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向母校申颂祷
作者:正刚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05日
中国佛学院1993届研究生 正刚
时光匆匆,岁月不居,转眼之间,离开母校已快六年了。顷接母校来函,说今年适逢中国佛学院建院五十周年,将要编写纪念册子,要我这个在佛学院求学数载,又任教数载的“老兵”道点什么,云云。
中国佛学院,中国大陆汉传佛教的最高学府。余何其有幸,今生有幸现比丘相,又有幸考入这所学府,并有幸在母校的怀抱中安稳地渡过了宁静的十几个春秋。在母校五十华诞来临之际,写点什么以示感恩和庆贺,自是义不容辞。然而,当我展纸提笔之际,却又不知从何写起,原因有许许多多。因为那是坚定我信仰选择、净化和升华我灵魂的地方,那里有我成长的足迹,有我眼里最美最爱的风景,有我再熟悉不过的殿堂、房舍、教室,有那气势凛然的御碑,有那刚毅挺拔的古柏,有那沐风栉雨的白皮松,有那翠色欲滴的竿竿修竹,有清丽可人的海棠花、端庄雅洁的白玉兰,有幽香四溢、或紫意嫣然,或轻白如绢的丁香花,更有辛勤培育我成长的师长、与我一道成长和欢笑的法门兄弟、默默地帮助我的工友……离开了母校,每每听别人提及母校,或念到母校所在的千年古刹法源寺,它那幽静典雅、如诗如画的环境与气氛,顿时浮现脑际,即便用尽千言万语,总觉难以演绎出对母校那份不尽的绵绵情感。整理片片记忆的花瓣,才发现昔日同窗之间的逗乐、放假期间与下铺同学彻夜的侃聊,甚至某年某月某日与某道友发生的不快,都变得那么美好、那么纯真、那么有味,在思绪中都变为欣然的一笑,带着对昔日人和物的感恩和祝福,轻轻划过心间,慢慢湿润,慢慢浸透,慢慢溢散……但这一切都是围绕母校而展开,没有母校的因缘,自己的记忆中将会失去许多欢笑、自己将会缺少许多美好的回忆。仅此一点,母校就十分的值得自己感恩,而诸如母校对自己栽培和付出等那些山高水长的深恩厚德,就更是言之难尽了。
几年前,由于重庆市佛协恢复过去的太虚大师创办“汉藏教理院”所在的寺宇,在惟贤剃度恩师的一再召唤下,来到了破败不堪的缙云寺。曾经辉煌一时为中国佛教培养了许多高僧大德的央央学府,如今被数家单位占用,瓜分者并无心修缮,任其杂草丛生、屋漏墙塌……几年来,艰难地从占用者手中一点点地要回,至今仍未完璧。每当自己困顿和苦恼的时候,是当年母校所给予自己的种种勇气、所陶冶的种种情操、所启迪的种种智慧,让我支撑着,让我坚持着。母校给我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永远是指引我、激励我前行的无上至宝!
当看到缙云山上的花开花落,狮子峰外的云卷云舒,总会想到在母校无忧无虑的日子,母校的情结一再被唤起,“岁月如梭也如歌”,怀念母校的春天,怀念母校里亮着灯光的宿舍,怀念母校那静谧的如水夜色。在思绪黯然的时候,也会惊觉流年似水的烦扰和忧郁已然太浓,但相信自己绝不是母校的逃兵,自己愿意用另一种方式感恩母校,愿意用自己最努力的耕耘来荣耀母校!
回到地方,才真正深知僧才的重要和僧才的奇缺。母校是祖国培养高级僧才的摇篮,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虽然也历经风风雨雨,但经历风雨之后的她,已经变得更成熟和稳健。我坚信,维系着薪火相传、道风纯正、学风朴实、注重解与行等优良传统的母校,在未来的岁月里,一定会青蓝相继,培育出更多的有愿力、有德行、精通佛法,熟知世学,融贯中西,博古通今,有全局和长远眼光,善于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状况,紧跟世界发展脉搏,高屋建瓴的高级僧才;一定能陶铸出更多的修行大师、思想大师、教育大师、弘法大师、慈善大师,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业绩。
在母校天命寿辰之际,自己虽然不擅言语,但我愿用自己笨拙的笔,把心中的情怀、喜悦、感恩和颂祷表达出来,献给充满希望的母校,献给我们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和伴随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振兴的中国佛教!(作者现为重庆市佛协副会长,重庆缙云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