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代佛教界的社会弘法
作者:何绵山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06日
内容提要:台湾当代佛教界大多把向社会弘法当作义不容辞的任务,旨在安定社会、净化人心。其弘法的主要有各种演讲、推广教育、弘法培训、弘法普及化、赴校园弘法、向特殊群体弘法等方式和途径。台湾当代佛教界大规模的社会弘法,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台湾 佛教界 社会弘法
作者何绵山,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文化研究所教授。
台湾佛教界大多把向社会弘法当作义不容辞的任务,旨在安定社会、净化人心。其弘法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各种演讲
(一)校园演讲。最有代表性的如“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自1996年起至2001年,组织59位法师(其中比丘26位,比丘尼33位)进入全台各级校园进行“净化心灵”讲座,力图以活泼、轻松的演讲方式,启发引导学子,在追求知识、掌握资讯的过程中,不忘失道德伦理与待人处事的道理,并建立慈悲生命关怀、喜舍社会公益的人生观。其演讲的题目,按内容大至可分为这几种类型:
1、关于怎样树立正确人生发展观;
2、关于如何修行;
3、关于青少年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4、关于对生活意义的阐发。
具体如:法海法师
1、命由我造,福由自己求;
2、天生我才必有用,一生的命运是努力的结果;
3、我们要向《了凡四训》里袁了凡学习,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4、遭遇到九二一大地震的同学,要发愤图强,不要向命运低头;
5、《乞丐之子》这本书的作者赖东进,他一生命运非常坎坷,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努力奋发,到后来终于成功了。
除了“佛青会”这种以团队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法师进校演讲外,还有不少法师以个人身份应邀进校园演讲,如香光尼僧团见日法师曾应邀到协志工商作题为《还我明珠――谈感恩与力行》的演讲,以佛典故事影带中用毅力克服修学障碍的事例,激励同学:每个人都有明珠――清净光明的心性,以感恩的态度,尽心力行,终可寻回心里明珠。还有的进校园专对教师演讲,如香光尼僧团见颐法师曾应邀到大道中学对教师作如何修练身心的演讲,在演讲中引导听讲教师,以打坐数息澄浄身心,练习从“空”的观点重新认识生活,看清束缚的症结,将心与感觉分开,才能超越情绪束缚和压力。
(二)到公务部门或企业单位演讲。如法鼓山圣严法师曾应邀到台北市警察局作题为《安定人心、安定社会》的演讲,结合警察工作的特点,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保护心灵环境等方面,勉励听众:随时随地安定自己的身心,成长自己的人格,为社会大众带来安定的力量。再如香光尼僧团见润法师曾应邀到中油公司嘉义厂作题为《知心有几人》的演讲,从唯识学观点介绍心识的面貎,勉励中油同修:知心而后善用其心,尊重自己和别人,才能带动祥和的社会风气。
(三)各种系列讲座。各种佛学讲座在台湾较为普遍,形式有多种:
第一,法师个人面向社会举行系例讲座,如昭慧法师曾于台北慧日讲堂举办佛教伦理学系例讲座,时间为每周三晚上,连续八个月,主题内容为“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诸如如何用佛法来解决生活中所面对的大小问题,如何看待婚姻、同性恋、安乐死、坠胎、代理孕母、器官移植、复制人、动物实验等。
第二,法师个人在全岛举行巡回讲座。
第三,佛教寺院或团体组织的系列讲座。如法鼓山台北安和分院曾连续于五个星期的星期六举办“人间浄土”系列讲座,题目分别如:《罪与罚――论治乱世用重典》、《活出生命的极致》、《关怀与希望》、《追追打打何时休》、《媒体的社会责任》。
第四,学佛组织举办的讲座,如中油高雄炼油厂光照念佛会、中船高雄总厂真谛社、中钢禅坐社赞助,举办一连四天的“现代工商社会人生系例讲座”,邀请心定、依空、依昱法师主讲,题目分别为:《从人间佛教看现代伦理》、《从唯识思想看现代伦理》、《从广结善缘看人生价值》、《世间何物最吉祥》。
二、推扩教育
即“佛教成人推扩教育”,指佛教团体针对社会成人大众所提供的教育活动,或称信众教育、推扩教育、成人教育等,在台湾曾盛行一时,较有影响的有:
开始于1997年的玄奘人文社会学院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97年的华梵人文科技学院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93年的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94年的中华佛学研究所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86年的西莲净苑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94年的法鼓山台北安和分院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91年的法源寺别苑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84年的香光尼僧团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88年的福智寺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85年的佛陀教育基金会;
