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中国佛学 > 法源 > 总第二十五期(2007年)

吉藏大师的“涅槃体性”思想

作者:体恒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06日

 

内容提要:南北朝时学派思想发达,其中涅学派尤为兴盛。涅师们对于涅的争论极多,“涅体”也是当时分歧较大的议题之一。关于“涅体性”的论述,流传下来的文献中记载多达十几家。吉藏大师对涅诸师的论述多不赞成,并从三论的立场出发对他们进行了批破。本文以《涅经游意》中的记述为主,辅以其它文献,全面论述了吉藏大师涅思想中涅“体性”一部分内容,力图从微观的角度为我们展示吉藏大师的三论涅思想及其价值。

关键词体 二谛 三聚 三性 三德 四德 实有 方便

作者体恒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引 言

吉藏大师是三论思想的集大成者,一生的活动主要在南朝陈代(557589)至隋代(581619)时。南朝至隋代的佛教,以涅槃学派最为兴盛[1]。“涅槃”的兴盛渐至于偏颇,许多人只知涅槃不明真空,使“般若三论学”陷入低谷,几至于衰歇[2]

“涅槃”学说的流行是当时的时代思潮,因此吉藏大师对涅槃思想非常重视,曾有大量关于“涅槃”的论述[3]。吉藏大师认为涅槃师们对《涅槃经》的理解多是师心自作,涅槃学派的思想多与“涅槃”本义不相符合,他将破洗诸家对“涅槃”的误解视为应尽的义务[4],于是以“无所得”的空性为宗旨,融合三论与《涅槃》,对“涅槃”思想进行了重新的阐释。

吉藏大师的涅槃论述丰富繁多,2006年总第24期的《法源》中,本人已从《略论吉藏大师的“涅槃名义”思想》一文,就“涅槃的名义”这一角度阐述了吉藏大师的涅槃思想。这里,再从“涅槃的体性”这一层面接着对吉藏大师的涅槃思想进行论述,以求多角度的理解吉藏大师的涅槃思想。[5]

“涅槃体”也是当时分歧较大的议题,目前所存的文献中有不少相关内容。其中,宝亮的《涅槃经集解》列有九种论“涅槃体”的观点[6],灌顶的《大般涅槃经玄义》述有八种[7],吉藏大师的著作中更多,《大乘玄论》合《涅槃经游意》共有十几种[8]。今综合四种文献的记载,图示如下:

 

 

典籍

《涅槃经集解》

《大般涅槃经玄义》

《大乘玄论》

《涅槃经游意》

序号

名称

该文献中的次序及其主要观点

该文献中的次序及其主要观点

该文献中的次序及其主要观点

该文献中的次序及其主要观点

道生

①湛然常照(般若)为不易之体

 

 

 

僧亮

②无学地法皆为体,略为三(三德)。

 

 

 

法瑶

③举要标三(三德),名殊而体不异。

 

 

 

僧宗

④体一而义目三(三德)。

 

 

 

宝亮

⑤无德不满,略陈理三(法、德、用)。

 

 

 

智秀

⑥德(三德)众而体一。

③真谛是体而俗谛非是(二谛)

 

二法明涅槃之③:真是而俗非[9]

慧朗(述法瑶)

⑦无性之空为体(常)

 

 

 

慧朗(述纤、爱、宗义)

⑧果体是实,随德(三德)立义而有不同。

 

 

 

法安

⑨体空而众德(三德)为实

 

 

 

庄严

 

①涅槃体出二谛之外

 

二法明之①:体出二谛外;三法明三性之②:(体具善性);三法明三德之①:(法身为体)。

开善

 

②涅槃体在二谛 所摄中。

②法身为体,般若解脱为用(三德)。

二法明之②:(体具二谛);三法明三性之②:(体具善性);三法明三德之②:体具三德。

龙光僧绰

 

④涅槃具二谛,会真而不冥真。

 

 

灵正

 

 

①法身是涅槃体(三德)

 

地论

 

 

③性净(常为体)、方便净(三德)二涅槃体别异。

三法明三聚之③:体具三聚。

成实

 

 

④本有、始有涅槃体一。

三法明三聚之①:体具心与妙色;之②:体唯有心。

光宅

 

三性之①

 

三法明三性之①:具体善与无记。

摄论

 

 

 

三法明三聚之④:心为体。

道朗

 

 

 

四法明之“常”义:“常”为体

不明确者

 

 

 

三法明三德之③:开善加庄严的思想。

吉藏

 

⑤非摄非不摄(二谛)

 

 

 

 

 

 

 

 

上述四种文献所记载有关“涅槃体性”的论述中,有的此有彼无,有的相互重合[10]。总的来说,通过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特点:⑴、参与涅槃“体性”争论的学派众多,师说各异;⑵、四种典籍中,相对来说以《涅槃经游意》记载的比较详细,分类比较周密。

因此,下面就依《涅槃经游意》中的体例为基本构架,以其它典籍的内容为参考,来论述吉藏大师对于“涅槃体性”思想的认识。论述分为四部分:

 

一、从一法(有)明涅槃体

从一法明涅槃体,就是以“有”明涅槃体。《涅槃经》中曾说:

涅槃之体:非生,非出,非实,非虚,……非我我所,以是义故,涅是常,恒不变易。是以无量阿僧劫修集善法,以自庄严然后乃见。善男子,譬如地下有八味水,一切众生而不能得,有智之人施功穿掘,则便得之,涅亦尔。[11]

这里的字面意思是说:涅槃为恒常不变易之法,众生无量劫修集善法就会自然得现。正是由这个字面的意思,造成了后世无数学人对于涅槃的曲解,包括对于涅槃“体性”的理解,许多人以为它就是常性“恒有”。其实即便《涅槃经》中也还有另外一段话:

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12]

这里世尊明白地告诉我们,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大涅槃;但是智者要同时了知空与不空,才能真正见第一义空。经中还说:

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13]

这里说第一义空是中道,而中道就是涅槃。从这里可以看出,仅说涅槃的体性是“常”是“有”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南北朝的学派诸师多认为涅槃的体是“妙有”。就妙有而言,又有“本有”与“始有”的争议。吉藏大师认为,无论“本有”、“始有”都是“常”义,即“本有”此“常”或“始有”此“常”,但它们都是不正确的。他驳难说:

若涅有本有始,亦应有曾有今;若有曾有今,则成三世;三世无常,常法无曾无今者。[14]

这里的意思是:有本有始就应有过去有现在;有过去现在,就成为三世之说;三世法是无常之法,常法不应有过去现在;所以涅槃无论“本有”“始有”,都不能成立“常”“有”的体性。他又破斥说:

成实师云本有始有,涅体一。若一者,为始有一?为本有一?何处离本有、始有,别有涅一也?今明于本有始有,始有本有;非离本有有始有,非离始有名本有。离四句,名本有、始有二涅体也。[15]

这是从本有始有体为一“常”“有”的角度来破斥的,是说无论如何都不能成立一个“常有”,本有始有只是相待而来,真正的涅槃体是远离四句的。他接着反问说:

若涅是有,则是有受,受是烦恼根,何名涅[16]

若涅槃是有就有受,有受就有烦恼,烦恼则非涅槃。而且有受就有所得,怎么能为涅槃呢?《胜鬘宝窟》卷三说:

有所得众生,有生死涅槃,皆是真实生死;有所得人,众生与佛皆是众生。故《中论》云:“若不受诸法,我当得佛涅”。[17]

若有所得众生,即便是佛与涅槃,在他那里也依然是众生与烦恼,所以不受诸法才能得佛,那么不受诸法也才是涅槃的真正“体性”。

“从一法明涅槃的体性”可以看出,吉藏大师认为涅槃的体性不是“本有”,不是“始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有”之法。在他看来,不受一法方是真正的“涅槃体性”。

 

二、从二法(真俗二谛)明涅槃体

“从二法明涅槃体”就是从真俗二谛的角度来探讨涅槃的“体性”。

从真俗二谛的角度谈涅槃体有三家不同见解:⑴、二谛摄法不尽,涅槃出二谛之外;⑵、二谛摄法尽,二谛具含涅槃佛果;⑶、涅槃佛果只是真谛不是世谛。

其中,⑴是庄严僧旻的见解,他以为涅槃佛果的体性出二谛之外。因为惑因感虚果是“世谛”,虚果体性是假则空,为“真谛”。而佛果非惑因所感,非世谛能摄;非世谛所感,当然也非假空,又非真谛。因此之故,涅槃出二谛外。如《涅槃游意》中说:

庄严云涅出二谛外。明惑因所感果是浮虚之故,是世谛;假体则空故,是真谛。今佛果非惑因所感故,非世谛;非世谛故不可则空,故非真谛。[18]

吉藏大师的另一著作《二谛义》中也有这方面的论述:

庄严明二谛摄法不尽:二谛故,自不摄磬;摄生死中法,亦复不尽。何者?生死中有有法,有空法,虚空不为二谛所摄。虚空不为异具所成故,非因成假;无前灭后生,非相续假;亦非相待假。……何者?虚空是常,无有名相,名相是无常,以虚空常故,无名相。无名相故,非相待假,故虚空非三假,非三假非世谛;非三假故,不可即空,故非真谛。[19]

庄严认为二谛不仅不能含摄涅槃,也不能摄尽生死法,如虚空。他详说了虚空不为二谛所摄的原因:就三假法而言,虚空不为异具的色等所构成,非因成假;虚空没有前灭后续之念头,非相续假;虚空是常无有名相(名相是无常,所以常就无有名相),无名相非相待假。虚空非三假,则非世谛;非三假不可为空,故非真谛。非真非俗,所以不为二谛所摄。

因此,庄严始终坚持涅槃不可空,非磨灭法,非假法,是妙有的观点[20]

三种观点中,第⑵是开善智藏的观点,他认为真俗二谛具足涅槃佛果。因为涅槃是相续假、绝待假,故是世谛;涅槃不但应真,而且与真冥合,故是真谛。所以涅槃体与二谛不异:

开善解云果涅具足二谛。涅是续待二假,故是世谛。非但则[21]真,亦复冥真,故是二谛。[22]

《二谛义》中说:

开善云二谛摄法尽:下至生死,上极涅,预名相所及者,故皆世谛;只此名相即体不可得,为真谛。为是义故,二谛摄法尽也。又彼明生死涅,皆是虚假,故是世谛;既是虚假故,可即空为真谛。所以一切法无出二谛也。[23]

引文的意思说:生死至涅槃,凡是名相所及的都是世谛;名相的体性为空不可得,是真谛。生死涅槃皆是虚假,故是世谛;即是虚假,就属空性,故是真谛。所以二谛摄尽一切法,涅槃亦在二谛之中。开善为了说明涅槃属二谛所摄,除了引用不少的经典,还用三假法来论证:

三假中,是相待、相续二假所摄,若是生死则具三假。何者?为异具所成故,是因成假(异具所成者,四微成柱,五阴成人也);前念灭后念续前念,名相续假;长短方圆,名相待假。具三假故,为世谛;三假举体不可得,为真谛。生死为二谛摄也。涅为续、待二假摄者,佛果续金刚心,金刚心灭,佛果起,续故是相续假;涅复待生死,故涅是相待假。佛果不为异具所成故,非因成假也。……万德无别体,非别法成此人,人即是法,但义论人法。可轨义为法,统御义为人,无别异法成人。故云佛果不为异具所成,非因成假也。以涅具二假,故是世谛,即以此二假空为真谛,故涅具二谛摄。[24]

就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三法中,他说生死法具三假,而涅槃只有续待二假,所以涅槃还在二谛所摄的范围之内。

三种观点中,第⑶是建康冶城寺智秀所主张的思想,他认为涅槃佛果只是真谛不是世谛。真谛是诸法的本源,因为众生有无明的烦恼,起颠倒惑业,才成为世谛;修道成佛,就断尽了生死惑业,则也就灭除了世谛。世谛既灭,则还归本真,犹如清水性本寂静,风止则波浪还息。所以涅槃只具真谛之体而没有俗谛之体。如《涅槃游意》中说:

第三冶城师[25]云:佛果非世谛则是真谛。明真谛是诸法之本,但众生颠倒起惑,构造生死,遂成世谛。今还修道,断惑生死尽,世谛则灭。世谛既灭,还归本真。譬如清水,本性寂[26]静,假外风渐鼓击致有波浪,风若息还收本性。[27]

