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作者:韩廷杰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06日
作者韩廷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唯识三十颂》,又称为《唯识三十论颂》、《唯识三十论》、《三十唯识论》,因为这部论的基本内容是弘扬唯识学的主要观点主张,所以又称为《高建法幢论》。古印度世亲著,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一卷。前24颂论述唯识相,第25颂论述唯识性,最后5颂论述唯识的行位。
《唯识三十颂》面世以后,很多人竞相为之作注,其中最著名的有十人,称为唯识十大论师,往往简称为十大论师或十论匠,即护法、德慧、安慧、亲胜、火辨、难陀、净月、胜友、胜子、智月。玄奘把《唯识三十颂》译为汉文以后,曾想把十大论师的注释一一译出。玄奘弟子窥基(632-682)对此提出异议。窥基认为十大论师的观点各不相同,如关于“四分”的理论,安慧主张一分:自证分;难陀、净月、德慧等主张二分:见分、相分;火辨等主张三分:见分、相分、自证分;护法则主张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如果将十大论师的注释一一译出,使刚刚接触唯识理论的中国人,无所适从。所以,窥基建议以护法观点为主,糅杂其他九师的观点。玄奘采纳了窥基的建议,从而产生《成唯识论》十卷,此时正是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
《唯识三十颂》除玄奘的汉译本外,还有南朝陈真谛(499-569)的异译本《转识论》,还有现代人霍韬晦的由梵译汉和吕、韩镜清的由藏译汉。本文拟以梵本为基础,与上述诸本进行比较研究。力图更准确地掌握《唯识三十颂》的内容。
ātmadharmopacāro hi vividho yaḥ pravartate|
Vijñānaparināme ‘ sau parinamaḥ sa ca tridhā ||1||
译:因为我和法是虚假施设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转。那种虚假施设处于识的转变之中,这种转变共有三种。
释:ātmadharmopacaraḥ(aḥ因于浊音h,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ātman(我,在复合词中是ātma)和dharma(法,a与后边的u构成o)构成相违释复合词,再加up-acāraḥ构成依主释复合词。hi(因为)是不变词,vividhāh(ah因迂半元音y,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原意为“各种各样的”,玄奘译为“种种相”是对的,因为一般人都以事物的外相进行区分。关系代词yah是阳性、单数、体格,pravartate(转)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中间语态、单数、第三人称。vijñãnaparinãme(识的转变)是依主释复合词,是阳性、单数、依格,指示代词asau(那个、初音a在e后消逝,代之以avagraha)是阳性、单数、体格,parinãmah(转变)是阳性、单数、体格,代词sa也是阳性、单数、体格,ea(而、和)是不变词,tridhã(三种)也是不变词。
本颂玄奘译为: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陈真谛译《转识论》本颂如下:识转有二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一切所缘,不出此二。此二实无,但是识转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缘三种:
《转识论》是散文体,显然是把译者的理解加进去了。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我法施设相,虽有种种现。彼实识转化,此转化有三。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施设我及法,各别种类起。彼皆由识变,此变又三类。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由假立我和法,若诸种种等出现。彼者转为辨别识,此转为又三行相。
两个“由藏译汉”相比,吕澂的翻译更接近梵文。韩镜清的译文“彼者转为辨别识”,疑误。也可能是“为”字是“是”义。
Vipãko mananãkhyaśca viyñaptirvisaya ca |
Tatrãlayãkhyam vijñãnam vipãkah sarvabîjakam ||2||
译:异熟、称为思量的识,以及境的了别。此中称为阿赖耶的识,即异熟、一切种子。释:vipãkah(异熟,ah因迂浊音m,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manamãkhyah(称为思量,h因迂颚音c,所以变为ś)是阳性、单数、体格,ca(和)是不变词,vijñaptih(了别h因为在非a、ã的元音后,变为r)是阴性、单数、体格,Visayasya(境)是中性、单数、属格,ca(和)是不变词。Tatra(在这里,此中)是不变词,ãlayãkhyam(初音ã和前面的a,合成ã,尾音m因迂半元音v,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这是依主释复合词,由ãlaya(阿赖耶,阳性)和ãkhya(称为,形容词)两个词构成。vijñãnam(识,尾音m因迂半元音v,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vipãkah(异熟)是阳性、单数、体格,sarvabîjakam(一切种子)是中性、单数、体格。从离合释来说,有两种可能性:(一)持业释,意谓“一切种子”,作为阿赖耶识的异名之一。因为阿赖耶识又称为“一切种子识”;(二)多财释,形容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具有一切事物的种子。从上文来看,第一义比较合适,因为vipãka(异熟)是阿赖耶识的异名之一,“一切种子”是阿赖耶识的另一个异名。
本颂玄奘译为: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初阿赖耶识,异识、一切种。
真谛译《转识论》本颂如下:一、果报识,即是阿梨耶识;二、执识,即可陀那识;三、尘识,即是六识。果报识者,为烦恼业所引,故名果报。亦名本识,一切有为法种子所依止。亦名宅识,一切种子之所栖处。亦名藏识,一切种子隐伏之处。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名异熟、思量,及境之表别。此中名藏识,异熟、一切种。
玄奘译文中的“了别”,
玄奘译文中的“阿赖耶识”,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异熟与思量,及于境了别。此中名藏识,异熟、一切种。
韩境清由藏译汉如下:异熟识及思量识,了别于自境界识。此中阿赖耶识者,异熟,具一切种子。
Asamviditakopãdisthãnavijñaptikam ca tat |
Sadã sparśamanskãravitsamjñãcetanãnvitam ||3||
译:阿赖耶识的执受、处所、了别是不可知的,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
释:Asamviditakopãdisthãnavijñaptikam(阿赖耶识的执受、处所、了别是不可知的,m因迂辅音c,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从总体来讲,这个复合词是多财释,形容阿赖耶识,由asamvidika(不可知的)、upãdi(执受)、sthãna(处所)、vijñapti(了别)四个词构成。构成多财释以后,再加ka。Ca(和)是不变词,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代表阿赖耶识。Sadã(永远)是不变词,sparśamanskãravitsamjñãcetanãnvitam(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是中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依主释,由sparśa(触)、manaskãra(作意)、vid(受,d因迂清音s,所以变为相应的清音t)、samjñã(想)、cetanã(思)、anvita(相应)六个词构成,前五个词构成相违释,再加anvita,构成依主释。
第三颂玄奘译为: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捨受。