开始于1986年的佛教弘誓学院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93年的金色莲花推扩教育课程;
开始于1998年的佛光卫视电视佛学院推扩教育课程。
推扩教育的具体课程因各佛教团体不同而不同,但一般以佛学为主,兼及文化、生活等,学习地点和时间较为固定,每班要求有一定人数,成绩合格者发给证书,酌收学费。以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某阶段推扩教育课程为例,其课程和时间为:中观(每周三晚上七至九时),藏文(每周四晚上七至九时),唯识论典导读(每周五晚上七至九时),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导读(每周五晚上七至九时),清浄道论(隔周六下午二至五时),巴利文(隔周六晚上七至九时),佛学日文(每周六晚上七至九时);上课地点为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修课方式为:上课时间分上下学期,上学期
在开展“推扩教育”的活动中,香光尼僧团高雄紫竹林精舍佛学研读班最具典型意义,它不仅已规模化、科学化、长期化,并成功地透过系统而循序的课程及教学设计,传递佛教理念,期使成人学员能认知佛法并落实于日常生活之中,因之被称之为“除了慈悲济世外的‘另一种’对话形态――即基于佛陀智慧理念而开展出信众的教育工作”,其“藉‘教育’此一管道于社会与生活中实践,以立足于当代台湾,并延续其宗教生命。”(1)“让念佛的人都懂得佛”是香光尼僧团创办佛学研读班的初衷,其办学主体是香光尼众佛学院的师生,包括授课、编教材、教学、行政等,每位上台老师至少需要经过五年佛学院的教育,其中佛教义理、禅修、弘化知能等都是训练中不可少的课程。其教学方式能根据成人学员的特点,采用多元变化的教学方法,如“会谈”、“讲述法”、“小组讨论”、“影带教学”、“戏剧表演”、“课外活动”、“评量”等,受到学员的欢迎。学员报名很踊跃,以至有时录取人数只有报名人数的一半。学员中的年龄大多在30岁到59岁之间,中、壮年的为多。职业分布广泛,中下层人士为多。精舍研读班的学制共三年,分初、中、高三级,每级十八周,每周两小时。课程内容有:
(一)佛学篇。主要进行知性教育,包括:1、教理;2、教史;3、教制。其各级课程设计呈递进关系,初级课程希望能引导学员对自我生命进行思索,进而了解学佛的旨趣、皈依的意义;中级课程希望学员能调整信仰的纯粹性,以便与“似佛教”能有所区别,由正信建立正知、正见;高级课程希望能拓展学习重点,不只停留在探讨“佛学”的理知层面,更要落实在“学佛”上。(2)
(二)生活篇。主要将所学佛法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即所谓“以佛法美化人生”其课程内容如为:
1、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把佛门仪式应用到学员生活里,融化在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对此仪式的理解和诠释不只局限于佛门。
2、养成习劳培福的习惯。把学校当作自己第二个家,爱护、关怀学校,学员们轮流维护教室环境,清洁道场也是一种法的供养,可培养学员对法的恭敬。
3、把佛法带回家。把在学校学习的教理、故事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家庭作业可与家人共同讨论完成,带动全家一起来学佛,建立佛化家庭。
4、从活动中学习。课程设计者为使佛法在生活中落实,设计了种种课外活动,如烹饪联谊、佛曲比赛、运动会、结业参访等,以推进学员对佛法的学习。
(三)宗教篇。主要加强宗教生活的体验,内容包括:
1、佛门礼仪。如上课前和上完课都要进行简单的宗教仪式,平时教导、示范佛门基本礼仪如“合掌”、“问讯”、“礼佛”等。设计者认为各种礼仪可引发学员对三宝的感恩心,进而把这种感恩心推扩到生活四周的人、事、物。
2、行门共修。如在学期中举办“皈依”、“受戒”、“佛三”、“拜山”、“礼忏”等活动。
3、个人行持、定课。注意指导学员在个人受持方面身、口、意的自我调整,并要求学员再忙每天也要抽出十五至三十分钟时间做功课。精舍研读班的课程和教学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兴趣,有成人教育专家将其课程特色归纳为五个方面:采学年制的授课方式;提供佛学基础教育;有系统、次第地课程设计;探讨人生课题的教育;团体运作式的教育推动。将其教学特色归结为四个方面:班级式教学;各种成人教学法的运用;重视对学习者需求的了解;成人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这些特色,“的确是有别于八○年代台湾一般讲经、弘法大会的单向说法弘传方式。”