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中国佛学 > 法源 > 总第二十一期(2003年)

末法与佛历关联再探

作者:张 总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2日

 

因为山东新发现摩崖刻经中具有以佛灭为纪年的题记,由此联系佛经与历史上有关材料,笔者曾撰写《末法与佛历之关联初探》[1],初步梳理佛经中有关佛历、末法的种种说法,廓清了山东铭刻佛灭纪年之涵义,使东平洪顶山刻经的背景思想及年代基本得以解决。但拙文在使用材料方面仍有疏漏,研考的角度仍有欠缺。笔者近来研考陕西淳化唐代刻经窟时,对佛灭纪年与佛历关联再加考索,进一步理出有关佛灭纪年纷歧诸说之间的联系点。因而撰成此文,以展拙见,希冀得到识者指教。

 

一.山东刻经与慧思、吉藏、静琬的末法说

山东省东平县洪顶山1995年发现的摩崖刻经之中,有一处巨型“大空王佛”佛名,高九米有余,其旁有题记数行,字迹模糊不清,极难辨识。至199810月,山东省石刻艺术馆在当地工作时,成功地拓出此记,共有五行,主要的文字为:

 

释迦双林后一千六百廿三年……

大沙门僧安道壹书刊大空王佛七

……

此拓记已发表在《中国书法全集·北朝摩崖刻经卷》[2]。以佛灭纪年为题铭,在中国各种佛教艺术品中,还是很少见的。其所表达的佛灭纪年究竟依何为据、题记本身又刻在何年呢?这是探求摩崖刻经的年代与背景的重要问题,也可探求佛教史上有关佛灭纪年之问题,因而很有意义。其实在洪顶山的摩崖刻经中,不止一个佛灭纪年。又一即《安公之碑》署刻[3]

 

       …岩上雕刊

……双林后千六百廿年

 

再一为〈僧安道一题名记〉后所署,即接续线框内“僧安道一”的“大沙门僧安道一又名道壹广大乡…”的六行文字之未:

 

       重迭王囗囗曰磨义石石镌铭

山山……林后一千…………[4]

 

三相联系,更证明其刻不是孤例。山东摩崖刻经本有很多,泰山经石峪、邹城四山都很著名,这些刻经都是北朝末所为,以北齐为多。而洪顶山刻经之中,也有一块北齐河清三年(564)中天竺释法洪的题记,足证其时在北齐。

那么如何阐释此佛灭纪年呢?曾有解释据此与众圣点记的佛历比定,认为此铭的刻出已晚至金代[5]。以佛灭来纪年就是一种佛历,流地以佛诞为纪年?但众所周知,佛教史中有很多佛灭纪年,南传、藏传乃至汉传都有多种不同说法。现在北传佛教采取众圣点记之说,但中古时代情况有所不同,此摩崖所刻究为何种佛灭纪年?若以此处北齐纪年为依准、则推知佛灭约在公元前1059年。若将此与诸说逐一相对,可知其与史载南岳慧思大师之誓愿文所云(前1067年)最为相近,只有8年,而与其余各说均有一段相距。如与法显说尚有廿余年差距,再余各说则差百年以上。因而可证此佛法纪年与慧思说极近甚或吻合,即认为北齐此时已过佛灭后一千五百年,已入末法若干年[6]。而且8年之差是以河清三年的纪年为准而测算的,若从洪顶山南北两崖情况及佛灭纪纪铭中已有三年差别来看,佛灭纪铭与慧思之说的差别更小,甚至可能重合[7]。刻经应那么山东刻经是否受慧思大师之说影响呢?这个问题还难以剧下结论。从慧思大师生平经历,曾至河南大苏山、再至南岳、多受迫害等,特别是体现出的末法思想背景而言,确有很大的可能性。但是慧思大师誓愿文的真实性还有讨论,虽不易证明其真实性,也不易全否定,尚未有定论。洪顶摩崖刻经,作为北齐佛教遗迹的真实性无可怀疑,似可证明慧思誓愿文所表达的不是孤例。所以无宁将其视为北齐佛教中曾流行过的一种末法说、或可视为慧思说的基础与背景。与慧思说类似的说法以后似乎仍然得到延续,如静琬大师房山刻经题铭,虽然其说年代推后了百余年,但仍有入末法数十年的相同处。那么这些说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其间纷缤多采而歧出的原因何在?其间是否有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方面颇值思考。相关材料仍有应重视处,若吉藏大师,亦有明确的正法、像法、未法三时说,而且也言及:佛灭至当时已有1569年。汉地佛教史上言及三时、即正法、像法、末法并各有时段,慧思与吉藏都是最重要者,而吉藏更引经据典,罗列诸说。静琬的末法刻铭,虽然与慧思的末法观念有相似处,然其纪佛灭年序,却较慧思说晚了整整两个甲子,有120年之遥。那么,其间各自的依据何在?静琬刻铭与汉地诸高僧的佛历之说联系如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阐明其间隐含奥秘,本文搜罗了佛籍等等之中,有佛灭纪年至当时具体年代者,一一排出诸说,力求展现、索求其间的规律性。

 

. 佛灭纪年诸说.

末法是时间序列中的观念,无论正法住世、正法与像法相延、仰或正像末法三阶段说,须与佛灭年代的坐标点相联系,才有相对固定的点;才能形成具体的序列,才可将此时序表列入历史年代的跨度之中。换言之,末法观念中的佛灭年代与法灭年代是事件,而正法、像法、末法等皆是具时段的概念。时序观念是相对的,既正像末三时段在永恒的时间中,具有先后不可逆转的次序,而佛灭与法灭是此时序的起点与终点。如若不能将佛灭的时间点纳入历史年代框架之中,则末法时序仅仅是一个相对的观念;如此则末法、末世之说虽多,但对当世之人是否处末法之中,却仍为模糊不清。

佛教史上佛灭的年代异说纷歧。因为古印度富于宗教哲学传统,对历史纪年不甚注意,因释迦牟尼的降诞、入灭均未留下准确可靠的纪年,后来的追记不一,在佛教史上就有了多种说法。中国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均有关于佛陀灭度的数种说法,南传佛教亦有很古老的传载。到近代治佛教史的学者,利用科学考据方法,参照历史上阿育王登基在位一类的史料,进行了精勤努力的考查,得出了许多成果。但这些成果亦不能统一,最后结果是佛陀生灭之年代,竞达到有六七十种说法。1979年出版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中《佛灭纪年论考》[8],即是将这方面的论文结集的著作。其中所收林子青《佛教纪元决择论》文后所附的“佛灭度年代异说表”,虽然尚未尽收诸说,就已列举出57种不同的说法[9]

现在所知中国古代高僧对佛陀生灭年代也是非常重视的,不仅有很多考辨讨论,有些著作还将各种佛诞灭之说列出、并加评说考论。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一,就列出六种佛诞异说,并加评定,其余卷中也引用一些说法。至宋代通慧大师赞宁《大宋僧史略》也罗列数说,总结出佛陀在世时间,可分别比属于中国七种帝代:其后赞宁再作《鹫岭圣贤志》[10],又加有周穆王,增为八说。以下即为赞宁罗列之说:

 

 

一夏末

二商末

三周昭王时

四平王时

五桓王时

六庄王时

七贞定王时[11]

 

从宋代的情况可知,关于佛陀降诞年代的诸说纷纭情况,其实仍与隋代基本相同。赞宁所列诸说核心仍是《三宝纪》中所叙。但是诸说并非相同流行,在唐代有一重大变化,即初唐法琳法师曾对诸说进行考辨,结果是肯定了佛诞相当于周昭王廿四年甲寅。此说因而影响极大,非常流行。这个情况《法苑珠林》有明确详述[12]

 

唐贞观十三年……敕刑部尚书刘德威……等问法琳师曰:依辨正论第五卷云姚长谦历言,佛是昭王甲寅岁生,穆王壬申之岁始灭度者,因何法显传云,圣身王时生,推于像正之记言,佛周平王时出,依道安作论云,确执桓王,费长房为录,固言庄代,何故传述乘紊,无的可依?仰具显先后不同,遐迩所以!

法师对曰:……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于岚园内波罗树下,右胁而诞。……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方始灭度……

 

以后宋代法云《翻译名义集》亦引此说。

 

前后所指,时既纷难。故唐贞观十三年,敕遣刑部尚书刘德威等,问法琳法师,何故传述乘紊无的可依。由是琳师先列其真,后陈其妄。遂定周昭丙寅岁生、周穆壬申世尊示灭。

 

由此可知,由隋至宋,佛陀生灭诸说仍存,但以佛陀生灭值当周昭王至周穆王为正说。但实际上法琳所作《破邪论》对周庄十年至周匡王四年说、周昭廿四至周穆五二年说均详引力证。但其对后说所出的《周书异记》所引最详,因而法琳之说渐渐演化成以周昭至周穆为正说,此后的种种迹象也显出这一点。如明代编绘《释氏源流》版画所引、石窟刻铭等都莫不如此。但费长房所著《历代三宝记》,仍是反映佛陀生灭早期诸说最有价值之数据。因费长房此着结构即是从佛陀以来至其时的佛经译传状况,故其注重佛陀生灭且列诸说。长房又将史传中所有的说法,至他所著书的开皇十七年(597),共得多少年、一一列出,这就可明确计数、将佛灭纪年纳入历史年表体系,这一点较不计年代之着所说要好出很多。例如“众圣点记”说,实赖其着而留传下来。但长房此着也有些明显的缺陷,主要是其说不统一,还多将佛诞与佛灭相混淆,自已前后所说竟不一致,自然遗下烦难不解之处。为使长房所述的“先贤诸德、推佛生年互有遐迩”能够清晰可解,在此略列一表,并分加叙说以、便知其异同之处:

 

表一 《历代三宝记》中诸说情况

 

 

历代三宝

卷一

卷一

卷一

卷一

卷一

卷一

卷十一

费长房所引诸出处

法显

法上

 

像正记

二教论等

费长房

鲁春秋

赵伯林

众圣点记

众圣点记

至开皇丁已(597

1681

1468

1323

1225

1205

1061

1082

推定佛诞

1084

889

726

628

608

464

565

推定佛灭

1004*

809

646

548

528

384

485

 

日本学者自矢吹庆辉《三阶教的研究》[13]、盐入良道与藤堂恭俊《中国佛教史》等对长房诸说有较详引用,虽有不少精辟见解,但讨论仍不够深入。又长房自已所具一说,观点实与《鲁春秋》说一致;又他自己所说的众圣点记、在卷一与卷十一中年代不同,而以卷十一述论较详尽。长房所具六说基本情况如下:

 

1、《法显传》说(佛当殷商时)

费长房言依《法显传》而推,佛生时当商武乙廿六年甲午,至开皇十七年(597)时,已1681年。如此则佛生在公元前1084年。《法显传》说狮子国(锡兰)供佛牙时,有辨说人击鼓而唱,演说菩萨(释迦成佛前)如是种种苦行,成佛在世四十五年,泥洹以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世间眼灭众生长悲[14]。因法显居锡兰见佛牙,应为东晋义熙八年(412),可知佛灭应为公元前1085[15]。由此佛灭至隋开皇年纪,可知费长房所说的佛生年应为佛灭年[16]。而盐入良道、藤堂恭俊《中国佛教史》查此,又依此上推佛诞年代,为公元前1167[17]

2、《周书异记》说(佛当周昭王廿四年甲寅至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

此说即《三宝纪》中北齐法上所答高丽国王问之说,应源出《周书异记》[18]。昭王廿四年四月八日,江河泉池腾涌、宫殿震动、夜现五色光。王问太史苏由,答曰:有大圣出于西方,故现此瑞。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二月十五日,暴风忽起,…各后天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穆王问太史扈多,答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魂现相耳。北魏昙谟最、北齐沙门统法上、还有荆溪辅行,都持此说。而且由法琳力辨,使之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主流的佛陀生灭时间说。而《汉法本内传》中说周昭王廿三年现白象瑞,降摩耶夫人胎,明年四月八日,……右胁而诞。这与上说是完全吻合的。

3、《像正记说》(佛当东周平王至襄王)

据像正记说,佛灭年代为周平王48年(公元前723年)。若按费说至隋开皇十七年为1323年,则是周宣王二年(公元前826年)了。若此则上较法上说少63年,约一甲子,下较北周道安说多181年,约三甲子。

4、《二教论》与石柱铭(佛当周桓王至襄王)

据北周沙门释道安所作《二教论》中的什法师纪年及石柱铭所载,佛灭为周襄王十五年甲申(公元前637年),佛诞则在周桓王五年(公元前715年)。佛灭至北周天和四年(569年)上书时已1205年,则推算少计1[19]。但费长房再推为至隋开皇17年为1225年,则佛灭度应在公元前628年(周襄王24年癸已),实为长房将北周天和五年(569)至开皇十七年(597)共廿八年误为廿年。

5、据《鲁春秋》说 (佛当周庄王十年甲午至周匡王四年)

古人以《鲁春秋》所载日食景象与佛诞时圣光相符而定为佛诞日。周庄王姬佗(前696-682年在位)十年应在公元前687年。汤用彤考论,三国时谢承《后汉书》记佛以癸丑七月十五日寄生于净住国摩耶夫人腹中,至周庄王十年甲寅四月八日生(见《岁华丽记》卷三),盖以《春秋》是年恒星不见,系应化之端相也。实则庄王十年,并非甲寅。……佛陀之生年,谢说或最早,以后因老子化胡说,而争先后,越来越神奇[20]。费长房自己赞同此说。

6、众圣点记说 (佛当周灵王至敬王)

