔,是故以第一义为心,用世俗语言为说。[58]

 

此问,余释具如《中论》中说。[59]

又人言:虽知此二谛,又与罪福有何关联?今说若知第一义谛,则无凡圣可得,故无罪福业及果,如是平等无差别,此是法尔如是;若知世俗谛,不住空相中,而有诸世间。此处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空本不生诸法。若说空,乃是空即缘起,缘起即空;所以罪福业不失。此二谛是正观空与罪福因果的关键,如《大品·四摄品》云:

 

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中,不可说因缘果报。何以故?是第一义,实无有相,无有分别,亦无言说。[60]

 

《智论》卷九十五云:

 

        第一义中无身行、无口行、无意行,亦不离身、口、意行得第一义。是诸有为法,无为法平等相,即是第一义。菩萨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第一义中不动,而行菩萨事,饶益众生。[61]

 

承上二谛所说“空”非离有之顽空;“有”非离空之性有,使诸法一体毕竟平等。若诸法毕竟平等即是无言说之第一义,又名般若波罗蜜,而佛之恩分亦在此。《大品经·三慧品》云:

 

        佛言,得第一义,度一切法,到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62]

 

《智论》卷九十五云:

 

        若众生自知诸法平等毕竟空,佛无恩力;若病人自知将适则药师无功。[63]

 

又有人问:若空有平等,佛菩萨为何于经论之中偏说“诸法毕竟空”?此不知空有不异之意,又不知佛自相庄严事。《大品经·道树品》云:

 

        佛言:菩萨摩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耶!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如,以是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64]

 

《智论》卷七十三云:

 

一切法虽无所有,而凡夫众生颠倒覆心故,不知不见;我亦当以自相庄严,得一切智,为众生说法。若一切法空,我以实庄严,是不相应。若诸法空,庄严亦空,是则相称;为众生说法亦如是。[65]

 

二谛之说,全在所诠之教。即是言教,定不关境理。理是实有,教非性存。诸佛说法,无非应病与药。若着罪福之有病,“空“药济之;若患空相之无病,“有”药瘥之,病愈而药亡。若有、无二病未能识其根源,则空药之中,一向破其自性实常;有药之中一往成其因缘不断。如是缘生不离空之所成,性空必得缘生所示。

 

2、二道

菩萨发菩提心,向萨婆若道,是为佛之种姓。虽已发心,必得有行乃至,何为正行?《思益经》云:“若不为见故行,不为断故行,不为证故行,不为修故行,是名正行。”菩萨知诸法自性本空,故不为见心故行,不为断心故行,不为证心故行,不为修心故行。菩萨正行此道凡有二门,如《大品经·无生品》云:

 

若菩萨摩萨萨,闻说般若波罗蜜时,不疑不难,当知是菩萨摩萨行菩萨道;行菩萨道者,救一切众生故,心不舍一切众生,以无所得故,是菩萨常应不离是念,所谓大悲念。[66]

 

此中菩萨闻说般若波罗蜜,即是智慧门;心不舍一切众生,即是福德门。菩萨于诸佛所求一切种智,于众生中行戒、忍求无量福德,二事一故。此意如《智论》卷六十六云:“菩萨事者,空道,福德道。[67]卷十五云:

 

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门;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为福门;知一切诸法实相,摩般若波罗蜜,是为智慧门。菩萨入福德门,除一切罪,所愿皆得。若不得愿者,以罪垢遮故。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二事一故。[68]

 

有人问:如此说诸福德道事,一切世间人所不习空者,亦行若施、若戒等,还同此福德道否?《智论》卷五十五云:

 

        般若波罗蜜智甚深,世间人智慧浅薄,但贪着福德果报,而不乐修。福德着有则情勇,颇有则心却;本所闻习邪见经书,坚着不舍,如是人常乐世乐。[69]

 

以是故,离空而习诸福德,此道非等菩萨福德道,但成有漏,以无智导故。

又菩萨道者,应习悲、空二道。因观诸法空而不着众生无量,能发广大悲心,意欲救疗。由此空不碍悲心生处,悲心不障观空因缘。如《智论》卷七十九云:

 