(3)通过精舍研读班的学习,学员不仅进一步了解了佛教,接受了佛教的思想,并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使自己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待人处世也有很大变化,正如专门研究香光尼僧团创办精舍研读班的专家指出:“学员透过闻、思、修的修学过程,进而于自己生命中展现出佛教理念,产生心态的转化,而有自我及自他层面的改变、影响。学员经过结构化的学习等等――认识、体会了‘缘起法’、‘因果法则’、‘无常’、‘业力’等佛教理念,之后其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由学员作业中可以归纳出有人控制情绪能力的增强,反省力、毅力及耐力增长,面对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有人则学会念头正面的转化,或个人潜能的开发;也有人对死亡不再害怕、恐惧,或找到生命的安顿等等自我改变。又精舍研读班是团队的带动,学员经过团体参与的学习后,在自他互动方面,改善了婆媳、父女、母子、夫妇、亲子、同事等等人际关系,展现出学员乐群、和谐、利他的特质。”(4)
香光尼僧团办的研读班对成人学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追踪研究后指出:通过学习,学员在认知上,认识知晓了佛教的基本教义,转换了思想观念,提升了洞察力,能判断正信和非正信的佛教,认知了佛教的社会功能,并起到了成人识字教育作用;在情意上,多数接纳了佛教的世界观,改变了人生观念和态度,信仰佛教、感恩,对教育持积极态度,并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在技能上,能实践正信佛教徒的生活,增进人际沟通、心理调适的技巧,并有布施、行善的习惯。(5)
随着佛教推扩教育的兴盛,已出现系统探讨研究其现状的论文,如张尤雅曾以此作为研究内容撰写硕士论文,她以文献分析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后指出:佛教团体长期以来一直扮演成人教育提供者角色,大多数佛教团体的课程规划以机构的需求或资源为主要考虑,系统、次第的课程规划更能引发成人学习动机或兴趣,师资来源是实施成人教育的重要因素。(6)张尤雅后出家,法名释见润,任香光尼僧团安慧学院佛学研读班班主任,专门从事佛教推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一定成就。
三、弘法培训
对佛教弘法人员进行各种培训,以便他们更好地弘法,已越来越引起台湾佛教界的重视。在早期,佛教弘法人员的培训一般都是由寺院组织,如毗庐禅寺就曾组织过台湾布教人员讲习班,广收学员,礼聘名师,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对弘法人员的培训往往针对弘法要解决的某个方面问题进行。比如台湾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成长路上产生的彷徨与困惑乃至出现的偏差,引起台湾社会各方面的担忧和关注,青少年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台湾社会关注的焦点。台湾佛教界纷纷以各种方式介入对青少年的辅导,并开办了为辅导者举办的培训班,如法源寺因常年开展读书会活动而举办了读书会师资培训班。“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常举办青年志工培训班,旨在增培育青年服务热忱与能力,以某次在慧日讲堂举办的培训班为例,共分三个联合制阶段,第一阶段由法
在各种培训班中,以“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举办的“辅导青少年人生探索师资培训研习班”最有代表性。参加“中佛青”培训研习班的对象,为高中毕业以上,对辅导教育有兴趣者,费用全免。培训的目的有五:
1、辅导行为偏差青少年;
2、推动道德伦理教育;
3、辅助青少年生涯规划;
4、编拟辅导评量工具;
5、培训谘询、谘商及个别辅导人才。
其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教学方式。1、影片观赏;2、专家意见;3、学生意见;4、音乐启发;5、分组讨论;6、佛陀教育;7、卷宗辅助;8、心理测验。
(二)教学程序。1、老师引言;2、影片放映;3、剧情回顾;4、议题探讨;5、影片放映(专家、学生意见);6、流行音乐与生活哲学、MTV放映;7、法律常识、心理测验;8、影片放映(如青春档案中《叮当的故事》,讲叮当在青春灿烂的十九岁时因飙车出车祸而成为植物人,躺了八年后奇迹式的醒了,不能跑、不能跳,只能回应简单的对话。);9、分组探讨(个人发言,如根据以上《叮当的故事》讨论:年轻的你四肢健全,能否了解稍纵即逝生命是如此脆弱,能否了解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又是什么);10、分组代表发言;11、总结。
(三)课程单元。1、青少年情绪管理辅导;2、青少年道德发展辅导;3、青少年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辅导;4、青少年的价值观发展与辅导;5、多媒体示范教学法;6、心理测验辅助教学法;7、活动设计引导教学法;8、座谈主题探讨;9、课外实习观摩;10、模拟教学实习;11、专家演讲。其教材设计以青少年最常面对的问题如偷窃、飙车、翘家、吸毒、升学压力为主题,以一个替代式的故事情节,引导同学们思考反省,并透过多媒体现场的专家、学者及青少年朋友表达意见深入探讨。
