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中国佛学 > 法源 > 总第十八期(2000年)

天台宗的史前期——从慧文到慧思

作者:杨曾文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07日

作者杨增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佛教从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内地,到隋统一王朝的建立,经历了大约600年的时间。佛教座位外来的宗教在漫长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习俗的会通和结合,逐渐演变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民族文化的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形成,是佛教实现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其中的天台宗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佛教宗派。

天台宗虽是智凯创立的,但他不仅集成已难度龙红素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说,耶祗劫继承了源自慧文、慧思的思想。智凯亲自确认的以印度龙叔为高祖,以慧文为二足,慧思为三组的天台宗祖统说,大致反映了天台宗在思想上的前后传承关系。然而智凯对以往中印两国的佛教思想不是简单的继承,尔时有很大的创造性发展,建立了以止观学说为中心,包括叛教论、真理实相论、心性论及修行解脱轮在内的庞大的教义理论体系,无论在内容和论证方式上都超越了印度经纶和中国以往的佛教撰述的模式。

可以说从慧文到慧思是中国天台宗的史前期。本文仅就慧文和慧思的生平及他们的著述、思想略作考察,借以揭示天台宗正式成立前的思想渊源。

 

一、慧文、慧思在天台宗祖统说中的地位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各国佛教都奉释迦穆尼佛为佛祖。中国隋唐时期成立的佛教宗派也是这样。那么,在释迦佛之后有没有一代又一代的教法传承人呢?对此,各宗的说法不一样,而以天台宗和禅宗的祖统说最富有中国民族的特色,都收到中国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宗法制度是建立在父系家长制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的,终时从开祖……高祖——曾祖——祖——父的传承关系;传承世系又分嫡、庶之别。

    弟子灌顶(561——632)记述师说的《摩诃止观》卷一引《付法藏因缘传》,说佛当年将教法付嘱大迦叶,大迦叶付阿难,此后依次相传世系是:商那和修(末田地与他同时,不单列)、优波毱多、提迦多(《付法藏传》作“提多迦”)、弥遮迦、佛陀难提、佛陀蜜多、胁比丘、富那奢、马鸣、毗罗、龙树、提婆、罗睺罗、僧难提、僧佉耶奢、鸠摩罗驮、阇夜那、婆修盘驮、摩奴罗、鹤勒夜那、狮子。如此,“付法藏人,始迦叶,终狮子,二十三人,末田地与商那同时取之,则二十四人”。[1] 所说的二十三祖就是从迦叶到狮子的二十三人,加上末田地为二十四祖。

    然而天台宗认为本宗教义体系的创立者是北齐慧文,而慧文主要依据传为龙树著的《大智度论》和《中论》建立教说,因此便以第十三祖龙树作为“高祖师”,将从迦叶到龙树诸祖奉为“东土所承正祖” [2] ;又以龙树为东土初祖,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而把天台宗真正创始人奉为四祖。唐代中期被奉为天台宗九祖,以“中兴天台宗”自任的湛然(711-782)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说:

        若以智者(按:)所指,应以南岳(按:慧思)为师父,慧文为祖师,龙树为曾祖师……若直以尊上为高,则可通用,如汉、齐、隋等,并指始祖为高祖,谓禅立建功,德无过上,谥为高耳。今家亦以龙树为始,是故智者为高祖。[3]

祖统说是天台宗教义的组成部分。

    然而如果向前追溯,慧文慧思也有师承,也曾从别的法师受法,那么,为什么只是将慧文、慧思二人奉为祖师呢?湛然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说:

   若准九师相承所用:第一讳明,多用七方便,恐是小乘七方便耳,自智者前未曾有人立于圆家七方便故;第二讳最,多用融心,性融相融,诸法无碍;第三讳嵩,多用本心,三世本无来去,真性不动;第四讳就,多用寂心;第五讳鉴(按:原书作“监”,此据《续高僧传·慧思传》改),多用了心,能观一如;第六讳慧,多用踏心,内外中间,心不可得,泯然清净,五处止心;第七慧文(按:慧文),多用觉心,重观三昧,灭尽三昧、无间三昧,于一切法,心无分别;第八讳思(按:慧思),多用(按:原书作“如”,据《佛祖统纪》卷六<慧文传>改)随自意安乐行;第九讳(按:),用次第观,如次第禅门;用不定观,如六妙门;用圆顿观,如大止观。

     以此观之,虽云相承,法门改转,慧文已来既依《大论》(按:《大智度论》),则知是前非所承也。[4]

这里提到的明师、最师、嵩师、就师、鉴师、慧师,身世不明。据《宋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慧思在师事慧文之后,“往鉴、最等师,述己所证,皆蒙随喜”;同卷<>载,“思又从道于就师,就又受法于最师”。可见鉴、最等师为同时代人,也许年龄稍长一些。引文中的“七方便 ”,当为“三贤”——“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及“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为小乘初级禅法。[5]至于“融心”、“本心”、“寂心”、“了心”、“踏心”等,虽然语焉不详,但从所介绍的文字看当属大乘禅法,发挥般若性空和涅槃佛性的理论。

据此“九师相承”说及《续高僧传.慧思传》的记载,应当说慧文、慧思是受到明师、最师等人教诲和影响的。然而湛然认为,天台宗教理是慧文依据《大智度论》开始创立的,不能把慧文以前没有尊奉《大智度论》的诸师作为传承祖师。湛然是站在天台宗祖统说的立场上这样讲的。

 

二、慧文及其“一心三智”理论的提出

 

慧文,俗姓高,生活在北朝东魏、北齐之间(公元534-577年),是北方河、淮一带的著名禅师。[6]他的禅法,据上面所引是:“用觉心,重观三昧,灭尽三昧、无间三昧,于一切法,心无分别。”含义如何虽不清楚,从所用“觉心”、“于一切法,心无分别”来看,也许是在禅定中观悟真如实相。《佛祖统纪》卷六记载,慧文是因读《大智度论》和《中论》而得到启悟,创立教法的,

    因阅《大智度论》[7]引《大品》(按:《摩诃般若经》)云:欲以道智具足道种智,当学般若;欲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当学般若。《论》(按:《大智度论》)自问曰: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及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答曰:实一切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复次,虽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后次第。如一心有三相:生因缘住,住因缘灭。又如心、心数(按:即心所)法、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亦如是。[8]

据今《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的有关文字,“道智”当即“道慧”,是整体上对于一切“道”(善恶、世间出世间、各种教法、解脱道路等的类别)的智慧;“道种智”即“道种慧”,是分门别类对各种道的智慧,“……所谓十无学道、十想道、十智道、十一切处道、十不善道、十善道,乃至一百六十二道。如是等无量道门,如是诸道尽知遍知,是为道种智”。[9]“道智”与“道种智”在性质上是属于同类智慧,一般指菩萨通晓用各种教法教化众生的智慧,所谓“道智是诸菩萨事”。那么何谓“一切智”、“一切种智”呢?“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暗;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是说,“一切智”是从整体上了解一切事物,破除对一切事物的无知;“一切种智”是分门别类了解各种事物,破除对各个事物的无知。一般以“一切智”作为小乘人的智慧(“声闻、辟支佛事”),以“一切种智”作为佛的智慧。上面所引《般若经》的一段话是说,如果能学般若(指《般若经》及六度之一的智慧)的话,就可以得到道智、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并可借此断除一切情欲烦恼及一切恶习(习,业因)。《大智度论》自设问答,问:既然一心可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并且断除烦恼,那么为什么还要循序渐进地从获得一种智,再获得另一种智,并渐次地断除烦恼呢?回答首先肯定三智“实一切一时得”,同时指出上述说法是为了劝导众生相信般若学说,依次修持得到智慧。