菩萨亦如是,有二道:一者悲;二者空。悲心怜悯众生,誓愿欲度;空心来则灭怜悯心。若但有怜悯心,无智慧,则心没在无众生而有众生颠倒中;若但有空心,舍怜悯度众生心,则堕断灭中。是故佛说二事兼用,虽观一切空而不舍众生,虽怜悯众生不舍一切空。观一切法空,空亦空故不着空,是故不妨怜悯众生;观怜悯众生,亦不着众生,不取众生相。但怜悯众生,引导入空,是故虽行怜悯而不妨空;虽行空亦不取空相故,不妨怜悯心。[70]

 

又菩萨知二法空,一心精进能善行悲、空二道。《智论》卷五十三云:

 

        若行者初入佛法,用众生空,知诸法无我;今用法空,知诸法亦空。以此大悲心及诸法空二因缘故,能不惜内外所有,利益众生,不起难行想,苦行想,一心精进观喜……通达如是相者,则能行般若波罗蜜道,所谓救度一切众生,令离世间忧恼;大悲心故,不舍一切众生。菩萨常不应离大悲及毕竟空念,毕竟空破世间诸烦恼,示涅;而大悲引之令还入善法中,以利益众生。[71]

 

又菩萨习学般若波罗蜜,易受魔坏。若具悲、空二道不为魔使。如《智论》卷七十九云:

 

有二因缘故,魔不能坏。一者观诸法空;二者不舍一切众生。以日月因缘故,万物润生:但有月而无日,则万物湿坏;但有日而无月,则无万物焦烂。日月和合故,万物成熟。[72]

 

菩萨向萨婆若道,亦复应习般若,方便二道。以此二道能见二种正见,所谓世间、出世间。如《智论》卷一百云:

 

菩萨道有二种:一者,般若波罗蜜道;二者,方便道。……菩萨得是般若波罗蜜实相,所谓一切法性空,无所有寂灭相,即欲灭度;以方便力故,不取涅证。是时,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是涅亦空,我今于菩萨功德未具足,不应取证,功德具足,乃可取证。是时,菩萨以方便力,过二地,入菩萨位。[73]

 

以此般若、方便故,见佛道二种正见,《智论》卷四十九云:

 

佛道中有二种正见:世间正见,出世间正见。[74]

 

菩萨知此二种正见,故能具世间、出世间二种福德因缘,在世间可作转轮王;出世间可成就三乘圣道,能生无量功德善法。如《智论》卷六十一云:

 

福德有二种乐因缘:世间,出世间。出世间者,诸法无漏,虽无果报,能生福德,故名福德。是故有漏、无漏,通名福德。复次,福德是菩萨摩萨根本,能满所愿,一切圣人所赞叹,无智人所毁訾,智人所行处,无智人远离。是福德因缘故,作人王、转轮圣王、天王、阿罗汉、辟支佛、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一切种智、自在无碍,皆从福德中生。[75]

 

上所说福德、智慧二道;悲、空二道;般若、方便二道,归其所趣,皆是一个意思:即是以“空”而为智慧、般若;以“悲”而为福德、方便。只是在具体要阐明的道理中,他们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若要会通即是:“空”道,是三乘圣贤所观之不共法,故称智慧;有此空慧,能破无明,故称般若。“悲”道,是因观众生而起,菩萨因观众生受苦,而发心修学佛道,而佛道无为,以空为观。菩萨至此习空不证,不堕二乘,即是因当初由“悲愿”发心修道的因缘,故以众生作无量福田,故称福德;菩萨度生,而生有无量因缘,必要学无量方便法门,以导其归入空解脱门,由是菩萨以方便力不住己所证之空,以悲心,还念众生,故称方便。此中所说诸种二道,并是“空”与“罪福因果”之隐说。若善知上所说义,则文题所标,自克领意会通,兹不再赘。

 

  

 

上来本文根据《大智度论》中所明,就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已作了一个简要的疏理。关于《智论》内容概说的部分采用了“作序者之角度”、“所引经典之角度”进行概括性。其原因有二点:

一、慧远大师曾作《大智度论抄》二十卷(已佚),所以尽管今天看不到这部著作,但从他的《序》中是还可以看到一些他对《智论》的认识和总结。另外,僧叡法师是罗什门下“四圣”、“十哲”之一,随学有年,且每译出新经论,辄为之作序,以发明经论大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概括是必要的选择。如云“其为要也,发轸中衢……二谛同轨玄辙一焉”;“其辨实相也,……卒成之终,则举无执以尽善。释所不尽,则立论以明之;论其未辩,则寄折中以定之。”皆是中观要义,性空无得之言。