四、弘法普及化
即向社会上一切愿意了解、研究佛教的人敞开大门,提供条件,吸引大批各界人士学佛,大大促进了佛教在社会上的普及。
(一)佛学会考。佛学会考始于1990年。当时佛光山星云法师鉴于台湾社会暴戾、斗狠、自私、贪婪之风日盛,因此力图通过提倡社会的读书风气,鼓励社会研读佛书,建立佛教的因果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善恶的准则,由此来促使社会风气的转变,并藉此提升佛教徒的信仰层次。佛学会考自1990年举行后,受到各方面的欢迎与好评,因此每年举办一次,报名参考者一年比一年多。其特点如:
1、尽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主办单位为三家,除了佛光山外,还加上《中国时报》、《联合报》这两家台湾规模最大的报社。届时这两大报社不但用大量的版面刊登考试题库和金榜名单,还在整个会考活动中刊发图文并茂、极为详尽的报导,并藉此带动了台湾大大小小的电子媒体和平面媒体也跟进刊发了大量的有关报导,最大程度地宣传了佛学会考,声势不亚于台湾的大学联考。星云法师还拉出“教育部”作为唯一的“指导单位”,或可力图使联考正规化,以避免造成在公立学校及一些公务单位宣传宗教之嫌。
2、参考对象不限。参考者超越了种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宗教信仰,考生遍及社会各阶层,有部门政要、地方名流、学校师生、家庭主妇,及不少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学校的校长也鼓励学生参加。年龄最大的人、九十岁,最小的仅四岁。一些对佛法已有深入研究的人也每年都参加会考,目的是为了增长见闻,法喜充满。以1996年为例,全球参加会考人数多达一百多万人。
3、参考区域不限。除了台湾本岛外,尚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中的两百多个城市、千余个考场同步举行会考。值得提到的是还开设了许多特殊考区,如台北看守所、宜兰监狱、台南监狱、屏东监狱、屏东看守所等,都鼓励服刑人员报考;还应文字障碍者要求,设置特别听写教室。
4、所出试题能满足各界的需要。会考的题目不仅紧扣时事、亲子教育等生活经验,且能启发考生对佛教、佛学常识的认知、了解。为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试题译成十九种文字之多,并根据考生的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后又增设少年组。各组考试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少年组以“看漫画学佛法”的方式进行,将佛法轻松地融入小学生喜爱的漫画中,极大地引起了小学生的兴趣,当小学生拿到佛学会考的漫画题库时,爱不释手,纷纷主动要求参加佛学会考。由于考题浅显易懂,小学生考完走出考场时,个个笑逐颜开地表示,这是一项没有压力、轻松、愉快、有趣的考试。(7)
5、做好考前考后工作。出题者在出题时要认真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为慎重起见,先将少年组题库送“教育部”训委会和台北多所中小学校长审定,以便取得多方面支持和认可;为消除民众中“闻考色变”的心理,主办单位设计出轻松活泼的宣传品,并通过各种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车厢广告等广为宣传;为使考生能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主办者除将题库刊登于《中国时报》、《联合报》外,还于佛光山及所属各别分院广为赠送,还编印了大量讲义免费赠阅,并由佛光山丛林学院教师全台巡回授课,帮助考生把握重点,树立信心;考完后成绩在报纸上公布,并根据不同考生颁发奖状和奖金(如曾为台北监狱五千名报考者中获满分的四百八十五人、获九十分以上的五百零九人、获八十分以上的四百五十人颁发奖状和奖金),凡各组满分者一律颁赠奖金及《普门》杂志;凡十八至三十五岁之未婚男女成绩满分者,可免笔试进入佛光山丛林学院就读。
(二)向社会提供研究佛教论文奖金。台湾有许多佛教团体、寺院、基金会及个人向社会上提供了各类名目繁多、要求不一的研究佛教论文奖金,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佛学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佛学研究的进展,促进了佛学研究风气的形成,提升了佛学研究的质量。这些奖学金的种类主要有:
1、对象为台湾博、硕士及社会人士。
2、对象为台湾在校博、硕士研究生。
3、对象为台湾所有在校大专以上学生。
4、对象为台湾及台湾省外各佛教研究所学生、各大专院校在校学生。
5、对象为本单位或原为本单位的人员。