玄奘把梵本第四颂的“唯捨受”放到第三颂,是为了语言整齐。
真谛的《转识论》,本颂如下:问:此识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别,一体无异。问:若尔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识,此识能生一切烦恼业果报事。譬如无明,当起此无明。相境可分别不?若可分别,非谓无明。若不可分别,则应非有,而是有非无,亦由有欲、瞋等事故知有无明。本识亦尔,相境无差别,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在此识中,具有八种异,谓依止此处等,具如《九识品》说。又与五种心(所)法相应,一触,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境、尘、识三事和合生触,心恒动行名为作意。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彼有不可知:执受、处、表别。常与触、作意、受、想、思俱起。
吕瀓由藏译汉如下:不可知执受、彼及处、了别,常与触、作意、取、想、思相应。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此者执受等、处所等能了别不显了。恒常与触及作意、接纳、想及思想应。
两个“由藏译汉”相比,吕澂的翻译更接近梵文。玄奘译文中的“受”、吕瀓译为“取”,韩境清译为“接纳”,vid(受)这个词确有此意。但心所法中并无“取”、“接纳”,所以玄奘译为“受”更为妥当。
upekṣā vedanā tatrānivṛtāvyākṛtaṃ catat ∣
tathā sparśādayastacca cartate srotasaughavat ∥ 4 ∥
译:于此是舍受,它(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触等也是这样,如瀑流一样转动。
释:upekṣā(舍)和vedanā(受)都是阴性、单数、体格,tatra(在此)是不变词,anivṛtāvyākṛtaṃ(m因迂辅音c,所以变为ṃ)是中性、单数、体格,ca(和)是不变词,代词tat也是中性、单数、体格,tatrā(这样)是不变词,sparśādayaḥ(触等,ḥ因迂齿音t,所以变为s)是阳性、复数、体格,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ca(和,而)是不变词。Vartate(转动)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中间语态、单数、第三人称,srotasaughavat(如瀑流)是不变词。
本颂玄奘译为: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暴流,阿罗汉位捨。
玄奘把本颂的“于此是舍受”移至第三颂,把第五颂的“阿罗汉位捨”移至本颂。他这样处理是对的,因为从第五颂开始,要讲第二能变。
本颂真谛译《转识论》如下:受但是捨受,思惟筹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为思惟。作意如马行,思惟如骑者。马但直行不能避,就是非。由骑者故令其离非就是。思惟亦尔,能令作意离漫行也。此识及心法,但是自性无记,念念恒流如水流浪,本识如流,五法如浪。乃至得罗汉果,此流浪法亦犹未灭,是名第一识。
本段译文有译者的大量发挥,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此中“受但是捨受”,玄奘译为“唯捨受”,二者完全一致,但梵文中无“唯”意。看来玄奘译文受真谛影响;(二)、此中“念念恒流如水流浪”,玄奘译为“恒转如暴流”,二者基本一致,但梵文无“恒”义,由此亦可见玄奘受真谛影响。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于此是舍受。又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彼转如暴流。
吕瀓由藏译汉如下:于彼是舍受,彼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彼流如瀑水。
韩镜清由藏译如下:此中受乃属于舍,此者无覆亦无记。触等亦同复如是,此者相续如暴流。
“无覆无记”是固定的佛教术语,译为“无覆亦无记”,欠妥。
tasya vyāvṛtirarhatve tadāśritya pravartate ∣
tadālambaṃ manonāma vijñānaṃ mananātnakam ∥ 5 ∥
译:阿赖耶识于阿罗汉位捨。称为末那的识,依靠阿赖耶识而转,又缘阿赖耶识,思量为其性相。
释:代词tasya是中性、单数、属格,vyāvṛtiḥ(捨,ḥ在非a、ā的元音后,变为r)是阴性、单数、体格,arhatve(阿罗汉位)是中性、单数、依格,代词tat(t因迂元音ā,所以变为d)是中性、单数、体格,与前面的tasya一样,代替阿赖耶识。动词āśritya是独立词,动词pravartate(转)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中间语态单数、第三人称。代词tat也是中性、单数、体格,形容词ālambam(缘)也是中性、单数、体格,manonāma(其名为末那)是中性、单数、体格。这是多财释复合词,由manas和nāman两个词构成。Vijñānam(识,m因迂辅音m,所以变为ṃ)是中性、单数、体格,mananātmakam(思量为性相)是中性、单数、体格。
本颂玄奘译为: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玄奘把本颂第一句“阿罗汉位捨”,移至第四颂,“次第二能变”是他自己加的,梵本中无。如前所述,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层次分明。
真谛译《转识论》如下:依缘此识有第二执识,此识以执著为体。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阿罗汉位捨。依彼起、缘彼,是识名为意。思量为自性。
Manas(末那)这个词意译为“意”。如按意译,末那识完全可以翻译为“意识”。为了和第六识意识相区别,第六识用意译,第七识用音译。玄奘这样处理问题,完全正确。
吕瀓由藏译汉如下:罗汉位捨彼。依彼而生起,缘彼名为意,识思量为性。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唯阿罗汉位能捨。依于彼乃善生起,并缘于彼说名意。具思量为我体性。
两个“由藏译汉”相比,吕瀓的译文更接近梵本。根据《八识规矩颂》,第七识末那识的根本特点是“恒审思量我相随”,
kleśaiścaturbhiḥ sahitaṃ nivṛtāvyākṛtaiḥ sadā ∣
ātmadṛṣṭyātmamohātmamānātmasnehasaṃjñitaiḥ ∥ 6 ∥
释:kleśaiḥ(烦恼)是阳性、复数、具格,数词caturbhiḥ(四)也是阳性、复数、具格,sahitam(俱。在一起,m因迂辅音几,所以变为ṃ)是不变词,nivṛtāvyākṛtaiḥ(有覆无记)是中性、复数、具格,sadā(常,永远)是不变词,ātmadṛṣṭyātmamohātmamānātmasnehasaṃjñitaiḥ(谓我见、我痴、我慢、我爱)是阳性、复数、具格,ātmadṛṣṭi(我见)、ātmamoha(我痴)、ātmamāna(我慢)、ātmasneha(我爱)四个词构成相违释,再加上saṃjñita(谓,被称为)构成依主释复合词)。
本颂玄奘译为: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玄奘把第六颂的“有覆无记摄”移入第七颂,又把第七颂的“及余触等俱”移至第六颂。玄奘作此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把与第七识相应的心所法放在一起。
玄奘译文“四烦恼常俱”的“常”字,从位置来讲,和“有覆无记”连在一起,较好。梵文不太重视词序,sadā(常)这个词虽然离“四烦恼”较远,与其联用也是可以的,这种翻译也不能算错。
真谛译《转识论》译文如下:与四惑相应,一无明,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此识名有覆无记。
真谛把“我痴”译为“无明”,不太确切,“痴”可以译为“无明”。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四烦恼常俱,皆有覆无记,谓我见、我痴、及我慢、我爱。
吕瀓由藏译汉如下:与四烦恼俱,常有覆无记,谓我见、我痴、又我慢、我爱。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恒常与有覆无记之四烦恼为伴侣,我见及我愚痴,我骄慢我爱著想。
两个“由藏译汉”相比,吕瀓译文较好,韩镜清的译文“我愚痴”、“我骄慢”、“我爱著想”等,用于不规范。
yatra jastamayairanyaiḥ sparśādyaiścārhato na tat ∣