吉藏大师对此三家说法都不赞成,他问难道:

若佛果出此二谛外,即应非有为非无为,汝义中那[28]云佛果一向是无为?若为二谛所摄,佛果应是亦有为亦无为。若佛果是真谛,真谛不可说于众生,无用;若佛果是俗谛,佛果一向是有为。[29]

此段问难总括三家说法。吉藏大师的意思是:因为二谛涵盖有为无为,如果说佛果涅槃在二谛外,你怎么还能说佛果涅槃一向是无为呢?这是难第⑴家。同一个前提条件下,若涅槃为二谛所摄,应当是“亦有为亦无为”,这样,岂不是真俗不分了吗?这是难第⑵家。第⑶家认为涅槃惟真非俗,照此推理,涅槃是真谛时就对众生无用(真顽),是俗谛就不能无为(俗有),那么怎么成就涅槃的圆满呢?由此可以说三家都是错误的,因此吉藏大师的思想与他们都不相同: 

今皆不同此说。具如《二谛义》中广破。今述:但今明佛果,非内非外、非有为非无为、非待非不待、非摄非不摄,岂可定言摄不摄耶?故肇师云:“涅之为道也,寂寥虚广,不可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有心知。言之者违[30]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躯。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而以有无题榜,标其方域。而语神通者,不亦邈哉。”涅之体乃其如此,岂可以凡心推度,或言在二谛内,或言在二谛外耶?[31]

这里是吉藏大师解释之所以不同意三家思想的理由:涅槃不能以形名得,不可以有心知,它是离言绝相的,不可用有无来标榜题显的,也是非摄非不摄,就像吉藏大师自己在《二谛义》一书中所破的和僧肇法师《肇论》中所说的一样, 所以吉藏大师不同于三家的说法。《二谛义》中吉藏大师的破斥是:

此两家明涅槃未足,今更将《大论》及《中论》足之。《中论》偈云:“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是四句束为三句:“一切实非实”为第一句,“亦实亦非实”为第二句,“非实非非实”为第三句。

“一切”者,即是有为、无为,生死涅槃,故云“一切”。“非实”者,明有为、无为,生死、涅槃,皆是虚假,故云“不实”。“一切实”者,亦(有)为、无为一切法,皆入真如法性故,云“一切实”,(此)如众川入于大海,同一醎味,此即开善义也。“亦实亦非实”者,即是庄严义,庄严明生死非实,涅槃是实,故云“亦实亦非实”也。“非实非非实”者,非一切实,非一切不实,双弹两家,故明“非实非非实”也。“是名诸佛法”者,论释云:“若于此三种并皆得悟,则名佛法”。若于此三种各执,则成戏论,不名佛法也。

所以明此三种者,欲弹从来定执。论明此三种皆是如来方便,为众生作如此说,若是实相,非三非不三,此三句并是方便。开善庄严不知是方便,于方便中复不尽。

何者?两家所计方便中一枝义耳!得方便一枝亦好,而复于一枝中,各相破射,各执是非,谓是道理实说。开善云二谛道理摄法尽,庄严云道理不尽,为是义,所以成失也。

问:今时所明二谛,摄法尽不尽耶?解云:大乘经具有二文,此并是如来方便为缘之说,有时为缘说二谛摄法尽,有时为缘说摄法不尽,具有尽不尽二种法门也。又欲令摄尽则尽,欲令摄不尽则不尽,无所妨碍。[32]

破斥是由引《中论》的四句偈开始的,吉藏大师将三家之说比三句偈,认为《中论》“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三句代表了上面三家涅槃体的三种观点。只不过,这三种观点原本都是如来的方便,如来随机应用之时,令摄尽则摄尽,令不摄尽就不摄尽,没有绝对的尽不尽,从实相角度说,三种是“非三非不三”。但是,三师不解此意,各执一枝以为全体,还互相攻击,既成戏论,又有所失。所以吉藏大师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破斥与批判。

“从二法明涅槃体”中,吉藏大师批判了二谛“摄法尽、摄法不尽、佛果惟真非俗”三种偏执观点。指出了涅槃体性没有绝对的摄尽摄不尽、尽不尽都是佛陀契机应教的道理。

 

三、从三法明涅槃体

从三法明涅槃体又有三条内容:三聚、三性与三德。

1、从三聚明涅槃体

所谓“三聚”,即: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从三聚明涅槃体”不是从三聚的名称去解释,而是从“佛果涅槃的体性含不含此三法”这个层面上来说明。

成论师认为,佛果涅槃中,一定是含有“心”法的。在涅槃体中绝对没有“非色非心法”。而关于“色法”,则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佛果涅槃断尽粗色,但存“妙色”;另一种认为,佛果是无色的,因为色是“顽碍之法”,在修行过程中不能被转变,佛果涅槃显现之时,只有“灵智独存”,并无“色法”及“非色非心法”,经中所谓“妙色”[33],是指涅槃佛果湛然显发且能应现无穷之色的缘故。如《涅槃经游意》说:

《成论》师解此有三例:若是“心”则定有;“无作”[34]定无;“色”一种则有多解。一云:佛果乃尽粗色,则有妙色。……第二云:佛果无色。色是顽碍之法不可研磨,增进佛果之时灵智独存,无有“色”与“无作”也。――而经中道“妙色”者有二义:一能应为无穷之色,二者妙果显然故,故为色耳。[35]

地论师则认为,就“色法”而言,佛的三身之中都含有“色法”。佛的身“色”,犹如大海无量无边不可限度,只是虽有此色,而众生不可见,就像比丘的无作法[36],“体虽是色,而无色相”。就“心法”而言,涅槃佛果虽然舍却“无常识”,但却获得了“常”识,“常”识(第八唯真识)就是涅槃之体。就“非色非心法”而言,佛果涅槃无有生死“色”、生死“心”,也就是“非色非心”。总之,佛果涅槃的体具有“三聚”之法:

《地论》明三佛[37]皆有色作身,色可知。……体虽是色,而无色相。如比丘无作,虽是色性,而无色相。……论心者虽舍无常识,获得常识,涅以为体,但心为体。……论“非色心”者,无生死色、心,亦名非色心也。[38]

成论师、地论师都自称为大乘师,所以《中观论疏》卷四在列举“佛果有色无色”的三家说法时,说他们是大乘师的见解:

大乘有三释:一云、佛果有色,故《涅槃》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二云、佛果无色,而经云“有者,此是妙有炳然”,故云色耳;三释、云从七地已还,此即有色。八地以上,无复有色,亦无四心[39]。故《地经》云“尔时过意界,住在智业中也。”[40]

而在《胜鬘宝窟》中,吉藏大师则总括诸师为“有色无色”两种观点,并将他们立义的经论证明与相互破斥的观点详细列举:

论法身有色无色,古今诤论。

有人言,法身有色。《泥洹经》云:妙色湛然常安稳,不随时节劫数迁。《涅槃》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地论》云:如来相好庄严为实报身。又、菩萨广劫修作相好之因,而何无果。以文义推之,当知法身有色。(有色者)破无色者云:若言色是碍义,故佛果无色者。亦应心是缘义,应说佛果无心。佛遂有无缘之心,应有无得之色。问:无得云何名色?答:若尔,佛无缘云何有知?

次江南雲、旻、藏等,悉云佛果无色。故《涅槃》云:愿得如来无色之身。《文殊十礼经》云:无色无形相,无根无住处,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也。(无色者)破有色者云:若言佛果有色者,应架芎隆之屋,带千匹之裳。难意云:法身既有无得之色,应处无得之宅,应著无得之衣也。肇公《注净名》:至人空洞无像,岂国土之有恒?竺道生著《法身无净土论》明法身无净土,此皆用无色义也。通初家难云:色与心此二非类,粗心可研习为妙心,粗色不可研习为妙色,是故佛果则无色有心。[41]

两种观点中,第⑴应当就是前面所述的地论师们的主张,他们引《泥洹经》、《涅槃经》与《地论》的内容证明佛果“有色”;说若无色应无心,有心即应有色。第⑵是以江南梁朝三大师为代表的一部分成实师们的观点,他们引《涅槃》、《十礼经》与《僧肇注维摩经》的内容证明“无色”;指出法身若“有色”,应有舍宅、衣饰等。

吉藏大师认为,从表面上来看,两家似乎都很有道理,若依龙树菩萨的《中论》思想来判定,问题就出来了:

二家各执,互成诤论,今依龙树一言决之。《中论·法品》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非无我。”亦应云:诸佛或说色,或说于非色,诸法实相中,非色非无色。又非色非不色,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色。亦非心非不心,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心。故色与无色,义不相违。又若言有色异心,有心异色,则成二见。经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又若言有色有心,则名有所得。有所得者,无至[42]无得。有色无色,此虽一句之经,乃是佛法大事,悉须用龙树意通之,则无所滞着也。[43]

由《中论》的“我、无我”偈吉藏大师推理出“有色”“无色”其实也是不相违背的,若“心”、“色”相异就会成为“二见”之执,用龙树的宗旨来解释,则一切尘滞尽消。吉藏大师还进一步用更深刻的推理来批破上面的两家说法:

今明皆不然。若言佛果定有色者,则应长短质像,则有处所;若定无色,亦应无心。何者?色是心依因,既无有色,心何所依?若言色是顽碍,故须离者;心是无常,亦应须离。又心是取相之法,亦应须除。若转取相心为无相心者,亦应转顽碍之色为无碍色。又叹如来无色应为色者,亦无心应为心。……舍粗心,以妙心为体;应舍粗色,妙色为体也。[44]

这里的批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吉藏大师的意思:⑴、若定言佛果有色,则佛身应有长短不同的形象;⑵、若定言佛果无色,也应无心法,因为色是心所依,无色心何依?⑶、若说色不能转故佛果须离,那么心无常故也须离,因为心是取相法,更应除去;⑷、若取相的心能转为无相的心,顽碍的色同样应能转为无碍的色;⑸、若如来无色而赞叹言有色,则无心也应定言有心;⑹、还有,若能舍粗心而以妙心为体,同样也当能舍粗色而以妙色为体。

而实际上:⑴、佛身无有长短形象;⑵、佛的法身无有定处;⑶、粗色不能转为妙色;⑷、因此,心不能为佛果体,色更不能为佛果体。总之,可以说:

若言[45]一切皆无,是无不待於有,是故性无。有亦然也。故今有不[46]乖无,无不妨有;有无自立,色心无碍也。[47]

这是吉藏大师自己的观点:若定言佛果涅槃体中无“三聚”之法,是自性无的执着;若定说有“三聚”之法,是自性有的执着。实际上,色心无碍,有无自立,互不相妨。

“从三聚明涅槃体”中,吉藏大师主要批破了佛果“有色”和“无色”的两种主张,指出涅槃体非色非心,即色即心;心色无碍,两相圆融。这才是真正的“涅槃体”。

 

2、从三性明涅槃体

三性即:善性、恶性、无记性。佛果涅槃断除一切生死烦恼,是万善所归、众圣所集之处。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在涅槃佛果中只有“善性”没有“恶性”。至于“无记性”则有两家不同的认识:

⑴、光宅法云认为涅槃佛果有无记性,而且是两种无记:就像棋、书、射、御一样,好坏人都可以拥有,它们本身没有善恶之分,涅槃佛性不但圣人有,阐提也有,所以不是善性,这是“知解无记”。就似生死、苦、无常的果报只是无记,涅槃佛果“常、乐、我、净”也非善性,此是“果报无记”:

光宅云:常住佛果,有两种无记:一、知解无记,二、果报无记。如棋、书、射、御,阐提亦有,故非是善;佛地亦有,故非是恶,即是无记性也。果报者,如生死、苦、无常报,既非是恶,只是无记;涅地常、乐、我、净,亦非是善,直[48]是无记。[49]

⑵、开善智藏、庄严僧旻一致认为涅槃佛果唯有善性而没有无记性。他们说“生死之中多异具”,果报可为无记;佛果只有一“习果”,无有报法,所以不能是无记。开善还说涅槃之“体”随着不同人的知解差异而有分别,因此涅槃“体”通三性:

开善、庄严并言:佛无无记,唯一善性。知解无记有多释。

庄严云是善性。开善云通三性:在阐提是恶,在佛是善,在余人是无记。言果报者,生死中多有异具故。果报可是无记,佛果报何以是无记?佛果唯一习果,无复报法,岂得类此是无记?以习善既满,并成习果也。[50]