(三)向社会征集学佛文稿。为进一步推动佛教知识在社会的普及,佛教界常向社会推出征集学佛文稿的各种活动,作者不限任何资格,内容为学佛心得、文艺创作。如“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曾举办“最受用的一句话”的全社会征文活动,要求从星云法师法语汇编《佛光菜根谭》中,自由选择出一句最受用的话,写出六百字以下的心得感受;将录取一百篇,一字二元,作品将刊于有关报刊。慈航纪念小说征文,要求所撰小说以弥勒菩萨应化事迹为范围,题目自选,十万字以上;第一名十万元,第二名七万元,第三名三万元。悟明长老九秩嵩寿艺文创作奖,要求应征者创作主题为阐扬以佛教慈悲喜舍的艺文,获奖作品将用以刊印、发表、展览。有出版社根据在学佛中常遇到却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向社会进行征稿,通过发掘广大信众的心得感受,以满足另一部分学佛者的需求。
五、赴校园弘法
长期以来,台湾校园内不容许开设宗教课程,不容许宗教人士进校园演讲传教,不容许成立宗教色彩浓厚的社团。解严后,这种情况得到很大改观,佛教对学校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一)“静思语”教学。“静思语”为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平时开示语录汇编,曾编辑成多册一版再版。这些语录不用深典,不重华词,却深入浅出,从现实生活常中开发出深刻的道理,语诚而敬,虽温婉却让人易于接受。以专门讲“修身”的第二册为例,共十五篇,分别为“谈心境”、“谈智慧”、“谈烦恼”、“谈幸福”、“谈声色”、“谈因缘”、“谈家庭”、“谈本分”、“谈因果”、“谈毅力”、“谈情爱”、“谈愿力”、“谈人生”、“谈布施”、“谈实践”。许多学校教师将其研发为教材,将爱心与智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旨在使儿童受到证严法师的精神感召,由此引导儿童认识体会“静思语”的智慧,并落实“静思语”的精神。
“静思语”的教学曾风行一时,“孩子们如脱胎换骨般,懂得明辨事理,变得有礼貌、有上进心、宽容心和感恩心,家长们的喜悦心情更是难以言喻,他们记下联络簿上老师请学生抄写的‘好话’,并重新调整自我身行和亲子相待关系。”(8)教师们在“静思语”的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教学方法,已有诸多文章进行总结,并有研究生以此为研究的内容写出论文(如台中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贺正桢、黄长天1999年分别撰写的硕士论文《国民小学静思语教学之研究》《慈济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之个案研究》,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洪素芬撰写的硕士论文《一个研究者探索静思语教学的反思历程:兼论整合观点的德育模式》)。
“静思语”的教学法还引起海外有关专家关注,如1994年3月,美国加州中文学校校长一行十六人到台北市博爱小学参观,发现“静思语”教学法,他们针对教学方式、教材选择及教法详细提出询问后,如获至宝地表示,这就是他们走遍各地所要找寻的教学法。
(二)大专学佛热。佛教在大专院校的传播在当代台湾佛教发展史上是不可忽略的现象,它不仅普及了佛教的知识,对许多大专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毕业后大多成为护法的中坚,更主要的是台湾现阶段许多已成为弘法骨干的年轻有文化的出家人,就是当年这些在校深受佛教影响的大学生。大专学佛现象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1987年解严后,又掀起新的热潮。其因素很多,诸如:
1、各种限制放宽或解除。台湾戒严时期是不许校园传教的,佛教界人士进入大学校园要以“学术研究”为标榜,需向校方再三说明佛教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进校门不是吸引学生信佛,而是为了研佛,(即不是学佛,而是佛学)。(9)解严后大学校园各种活动空前活跃,无论是信佛(学佛),还是研佛(佛学),皆无人管束。
2、社会学佛思潮的影响。佛教出版品的不断增多,各种电台、电视台佛学讲座的日夜播出,各种佛学活动(如学佛营等)的频繁举行,使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3、家庭的影响。许多信仰佛教家庭的子女也信仰佛教、对佛教抱有好感,这在台湾似乎是一个较普遍现象。(10)
4、当义工的影响。台湾各种义工的选项很多,许多大学生参加义工的初衷是好奇、甚至是为了玩,后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佛法,由此产生了兴趣(诸如当小学生夏令营辅导员等)。(11)
5、佛教界对大专学生的关注。如各种来自佛教界针对大专学生的奖学金大量出现,这类奖学金不同于论文奖学金,它不需要受助者提供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学习心得,只需提供学习成绩单、操行成绩等级、家庭贫寒证明即可。许多受到资助的学生因对佛教界心存感激而接受接引,由此对佛教产生兴趣,积极参加学佛活动,逐渐走上弘法的道路。
6、来自佛教界的演讲。虽然佛教界法师进入大学演讲的次数远远不能与中小学相比(如1998年、2001年“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在大专演讲的听讲人数均只占中小学听讲人数的1%),但涓涓细流,汇为江河,日积月累,也蔚为可观。