na nirodhasamāpattau mārge lokottare na ca ∥ 7 ∥
译:随所生所系,及余触等俱,阿罗汉没有它,灭尽定也没有,出世道也没有。
释:yatra(在那里)是不变词,jastamayaiḥ(所生)是中性、复数、具格,anyaiḥ(其余的)是中性、复数、具格,sparśādyaiḥ(触等,h因迂颚音c,所以变为ś)是中性、复数、具格,arhataḥ(阿罗汉,aḥ因迂浊音n,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属格,na(不)不是变词,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nirodhasamāpattau(灭尽定)是阴性、单数、依格,意谓“当修灭尽定的时候”。mārge(道)是阳性、单数、依格,lokottare(出世)也是阳性、单数、依格。na(不)和ca(与)都是不变词。
本颂玄奘译为: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玄奘把第六颂的“有覆无记摄”移至第七颂。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亦有五种心法相应,名字同前,而前细此粗。此识及相应法至罗汉位究竟灭尽,及入无心定亦皆灭尽。若见谛害烦恼识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行,究竟灭尽。余残未尽,但属思惟,是名第二识。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同生处,及余触等。罗汉中、灭定、出世道,三者均无有。
吕瀓由藏译汉如下:随生是,及余触等。罗汉无,灭尽定中无,出世道亦无。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若生于是即此有,及触等。阿罗汉无,灭尽等引亦无有,出世间道亦无有。
dvitīyaḥ pariṇāmo yaṃ tṛtīyaḥ ṣadvidhasya yā ∣
Viṣayasyopalabdhiḥ sā kuśalākuśalādvayā ∥ 8 ∥
译:以上是第二变,然后是第三变,可取六种境、善、不善、俱非。
释:dvitīyaḥ(第二)和pariṇāmaḥ(变,aḥ因迂元音a,所以变为o)都是阳性、单数、体格,代词ayam(m因迂辅音t,所以变为ṃ)和tṛtīyaḥ(第三)都是阳性、单数、体格,ṣadvidhasya(六种)是阳性、单数、属格,关系代词yā是阴性、单数、体格,viṣayasya(境)是阳性、单数、属格,upalabdhiḥ(取境)是阴性、单数、体格,代词sā是阴性、单数、体格,kuśalākuśalādvayā(善、不善、俱非)是阴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相违释,由kuśalā(善)、ākuśalā(不善)、advaya(俱非)三个词构成,“俱非”即非善非恶的无记性。
本颂玄奘译为: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真谛译《转识论》译文如下:第三尘识者,识转似尘,更成六种识转似尘,已如前说。体通三性。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此即次转化。第三于六境,能收摄者是。善、不善、俱非。
吕瀓由藏译汉如下:是为第二变。第三于六境,若能缘者是。善、不善、俱非。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此者为第二转为。第三于六境行相,若诸能缘即此等,善和不善及非二。
几家翻译基本一致,玄奘为使译文层次分明,将“第二变”提前。
sarvatragairviniyataiḥ kuśalāiścaitasairasau ∣
saṃprayuktā tathā kleśairupakleśaistrivedanā ∥ 9 ∥
译:第三变所具的心所法是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三受相应。
释:sarvatragaiḥ(遍行,ḥ因在非a、ā的元音后,变为r)是阳性、复数、具格,viniyataiḥ(别境)也是阳性、复数、具格,kuśalāiḥ(善)是中性、复数、具格,caitasaiḥ(心所法,ḥ因在非a、ā的元音后,所以变为r)是阳性、复数、具格,代词asau是阳性、单数、体格,saṃprayuktā(相应)是阴性、单数、体格,tathā(这样)是不变词,kleśaiḥ(烦恼,因为ḥ在非a、ā的元音后,所以变为r)是阳性、复数、具格,upakleśaiһ (随烦恼,һ因于齿t,所以变为s)也是阳性、复数、具格,trivedanā(三受)是阴性、单数、体格。
本颂玄奘译为: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梵本中无“不定”,玄奘根据唯识义理加。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与十种心法相应,及十善恶,并大小惑,具三种受。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彼与诸遍行、别境、善心所、烦恼、随烦恼、三受共相应。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遍行决定别,有善心所法,彼相应烦恼,随烦恼三受。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遍行及肯定殊异、及诸善心所有法,如是烦恼随烦恼,此与三受共相应。
两个“由藏译汉”,都令人费解。
ādyāһ sparśādayaśchandādhimoksasmr ayaһ saha │
samādhidhībhyām niyatāһ śraddhātha hrīrapatrapā ║ 10 ║
译:初有触等,然后是欲、胜解、念,以及定、慧,善有信、惭、愧。
译:ādyāh(初)是阳性、复数、体格,sparśādayaһ(触等,һ因迂颚因ch,所以变为ś)是阳性、复数、体格,chandādhimoksasmrtayaһ(欲、胜解、念)是阴数、复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相违释,由chand(欲)、adhimoksa(胜解)和smrti(念)三个词构成,saha(与)是不变词,samādhidhībhyām(定和慧)是阴性、双数、具格,这个复合词是相违释,由samādhi(定)和dhi(慧)两个词构成。niyatāһ(决定)是阳性、复数、体格,śraddhā(忟)是阴性、单数、体格,atha(次,然后)是不变词,hrīһ(惭)是阴性、单数、体格,apatrapā(愧)是阴性、单数、体格。
本颂玄奘译为: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最后一句“所缘事不同”,梵本无。把本颂的“善谓信、惭、愧”移至第十一颂。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十种心法者,触等五种如前,但此为最粗也。后五者,一欲,二了,三念,四定,五慧。此中言了者,即旧所明解脱数也。十善者,一信,二羞,三惭。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最初是触等。别境者谓欲、胜解、念、定、慧。善谓信、惭、愧、“别境”、“善”是霍先生为清楚起见而加,梵本无。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第一是触等。欲、胜解、念具,定、慧为定别。信及与惭、愧、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首先为触等心所。乐欲、胜解及忆念、定及慧肯定殊异。净信、有惭及有愧。
alobhādi trayam vīryam praśrabdhiһ sāpramādikā│
ahimsā kuśalāһ kleśā rāgapratighamūdhayaһ ║ 11 ║
译:无贪等三根,精进、轻安、不放逸,不害善,烦恼贪、瞋、痴。
释:alobhādi(无贪等)是阳性、单数、体格,trayam(三、m因迂半元音v,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viryam(精进,m因迂辅音p,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praśrabdhih(轻安)是阴性、单数、体格,sāpramādikā(和不放逸)也是阴性、单数、体格,rāgapratighamūdhayah(贪、瞋、痴)是阴性、复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相违释,由rāga (贪)、pratigha(瞋)、痴(mūdhi)三个名词并列构成。
本颂玄奘译为:善为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