南朝梁僧佑《出三藏纪集》卷十一的《善见律毗婆沙》律前记、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均有载,但僧佑只是说明众圣点记的源脉[21],其中并没有具体年代。《三宝纪》卷一与卷十一两次提到此说,叙述更详尽而列出具体年代,所以后世引用实际上均用了费说[22]

众圣点记事,缘于僧伽跋陀罗得三藏法师授予《善见律毗婆沙》。此律藏从佛灭度后、每年七月十五日夏安居后,皆由高僧大德以香火点一记。至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共得975点。由此可推知佛灭度为纪元前486年。此即《三宝记》卷十一讲《善见律毗婆沙》时,详加载记的情况。即叙此点记由赵伯林在庐山遇弘度律师、得知点数与截止年代,从而推得佛灭至梁大同元年(535)已1028年。长房再推算至隋开皇十七年时已1082年,如此则佛灭即在公元前485[23]。但同书卷一列佛诞诸时,说依赵伯林于梁大同元年(535)在庐山遇弘度律师、得佛灭后众圣点记,长房推为至隋开皇十七年已1061年,依此佛诞为周贞定王亮二年甲戌、即佛诞在公元前464年(贞定王五年丁丑[24])、佛灭应在前384年。不知何故,长房依同一事,所叙年代不同。推断佛诞反较佛灭晚21年、两说之差恰可百年。可惜僧佑著作中没有明确记载点记数字,所以无法计算对比。但僧佑所说译此律为南齐永明十一年、较永明七年晚四年。

现代不少学者若吕澄先生、日本高楠顺次郎等,皆据长房此着的详说,辅以史料纪年,推定出佛灭确切年代,为公元前485年。

 

以上六说基本上反映了佛教史上的佛陀生灭之说,佛历纪年也是依此而为。这些说法之中,法显说佛世久远,众圣点记则为最近。其间各说均言佛当周世,且以佛教史上所述种种祥瑞与各种中国史书论籍对证,从而定出佛陀一生与国史对照年表等。

当然,佛教史上还有很多说法,以及摩崖龛室刻铭等。这些说法多数可以整合进上述诸说之中,其间的差别纷乱也有些规律性可循。有不少说法应得到注重。虽然《魏书. 释老志》中叙出佛历亦是本《鲁春秋》而言,但金石铭刻中摩崖刻经题记之新材料、房山刻经与大足题刻等都颇重要,古德诸说中也有很多值得注重处。如慧思的《誓愿文》、吉藏《法华玄论》中之释说等。《大唐西域记》中对佛灭年代只有大略的三说,未列年代,但道宣《释迦方志》中就列有具体年代,可资参考。又道宣在《广弘明集》则另有一说。为使诸说情况及出处清晰,并便于考虑其间关系,我们将史籍铭刻等等中,有佛陀生灭亡具体年代者,尽力搜罗,一一列出,并进尔探讨其间关系。

 

1.         魏书说

《魏书释老志》据《春秋》而说:

 

释迦生时,当周庄王九年。春秋鲁庄公七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夜明,是也。至魏武定八年(550年),凡一千二百三十七年[25]

 

魏收此著,是有明确的佛诞至当时年代者,可以准确推算。也说明北朝时了解佛教者,对佛陀生灭时序的看法。准此则佛诞在公元前687年,与现列年表周庄王十年甲午,也很是切合。依释迦三十岁成佛,导化群生四十九载,共79岁来推算,佛灭应在周匡王五年癸丑(前608)。但此说实为周匡王四年壬子(前609),可知古代的佛寿是以虚岁而计。

此说其实与费长房的依据全同,但魏收所谓佛灭、是长房的佛诞时,可知长房误灭为诞。

2.         昙无(谟)最说

《续高僧传.昙无最传》[26]载北魏正光时昙无最与道士姜斌论辨,引《周书异记》与《汉本内法传》,叙佛诞为昭王廿四年、灭为穆王五二年。经345年始到周定王三年(即姜说老子生年)。若依现制年表,周定王三年为公元前604年丁已、则佛灭在公元前950年辛末,佛诞在公元前1030年辛亥。

3.         法上说

北齐沙门大统法上,回答高句丽大丞相王高德遣僧来问:

 

佛以姬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生,……三十成道,当穆王二十四年癸末之岁。……灭度已来至今齐代武平七年[27]年丙申,凡经一千四百六十五年。

 

按照法上之说推算,佛灭度在公元前889年(壬申),佛诞则为前938年(癸末)。法上之说仍出《周书异记》,但费长房依法上说、再算至开皇十七年为1486年,可知长房仍误灭为诞。《穆天子别传》、《汉法本内传》等均谓佛陀生于周昭王之世[28]

4.         北周道安说

北周道安曾作《二教论》,论辨佛道优劣。其中涉及佛陀生灭,认为周桓王五年岁次乙丑生、庄王十年岁在甲午成佛,襄王十五年岁在甲申灭度[29]。至今(即北周天和四年已丑,公元569[30])一千二百五年。

道安此说主要特点是认为周庄王十年所现光明,是释迦成佛时的祥瑞,而不是降诞之吉光。因此上溯卅年,推为佛陀诞灭时当周桓至周襄,并言罗什法年纪及石柱铭,并与春秋符同,作为其立论之据。上文已述,由天和四年至开皇十七应28年,长房计为20年,所以计得结果不符。依此推得佛灭在公元前636[31]

5.         慧思说

南岳慧思大师所作《誓愿文》[32],不仅说到佛陀生灭与正法、像法、末法阶段,更以自已身生于末法的具体年代,为佛灭至末法阶段列出清楚的时间表、因可嵌入中国历史纪年之中。慧思说,据释迦牟尼佛《悲门三昧观众生品本起经》:

 

佛为甲寅年四月八日生,至癸酉年年八十、二月十五日方便入涅盘。灭度之后正法住世径五百岁。正法灭已像法住世径一千岁。像法灭已末法住世径一万年。我慧思即是末法八十二年。太岁在乙未十一月十一日。于大魏国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生。

 

慧思生当北魏延昌三年(515),已入末法82年,由此上推1582年,则佛灭在公元前1067。慧思此《誓愿文》中多处讲到正像末法的时序,以及自已的经历等。如

 

正法从甲戌年至癸巳年。足满五百岁止住。像法从甲午年至癸酉年足满一千岁止住。末法从甲戌年至癸丑年足满一万岁止住。

(慧思)至年三十九,是末法一百二十年。……至年四十是末法一百二十一年……至年四十四是末法一百二十五年。

 

这些方面,皆可相互印证,说明其末法年序是非常彻底的观念。又慧思所据《悲门……本起经》,不能查得,但所云释迦生于甲寅年四月八日,实与周书异记等无甚差别,只是佛在世八十年,较79岁说稍多[33]。此说佛传情况实际仍近于周书异记等说,但所计年代之远,则近于法显之说,约为佛当商世。