    据载,慧文从这段文字中的“一心”得三智的说法得到很大启悟。“师依此文以修心观。论中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且果既一心而得,因岂前后而获。故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10]慧文的着眼点在“一心中”同时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此即“顿”得;又得出,既然三智之“果”同时一心而得,那么作为造成三智的三“因”,也应同时在一心之中。

    何为导致获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三智之因呢?这就是通过观想一切事物的空、假、中的三个本质属性(三谛)而得到的。《佛祖统纪》卷六又载:

师又因读《中论》至<四谛品>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恍然大悟,顿了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此因缘,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为中道。[11]

“因”指根本原因、内因;“缘”指扶助原因、条件。“因缘”概指造成事物生灭变化的一切原因。因为在某一场合是因缘的东西,到另一个场合又成为结果,所以“因缘”可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中论》的原意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因此在本质上可说它们是空幻不实的,尽管如此,又不可否认它们是一种假的存在,有假名假象,可以说它们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此即为“中道”。

慧文将“因缘所生法”所具有的“空”、“假”、“中”三个相关联的属性,作为禅定观察的三个对境,认为通过观想空、假、中可以断除对它们的无知,达到三种智慧。由此构成了他的“一心三观”、“一心三智”的禅法。

上述就是佛教史上慧文依《大智度论》“立观”的经过。慧文把这种禅观理论传给慧思,慧思传给智顗,智顗进而建立了天台宗的庞大的止观理论体系。

 

三、慧思及其“心具染净”的心性论

 

(一)慧思的生平

慧思(515-577),俗姓李,武津(今河南上蔡附近)人,十五岁出家,诵《法华经》等佛经30余卷,修行中严守戒律,常修苦行。后听说慧文禅师聚徒数百人,“众法清肃,道俗高尚”,乃前往皈依,“从受正法”。每日从事劳动,以供寺僧生活所需,晚上坐禅,但自认为没有得到证悟。据说,他在某一夏天于坐禅中,“见一生来善恶业相”,更加激励修行的意志,试着修持“四静虑”[12]­­,然而在修行中忽然感到身心不适,

即自观察,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境外,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空。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性清净,所苦消除。(以上皆见《续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13]

这是说,慧思在禅观过程中认识到人的病苦是由自己以往的行为(业)引起的,而行为又是自己的心识决定的,如果认识到这点,就会体悟人生一切是虚幻无实的,由此可以去掉执著烦恼,使“心性清净”,消除痛苦。强调“心”在禅观和达到觉悟过程中的意义,是慧思禅法的重要特色。

此后,慧思又修“空定”(即“四空定”)[14],但没有收获。他曾为此感到惭愧,然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忽然开悟,《续高僧传·慧思传》载:

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十六特胜、背舍、除入,便自通彻,不由他悟。[15]

这里提到了几种禅法。“法华三昧”是依据《法华经》修持的一种禅法。据智《摩诃止观》卷二上,是属于“半行半坐三昧”之一。修此禅定(“三昧”是“定”的音译,亦即禅定)时,应以三七日(21日)为期限,或绕着佛像行走,或停下来坐禅,其间要按规定礼佛

忏悔、诵经等,在禅观中体悟“一切法空”,进而断除对有、无等的一切分别和执著。“十六特胜”即是“数息观”,通过“念息出入”调息静心,进入禅观境界,将此过程按心理感受和达到的意境分可为十六个阶段,称为十六特胜或十六胜行。“背舍”即“八背舍”,也称“八解脱”,通过八种禅定来断除对所谓“色”和“无色”的贪欲。“除入”即“八胜处”,是与“八背舍”相应的禅法,指通过对欲界“色”的观想而断除贪心的八种禅定。[16]这三种禅定都属于小乘禅法。对慧思及智顗开创的天台宗来说,最重要的是“法华三昧”的禅法。此为大乘禅法。据载,慧思将自己领会的禅法向当时的著名禅师鉴、最二人述说时,得到他们的赞赏。慧思由此远近闻名,学徒日增。他便以大小乘禅法(定学)与教说(慧学)教授弟子。