7、各种佛教学术研讨会在校园频繁召开。佛教界经常假各大专院校召开各种佛教学术研讨会,虽然参加者大多为佛教界或学术界人士,但因近水楼台,亦经常有学生参加旁听,潜移默化,也受到一定影响。
台湾大专佛学社的空前活跃,成为台湾校园文化的一大景观。解严后,台湾大专佛学社彻底完成“佛学”到“学佛”的转换,“学佛”(即不仅在理论上学,还要在实践中学)成为佛学社活动主要内容,使不少佛学社成员不仅了解佛教,而且接受了佛教,为佛教在台湾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解严前,台湾各大专院校已纷纷成立了佛学社团,(12)但为避在校园传播宗教之嫌,这时的大专佛学社活动还只是被界定在“佛学”层次,即仅把佛教当作学术来研究,佛学的宗教色彩被极力淡化。解严后,参加佛学社团活动至少被认为是一种有益的修行方式,不仅过去成立的大专佛学社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又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许多新社团。解严后大专佛学社团空前活跃,其标志为:
1、积极开展校际联谊活动。如
2、与佛教团体及寺院联系,参加精进佛七、斋戒会、八关斋戒等活动。
3、组织参加各种冬、夏寒暑假学佛营活动。
4、在佛教团体与寺院组织的活动中担任义工。不少学生在参与佛学社团活动后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反思,以颇有代表性的、参与1995年发起清华大学慈青社的博士生钟同学为例,他参加社团后第一次活动是探视帮助困难户,但困难户却被称为“感恩户”,同去者解释,由于他们的示现,才使我们了解人生的苦、无常,所以更应心存感恩,他想到:“这个观念,与我惯常的思考模式似乎背道而驰。但渐渐地,我从师姑、师伯及慈青伙伴身上体会到――发心做事、心存感恩,久而久之,这种奉献的精神,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13)通过探望教养院智能不全的小朋友,他不断省思:“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成、住、坏、空,与人的生、老、病、死,始终以一定的速度在进行着,等到有一日自己年老了,是否有把握能好过这些小朋友现在的处境呢。”(14)参加法会第一次礼佛时,他身体无法弯下,同学指出是“我慢”,他不服,后来经过多次熏习,他体会到:“当时的我,果真是‘我慢心’很重。”(15)他在参加了等系列活动后感受到“幸得人生”、“听闻佛法”、“精进修行”为人生三大难得之事,过去他常爱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如今,在面对他人的指正时,我学会先观照自己的‘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接受善良的建言,并及时改正,我终于懂了何谓‘收摄自心’的道理”。(16)他得出“佛法是生活化的智慧”的结论,认为:“最初的我,参与慈善志业,觉得是去‘给予’什么;但是度过两年的慈青岁月后,才发觉自己在智慧及思想上的获得,反而远远超过实际的付出。尤其是内心世界的丰盈,以及对生命与生命间的体悟,真是无价的精神感触。”(17)他深切感恩有缘参加慈青社活动:“在一千多个与常住师父及众多发心菩萨互动的岁月,使我这一段学生生涯,获得许多课本上无法教授的宝贵经验。”(18)
六、向特殊群体弘法
(一)监狱弘法。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有佛教寺院向监狱传送佛法,如台东清觉寺慈宗法师曾于
1、许多重要佛教团体积极参与。由于佛光山、慈济功德会、“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等有影响的佛教团体积极介入监狱弘法,并把这项活动纳入本团体工作重点,使监狱弘法逐渐常规化、规模化。如佛光山在各地的别分院都定出具体计划,定期到监狱弘法,同时积极扩展弘法范围,除宜兰礁溪、台北、台中、嘉义等监狱外,又由所属慈悲基金会支持承办了屏东、高雄监狱及高雄看守所等处的弘法活动。
2、出现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监狱弘法法师。这些法师在监狱弘法多年,大多被“法务部”聘任为优秀荣誉教诲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出家的妙慧法师,她把监狱当道场,坚持在监狱弘法二十年,不仅在女监、女所、少年观护所等处弘法,还打破禁忌,第一个进入重刑犯监牢中弘法。刚开始时,这些带脚镣的死刑犯和重刑犯,有人浑身刺青,有人满脸戾气,有的充塞恨意,有的如行尸走肉,没有明天,妙慧法师与他们谈话、讲故事,每周固定来两趟,使犯人的面貎得到改变。妙慧法师认为:“即使是定谳列囚,走向人生的尽头前,如能拨开心雾,体悟人世间的是非善恶的道理,也是好的。何况重刑犯房的囚徒,尚有不少罪不及死之人,关得再长再久,终会出狱,辅导他们,让们省思检讨过去,一百个人当中,若有一个脱胎换骨,社会少了一份黑暗的纠缠,就多了一份祥和。”(19)由于弘法成绩显着,妙慧法师1996年1月受“法务部”颁发的“监所教化人员奖”,1996年11月受“教育部”颁发的“教育文化勋章奖”,2001年11月受“法务部”颁发的“监所教化有功人士奖”。