6.         山东摩崖

山东省东平县洪顶山近年发现北齐摩崖刻石,刻有多种佛经与佛名等等,其中有三段铭刻后使用佛历纪年题铭,即:

 

岩上雕刊/双林后一千六百廿年。

释迦双林后一千六百廿三年

…林后一千…[34]

 

在此处题铭有北齐河清三年(564)的纪年。假定依此河清纪年为准而上推,则佛陀双林入灭度约应在公元前1059年。此与慧思大师誓愿所说极为接近,因而很可能同出一源。而且石刻雕铭,并不能定在河清三年一年,完全可以在此前后延续数年。亦有可能提早八年,如此则佛灭为前1067年,与慧思之说相合。

7.         上官香造像碑说

河南省汲县上官香等人合邑所施之的造像,也具有一个佛灭纪年的铭文。此铭说:

 

如来隐变双林,以(已)有一千六百两十五年,眇然难都(睹)。

 

此像的雕出,是东魏的兴和四年十一月廿五日。既然佛灭以来历1625年至此,那么佛灭之年可推到公元前1083年。这与法显说极近似,只差两年。此像的拓本,曾为鲁迅所收藏,题记由其整理过[35]

8.         胡吉藏说[36]

隋代胡吉藏所著《法华玄论》之中,有明确的三时说及佛灭年代。并且在自设的问答体中,言明佛灭至当时之年代跨度。唯因吉藏着此论的年代尚不明确,所以此年代尚需推定。

问:佛灭度以来凡住几年。答:至今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

9.         费长房说

《历代三宝纪》中,费长房虽罗列五说,但其自已明确以《鲁春秋》与《普曜本行经》为根据,确信此周庄王十年至周匡王四年为佛诞灭。列为主张,提出至开皇十七年(597年)佛灭已一千二百五年之说。若此则佛灭度在前609[37]

10.     静琬刻铭说

北京房山云居寺刻有大量石版佛经。寺中留有一则静琬题记,性质与慧思所说一致,为已入末法的年代,但时序却较慧思所说晚近。此则题记中说至初唐:

至今观二年(公元628年)已浸末法七十五载。

由此依佛灭后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而上推1575年,可知佛陀灭度应在公元前947[38]

11.     法琳说

唐初法琳曾对佛当周世说详加论证,影响很大。他在《破邪论》[39]申明了可与鲁春秋印证的周庄王十年至周匡王四年说。举出其据,还列出了佛灭至当时的时距:

 

基依汉东都郊祀晋魏等书及王俭史录费长房三宝录考校普曜本行等经。并云。佛是周时第十五主庄王他……十年甲午岁四月八日夜鬼宿合时。于岚园波罗树下。从摩耶夫人右胁而生……至周匡王四年壬子二月十五日后夜。于拘尸城入般涅盘。自灭度已来。至今大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之时计一千二百二一年。

 

若依此推算,则佛陀示寂在公元前599年(周定王八年壬戌),佛诞当在公元前678年。法琳此说,所据为汉东都郊祀、三宝纪等,但是较前说错了九年,很是奇怪。由隋开皇十七年到武德五年只有25年,长房说至佛诞至其时共1205年(此处长房仍误灭为诞),那么再至武德应为1300年,可法琳说是1221年。所以笔者颇疑这里有抄传错误,将一千三百抄成一千二百。汉字的三与二是很容易抄误的。若法琳原意时序是1321年,那么误差仅一年,尚可理解。当然此仅仍为笔者的推测。

法琳亦曾详细引用《周书异记》,列其遵从的北齐大沙门统法上之说,是昭王廿四、穆王五三年,亦在其中列出至当时的年距。

 

同齐时上统法师答高丽使云。佛是西周第五主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生。至今武德五年。得一千五百七十七年也。

 

据此而推,佛诞当在公元前955年,佛灭则在公元前875年。但法琳似乎没有在《辨正》、《破邪》内明述究竟以何为正说。以后有种种说法,认为唐代贞观年间请法琳判写诸说,最后琳采《周书异记》说,以昭生穆灭为准。

12.     道世说

唐道世《法苑珠林》历算部说至初唐官府派诸大员问法琳佛历诸说,法琳勘定为:

 

法师对曰:……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于岚园内波罗树下。右胁而诞。……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方始灭度……。始自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诞应已来。总算年月至今大唐咸亨二年己亥之岁。正经一千六百载。复算至今大唐干封三年更有十九年。帖前总有一千六百三十七年。复算从干封三年至开元十一年癸亥之岁。更有五十五年。帖前总计当一千六百九十二年。

 

道世此处肯定了法琳以周昭至穆为佛世的正说。但列举的年代部分有疑。干封在前,咸亨在后,若说咸亨以后过十九年至干封、年代又从1600跨至1639,干支也不对,完全不能相应。但从干封三年(668)至开元十一年(723)则共55年则无问题,以所过16371692年来计算,可知佛诞在公元前969年,佛灭则在公元前889年。如此则与北齐法上所云一致[40]

13.     道宣说一

唐道宣在《广弘明集》说,依经律云:释迦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未法万年。勘《周书异记》……同上法师答高丽僧:佛周第五主昭王廿四年甲寅岁生,至武德五年(622),得一千五百七十七年 [41]。道宣此说完全是引《周书异书》与法上说,但计年至武德五年,与法琳所用的计年截止点相同,道宣此说与法琳的一个说法相同。依此则计得佛诞在公元前955年,是说应源自法琳。

14.     道宣说二

      道宣《释迦方志.遗迹篇》述佛灭遗址时,说到佛灭:

 

  诸部异议,云至今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则经一千二百一十二年矣。此依菩提寺石柱记也”[42]

 

由此上推,佛灭当在公元前566年(周灵王六年乙未)。初唐游历西域的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慧立、彦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之中都有二三佛灭年代之说,但均无准确年代。即只说佛灭千二百余年、千三百余年、千五百余年、已过九百,未满千年数说。只有道宣此篇列出具体到贞观廿年的具体跨度,并言出据为菩提石柱铭。道宣此着的《遗迹篇》一般认为是《大唐西域记》的节本,但其中也有些《西域记》未详备的内容,也有独具价值。因道宣当时亲自参与玄奘译经,对《西域记》的写作也了知情况。“贞观译经,尝参位席,傍出《西记》,具如别详”。由此推出的佛灭在公元前566年,恰与圣众点记之说相差八十年。因而,笔者试想,或许此说佛灭年为佛诞年代,若此则正与众圣点记佛灭说相合、即菩提石柱铭与众圣点两者两相对应。此说与北周道安提到的石柱铭却不能相符。总之,道宣在两部著作中用了两种说法,又不能统一,虽引前说但与前说皆有些误差。