对此,吉藏大师说:

今所明涅之体,非善非不善,非记非不记,无一定相。善巧方便,无所不是善不善。有时为对不善,如复道是善。故云:诸恶已断,众善普会。[51]

 

在吉藏大师看来,涅槃佛果的体性,非善非不善,非记非不记,没有一定的相状。达到涅槃的善巧方便,善与不善无不具有它的用处。涅槃是善,有时只是相对于不善而言,是为了对治众生的生死习气,所以说涅槃是“诸恶已断,众善普会。”

“从三性明涅槃体”,吉藏大师的批判集中在对“无记”谬解的二家观点,指出了“涅槃体”非善非不善,非记非不记,没有绝对定相的实事。

 

3、从三德明涅槃体

吉藏时期的学派诸师,大多认为涅槃具有“法身、般若、解脱”三德[52],但是在体与用的区分上,有着各自差异的表述。吉藏大师将他们的论述概括为三家,并且在叙述各家的观点之后,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批破。

⑴、庄严僧旻:法身是体,般若解脱为用。他认为般若是智慧最殊胜;解脱是能断最殊胜;法身之体含具智、断二者,所以成为三德:

庄严云:法身语其体,般若、解脱明其用。胜[53]难多不出智、断。般若智,解脱断,体具智、断,故言三也。[54]

《大乘玄论》中的灵正的说法同于僧旻的观点,灵正认为“昔神明成今法身,神明既是生死万累之体,法身亦是涅槃万德之体”[55]。吉藏大师认为这种说法没有明确的经文证据,不过是个人的臆测推度而已

今明不然,以用为体,不及涅深体,今以中道正法为涅体。[56]

吉藏大师说三德也都是佛陀的方便用,若以它为涅槃体是不够深的,真正的涅槃体应该是中道正法,所以他驳难以法身为体的思想道:

初家凡有两难:一者、明三德本共为涅体,云何但以法身为体?又且法身亦得为用,岂谓智、断偏为用耶?若云身是体异名,故以法身当体者,下文云“涅名解脱”应以解脱当名,而今不以解脱者,当那忽以法身当解。二者、文中自道纵亦不成,别异亦不成,三法曾无纵横之异。岂有体用之殊?若有体用,有本末,若有本末,则有劣胜[57][58]

吉藏大师问难的意思是:①、“三德”本来可以说共为涅槃体,怎么可以单独以法身为体呢?而且法身也可以为用,哪可只有般若、解脱为用?如果说法身是体的异名,就能以法身为体,那么《涅槃经》中说:“涅槃名解脱”,也应当以解脱为涅槃的体了!现在不以解脱为体,哪能以法身为体呢?②、再者,连《涅槃经》中都说涅槃 “三德”一体不成,别异也不成,这样哪里有体用的分殊呢?若定言有体用,就有本末;若有本末,就有胜劣,所以不可。

⑵、开善智藏:现在的涅槃是体,过去的二涅槃是用。他认为言“三德”,都是相对于过去所说的两种涅槃而来。过去所说的“有余涅槃”,虽有智慧,而解脱未具,有余身;而现在所说的佛果涅槃,法身在时,解脱已具。过去所说的“无余涅槃”,虽然解脱完具了,却又没有了身与智;而现在的佛果涅槃,在具备解脱的同时,也具备身智。所以含“三德”的现在涅槃是过去两种涅槃的体,也就是说,现在的涅槃是为对斥过去两种涅槃的不足而存在:

开善云:总明万德体,无累为灭度。而经初明三德者,简异昔日二种涅槃。有余时,身智在,解脱不满。无余时,解脱满,身智不在。今日涅槃身智在,解脱满,三德之中,法身为体,波若解脱为用。

开善云:今昔涅槃只是一句,就体用明异。昔日但示解脱无为,未得辨体;今日始明妙有、常、乐,此还是显昔涅槃体耳,此即是有、无共合为涅槃。又开善云至亡弥存义,弥存义为有,至亡为无,亦是有无共合也。[59]

这两段引文就是开善观点的理由所在,但吉藏大师同样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没有根据,无有道理:

今明万德(中)三德为体者,离此无别涅用望。若言法身为体,无有万德,云何是涅体?今明涅体者,正法为体,而正法绝能所、四句、百非……无得无至。无得者,非因果所得;无至者,无处可至。[60]

他还是说正法为涅槃体,真正的涅槃体离四句绝百非,无得亦无至。所以他批破道:

若言斥昔涅,故言三德者,此名数殊不相组[61]对,如破邪三宝则言正三宝。今破二涅明二德,又以法身、般若斥无馀者;亦应以解脱、常住斥彼有馀,何者昔日有馀,何但解脱未足,亦非常住?今若正言解脱,不言常住者,亦应无馀,正言法身,不言般若。[62]

批破的意思是:如果说“三德”涅槃的成立是为了对治过去的两种涅槃,就连数目也对不上号。如为了破邪三宝而言正三宝,今破二涅槃,应当言“二德”才对,如何言“三德”呢?再者,若以今涅槃有法身、般若而斥彼过去无余涅槃的无“身”,也应当以今涅槃的“解脱常住”来斥彼过去有余涅槃的“无常身”。若现在只说解脱,不说常住,那么也应当只说法身,不说般若。

⑶、光宅法云[63]:“法身”是现在的涅槃体,“三德”是过去二种涅槃的体。这是综合以上两家说法的一种观点。吉藏大师认为既然是综合之说,必然具有两家的过失,因为前面两家的错误都已经被批破,所以这里他没有对其采取单独的批判。其实不批判也是一种批判。

由前面的图表五中可以看出,从“三德”的角度说明涅槃体,除了上面所列的三家,以下几家:《涅槃经集解》中僧亮主张的无学地法皆是涅槃体,略标为三德[64];法瑶主张的举要为三德,名殊而体不异[65];僧宗主张的体备众德略标为三德[66],都属于一类。所以这里就以三家的观点为代表,来展现吉藏大师对诸师“三德”思想的批判。

吉藏大师认为,如来过去只对众生讲一“解脱”,现在《涅槃经》中宣说“三德”,都是为了契合众生根机的方便教门。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三德,而不是定言“法身”为涅槃之体:

今明直[67]是教门不同,故偏具。为昔日不堪具说,方便偏说一解脱;今大心发故,说三德圆伊涅槃。兴皇师云:“无感不应故云法身,无境不照名为般若,无累不尽故云解脱。”又、明三德为开如来三密,故迦叶问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也。如此三密并《四相品》是也。亦是对凡夫三业,凡夫三业不密故。又、为对生死三障明涅槃三德:对报障明法身,对业障明解脱,对烦恼障明般若,生死只三障,故涅槃唯有三德也。[68]

吉藏大师之所以要破定执三德之说,是因为若定说三德为涅槃体,涅槃还落入了生灭、去来、断常的有为法:

若破大乘者,如来是能得之人,三德涅为所得之法;金刚心道谛因为能至,佛果为所至;五住惑断为断,常乐果为常;二死尽前心为灭,佛果起为生。涅皆悉不尔,是故云无得无至等也。[69]

基于这样的理由,吉藏大师要破定执三德为涅槃体的观点。

“就三德明涅槃体”中,吉藏大师批破了以庄严僧旻、开善智藏、光宅法云为代表的三种说法,指出“三德”也是佛陀应教的方便契机,不可以定说“法身”为涅槃体,真正的涅槃体应该是“一无所得”的中道正法。

 

四、从四法(四德)明涅槃体

“从四法明涅槃体”就是从“四德”论述涅槃的体性,四德是大乘“大般涅槃”所应具的德性。即:⑴、常德:涅槃的体性,恒常不变而且无有生灭;又因它能随缘化用常而不绝,所以名为常。⑵、乐德:涅槃的体性,寂灭永安;它又能运用自在,所为适心,所以名为乐。⑶、我德:“我”有二种[70],此处所指的是能令涅槃“大自在”的“用”,名为“大我”。⑷、净德:涅槃的体性解脱一切垢染;又因它能随化处缘而不污,所以名为净。

常、乐、我、净的“四德”,主要为对治“四种颠倒”,是一部《涅槃经》所诠显的要义:

苦者计乐,乐者计苦,是颠倒法;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是颠倒法;无我计我,我计无我,是颠倒法;不净计净,净计不净,是颠倒法;有如是等四颠倒法……若欲远离四颠倒者,应知如是常、乐、我、净。[71]

吉藏大师认为,要想远离“四颠倒”,的确应当了知“四德”;但不能因此说“四德”只是为了对治“四颠倒”而产生的。关于涅槃的“四德”,可以从一法、二法、三法、四法、八法……乃至无量法等不同的角度予以理解:

1、从“一法”解四德:

从“一法”解就是合“四德”成“一法”显示涅槃的体性。这一法就是湛然常照的“妙有”。如《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中引用道生的说法:

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耳,苟能涉求,便反迷归极。[72]

2、从“二法”解四德:

从“二法”解就是合“四德”成“二法”来明涅槃体。这又有两种,既可以从“因、果”的二法解释——“因在无常,果常乐我”;也可以从“妙有”及“我”的二法解释。[73]

3、从“三法”解四德:

从“三法”解就是合“四德”为“三法”来明涅槃体。这也有两种,既可以从“本迹”的角度来说明——“迹在无常,身常、乐、我”;也可以从“三德”比“三修”[74]的角度来说明。[75]

4、从“四法”明四德:

从“四法”明四德,可以说是为了让四人明四因而说有涅槃四德,如《涅槃经游意》中说:

又对四人明四因、四德。四人者:则阐提、外道、声闻、缘觉也,四因者:谓信心、般若、虚空三昧、大悲。

破阐提不信,明信;信故,得净德也。般若对外道,外道著我、人一异,般若正慧破一异,我心故明,般若故,得真我德。虚空三昧破声闻厌苦无常,在可厌故得三昧,三昧故,得乐德也。大悲对缘觉,缘觉著无常果永入灭,无大悲故,大悲破无常,得常德也。

为对四人明四因,故释四德也。[76]

从引文的意思可知,所谓“对四人明四因四德”是说:为了对治四种人的四种偏执邪见,令修四种法门而方便施以涅槃“四德”。具体可以图示如下:

  

 

 

对四人(执)

明四因(法)

言四德(果)

1

阐提(不信)

生信心

得真净德

2

外道(人我一异)

明般若

得大我德

3

声闻(厌苦无常)

入虚空三昧

得至乐德

4

缘觉(著无常果永灭)

发大悲心

得妙常德

 

5、从“八法”明四德:

就是开“四德”为“八味”来进行解释。《涅槃经》中有这样的解释:

善男子,譬如甜酥八味具足,大般涅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具足。具是八味,是故名为大般涅。若诸菩萨摩诃萨等安住是中,复能处处示现涅,是故名为大般涅[77]

吉藏大师认为《涅槃经》中所说的“八法”对“八味”也可以用来理解“四德”,“四德”开出来就是“八法”[78]

“从四法(四德)明涅槃体”中,吉藏大师又将“四德”分别从一法、二法、三法、四法至八法进行了阐释,体现了他法无定法,因机而设的涅槃思想。

“关于涅槃的体性”一节中,吉藏大师从一法(有)、二法(二谛)、三法(三聚、三性、三德)、四法(四德)四个方面对涅槃的体性进行了奇特的表述。其中“四德”又分别从一法、二法、三法、四法乃至八法几个角度进行了解释,可谓奇特之中现奇特。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是一种“一无所得、方便应机”的涅槃体性观。

 

结 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涅槃体”也是南北朝时期涅槃思想中分歧较大的议题之一,关于“涅槃体性”的论述,有十几家之多。本文以《涅槃经游意》中的记述为主,辅以其它的文献记载,全面论述了吉藏大师的“涅槃体性”思想。

本文的论述共从四个角度展开:

一、从一法明涅槃体

“从一法明涅槃的体性”可以看出,吉藏大师认为涅槃的体性不是“本有”,不是“始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有”之法。

二、从二法明涅槃体

“从二法明涅槃体”中,吉藏大师批判了二谛“摄法尽、摄法不尽、佛果惟真非俗”三种偏执观点。指出涅槃体性没有绝对的摄尽摄不尽、尽不尽都是佛陀契机应教的道理。

三、从三法明涅槃体

“从三法明涅槃体”中,又分为三条内容:

1、从三聚明涅槃体

“从三聚明涅槃体”中,吉藏大师主要批破了佛果“有色”和“无色”的两种主张,指出涅槃体非色非心,即色即心;心色无碍,两相圆融。这才是真正的“涅槃体”。

2、从三性明涅槃体

“从三性明涅槃体”,吉藏大师的批判集中在对“无记”谬解的二家观点,指出了涅槃“体”非善非不善,非记非不记,达到涅槃的善巧方便,善与不善无不具有它的用处。涅槃是善,有时只是相对于不善而言,是为了对治众生的生死习气,没有绝对定相的实事。

3、就三德明涅槃体

“就三德明涅槃体”中,吉藏大师批破了以庄严僧旻、开善智藏、光宅法云为代表的三种说法,指出“三德”也是佛陀应教的方便契机,不可以定说“法身”为涅槃体,真正的涅槃体应该是“一无所得”的中道正法。

四、从四法明涅槃体

“从四法(四德)明涅槃体”中,吉藏大师又将“四德”分别从一法、二法、三法、四法至八法进行了阐释,体现了他法无定法,因机而设的涅槃思想。

总之,吉藏大师的涅槃思想一如他其它层面的三论思想,也是以“无所得”为根本宗旨。他认为,世尊是任运自如,随机应化的大圣者;“涅槃”也是佛陀方便化众的教法,不可闻名作实而心生执取。

吉藏大师的这种论述,目的在于警醒当时学派诸师对于《涅槃》的偏爱,打破涅槃师们对“涅槃”至高无上究极地位的盲目崇拜,从而使人们能够多角度、更清楚地理解“涅槃”教法的深义,同时以一颗平等的眼光看待佛陀的全部教法,而不是分门裂户、相互攻击。

吉藏大师的涅槃体性思想,作为三论宗思想的一部分,使三论宗这一中国最早产生的宗派,具有了实质意义上的宗派内涵,而不再如同当时的学派,仅偏于一经一论,或一家之说。

吉藏大师反对任何定性说的“涅槃体性”思想,认为理解涅槃体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从多个角度展开,这为理解佛教涅槃思想提供了新的可参照途径,丰富了佛教涅槃思想研究的内容,是对中国佛教涅槃学说的重大贡献。



[1] 见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第四章,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

[2] 汤用彤先生描述当时的情形说:“肇公以后,《涅槃》巨典,恰来中国。于是学者渐群趋于妙有之途,而真空之论,几乎渐息。竺道生初精于般若,晚盛谈涅槃。真空妙有,契合无间。其后涅槃大兴,而般若衰歇。于是谈者乃忘真空,而常堕于一边”。见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七章,《汤用彤全集》第一卷, 505页。

[3] 吉藏大师全部著作有44部,除佚失的之外,现存尚有27部,没有任何一部著作不谈及“涅槃”。除了一般著作中论及,他还专门著作《涅槃经疏》(已佚)与《涅槃经游意》(见《大正大藏经》第38卷)两文,来阐发他的“涅槃”思想。

[4] 参考《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四十五卷,35页下。

[5]  这两篇论文都来源于本人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吉藏大师的涅槃思想研究》一文,该文入选“中国知网”2007年第一期“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文库”,载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网址:http://lsg.cnki.net

[6] 详见《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辨体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七卷,380页下-381上。

[7] 详见《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一〈第二释涅槃体〉,《大正藏》第三十八卷,7页中-8页上。

[8] 详见《大乘玄论》卷三〈涅槃义〉的“辨体门”,《大正藏》第四十五卷,46页中-47下;《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5页下-237下。

[9] 吉藏大师的《涅槃经游意》是将众多学人论述“涅槃体”的思想综合起来,从一法(常)、二法(二谛)、三法(三聚、三性、三德)、四法(四德等)等几个层面进行论述的。“二法明涅槃之③”的意思是说“智秀的涅槃体思想在《涅槃经游意》属于‘二法明涅槃’的第三人” ;下面庄严一栏中“三法三性之②”意思是说庄严的主张在《涅槃经游意》中属于“‘从三法谈涅槃体’的‘三性’中的第二人”。余皆例同。

[10] 图中前面的20个序号为作者所加,四种典籍内的条目不是按照原书中的顺序而排列——具体排列规则见注文1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前面序号相对应,便于读者清楚各文献的重合与不相同之处。

[11] 见《大正藏》第十二卷,492页上、中。

[12] 见《大正藏》第十二卷,523页中、下。

[13] 见《大正藏》第十二卷,524页中。

[14] 见《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5页下。

[15] 见《大乘玄论》,《大正藏》第四十五卷,46页中、下。

[16] 见《中观论疏》卷十,《大正藏》第四十二卷,156页下。

[17] 见《大正藏》第三十七卷,84页下。

[18] 见《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5页下。

[19] 见《大正藏》第四十五卷,113页中。

[20]《二谛义》说:涅槃空无十相,十相者,三界男女相及五尘相。涅槃无此十相,故云涅槃空无诸法相,何时明涅槃空耶?庄严终明涅槃不可空,明涅槃非磨灭法,常住妙有,故非假也。《大正藏》第四十五卷,113页下。

[21]“则”字作“应”、“会”之义才能通顺;也可能就是此二字中某字的误刻。

[22] 见《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5页下。

[23] 见《大正藏》第四十五卷,112页下。

[24] 见《大正藏》第四十五卷,112页下-113页上。

[25] 指建康冶城寺的智秀。灌顶《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一“释涅槃体”中云:“冶城秀云:佛果涅槃非世谛,是真谛微妙寂绝。(《大正藏》第三十八卷,7页下)”灌顶所言同于吉藏所引,可见“冶城师”即“冶城秀”。《高僧传》卷八:〈释智秀传〉中说:“释智秀:本姓裘,京兆人,寓居建业,幼而颕悟,早有出家之心,二亲爱而不许,密为求婚,将克娶日,秀乃闻行避走,投蒋山灵曜寺剃发出家。及年满具戒,业操愈坚,禀访众师搜检新异,于是大小兼明,数论精熟,尤善大小《涅槃》《净名》《波若》,及讲筵一建,辄王俟接驾。负袠肩随,为人神采细密,思入玄微。其文句幽隐,并见披释。以天监之初,卒于冶城寺,春秋六十有三。(《大正藏》第五十卷,380页下-381页上)”可见“冶城秀”即是冶城寺的智秀。