3、弘法方法和内容日趋丰富生动。在监狱弘法与一般性的弘法不一样,由于对象不同,如将一般性弘法的方法和内容搬进监狱,必然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经验的法师经过不断总结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修懿法师的监狱弘法并无艰深的说理,往往以生动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如在台北女子看守所开示时,联系自己从小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再联系自己在弘法中所见的典型案例,指出“社会乱象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缺乏责任感,”以亲身经历阐述“生命需真心付出,”受到服刑者欢迎。乙性法师在向重刑犯弘法时,在演讲前以向服刑者化缘的方式,要求大家布施五分钟时间与他结缘,即放下身心专心念佛,由轻声念起,慢慢大声,又再放大胸怀的唱念,唱到忘我的境界,使自己的声音及身心完全融入于佛声中,在短短的五分钟内,服刑者从凶神恶煞的相貎变为佛菩萨的柔和自然相貌,然后静下心来看看过去的自己,从“为什么”、“因为”、“所以”这三步骤来看看自己的过去,“为什么将我们关监禁在监所里呢?因为我们平常就是不懂得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才会有今天下场,试想现在就让你被保释出去的话,那你自由后的第一步骤是什么?一定是找对方再理论,或是对方找你复仇,对不对?那之后的后果又如何?你可有想过吗?所以说拘禁是关我们的身体而已,我们的心可自由得很呢,事实上拘禁也是在保护我们呢。”(20)
监狱弘法中的个别辅导要求要有很高的技巧,乙性法师后转为对重刑犯作个别辅导,他认为:“而我更乐于个别辅导,因为个别辅导要靠机智与经验,这对曾在台北观音线当过副总干事及谘商辅导的我而言,则不成问题,当然社会人士的问题与受刑人的偏差心理是不同的,所以辅导的技巧也不一样,而我勇于接受考验。”(21)乙性法师辅导过多个将伏法的死刑犯,来什么明知死期将近还要投入大量精力辅导?他对此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一次他精心辅导多次的一个谢姓的犯人伏法后,乙性法师欣叹道:“尔今谢姓受刑人走了,据教诲师说走的很坦然,我也为之庆幸,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原因是他能在临终以前靠他自己的持诵地藏经之力量,回向给累世的冤亲债主;所以他在伏法前就不会有这些冤魂来索债了,而我也适时的给予心理建设,这应该也是能安然的告别他这一生的原因。”(22)
许多法师对监狱弘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慈林精舍的常能法师善从静坐导入正题,以一次在桃园龟山女子监狱弘法为例:常能法师不忙开示,而是先请大家静坐三分钟,然后敲木鱼为讯号,叫大家先热手、按摩头、肩、脚,使气能走到丹田,并吐出浊气,先做一套热身操;接着说气要细而长,不要生气,生气是对身体的虐待,不要沉溺于低沉情绪之中,要保持快乐心情。怎样才能保持快乐心情呢?常能法师接着才开始开示,最后以教大家唱歌结束。(23)
4、弘法方式创意迭出。随着监狱弘法活动的开展,弘法的方式也更加多样。“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曾多次在台北少观所举办“智慧成长营”活动,主要希望通过三学(戒、定、慧)及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规范,以各种活泼的活动方式,使同学们能从实际生活中来肯定自己、建设自己,进而做一个踏实、感恩、及充满爱心的青少年。(24)“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还在监狱中发起“生命有爱,拒绝犯罪”征文比赛活动,参与者极为踊跃,不少征文生动感人,出自内心,从灵魂深处表示了深深的忏悔。慈济合唱团以歌声缔结法缘,她们定期到台北女监演出,开始时,合唱团的角色并未特意凸现,然而,唱《普天三无》时,有人哭了;唱《祝你幸福》时,有人哭了;唱《咱要手牵手》时,有人边哭边牵着手边要求再唱,要学。能够流泪,是因为心已柔软;容易落泪,是因为已经有了忏悔之意。合唱团不断总结经验,以歌唱为主题,进行精心安排,从《惜缘》、《人生进行曲》、《只牵你的手》、《火金姑》到《祝寿歌》等,并带动手语及教唱,使服刑者心绪平静、起落、交融、高昂,最后以欣喜结束。(25)
5、弘法人员与服刑人员产生互动。如台北女监服刑人员与前来弘法的慈济人产生了信任,曾集资六万余元捐入慈济赈灾基金;为培养爱心,慈济人在监狱中教授纸花制作,女监服刑人员制作了三万朵爱心花,义卖后捐入尼泊尔爱心屋基金。慈济人还在各地监狱开展“监狱传温情”活动,定期进监狱开展讲授佛法、分享人生体验、手语教唱、委员现身说法等弘法活动,并在监狱开展“人性巡回讲座――误与悟”系列活动,由慈济委员赴各监狱现身说法。慈济志工还常写信给监狱中服刑人员,许多收信者从信中感受到一种向善的召唤力量,一位高雄监狱李姓服刑者读信后写道:“本以为生命就如此茫然度过的我,突然收到一封慈济志工江秀銮的来信,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我无限的关心和鼓励,顿时触动我心深处,茫然了十余年的心终于开启了曙光。那是向善的召唤,让我那罪恶的心灵,有了洗涤的机会;生命不再是痛苦的追忆,而有了急转的方向,虽然无法弥补这十余年的浪荡,但终是开启了我生命的另一章。”(26)