15.     智升说

      唐智升《续集古今佛道论衡》所论,从佛入涅盘至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凡一千二十年。从汉明帝至唐贞观十年(636)岁次丙申年,通前一千五百九十年。则应推佛灭度在公元前954[43]。智升自已记齐国大统法师达摩郁多罗,答高丽国诸法师,佛当周昭王24年四月八日生,当周孝王5215日入般涅盘。此处“孝王”之不知据何而出,但智升不同意孝王5年的佛灭年代,谓从周昭王廿四年至周孝王五年共一百廿四年,不合释迦七十九岁,因而仍以佛灭应在周穆王五十二年为准[44]。即从周昭王廿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穆王五卅年二月十五日平旦。此说仍是全遵从《周书异记》。

16.     遁伦

唐遁伦撰集《瑜伽论记》[45]中有,依法琳说,佛灭后至大周长安五年(705)乙已,共一千七百五年。此处年代究竟应判为17051750年尚有疑。笔者倾向定为1750年,因为如此,则佛灭年代应在公元前945年,与数种说法如静琬说等极接近。若定为1705年则佛灭为前1000年,似无可对应者。有趣的是此说声称为依法琳说,但与法琳说并不相同。

17.     大足石刻

四川大足宝顶山石窟中,小佛湾的毗卢庵外壁后面、嵌有宝塔图碑。碑上题:释迦舍利宝塔禁中应现之图。碑面线刻释迦舍利应化之塔,宝塔图塔体两边光毫之间,具两框刻铭文,言及佛灭至其时年代跨度。塔左为“释迦如来涅盘至辛卯绍定”、塔右“四年得二千乙百八十二年”。由南宋绍定四年辛卯(1321年)上推 2182年,则佛灭度年在公元前951年。此则又为佛灭度年代一说,但与静琬所说仍很近,大约应出一源[46]

18.     法云说

宋代法云编《翻译名义集》中说:

 

故唐贞观十三年。敕遣刑部尚书刘德威等。问法琳法师。何故传述乘紊无的可依。由是琳师先列其真,后陈其妄。遂定周昭丙寅岁生、周穆壬申世尊示灭。从此起算,至今绍兴十三年(1143)岁次癸亥。总计二千九十四年(此依赜禅师清规集算,若依文律师年谱。少十三年。)[47]

 

若依此南宋此纪年而算,佛灭当在公元前951年,这恰与大足南宋石刻相同,可见南宋时代的佛陀生灭观之统一。其推断理由是法琳所定的《周书异记》记,但实际法琳所定并非如此。

19.     智圆说

北宋智圆所做《维摩经略疏垂裕记》[48],亦述佛陀生灭多说,其中有:

 

佛入涅盘至今大宋大中祥符八年岁次乙卯已一千六百六十一年。

 

依此推算,佛灭当在公元前646年。智圆明确其所采用为周庄王时生匡王入灭。但是推算的结果却与费长房、魏收等有所不同,却与依像正记长房述佛诞时所得出佛灭年代相同。

20.     非浊说

辽代非浊所作《三宝感应要略录》说到,唐玄奘贞观三年(629)道途时,即赴印度西行求法之时, 是佛灭一千五百七十八年。若依此推算,则佛灭在公元前949[49]

21.     朝阳北塔之铭

辽宁县朝阳市的北塔,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塔为辽代重熙年代修成。1988年开始维修加固时,配合了考古工作,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有数件铭刻,都说末法时代即将到来,清晰地表达出当时人们的末法观念。其天宫石曰盖顶的物帐题名之结尾处铭如下:

 

大契丹重熙十二年(1052)四月八日午时再葬,像法更有八年入末法,故置斯记。

 

最精美的经塔第三重为金片制成,錾刻一佛八菩萨、像旁铭有:

 

  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午时葬,像法只八年,提点上京僧录宣演大师赐紫沙门蕴矩形记。

 

地宫中经幢的第4节幢身最后题写:

 

司司轩辕亨勘梵书东班小底张日新书,大契丹国重熙十三年(1053)岁次甲申壬辰朔八日已该午时再葬讫像法更有七年入末法 石匠作头刘继克镌、孟承裔镌[50]

 

三个铭刻相互配合,可以确证辽代僧俗人等坚信,再过七八年,末法时代就要到来。这不仅仅是与朝代纪年相提并论的佛灭纪年,更是反映出在末法将要来到之前,完成佛法大事的宏愿。按重熙十二年时临末法只八年,依千五百年正像法说推而论之,则佛陀灭度在公元前448年。若依千年正像法说,则佛灭在公元60年或已入末法了,若如此则佛灭太晚近了,。若依两千年,则佛灭于前840年。参照辽僧非浊的佛灭说,则很可能是在此说。

22.     《佛祖历代通载》(36[51]:

世尊示灭一千五百年 南朝梁元帝 承圣元年(552)。

由此上推,则可知佛灭应在公元前948年。

23.     《佛祖历代通载》[52]

廿五祖。佛灭一千二百年。出家六年,当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乙酉岁也。由此而推,则佛灭应在公元前881年。

24.     信行说

信行所撰《信行口集真如实观》起序卷第一[53]

 

释迦如来癸末年七月七日……以甲申年四月八日夜现生……辛丑年二月十五日夜现灭拘尸……自释迦灭度以来至今庚寅年以经二百七十三年……无上慈尊灭度分远……

 

信行此段文字所云中必有一些脱错衍误。因信行在世时,庚寅年是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若以此前推273年,只当于西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这与文中说“无上慈尊,灭度分远”、“圣法弥远、悲衰恋慕”明显不合。信行末法观念极强,三阶教的基础也是针对末世众生,所以此处所说可能是千二百七十三年甚或更远。依其所言佛传干支也较难推算。因而此说俟考。

 

三.诸说之间的联系

由佛灭度之时延历至今就是佛历,其说竟然如许纷繁,但现在最为通行的约有两三种。其一据南传巴利系的纪载,以公元前544年为佛陀涅盘之年。其二是近代学者力主的圣众点记,从而替代《鲁春秋》、《周书异记》等古说,成为通行的佛历,又日本学者也有不少考论[54]。但本文目地不是考证佛灭年代,而是通过历史上对佛灭年代及末法思想的纪载,廓清脉络源流,使其背景更为明晰。因而,我们重点搜集历史上以当时年代为起点,向前推算佛陀生灭已历多少年的载纪。虽然推算出的佛陀生灭不尽相同,但对当时佛教思想已至末法意识的了解,确有好处。

如果对中国佛教史上佛灭诸说、即明确述出佛灭至于当时已有多少年的载纪归纳,可知这些纪载略可分为几组。第一是法显说,此说是佛灭年代最远之说,约当商代。当然还有一些著作列出佛当夏代,但只是凭感应传或说释迦百千化身等,不足为据。第二是众圣点记。此说由《出三藏纪集》与《历代三宝纪》记载,以佛灭后众圣在律典《善见律毗婆沙》上以香点记,至永明七年得475点。此说很受现代学者重视,很多古代著作中均将其列为一说,奉为准的者则很少。此说佛灭年代距今最近。 在上述两说、即佛灭在公元前一千年以上与佛灭在公元前近五百年之间,则是佛当周世说。佛当周世说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为主流的佛灭年代说法,虽然众圣点记亦可归入佛当周世,即佛当东周春秋时期,但佛当周世说之中,仍有一些分组类别,其中以两说最居为主流:

一是周庄王十年至周匡王四年。即是以谢承后汉书所云的祥瑞与《鲁春秋》中所说庄公七年夜明恒星不见而对应,论为佛诞之吉光。采用此说者有北齐魏收的《魏书.释老志》、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初唐法琳《破邪论》等。此说且不论立论如何,时间表推相当准确,如魏收所说。而费长房之说、只要将佛诞换为灭即可符合,因为长房在列诸说时云为佛诞,其实所列基本都是佛灭时间,这是应该特别注意的。

再一种就是周昭王廿四年甲寅至周穆王五二年壬申。此说出自《周书异记》。北齐时沙门统法上即用此说,以后则愈来愈广。初唐以后的变化很特别,即法琳之时还采用上说,但或因法琳引用《周书异记》最为详尽,所以后有不少说法以为从唐代经法琳辩正后,以《周书异纪》的由昭至穆说为正说。实即初唐以前,由庄王至匡王说略占优势,但初唐以后,似为由昭王至穆王更为广泛。

周庄王至匡王说有一个修正版,即桓王至襄王说。此说由北周道安法师申明,较原说提前了卅年,理由是庄王十年所见祥光,应是释迦成佛时的吉瑞,而不是降诞时的祥光,因而将佛历提前卅年。他同时又说据罗什法师的纪年和石柱铭,并与此说符。

道宣《释迦方志》之中有一个据菩提石柱铭之记,提出佛灭至贞观已1212年。但此说与道安所倡、参以石柱铭之说也不能相符,公元前566年与公元前628年相差62年。

从我们收集的各种材料,如现知的慧思大师、山东摩崖、河南像记、吉藏大师直到宋代铭刻、经疏,还有辽代塔铭等等,其间纪年跨度丰富了很多,如山东摩崖与慧思誓愿所纪佛灭之远,几与法显说相近,而河南像铭更是几同于法显说。有些说是源出一说者,纪年却也不相同一。总之,如若归纳廿余种佛灭之说,其实只在三个主要的组合的范围内。而佛当周世是其中最主要之组合,其间又有数种分列变化。这样就将相当复杂繁褥的说法之纲目提挚出来。

总括来说,佛灭纪年之中,除了最远的法显说与最近的众圣点记。余说其实多与佛陀当周世说有关。这种影响到宋代以至明代版画、石窟铭刻等多方面都可见到 [55],可知这是中国古代主要流行的佛灭说。但虽源于此说,序年却也有很大差别。因为中国古代干支纪年六十年一甲子,我们发现所有的佛灭纪年前后共有603年、可以说恰有十个甲子的间距。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重要的问题,诸说分歧的原因,或许正由于古人计算时,在甲子年倍数上出现差别不符?即这些序列差别之间,约略可由甲子年周期差别来找出联系。其实,前辈学者也据由思路,可排出一表,可将众多的歧说在时间表上分布的规律呈现出来,使繁复多样的佛灭纪年说,一目了然地逞现其间的关联。

由上表可以约略见出诸佛灭说之间的关系。全部佛灭之说相差不出603年,恰是十个甲子的跨度。实际上区别点更集中七个甲子之内。诸说之中,除了法显说与众圣点记,石柱铭之外,全属佛当周世说,且以周昭至周穆、周庄至周匡为主,而周桓至周襄是对上说略有修订而制成。全部的佛灭之说分布在此六百年跨度的七、八个点上。分布的规律大约是以六十年的跨度而集中。由此可知,古人推知佛灭,常常是持一说,因推前的甲子数不同,而产生分别。当然具体而言,存在数年之差的小区别的情况还是很多。但通过此表约可了解佛灭诸说的一些规律,知其并非一团乱麻。

以静琬所推的佛灭年代在公元前近千年之时,是佛灭诸说最为集中之处。而慧思与山东摩崖等说,是近于法显说最久远的年代。两者相隔约两甲子。由前947年再退后一甲子,就是法上所说排年,法琳、道宣一些说法与此较近。由法上说退后一甲子是据像正记的排年,但与此说相近的很少,其根据也不明确。再退后约三甲子,即是智圆的推算。北周道安参照石柱铭等,将佛诞提前卅年的推算与此相近。由道安此说退卅年,就与鲁春秋印证、魏收、费长房等人所论定的周庄王到匡王之说。此再退约两个半甲子,即是众圣点记之说。道宣所说之菩提石柱铭,与此说之前485年相隔八十年、恰为佛陀寿命之年。

上表诸年说约呈三组分布,年代最近的两组年数是众圣点记与菩提石柱铭。中间两组即鲁春秋说与道安将其提前卅年的周桓至襄王说。而前段法上说公元前889年至最远的前1085说,除法显一说外,实际上基本上都是周昭至周穆王之一说,但推算的结果却呈现很多种。

静琬题记

静琬题记是有关末法思想的最重要遗迹。静琬为护法而刻经存经,从所作题记上有清楚地反映。

 

末来之世一切道俗法幢将没,六趣昏冥,人无惠眼,出离难期。每寻斯事,悲恨伤心。今于此山镌凿华严经一部永留石室,劫火不焚,使千载之下,惠灯常照,万代之后,法炬囗明。

 

但从贞观二年题记来推算其佛灭年代之说,须要有一个前提,即佛灭至当时,已经经过了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进入末法万年的阶段之中。尽管贞观二年、还有武德八年的题记之中,实际上已明确显示了刻出意向,只是可惜碑铭有残损而略有存疑。例如武德八年题记: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正法五百岁、像运一千年 囗囗囗囗囗囗至后汉永平十年戌戊辰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八年岁次乙酉凡径一千囗囗囗囗囗年正像复沦众生垢重信心囗囗囗囗囗囗恐一朝磨灭纸叶难固长囗囗囗囗囗囗此涕流悲感琬为护正法囗囗囗囗囗囗石经一十二部余十一部……。

 

贞观二年题记为: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凡囗囗囗囗至今观二年已浸末法七十五载,佛日既没,冥夜方深……

 

元代至正元年(1341)范阳逸人贾志道撰并书的《重修华严堂本记》中说:

 

……(高丽国僧)慧月留止于此,不旬日,阅堂户首刻曰:释迦如来、正法像法、凡千五百余岁。迄贞观二年,已浸末法七十五载。

 

三相印证,约可证明静琬奉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万年之说,而且认为自佛陀灭后,已经经过了正法与像法的一千五百年,而进入了末法阶段。由其贞观二年已入末法75年来看,静琬认为南北朝时梁承圣二年(553)、也即北齐天保四年就进入了末法阶段,所以至唐初贞观已入末法75年。