梵本中,“善为信、惭、愧”在第十颂,玄奘的译文移至十一颂。ahimsā kusalāh(不害为善),玄奘译为“行捨及不害”。“行捨”(upeksā)是玄奘据五位百法加。本颂的kleśārāgapratighamūdhayah(烦恼贪、瞋、痴)移至下一颂。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四无贪,五无瞋,六精进,七猗,八无放逸,九无逼恼,十捨。此十遍一切三界,心及无流心数名大地。此是自性善,翻此十为自性恶。大惑有十种者,一欲,二瞋,三痴,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与彼俱、不害。烦恼贪、瞋、痴。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无贪等三,勤、轻安、不逸俱,不害善。烦恼谓欲贪、瞋、痴。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无贪著等三,精进、轻安及不放逸俱,无害为善。烦恼者,贪著、瞋恚及愚痴。
mānadrśvicikitsāśca krodhopanahane punah │
mraksah pradāśa īrsyātha mātsaryam saha māyayā ║ 12 ║
译:还有慢、见、疑,并有忿、恨、覆、恼、嫉、悭和诳、
释:mānadrśvicikitśāh(慢、见、疑,h因迂鄂音c,所以变为ś)是阴性、复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相违释,由māna(慢)、drś(见)、vicikitsā(疑)三个名词并列构成。ca(和)是不变词,krodhopanahane(忿和恨)是中性、双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相违释,由krodha(忿)和upanahana(恨)两个词构成,punah(再,还)是不变词,mraksah(覆)是阳性、单数、体格,pradāśah(恼,h因迂元音ī,所以丢掉)是阳性、单数、体格,īrsyā(嫉)是阴性、单数、体格,atha(然后)是不变词,mātsaryam(悭)是中性、单数、体格,saha(与)是不变词,māyayā(诳)是阴性、单数、具格。
本颂玄奘译为: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
“烦恼谓贪、嗔、痴”原属第十一颂,玄奘的译文移至第十二颂。“随烦恼”是玄奘根据自己的理解加的,梵本无。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四慢,五五见,十疑。小惑者,有二十四种,一忿恨,二结怨,三覆藏,四不捨恶,五嫉妒,六悋惜,七欺诳,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更有慢、见、疑。复次,随烦恼:忿与恨与覆、恼、嫉,与悭、诳。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更有慢、见、疑。复次,忿及恨,覆、恼及与嫉、悭及与谄俱,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我慢、诸见及疑惑。随烦恼中忿和恨、覆藏、恼火及嫉妒、悭恪及以具诳骗。
霍、吕、韩三位先生的译文大同小异,霍、韩译文中的“随烦恼”三个字,梵本无,据五位法添加。
Śāthyam mado vihimsāhrīratrapāstyānamuddhatah │
āśraddhyamatha kausīdyam pramādo musitā smrthih ║ 13 ║
译:谄、骄、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然后是不信、懈怠、放逸、失念、
释:śāthyam(谄,m因迂辅音m,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madah(骄)是阳性、单数、体格,vihimsā(害)是阴性、单数、体格,ahrīh(无惭)是阴性、单数、体格,atrapā(无愧)是阴性、单数、体格,styānam(惛沈)是中性、单数、体格,uddhatah(掉举)是阳性、单数、体格,āśraddhyam(不信)是中性、单数、体格,atha(然后)是不变词。kausīdyam懈怠,m因迂辅音p,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pramādah(放逸)是阳性、单数、体格,musitā(失)和smrtih(念)都是阴性、单数、体格。
本颂玄奘译为:诳、谄与害、骄,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
“诳”应在第十二颂,玄奘移至第十三颂,放逸及失念,应在第十三颂,玄奘移至第十四颂。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八谄曲,九极醉,十逼恼,十一无羞,十二无惭,十三不猗,十四掉戏,十五不伩,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妄念,
霍晦韬有梵译汉如下:谄与骄与害,无惭及无愧,昏沉与掉举,不信并懈怠。
霍先生仿效玄奘,把放逸及失念移至第十四颂。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诳骄及与害,无惭愧昏掉,不忟及懈怠,放逸及妄念。
吕先生的译文把上颂的“诳”与本颂的“谄”相颠倒。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蒙混、骄满、害、无惭、无愧、消沉及燥举,无净信及与懈怠、其放逸及与失念。
韩先生的译文很不规范。
viksepo ‘samprajanyam ca kaukrtyam middhameva ca │
vitarkaścavicāraścetyupakleśā dvaye dvidhā ║ 14 ║
译:散乱、不正知、恶作、眠、寻、伺,这二随烦恼(寻、伺)各有二种。
释:viksepah(散乱,ah因迂a,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asamprajanyam(不正知,尾音m因迂辅音c,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ca(和)是不变词,kaukrtyam(恶作,m因迂辅音m,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middham(眠)是中性、单数、体格,eva(就)、ca(和)都是不变词。vitarkah(寻,h因迂颚因c,所以变为ś)和vicārah(伺,h因迂颚音c,所以变为ś)都是阳性、单数、体格,ca(和)及iti(起引号作用)都是不变词。upakleśāh(随烦恼,āh因迂浊音d,所以变为ā)是阳性、复数、体格,dvaye(二)是中性、单数、依格,dvidhā(两种)是不变词。
本颂玄奘译为: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放逸及失念”原属第十三颂,玄奘的译文移至第十四颂。玄奘译文中的“不定”二字,梵本无。梵本中的upakleśāh(随烦恼),玄奘译文中本颂无。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十九散乱,二十不了,二十一忧悔,二十二睡眠,二十三觉,二十四观。此小惑中有二种:一作音遍行,二不遍行。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悔、眠与寻、伺,二二各二种。
霍先仿效玄奘译文,把“放逸及失念”,从第十三颂移至本颂,是为了语录整齐。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散乱、不正知,悔眠亦如是。又寻及与伺,随惑二各二。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散动不随时跟知,后悔、睡眠亦如是,此寻求及彼伺察,二随烦恼二行相。
pancānām mūlavijñāne yathāpratyayamudbhavah │
vijñānānām saha na vā tarańgānām yathā jale ║ 15 ║
译: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据或不俱,如水中诸波。
释:pañcānām(五,m因迂辅音m,所以变为m)是中性、复数、属格,mūlavijñāne(根本识)是中性、单数、依格,yathāpratyayam(随缘)是不变词,udbhavah(产生,出现)是阳性、
单数、体格,vijñānānãm(识,m音迂噝音s,所以变为m)是中性、复数、属格,saha(俱,在一起)、nā(不)、vā(或)都是不变词,tarangānām(波,m因迂半元音y,所以变为m)是阳性、复数、属格,yathā(像,如)是不变词,jale(水)是中性、单数、依格。