二、《智论》所引经典赅罗大、小乘,其中多引大乘经义,用来阐发不共小乘教义。破析有得小教,树立大乘中道性空法门。以此为概括的对象,实在是能体现当时龙树菩萨释经造论的本意。在“《智论》的相关介绍”一部分里,并没有对译者罗什法师进行介绍,还有在概括内容时应从《大品经》的角度来展开,恐文繁义多,故而从略。

第二部分,空义的提出:提出依据,是以诸法实相、息诸戏论作为圣言量的依据。此空是佛所观、所证、所说,同时空的胜用在于息诸戏论;为了更好的说明空义,依据经论以“十喻”来解释。令闻空者借助现见诸法的无常变化来认识空之所说;空即能显诸法实相,那么关于罪福因果的能所,作及作者是否也同于实相是空的?根据《中论·观作作者品》和《智论》的相关文句,给予说明“作作者亦空”,如此佛法之空义将坏乱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也就没有罪福业报,是同断灭!从而引出文章的第三部分“罪福因果说”。

第三部分,罪福因果说:以整体佛法的观点作为介绍,简要的说明了“因果定律”“二种因果”,并提及《智论》第五十三卷、七十二卷有相关内容说明缘起不断的因果观。引用《智论》卷七、卷三十二的内容说:诸法虽是自性空,但不同于断灭空。仍有世间罪福因果业报,出世间观空断惑的解脱道。这样前文说“诸法实相()”与这里“罪福因果说”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如何会通而又各不相违,即随顺世出世间的因果律,又不障“诸法性空”?

第四部分,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空善安立世出世间因果中,直显第一义空与罪福因果是“不一不异”的关系,因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而空义宛然而有,罪福报亦不无;又只有正观空的人,才能如实、如理的了知罪福因果的安立,决不同于佛所呵斥,外人所谓的“邪取空”。;二法释,着重阐释空法对于菩萨所行的关键性作用,能够悲智双运、福慧等观、方便与究竟并用终得二法平等不二。

空作为诸法实相的另一种诠释,在修证佛法和谛观缘起的时候,能清楚地展示“是缘起,即是空”的根本属性。因观空法而有三乘圣果之成就,以圣智所证离言绝虑,所以能够息诸戏论;戏论不生,则灭诸结使。此空法尔如是,却不同于顽空。由于缘起即空之义,又可说空即缘起,故空中不失罪福业及果。此空义安立缘起因果的道理不仅体现在思辩层面上,同时空又善成就世出世间的等流之果。不破世间业力流转之果报,不破出世间断惑证真之解脱。所以此空义正如论中所说“但破其见,不破法有”。因法由缘起,自性本空,何令再空!若识此意,则一切法,无非空性,若空性了然,即入佛智。又何谈若“空”,若“罪福因果”事,诸番诤竞尽归寂灭。又我人爱见执深,不可此意,故又说二谛,二道以重明。二谛是诸佛度生之言教,三世不易;二道不昧有成空,二事并用,不没世间相,不随世间性。空是如实、现量的所缘。自上所言,亦不过以迹觅形,因言遣执,离空义已远甚!以此意,若说今文所陈,尽归虚妄,此意尤未可也。何者?不见古人有云: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依文解义三世佛怨“一句又作何解?试问“毕竟空”中,若佛、非佛,依与不依皆是戏论否?!

 



[] 印顺法师“早年研读斯论,曾将相关论义,分别类集,对本论用心不少。也曾有意依此写就专篇,说明龙树对佛法的完整看法。”印顺法师《〈大智度论〉的作者及其翻译》第12页,1996年台湾东宗出版社

[]印顺法师《〈大智度论〉的作者及其翻译》第46页,说:“阿毗昙分别法的自相、共相,因而引起一一法实有自性的执见,所以堕在‘有’中。空门说法空,若如方广道人之‘恶取空’,则必堕在虚‘无’中。”所以龙树菩萨造《智度论》是双遮空有,能荡尽一切药执。