在佛教史上,与静琬题记的提法最为相近,明确说其所在时代已入末法多少年的,就是北齐的慧思大师。慧思大师誓愿文中说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末法万年,而慧思自身出生时(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已入末法82年。这就是说,虽然慧思与静琬同持已身已入末法之观,但静琬所认为的入末法时,要较慧思晚很多。我们由二位大师的所言末法年代所推,可知他们所言之差,恰好是两个甲子,有120年之距,即慧思所说较静琬说要早两甲子。

       慧思大师所说,是其自身的誓愿文。无论其真伪如何,是佛教史上关于正像末法三时、并且有明确年代跨度之说。静琬的情况如何呢,是否与慧思说有必然联系呢?尚需进一步考察。南北朝时虽因魏太武帝与周武帝灭佛,很多佛教徒产生强烈的末法意识,但是在末法年序观上,仍然是不统一的。关于末法及时序说也是纷缤百出、各色各样的。例如费长房就列出末法诸说。其中有正法千年、像法亦千年之说。这种说仍见于不少经论。此说又因佛陀因准许女人出家,而使正法减五百年,这样此说就与正法五百年不相违了。但是又有说因制八敬法,所以正法又复得千年。如此仍为正法千年、像法千年。费长房又因隋代复兴佛教为例,强调尚未进入末法阶段[56]。当时吉藏大师的观点也很值得注意。吉藏在其著述之中,亦有明确的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之说、也明确回答佛陀灭度至其当时具多少年之说。如《十二门论疏》中有:“佛法灭分三时。一正法五百年,二像法一千年。三末法一万年。[57]”《中观论疏》则对释迦佛法所住年代时序详加分析,罗列六说[58],一为(俱舍论引经说)释迦佛法住世千年;二为摩耶经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三真谛三藏引毗婆沙云:七佛法住世久近不同。迦叶佛法住世七日……释迦佛精进力故法住世二千年。四者大集经明六种坚固[59]。五者善见毗婆沙卷廿二的五千年说,六者为外国祗洹精舍铭出在古涅盘经后载之,云佛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未法万年。”由此可知吉藏并非只有正法五百、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之说,而是将多说并列析解。在此论与《法华玄论》中他都对正法千年与摩耶经中正像千五百年的情况作了解释。即因女人出家,佛法减去了五百年。此五百年终至何处又有三说。一是此五百年就此失去了,所以如《摩诃摩耶经》所说。还有说此五百年流入了像法之中,则像法增加了五百年,此说无据。再有一说即因为修出八敬法,所以正法仍然恢复为千年[60]。总之,正像末三时之说,佛经之中很少出现。据查北周阇那耶舍译《大乘同性经》出现有正、像、末法,但无年序。吉藏所论有正、像、末法,且说引自祗园精舍铭、古涅盘经等。慧思《誓愿》则庞统地说引释迦牟尼佛《悲门三昧观众生品本起经》,而后列出佛传及末法时序。吉藏《法华玄论》虽然说至其时佛灭已有1596年,但可惜现在不知吉藏写作《法华玄论》的年代,否则也可排出其具体的佛灭年代观。但吉藏是否会有慧思那样的观点呢?似不相同。慧思是以极其强烈的宗教感情立誓愿文的,而吉藏则显出学者般的风范。他在著作中仍列举诸说,没有举奉一说为宗要。所以从吉藏所论,判定其说仍有难度。只是从干支系年来看,似乎吉藏所说的排年,恰在慧思与静琬之间。若如笔者猜测,则吉藏着此时为开皇九年(589),这样则又为佛灭排年序时增加一说。

       那么静琬的佛灭年序排列是依是创呢?从我们所列上表,静琬的佛灭排年之点,是佛教史上佛灭纪年最为集中之处,就隐隐可以说明一个重要倾向。即静琬的佛灭看法,是中国佛教史上主流看法。此说实在是仍出于《周书异记》,具体的排算,即是多集中在此。虽较北齐的法上之说,要远一个甲子。但从静琬武德八年题记上,可以看到利用东汉永平十年之证,而同样的说法,亦见之于唐智升的论证之中。即智升也说佛灭至永平十年已一千二十年,由此再加推算至唐的年代。虽然其数与静琬说稍有差池,但其根据是一致的。再由静琬说所末法起点来看,后代一直有延用。元代念常据《佛祖统计》之《法运通塞录》作出佛教史情况《佛祖历代通载》,在南朝梁承圣二年(553)标出:佛灭至此一千五百年。

静琬题记体现的末法意识即其佛灭千五百年后入末法阶段,仍与慧思所誓相似,但年序晚二甲子。其所采佛历排年,是与法琳所倡的周昭至周穆当佛世一致,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为主流的佛历之说。而且静琬采此说,不仅早于法琳,也是最重要的一说。因其前的北魏昙谟最所用年代误差较大,而法上所用较最主流之说晚近了一个甲子,唯有静琬之说,是最早而又最为主流之说。

四、小结

由上述可知,历史上佛灭纪年虽然林林总总,从古人至当时确切年代的纪载,也有廿种之多。但基本上遵不出四五种的范围。即法显说佛当商世、周书异记说佛当周昭至周穆、鲁春秋所印证周庄至周匡(北周道安修订为周桓至周襄)、众圣点记说。佛灭年序的错综变化,主要是古人推算时产生一些误差,其中以甲子年为周期的相差,是重要而突出的。

笔者因摩崖刻经引起问题而作初探时,尽力罗列诸说,加减推算,以作对比,求得较精确的结果。此文再探时,仍罗列诸说,但发现其间联系点在围绕甲子年周期聚散,因而求得模糊而简明的结果。众多说法的分布六百年间七、八个点上。其中众圣点记为一说,法显说及河南像铭为一说,余皆为佛当周世说(山东刻经与慧思说实亦出此,但时段上与法显说近似重合)。周世说中又分为三种,而散布在六、七个点。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众多佛灭纪年呈现的规律性。出发点虽然相似,但因要与未法观念的三时等时序配合,所以产生依不同甲子年倍数的年序差别。其实前辈大德早已睿智指出:如印顺说,古代传说的佛灭纪年,彼此相差不是一百年,便是六十年,这是很值得注意的[61]

现代学者经考证,识得诸载中,以“众圣点记”最为接近历史事实,从而可作佛历之依据。而历史上则以佛当周世说最为流行,特别是周昭王至周穆王之说。但在佛教基本的末法意识、末法思想的流行展开的过程中,约略相同的根据,结合佛历与正像末三时序年,产生不同的推算结果。山东摩崖刻经与慧思大师之说极为接近,认为佛灭久远,至当时已是千五百年后,入于末法。而静琬大师等,则识为至唐才入末法,且其所说年序最为流行。吉藏大师等列出经典中诸说,未全定一说。直至近现代,高僧学者对佛灭仍多有研讨。但本文探讨,实不为求佛灭真实年代可得,而以深入了解末法观念与佛灭典出的交错关联为目的,通过步步分析归纳,已基本理清其间的关系。慧思说与山东摩崖时近法显说,但其源出仍有关于周世说,但静琬说代表的佛当周世是中国古世佛灭之历的主流。而近代科学考证则同意众圣点之说。所以佛历就为。通过梳理,可对佛教史与末法说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通过本文归纳、可以化繁为简。将数十种明确地佛灭纪年列出在时间表上,见出其分布集中在约八个点上,而相差的规律恰在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上。这些说法之源出,实仅在法显说、佛当周世说、众圣点记三种。佛历的肯定,但是通过梳理,可对佛教史的了解更为深入,特别是塔铭石刻末法背景等等。