本颂玄奘译为: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惧,如涛波依水。
玄奘的译文与梵本完全一致,在意义、语言运用方面,玄奘的译文都达到很高水平。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五识于第六意识及本识执识,以此三根中随因缘。或时俱起,或次第起。以作意为因,外尘为缘,故识得起。若先作意欲取色、声二尘,后则眼、耳二识一时俱起,而得二尘。若作意欲至某处看色听声取香,后亦一时三识俱起得三尘,乃至一时具五识俱起亦尔。或前后次第而起,唯其一识,但得一尘,皆随因缘,是故不同也。如是七识,于阿梨耶识中尽相应起,如众像俱现镜中,亦如众浪同集一水。
真谛译文发挥甚多,可以说是这一颂的解释。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依于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惧,如涛波依水。
吕徽由藏译汉如下:诸五依本识,随缘而生起,识或俱或否,如诸波依水。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诸五识依根本识,依如是之缘生起,犹如水中诸波浪,诸俱非俱生起。
manovijñānasambhūtih sarvadāsamjñkādrtel
Samāpattidvayānmiddhānmūrchanādapyacittakāt‖16‖
译:意识恒常出现,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释:manovijñānasambhūtih(意识现起)是阴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依主释,由manas(意)、vijñāna(识)、sambhūtih(现起)三个词构成。Sarvadā(常)是不变词,asamjñikāt(无想天)是阳性、单数、从格,rte(除了)是不变词,sāmapattidvayāt(两种禅定,t因迂鼻音m,所以变为相应的鼻音n)中性、单数、从格,middhāt(睡眠)也是中性、单数、从格,mūrchanāt(闷绝,t因迂元音a,所以变为d)是中性、单数、从格,api(而,又)是不变词,acittakāt(无心)是中性、单数、从格。
本颂玄奘译为: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真谛译文《转识论》的译文如下:问:此意识于何处不起?答:离无想定及无想天,熟眠不梦醉闷绝心暂死,离此六处,余处恒有。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意识常现起,除却无想果、二定。无心之睡眠与闷绝。
玄奘的译文用无心的(acittakāt)形容二定,
吕徽由藏译汉如下:意识生起者,是常,除无想,及二种等至。无心眠及闷。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意识生起出现者可经常,除无想天,及二行相等引定、无心睡眠及昏厥。
vijñānapariāamo yam vikapo yadvikalpyate|
Tana tannāsti tenedam sarvam vijñptimātrakam‖17‖
译:这种识的转变,就是分别、所分别。因此,这种所分别是不存在的。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唯识。
释:vijnanaparinamah(识的转变,ah因迂元音a,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依主释。代词ayam是阳性、单数、体格,vikalpah(分别,ah因迂半元音y,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关系代词yat(t因迂半元音v,所以变为d)是中性、单数、体格,动词vikalpyate(所分别)是现在时、被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代词tena是中性、单数、具格,作副词用,意谓“因此”。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idam(m因迂噝音s,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形容词sarvan(一切,m因迂半元音v,所以变为m)也是中性、单数、体格,vijnaptimatrakam(唯识)是中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多财释,由vijnapati(识)和matra(唯)两个词构成。构成多财释以后,后面再加ka。
本颂玄奘译为: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如此识转不离两义:一能分别,二所分别。所分别既无,能分别亦无。无境可取,识不得生。以是义故,唯识义得成。何者立唯识以?意本为铅境遣心。今境界既无,唯识又泯,即是说唯识义成也,此即净品烦恼及境界并皆无故。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识转化分别,彼皆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表。
引人注目的是:玄奘译文中的“唯识”,
吕徽由藏译汉如下:即彼识变是分别,所分别,彼无故由此一切是唯识。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此辨别识转作者,既为能分别,由此,其所分别乃无有,故一切唯了别识。
如上所述,vijnapti这个词,既有“了别”的意思,又有“识”的意思。
Sarvabijam hi vijnanam parinamastatha tatha
Yatyanyonyavasad yena vikalpah sa sa jayate
译:因为识含有一切种子,如是如是变,由于辗转之力而进行,彼彼分别即产生。
释:sarvabijam(一切种子,m因迂气音ha,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多财释,形容vijnana(识)。Hi(因为)是不变词,vijnanam(识,m因迂辅音p,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parinamah(转变,h因迂齿音t,所以变为s)是阳性、单数、体格,tatha tatha(如是如是)是不变词,动词yati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原形是ya,第二类动词。anyonyavasat(展转力,t因迂半元音y,所以变为d)是阳性、单数、从格,关系代词yena是中性、单数、具格,作副词用,vikalpah(分别)是阳性、单数、体格,代词sa是阳性、单数、体格,动词jayate(产生)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中间语态、单数、第三人称。原形是vjan,第四类动词。
本颂玄奘译为: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又说唯识义得成者,谓是一切法种子识。如此如此造作回转,或于自于他,互相随逐,起种种分别及所分别。由此义故,离识之外诸事不成。此即不净品,但遣前境未无识故。译曰:谓是一切种子识者,是阿梨耶识,为诸法种子及所余七识种子及所余七识种子(原典此句重复),并能生自类无量诸法故,通名一切法种子识也。如此如此者,由此等识能回转 无量识法,或转作根,或转作尘,或转作我,或转作识。如此种种不同。唯识所作。运如此造作回转也。或于自于他互相随逐者,于自则转为五阴,或为色阴乃至识阴。于他则转为怨亲中人,种种不同,望自五阴故称为他,如是自他互相转作,前后不同。故云互相随逐也。种种所并皆是识,无别境界。起种种分别等者,一一识中皆具能所,能分别即是识,所分别即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别性,故云起种种分别及所分别也。由如此义,离识之外无别境,但唯有识义成。既未明遣识,惑乱未除,故名不净品也。问:遣境在识,乃可称唯识义。既境识俱遣,何识可成?答:立唯识乃一往遣境,当心卒终为论,遣境为欲空心,是其正义,是故境识俱泯,是其义成。此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识,亦可卒终为论,是摩罗识也。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识有一切种,以相互力故,如是如是转,彼彼分别生。
吕徴由藏译汉如下:一切种子识,如是如是变,由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一切辨别识种子,如是如是是增上转、由更互增上力故,因此彼彼分别生。
此中“增上”义,梵本无,吕徴译文亦无,不知何故?