[]《慧远法师传》《大正藏》第55册,109页中。

[] 同上书《大智度论抄序》《大正藏》第55册,75页中。

[] 同上书《摩诃般若经释论序》《大正藏》第55册,74页下。

[] 《智论》卷1云:“所谓世间众生自依见,自依法,自依论议,而生诤竟;戏论即诤竟本,戏论依诸见生。……行者能如实知此者,于一切法,一切戏论,不受不着,不见是实,不共诤竟,能知佛法甘露味。”如是则“语言尽竟,心行亦讫,不生不灭,法如涅盘。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行处,名第一义。”《大正藏》第25册,61页上~中。

[]《智论》卷4,《大正藏》第25册,8693页下。

[] 见《智论》卷32,《大正藏》第25册,298页上。

[]《大正藏》第15册,785页上~中。

[]《智论》第94卷释《四谛品》84云:“云何如实观诸法,佛言观空。” 《大正藏》第25册,721页中。

[11]《大正藏》第15册,38页中。

[12]《大品·集散品》《大正藏》第8册,236页上。

[13]《思益经.佛行品》《大正藏》第15册,52页中。

[14] 同上书,《大正藏》第15册,52页上。

[15] 同上书,第746页中。

[16] 同上书,第572页上

[17] 同上书,第649页中。

[18] 见《大品·问乘品》《大正藏》 8册,250页下。

[19]《思益经·志大乘品》《大正藏》第15册,52页中。

[20]《佛藏经·诸法实相品》《大正藏》第15册,78下~784页上。

[21]《智论》第42卷,《大正藏》第25册,364页中~下。

[22] 同上书,第331页上~中。

[23] 同上书,第331页中。

[24] 同上书,第338页中。

[25]《大正藏》第8册,217页上。

[26]《智论》第6卷,《大正藏》第25册,102页中。

[27]《智论》第6卷,《大正藏》第25册,105页下。

[28] 同上注。

[29]《智论》中作“〈学空不证品〉”而《大品》则标“〈不证品〉”,《大正藏》第8册,350页上。

[30] 见《智论》卷19《大正藏》第25册,439页中。

[31]《智论》第1卷,《大正藏》第25册,64页中。

[32]《中观论·观作作者品》《大正藏》第30册,12页中~下。

[33] 见《智论》卷53卷《大正藏》第 25册,435页下。卷72,《大正藏》第 25563页下。

[34] 同上书,第117下~118页上。

[35] 同上书,第97页上。

[36] 同上书,第175上~176页中。

[37]《智论》第20卷,《大正藏》第25册,207页中。

[38]《大正藏》第14册,537下~538页上。

[39] 见《思益经·四法品》《大正藏》第15册,35页中。

[40]《大正藏》第30册,33页上。

[41]《大正藏》第14册,554页下。

[42]《大正藏》第25册,318页下。

[43] 同上书,第194页上。

[44] 同上书,第193下~194页上。

[45] 同上书,第193页下。

[46]《智论》第38卷,《大正藏》第25册,388页中。

[47] 同上书,第312页下。

[48] 见《智论》卷31,《大正藏》第25册,295页中。

[49]《大正藏》第15册,793页下。

[50]《大正藏》第15册,52页上。

[51]《大正藏》第15册,809中~810页上。

[52]《大正藏》第25册,698页中。

[53]《大正藏》第8册,403页上。

[54]《大正藏》第25册,698页中。

[55] 同上书,第582上~584页上。

[56]《大正藏》第8册,405页上。

[57]《大正藏》第25册,703页中。

[58]《大正藏》第25册,637页上。

[59] 见《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第30册,32下~33页上。

[60]《大正藏》第8册,397页中。

[61]《大正藏》第25册,725页下。

[62]《大正藏》第8册,376页上。

[63]《大正藏》第25册,729页上。

[64]《大正藏》第8册,378页下。

[65]《大正藏》第25册,575页下。

[66]《大正藏》第8册,272页下。

[67]《大正藏》第25册,292页上。

[68]《大正藏》第25册,172页中。关于此二道在《翻译名义集》第5卷,《大正藏》第54册,1141页中;《解深密经蔬》第8卷,《续藏》第21册,375页上。均有说明。

[69]《大正藏》第25册,450页上~下。

[70] 同上书,第614页中~下。

[71] 同上书,第438中~441页下。

[72]《大正藏》第25册,614页中。

[73] 同上书,第754页下。

[74] 同上书,第412页中。

[75] 同上书,第487页下。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