[1] 拙文《末法与佛历关系初探》,《法源》中国佛学院学报第十七期,1999年。128148页。

[2] 赖非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北朝摩崖刻经卷》图720001月。

[3] 同上着之图9

[4] 同上图8,但发表拓本此一部分较模糊。笔者于20028月山东北朝石刻佛经会观摩拓片,再悟识此数字。

[5] 李静杰《解读一本刻在悬崖上的巨幅古经书》,《佛教文化》19971月号,45页。

[6] 参见注1文。

[7] 拙文《山东佛教艺术查研新得》已提出这个角度的探讨,《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日本学者桐谷征一也有类似的观点提出,《北齐大沙门安道一の刻经事迹》,《大崎学报》158号、(立正大学佛教学会、2002年)。

[8]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7《佛灭纪年论考》,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台北。以下简称《论考》。

[9] 林子青《佛灭纪年抉择论》,附录:佛灭年代异说表。刊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7册《佛灭纪年论考》页39-43。此表中尚未列慧思、静琬等人的佛灭度之说。另在此文中据日本藤井宣正之《佛教小史》所举,自古以来佛灭度年代之异说,已有52种。

[10] 此着虽佚,但南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则有引述。

[11] N.2126《大宋僧史略》,卷一,《大正藏》54册,235页下栏。

[12] N.道世《法苑珠林》卷一百,《大正藏》53册,1028页。

[13] 矢吹庆辉《三阶教的研究》,岩波书店1927年。

[14] N2085《高僧法显传》卷一,《大正藏》51册,865页上栏。

[15] 参见《佛学大辞典》。

[16] 林子青《佛教纪元抉择论》,指出费长房将佛灭误为佛诞。《论考》26页。

[17] 盐入良道、滕堂恭俊《中国佛教史》,世界佛学名著44,华宇出版社1985年。254页。

[18] 《周书异记》本是伪托之著作。

[19] 佛诞为周桓王五年乙丑(公元前716恒王四年为乙丑),佛灭为周襄王十五年甲申(前637年)。《广弘明集》卷八《灭佛法集道俗议事七》中说上《二教论》为天和五年,五年的武帝灭法。

[20]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页,中华书局19833月。

[21]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一,善见律毗婆沙第十五。中华书局419页。

[22]《历代三宝记》卷一、卷十一。《大正藏》4923页。

[23] 依方诗铭主编《中国历史纪年表》为(周敬王35年丙辰),以下简称《纪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24] 据《纪年表》则应为公元前467

[25] 《魏书。释老志》,中华书局版,3027页。

[26]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廿三、护法一东魏洛都融觉寺释昙无最传,《大正藏》54册,625页。

[27]  笔者按,北齐武平七年为丙申,《历代三宝纪》可能抄错十年为传抄之误。

[28]  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第2页。

[29]  道安《二教论》,见N.2103《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52册,142页。

[30]  参见《历代三宝纪》述二教论情况,《大正藏》49册,101页中。

[31]  周襄王十五年实应为前637年。

[32] N.1933《南狱思大师立誓愿文》卷一,《大正藏》46787页上栏。

[33] N.1933《南狱思大师立誓愿文》,《大正藏》46册,786787页。

[34] 《中国书法全集.北朝摩崖刻经卷》、荣宝斋出版社,20001月。

[35] 鲁迅编《鲁迅辑较石刻手稿》,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36] N.1720号胡吉藏《法华玄论》,《大正藏》34册,450页中栏。

[37] 周匡王四年实为前608,费长房计时少了一年。若依佛灭至开皇十七年共1205年,则应为周匡王五年而不是四年,因而佛灭度应在匡王五年(608年)癸丑。

[38] 据智升《续古今佛道论衡》,从佛入涅盘计汉明帝永平十年,凡一千二十年。从汉明帝——至唐贞观十年岁次丙申年,通前一千五百九十年。则应推佛灭度在公元前954年。

[39] N.2109法琳《破邪论》卷二,《大正藏》52册,484页下栏。

[40] N2122《法苑珠林》卷一百,《大正藏》53册,1028页。此处还提到一种王玄策所记,佛灭为公元前723年。

[41] N2103《广弘明集》,卷四,《大正藏》52册,166页中栏。

[42] 道宣《释迦方志》46页,中华书局年点校版。又中国众圣点记说亦为印度学者接受。

[43] N2104《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大正藏》52册,398-2

[44] 若孝王五年说则为前764年。

[45] N1828《瑜伽论记》卷二,《大正藏》42册,为3270页。

[46]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大足宝顶山小佛湾“释迦舍利宝塔禁中应现之图”碑》,《文物》19942期。陈明光《释迦舍利宝塔禁中应现之图》,《佛学研究》第6期,1997年。

[47] N2131南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大正藏》54册、1101页下栏。

[48] N1779北宋智圆述《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2,《大正藏》38册,737页上栏。

[49] N2084辽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三,《大正藏》51册,851页下栏。

[50] 朝阳北塔考古勘察队《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7期,691722页。

[51] N.2036号《佛祖历代通载》卷九,《大正藏》49册,553页上栏。

[52] N.2036号《佛祖历代通载》卷。《大正藏》

[53] 信行所撰经本第五断片,参见矢吹庆辉《三阶教的研究》222页。岩波书店1927年。

[54] 宇井伯寿据《一切有部‘十八部’》所传,佛灭后116年阿育王即位之说,推定为阿育王即位是公元前269年,故公元前386年为佛灭年。中村元又参阅希腊方面新资料,进行修订得出公元前463383年之结论。

[55] 明代成化廿二年与嘉靖卅五年两种具版画文图并茂的《释氏源流》,都有佛当周世之说,除大足宋代石窟外,笔者在明代山东东平华严洞石窟之碑铭题刻中,还可见到此说。

[56] 《历代三宝纪》卷一。

[57] 《十二门论疏》,《大正藏》42册,179页。此处又说“今言末世者非是第三时也。但正法为本像法为末”。可见并不认为当时已入末法。

[58] 《中观论疏》卷一,《大正藏》42册,18

[59] 《大集月藏分》中所言为五种坚固,但吉藏于此又加一种“次五百年愚痴坚固”,不知何据。

[60] 《法华玄论》卷10,《大正藏》34册,450页上栏。

[61] 印顺《妙云集佛教史地考论》第201页。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