Karmano vasana grahadvayavasanaya saha
Ksine purvavipake ‘nyadvipakam janayanti tat
译:karmanah(业,ah因迂半元音v,所以变为o)是中性、单数、属格,vasana(习气)是阴性、复数、体格,grahadvayavasanaya(二取习气)是阴性、单数、具格,saha(俱,在一起)是不变词,ksine(尽)是阳性、单数、依格,purvavipake(前异熟)是阳性、单数、依格,anyat(其余的,另外的)是中性、单数、业格,vipakam(异熟,m因迂辅音j,所以变为m)是阳性、单数、业格,janayanti是致使动词,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复数、第三人称,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业格。
本颂玄奘译为: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记曰:由二种宿业熏习及二种习气,能为集谛,成立生死。二种宿业熏习者,即是诸业种子。一、宿业熏习,二、宿业熏习执。宿业熏习即是所分别,为分别性。宿业熏习执即是是能分别,为依他性,所即为境,能即为识。此二种业名相似集谛,能得五阴生。二种习气者,即诸烦恼。一、相习气,二、粗重习气。相即烦恼体,是依他性,能摄前相貌,粗重即烦恼境,是分别性,境界粗显故也。此二烦恼名真谛,能集令未来五阴由此似真两种集谛。若宿业已尽,更受别报,能安立生死。释曰:二种宿业熏习者,一一种子备有两义,所分别即是宿业熏习,能分别即是宿业熏习执。所即分别性,能生起种子法门故。说此法门名为宿业熏习,有名而无体也。能即依他性,正是起业种子,名宿业熏习执,有体而不真实也。二种习气亦尔,一一烦恼皆有两义,所分别即粗重习气作起烦恼法门。有名而无体,能分别正是烦恼体,亦有而不真实,是依他性。然此中所明分别起烦恼法门。有名而无体,能分别正是烦恼体,亦有而不真实,是依他性名粗重。以分别性当体有其相类能作烦恼法门,说名烦恼也。依他性正是烦恼体,能得生死报,故名粗重。今此中为明分别性相类粗显,故名粗重。依他性能执前相类,故名为相。各自有意,若欲转此中自三无性中名亦好也。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诸业习气与二取习气俱。前异熟尽时,余异熟彼生。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诸业习气与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彼余异熟生。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诸业习气由具有二抓取之习气故、先前异熟既尽已、复能生起他异熟。
Yena yena vikalpena yadyad vastu vikalpyate ︱
Parikalpita evāsau svabhāvo na sa vidyate ‖20‖
译:由于各种各样的虚妄分别,有各种各样的事物被分别出来。这种遍计所执自性,不可得。
释:关系代词 yena yena 是阳性、单数、具格,vikalpena(分别)也是阳性、单数、具格,代词yat yat 和名词 vastu 都是中性、单数、体格,动词 vikalpyate 是现在时、被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parikalpita (遍计所执)是阳性、单数、体格,eva( 就)是不变词,代词asau是阳性、单数、体格,svabhāvah (自性,ah因迂浊音n,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na(不)是不变词,代词sa是阳性、单数、体格,动词vidyate(得)是现在时、被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本颂玄奘译为: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梵文vikalpa,玄奘译为“遍计”,欠妥。《成唯识论》卷八解释说:“周遍计变,故名遍计。”(参见拙著《成唯识论校释》第570页)vikalpa并无此意,其意为“分别”。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记曰:如是如是分别,若分别如是如是类,此类类名分别性。此但唯有名,名所显体实无。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由彼彼分别,种种物分别。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由彼彼分别,分别彼彼事,即彼是遍计自性,彼无有。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即此任何能分别、任何物体所分别、即此遍计所执之自性无者、此本无。
Paratantrasvabhāvastu vikalpah pratyayodbhavah︱
﹒ ﹒
Nispannastasya pūrvena sadā rahitatā tu yā ‖21‖
﹒ ﹒
译:而依他起自性,分别由缘而生。圆成实与彼,常远离前性。
释:Paratantrasvabhāvah(依他起自性,h因迂齿音t,所以变为s)是阳性、
﹒
单数、体格,tu(而)是不变词,vikalpah (分别)是阳性、单数、体格,
﹒
Pratyayodbhavah (由缘而生)也是阳性、单数、体格,nispannah(圆成实,h
﹒ ﹒ ﹒
因迂齿音t,所以变为s)是阳性、单数、体格,代词tasya是阳性、单数、属格,pūrvena(前)是阳性、单数、具格,sadā(常)是不变词,rahitatā(远离
﹒
性)是阴性、单数、体格,tu(而)是不变词,关系代词yā是阴性、单数、体格。
本颂玄奘译为: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与彼,常远离前性。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此所显体实无,此分别者,因他故起,立名依他性。此前后两性未曾相离,即是实实性。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园成性即彼,常远离前性。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依他自性者,分别由缘生,成者即于彼,前者常离性。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唯是依他起自性、能分别为缘生起,园成者此中前者、恒常成为无所有。
Ata eva sa naivānyo nānanyah paratantratah︱
. .
Anityatādivad vācyo nādrste ‘smin sa drsyate ‖22‖
... .
69页
译:这园成实性,与依他起性非异非不异,可以说如无常等性,这个看不见的时候,那个也看不见。
释:atah(所以,从此,h因迂元音e,所以丢掉)是不变词, eva(就)是不变词,代词 sa是阳性、单数、体格,代表园成实性( nispannah )。na(不)
. .
和eva(就,e和前面的a,合成ai)都是不变词, anyah(异,ah因迂浊音n,
.
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na(不)是不变词,ananyah (不异)是阳
. 性、单数、体格,paratantratah(与依他起自性)是不变词,anityatādivat
.
(如无常等性,t因迂半元音v,所以变为d)也是不变词,vācyah(可以说,
.
Ah因迂浊音n,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na(不)是不变词,adrste
...
(看不见)和代词asmin都是阳性、单数、依格,代词sa是阳性、单数、体格,动词drsyate(被看见)是现在时、被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
本颂玄奘译为: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若相离者,唯识义不成,有境识异故。由不相离,故唯识无境界。无境界故,识亦成无。又境无识无,故立唯识义,是乃成立。是故前性于后性不一不异。若定一异,则有过失,何也?分别与依他定一者,分别性决定永无,不为五法藏所摄,依他性亦应永无。若尔,便无生死解脱善恶律戒法,此为不可。既不如此故,分别性与依他性不得定一。若定异者,则分别性便不能遣依他性。既由观分别性是无所有,方见依他性亦无所有故,不得定异。又若分别性定异依他性者,分别性体应定是有,非谓永无。有可异无,何所论异?是故但说不一不异,不可定说一异也。如无常与有为法,亦不得定说一异。前无后无是无常义,五阴是有为法。若无常与有为法定一者,无常是无,一切诸法并皆是无。即不并无,故不得定一。若定异者,观无常时,不应通有为法。以其通故,不得定异,此亦是不一不异也。如是一切诸法皆尔,如色等与瓶亦一不异。若色与瓶定一,香等不成瓶,瓶则真实。若色定异瓶,见色不应通瓶,是故不定一异也。两说亦尔,若不见分别性,则不见依他性,是故不一不异。然一切诸法但有三性,摄法皆尽。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此隐时彼隐。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说如无常等,非不见彼味。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是故即此与依他、即非异亦非不异,说犹如无常等中、不观见彼、彼无见。
两个“由藏译汉“的最后一句,与梵本不一致。
Trividhasya svabhāvasya trividhām nihsvabhāvatam︱
. .