[26]“寂”字原文误为“际”字,据文意改正。

[27]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5页下-236页上。

[28]“那”即“哪”字。

[29] 灌顶《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八卷,7页下。

[30] “违”字原文误为“告”字,据僧肇法师原文改正。

[31]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6页上。

[32] 见《大正藏》第四十五卷,113页下-114页上。

[33] 原文引证道:“经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又六卷云:妙色湛然常安稳。又经云:解脱有二体,一色、二无色。无色者,声闻解脱。色者,诸佛解脱也。”《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6页中。

[34] 无作:梵语akarmakaakrtrima,指无因缘的造作。又指心无造作事物的念头,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的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维摩诘所说经》卷下云: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大正藏》第十四卷,554页下)。

[35]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6页上。

[36] 比丘无作法:指比丘的“无作戒”。“无作”又称为无教、无表,佛教的戒体有作戒与无作戒两种。“作戒”谓受戒时如法动作的身、口、意三业,即可见闻的业体;“无作戒”谓依此时作戒的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的业体。这个业体一旦生起,就不再假借身口意的造作而恒常相续,所以称为“无作”。“作戒”在身口意动作止息的时候也随之而灭,“无作戒”则一生中恒常相续,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所以称为“无作戒体”。“无作戒体”的主张来源于《成实论》卷七的〈无作品〉(《大正大藏经》第三十二卷,290页中),唐代的道宣律祖承继此说。

[37]“三佛”是指佛的三身,即:应身、法身及报身。

[38]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6页中。

[39] 四心:当指菩萨为度化众生而起的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四种。广大心是普皆摄化济度一切众生的心;第一心是度脱众生悉令得无余涅槃的心;常心是了知众生性本来空寂而实无灭度,然仍常怀灭度无量无边众生的心;不颠倒心是指不起众生相、人相、寿者相的心。另外,华严祖师宗密谓“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坚实心”等为四种心。

[40] 见《大正藏》第四十二卷,66页上。

[41]《胜鬘宝窟》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七卷,15页下。

[42]“至”字原文误为“四”字,据文意改正。

[43]《胜鬘宝窟》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七卷,16页上。

[44]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6页中。

[45]“一”字前原衍“”字,据《大正大藏经》注文删改。

[46]“不”字原文漏失,据文意补入。

[47] 见《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6页中。

[48]“直”即“只”的意思。

[49] 见《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八卷,8页上。

[50] 见《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八卷,8页上。

[51] 见《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6页下。

[52] 如《中观论疏》卷十载:(大乘)四师同释涅槃备于三德:谓法身、般若、解脱。所以立三德为涅槃者,略有四义:(一)、生死与涅槃相对。生死有于三障,谓烦恼、业、苦。对报障故明于法身,对业障故辨于解脱,对烦恼障说于般若。二者、欲显如来三业自在。有法身故身业自在,具般若故口业自在,有解脱故意业自在。具如《涅槃·四相品》明。三者、德虽无穷,三义足略。无境不照名为般若,无感不应名为法身,无累不尽称为解脱。四者、为对二乘三德不圆。有身智时解脱未足,解脱若足即无复身智,故明如来三德圆满(《大正藏》第四十二卷,155页上、中) 。《大乘玄论》卷三中亦有此种说法,见《大正藏》第四十五卷,47页中、下。

[53] “胜”字当为衍字。

[54]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 237页上。此段内容表达不是很清清晰,可以参考《胜鬘宝窟》卷一所载中的“第三旻法师云:法身当体,与第二不异;但万德不出智、断,举解脱明断;举般若明智。”一段内容。《大正藏》第三十七卷,14页下。

[55] 见《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四十五卷,46页中。

[56] 见《大正藏》第四十五卷,46页中。

[57] “胜”字原文误为“及结”二字,据文意改正。

[58] 见《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6页下-237页上。

[59] 见《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四十五卷,46页中;《中观论疏》卷十,《大正藏》第四十二卷,157页下。

[60]《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四十五卷,46页中。

[61]“组”字原文误为“主”字,据文意改正。

[62] 见《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7页上。

[63]《胜鬘宝窟》卷一载:“但解三德不同,江南有其三释:第一云法师云:举法身对生死色;举般若对生死中心;生死色心被缚,佛地法身、般若无累,故举解脱对彼有缚。第二藏法师云:法身当体;举解脱对昔有余涅槃;举般若对昔无余涅槃。第三旻法师云:法身当体,与第二不异;但万德不出智、断,举解脱明断;举般若明智。北土诸师云:夫涅槃以对生死。(《大正藏》第三十七卷,14页下) ”根据此段文字来对照,可以发现,第⑶家就是法宅法云的思想。

[64] 僧亮叙曰:无学地法,皆是其体。佛略说三,以标神道:一曰般若,二曰法身,三曰解脱也。《大正藏》第三十七卷,380页下。

[65] 法瑶叙曰:涅槃至号,其义赡博,岂唯般若等三?以极其致,但略举其要,然则此三,名殊而实同,非体异者也。《大正藏》第三十七卷,380页下。

[66] 僧宗叙曰:累患既息,体备众德,略举其三,可以贯众。然此三德,体一而义异,就一体之上,义目有三也。《大正藏》第三十七卷,380页下。

[67]“直”字原文误为“真”字,据文意改正。直,“只”义。

[68]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7页上。

[69] 见《中观论疏》卷十,《大正藏》第四十二卷,156页上。

[70] 一者、就体自实名为我,如《涅槃经·哀叹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大正藏》第十二卷,378页上)。二者、就用自在名为我,如《涅槃经·高贵德王品》所谓:“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大正藏》第十二卷,502页中下。

[71] 见《大涅槃经》卷二,《大正藏》第十二卷,377页中。

[72] 见《大正藏》第三十七卷,380页下。

[73]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7页上。

[74] 三德:常、乐、我;三修:《大乘玄论》卷三云:“三修者:一、常无常,二、苦乐,三、我无我。常者,凝然也;无常者,迁流;乐者,怡愈;苦者,逼恼;我者,性实;无我者,不自在通称。修者,习义也。”

[75]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7页上。

[76] 见《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7页中。

[77] 见《大般涅槃经》卷三,《大正藏》第十二卷,385页上。

[78] 参考《涅槃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卷,237页上。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