(二)向吸毒者弘法。台湾的吸毒者有多少,目前没有确切的数字。长期致力于毒品防治的宣导及戒治的浄耀法师在一次宣讲时说:据统计,1998年全台湾的烟毒犯大概二十万人,但绝对不只。后来用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来统计,就是用尿液来节选检验,发现每月吸毒的人口,大概增加有五千人,十二个月就六万人,如果再删除一些回笼的,最起码还有五万人,若以保守估计一年增加四万人来说,全台湾二千二百万的人口,要不了多久,几年后我们全台湾便会完全被毒化。(27)吸毒者的增多,不仅使吸毒者身心受到伤害,还祸及社会,导致犯罪提高,成为台湾社会的一大隠忧。台湾佛教界积极参与毒品的戒治,具体做法如:
1、在监狱中弘法反毒。佛光山在台南监狱明德外役监成立了毒品戒治班,力图通过宗教信仰、心灵熏陶的力量及心理辅导,期能彻底将吸食毒品的心瘾连根拨除。举办过的活动有:洒净、三时系念、圣歌比赛、母亲节报恩恳亲会、庆生会、皈依三宝及专题演讲比赛等,由多位法师协助学员做自我观照,让身心安定,将生活重新安排与规划。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佛教方面的有:佛教丛书、佛经选读、佛教圣歌、梵呗、禅坐指导等;技能训练有:书法、美术、烹饪、园艺等;心理辅导有:谘商、座谈、个人追踪辅导等。
2、建立戒毒机构。佛光山与台湾更生保护会合作,
3、通过个别关怀使吸毒者戒毒。慈济人通过现身说法、提供慈济宣传品、帮助找工作、邀请参加慈济人的社会活动等方式,关心游散在社会上的吸毒者,收到显着成效。如一位在黑道上混过、有多年吸毒史的徐先生,在戒毒过程中要找工作却屡屡碰壁,慈济人知晓后安排他进入慈济人开的工厂,帮他树立服务人生的目标,工余组织他参加资源回收、“尊重生命”义卖、爱心捐髓抽血检验、访贫、为残障者筹款义卖等活动,使徐先生找回自我,不再使用毒品。(29)
注解:
(1)释见晔:《佛教理念与实践的另一种对话形态:以香光尼僧团高雄紫竹精舍佛学研读班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000年,总第90期,第111页。
(2)释见晔:《佛教理念与实践的另一种对话形态:以香光尼僧团高雄紫竹精舍佛学研读班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000年,总第90期,第125页。
(3)释见晔:《佛教理念与实践的另一种对话形态:以香光尼僧团高雄紫竹精舍佛学研读班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000年,总第90期,第133页。
(4):《佛教理念与实践的另一种对话形态:以香光尼僧团高雄紫竹精舍佛学研读班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000年,总第90期,第149页。
(5)简秀治:《成人参与宗教课程的动机及其影响:以香光尼僧团紫竹林精舍佛学研读班为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王政彦指导,1995年。
(6)张尤雅:《佛教成人教育课程规划之研究》,中正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黄光雄、释惠敏指导,1998年。
(7)觉兆:《佛光山世界佛学会考》,《觉世》
(8)编辑部:《为人性光明显相》,《慈济》
(9)阚正宗:《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正编),大千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481页。
(10)摘自笔者
(11)摘自笔者
(12)国史馆中华民国史社会志编纂委员会:《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下册),1999年6月初版,第193――194页。
(13)钟文生口述,张舜燕整理:《课堂外的天空》,《慈济》1996年11月25日出刊,总第360期,第84页。
(14)钟文生口述,张舜燕整理:《课堂外的天空》,《慈济》1996年11月25日出刊,总第360期,第84页。
(15)钟文生口述,张舜燕整理:《课堂外的天空》,《慈济》1996年11月25日出刊,总第360期,第84页。
(16)钟文生口述,张舜燕整理:《课堂外的天空》,《慈济》1996年11月25日出刊,总第360期,第84页。
(17)钟文生口述,张舜燕整理:《课堂外的天空》,《慈济》1996年11月25日出刊,总第360期,第84页。
(18)钟文生口述,张舜燕整理:《课堂外的天空》,《慈济》1996年11月25日出刊,总第360期,第84页。
(19)赖仁中:《监狱当道场,妙慧法师渡化重刑犯》《自由时报》
(20)乙性法师:《生死刹那间》,《妙林》
(21)乙性法师:《生死刹那间》,《妙林》
(22)乙性法师:《生死刹那间》,《妙林》
(23)林秀婷:《爱不生不入娑婆――访桃园龟山女子监狱》,《万行》1997年8月号,总第51期,第38页。
(24)《拥抱智慧人生――记台北少观所智慧成长营》,《中佛青》
(25)张琼龄:《清凉菩提,萌芽长叶――台北女监受刑人的慈济缘》,《慈济》
(26)《向善的召唤》,《慈济》
(27)净耀法师:《心灵语露》,普贤教育基金会
(29)黄文玲采访记录:《一位戒毒者的自白》,《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