Samdhāya sarvadharmānām desitā nihsvabhāvatā‖23‖
. .
译:于三自性,立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
释:trividhasya(三种)和svabhāvsya(自性)都是阳性、单数、属格,trividhām(三种,m因迂辅音n,所以变为m)和nihsvabhāvatām(无自性)都是阴性、单数、
﹒
业格,samdhāya是独立词,有二义:(一)立,(二)密意。此中二义皆用。Sarvadharmānām (一切法,m因迂辅音d,所以变为m)是阳性、复数、具格,这个复合词是﹒﹒ ﹒
持业释,desitā(演说,致使动词的过去分词)和nihsvabhāvatā(无自性)都是阴
﹒
性、单数、体格。
本颂玄奘译为: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性无,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如来为众生说诸法无性,亦有三种。三性如前说,前二是俗谛,后一是真谛,真、俗二谛摄一切法皆尽。三无性者,即不离前三性。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于此三自性,即有三无性。密意故说言,一切法无性。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依三自性之三种无自性,密意故说言,一切法无性。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由三行相自性故,于三行相无自性,通过意趣即显示诸法一切自性无。
prathamo laksanenaiva nihsvabhāvo ‘parah punah︱
.. . . .
na svayambhāva etasyetyaparā nihsvabhāvatā ‖24‖
. .
译:第一是由于相而无自性,次无自然性,后一个无自性(园成实性)即属这个(依他无自性)。
释:prathamah(初,第一) 是阳性、单数、体格,laksanena(相)是中性、
. . .
单数、具格,eva(就,e与前面的a,合成ai)是不变词。nihsvabhāvah (无自
. .
性)是阳性、单数、体格,aparah(后)是阳性、单数、体格,punah(复次)是不
. .
变词,na(不)也是不变词,svayambhāvah(自然性,h因迂元音e,所以丢掉)
. . .
是阳性、单数、体格,代词etasya是阳性、单数、体格,iti是不变词,aparā(后)是阴性、单数、体格,nihsvabhāvatā(无自性)阴性、单数、体格。
.
本颂玄奘译为: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玄奘译文中的“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与梵本不符。梵文原文是etasyetyaparā nihsvabhāvatā,确实费解,所以各位译者发生歧意。
.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分别性名无相性,无体相故。依他性名无生性,体及因果无所有,体似尘相,尘即分别性。分别既无体,亦是无也。因亦无者,本由分别性为境,能发生识果。境界既无,云何生果?如种子能生芽。种子既无,芽从何出?是故无生也。真实性名无性性,无有性无无性,约人法故无有性,约二空故无无性,即是非有性非无性,故重称无性性也。
看来,玄奘译文中的“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是受真谛译文的影响,因为真谛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约人法故无自性”。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初由相故无,次非自身有。复有园成者,彼亦无自性。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第一者由相无相性,余复由非自生起,为余无自性。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第一者能相自性无所有、依他起性,此由自性不出现、故是依他自性无。
dharmānām paramārthasca sa yatastathatāpi sah︱
.. .
sarvakālam tathābhāvāt saiva vijnaptimātratā‖25‖
.
译:因此,诸法胜义,就是真如。因为常如其性,那就是唯识性。
释:dharmānām(法,m因迂辅音p,所以变为m)是阳性、复数、属格,param
. .
ārthah (胜义,h因迂颚音c,所以变为s )是阳性、单数、体格,ca(和,
.
而)是不变词,代词sa是阳性、单数、体格, yatas(因此,从此)是不变词,tathatā(真如)是阴性、单数、体格,api(亦)是不变词,代词sah是阳性、
.
单数、从格,sarvakālam(常,m因迂辅音t,所以变为m)作副词用。
.
tathābhāvāt(其)是阳性、单数、从格,代词sā是阴性、单数、体格,eva(就)是不变词, vijnaptimātratā(唯识性)是阴性、单数、体格。
.
本颂玄奘译为: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此三无性,是一切法真实。以其离有,故名常。欲显此三无性故,明唯识义也。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此有故,彼即唯表性。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此诸法胜义,彼亦是如性。一切时皆尔,此即唯识性。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此亦即法妙正义、如是此亦即真如。遍于诸时常性、即此唯是了别识。
Yãvadvijñaptimãtratve vijñãnam nãvatisthati |
Grãhadvayãnušayastãvnna vinivartate ‖26‖
译:乃至于识还没有安住于唯识的时候,二取随眠还没有伏灭。
释:yãvat与后边的tãvat联用,意谓“乃至于”,vijñaptimãtratve(唯识性,表别性,了别性)是中性、单数、依格,vijñãnam(识,尾音鼻音m因迂辅音n,所以变成m)是中性、单数、体格,na(不,没有,和后面的a,连成ã)是不变词,avatisthati(安住)是现在时、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原形是ava-vsthã,第一类动词,grãhadvaya(二取)是中性、单数、属格,anušayah(随眠,初音a和前面的a合成ã,尾音h因迂齿音t,所以变为s。)是阳性、单数、体格,na(不,没有)是不变词,动词vinivartate(伏灭)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中间语态、单数、第三人称,原形是vi-ni-√vrt,第一类动词。
本颂玄奘译为: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若人修道智慧未住此唯识义者,二执随眠所生众感不得灭离,根本不灭故,由此义故立一乘皆令学菩萨道。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乃至唯表性,识未安住时,彼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若于唯识性,识未依住时,彼二取随眠,尔时则未遣。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直至辨别识住在唯了别识性中前,二抓取所有随眠、即此随眠尚未遣。
Grahadvaya(二取),韩先生译为“二抓取”很不规范。
Vijñaptimtramevedamityapi hyupalambhatah |
Sthãpayannagratah kimcit tanmãtre nãvatisthate ‖27‖
译:现前立少物,认为这就是唯识。因为有所得,所以还没有安住于唯识。
释:Vijñaptimtram(唯识、唯表、唯了别)是中性、单数、体格,eva(就)是不变词,代词idam是中性、单数、体格,iti(相当于引号)是不变词,api(亦等意)也是不变词,hi(因为)是不变词,upalambhatah(得)也是不变词,Sthãpayan(立)是致使动词的现在分词,阳性、单数、体格,agratah(现前)是不变词,kimcit(少)是中性、单数、业格,tat是中性、单数、业格,mãtre(唯)是中性、单数、依格,na (不,没有)是不变词,avatisthate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中间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本颂玄奘译为:现在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行故,非实住唯识。
梵文Vijñaptimtram应译为“唯识”,没有“性”义,因为没有语尾tã或tvam。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若谓但唯有识现前起此执者,若未离此执,不得入唯识中。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唯是唯表别,然有所得故;现前立少物,实未住唯表。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设想唯识性,如是有所得,随应现安立,彼未住唯识。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此谓唯了别识性,思及此者于所缘,现前树立无论何,则唯不住于此中。
由于一词多义,引起数家译文不同,vijñaptimtram可以译为唯识、唯表别、唯了别。Kimcit可以译为“少物”、“无论何”等义。mãtra原意为“唯”,玄奘等视为vijñaptimãtra之略,故译为“唯识”。
Yadãlambanam vijñãnam naivapalabbate tadã |
Sthitam vijñãnamãtratve grãhyãbhãve tadagrahãt ‖28‖
译:当识于所缘而无所得的时候,此时即安住于唯识性。因为在所取没有的情况下,能取也没有了。
释:Yadã(当……时候)是不变词,ãlambanam(所缘,m因迂半无音v,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vijñãnam(识,m因迂辅音n,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na(不)、eva(就)都是不变词,动词upalabhate(得)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中间语态、单数、第三人称,tadã(此时)是不变词,sthã的过去分词sthitam(站、住)是中性、单数、体格,vijñãnamãtratve(唯识性)是中性、单数、依格,这个复合词的依主释,由grãhyã(所取)和abhãve(没有)两个词构成。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agrahãt(没有能取)是阳性、单数、从格。
本颂玄奘译为: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梵文vijñãnam(识),玄奘译为“智”,欠妥。Vijñãnamãtratva,严格来讲,应当译为“唯识性”,玄奘译为“唯识”。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若智者不更缘此境,二不显现,是时行者名入唯识。
玄奘将Vijñãna(褒)译为“智”,可能受真谛影响,因为《转识论》中译为“智者”。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若智于所缘,全然无所行,尔时住唯表,无二取相故。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若时识所缘,都无得,尔时住唯识,所取无故能取无。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若时由知诸所缘、为所缘不可得时,即安住唯了别识,所取无能取此无。
Acitto nupalambho sau jñãnam lokottaram ca tat |
ãšrayasya prãvrttirdvidhã dausthulyahãnitah ‖29‖
译:这种无所得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出世间智,因为已经捨掉两种粗重,便证得了转依。
释:acittah(不可思议的)是阳性、单数、体格,anupalambhah(无所得,词头a因在o后,所以丢掉,词尾ah因迂元音a,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代词asau是阳性、单数、体格,jñãnam (智,词尾m因迂半元音l,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lokottaram(出世间的,词尾m因迂辅音c,所以变为m)是中性、单数、体格,ca(和)是不变词,代词tat是中性、单数、体格,ãšrayasya(所依)是阳性、单数、属格,prãvrttih(转换,h因在非a、ã的元音后,所以变成r)是阴性、单数、体格,dvidhã(两种)是不变词,dausthulyahãnitah(由于捨掉粗重)是不变词。
本颂玄奘译为: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捨二精重故,便证得转依。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何以故?由修观散乱执尽,是名无所得,非心非境。是智名出世无分别智,即是境智无差别,名如如智,亦名转依,捨生死依但依如理故,粗重及执二俱尽故。粗重即分别性,执即依他性,二种俱尽也。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彼无心、无得,是出世间智。所依得转换,捨二粗重故。
梵文scitta 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以作名词。形容词acitta 意谓“不可思议的”,作名词acitta意谓“无心”,是中性名词。本句中的acitta是阳性,这就排除了名词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本句的acitta是形容词“不可思议的”。ãšrayasya prãvrttih意谓“所依的转换”,译成“转依”较好,因为它已经是一个固定的专有名词了。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彼无思无得,亦出世间智,彼依复异转,断二粗重故。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此者无心不可得,乃有出世间智慧。所依亦转为其他,二粗重亦已断离。
Sa evãnasravo dhãtaracintyah kušalo dhruvah |
Sukho vimuktikãyo sau dharmãkhyo yan mahãmuneh ‖30‖
译:这就是无漏界,不思议善常。这就是安乐解脱身,被称为伟大牟尼的正法。
释:代词sa是阳性、单数、体格,eva(就)是不变词,anasravah(无漏的,ah因迂浊音dh,所以变为o),dhãtuh(界,h因在非a、ã的元音后,所以变为r)都是阳性、单数、体格,acintyah(不可思议)、kušalah(善)、dhravah(常)都是阳性、单数、体格。Sukhah(安乐,ah因迂半元音v,所以变为o),vimuktikãyah(解脱身,ah因迂元音a,所以变为o)、代词saau(初音a因为在o后,所以丢掉)都是阳性、单数、体格,dharmãkhyah和代词ayam都是阳性、单数、体格,mahãmuneh(大牟尼)是阳性、单数、属格,这个复合词是持业释。
本颂玄奘译为: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真谛译《转识论》的译文如下:是名无流界,是名不可思惟,是名夫实善,是名常住果,是名解脱身,于三身中即法身。释曰:二执随眠所生果,或不得灭离者,即是见思二执随眠烦恼能作种子,生无量上心,或皆以本识为其根本,根本未灭支未尽,如《胜鬘经》说,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无边四住地不断不究竟也。若智者不更缘此境二不显现故者,此境即此唯识境。唯识散乱由无境故识无,此识既无,能缘唯识之心亦无,故云二不显现。此二但谈二识所现前境,前境先已无故,是名识转品究竟也。
霍韬晦由梵译汉如下: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名大牟尼法。
吕澂由藏译汉如下: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坚,彼乐解脱身,名大牟尼法。
韩镜清由藏译汉如下:即此乃为无漏界,不可思议善平稳,此者安乐解脱身,说为伟大牟尼法。
Trimsikãvijñaptikãrikãh samãptãh ‖
Krtiriyamãcãryavasubandhoh |
译:《唯识三十颂》结束,这是世亲大师的著作。
释:trimsikãvijñaptikãrikãh(《唯识三十颂》)是阴性、复数、体格,samãptãh(结束)也是阴性、复数、体格。Ktih(著作,h因在非a、ã的元音后,所以变为r),代词iyam是阴性、单数、体格,ãcãryavasubandhoh(世亲大师)是阳性、单数、属格,这个复合词是持业释,由ãcãrya(大师)和vasubandhu(世亲)两个词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