东魏末年慧思曾在兖州(此当为南兖州[17],在今安徽亳县)传教,因为受到其他僧人的排斥,便到信州(今河南淮阳)以及郢州(今河南信阳)一代传教。在此期间,“众杂精粗,是非由起,怨嫉鸩毒,毒所不伤,异道兴谋,谋不为害”(《续高僧传·慧思传》)[18]是说虽多次遭人毒害,但大难不死。北齐天保五、六年(公元554555年),他率徒到达河南光州(治今河南光山县),不久住入大苏山。慧思向僧俗弟子讲授的经典主要是《摩诃般若经》和《法华经》,带领弟子修习法华三昧禅法。慧思在光州和大苏山一带传法近14年,有弟子40多人。智顗就是在这一期间投到他的门下为徒的。

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慧思在光州齐光寺用化缘得来的钱财造金字《摩诃般若经》、《法华经》各一部,供奉在琉璃宝函之中,同时自述《立誓愿文》(现存题为《南岳思大师立誓愿文》)一篇,记述自己的经历并宣说读诵《般若经》的功德,还以相当大的篇幅讲自己誓求佛道,普度众生的心愿。

慧思的《立誓愿文》有以下三个值得注意的思想内容:

第一、根据佛经宣称释迦牟尼佛灭后,“正法”住世500年,“像法”(近似正法)住世1000年,此后进入“末法”(佛法将灭)时代,为10000年。说他发表《立誓愿文》之时已经进入末法的125年,到末法过9800年之后将有月光菩萨到“真丹”(中国)传法,而在月光菩萨入灭后,佛法将逐渐灭亡。他自称决心求得长寿,永远在世,“教化众生”,使佛法不灭,等待弥勒佛出世。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佛教徒的危机感,影响很大。此时距北周武帝禁毁佛教还有16年。

第二、慧思在发的誓愿文中,摹仿《无量寿经》、《阿佛国经》等经的格式和语气,自称愿到弥勒出世时为众生讲金子《般若经》、《法华经》,并将自己与释迦佛并列,说那时大众和“一一世尊”都称念释迦佛和慧思的名字。所发誓愿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皆悉发愿来生我国,一切具足普贤之道,随其本愿,修短自在,色身相好,智慧神道,教化众生,等无差别,饮食衣服,应念化现,不须造作,若不尔者,不取妙觉;[i]

若有众生,在大地狱,闻我名字,即得解脱。¨¨¨

口气不谓不大。中国人也要成佛,也将有自己的佛国净土,反映了到南北朝末年,佛教徒在修行成佛问题上的信心。可以认为,上述佛教徒对佛教前途的危机感和成佛的信心,是促使佛教学派和宗派形成的重要原因。

第三、对中国以道教为代表的长寿方术的信仰。慧思认为佛法末日即将来临,如何使现有的佛法与“未来佛”弥勒出世后佛法连接起来呢?他以为此任舍他莫属。但是,他知道寿命有限,如何才能活到九千多年呢?他相信并求助于道教的长生神丹妙术。誓愿文说:

我今入山修习苦行,忏悔破戒障道重罪。今身及先身是最悉忏悔,为护法故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按:意为不愿死后轮回生到六道中的天界和其他诸道,只愿长寿为人),愿诸贤圣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行修诸禅。愿得深山寂静处,足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

以此求道誓愿力,作长寿仙弥勒。¨¨¨[19]

他是想借助芝草,神丹的奇效,使自己长寿,并得到种种“神通”,能够记诵一切佛经,弘扬佛法,一直活到弥勒佛出世。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佛出世时天下大放光明,将大兴佛法。

光州地处北齐与南朝陈的交界之处,烽火连年,经常处于战乱之中。陈光大二年(568)慧思带领40余僧到了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阳北)。直到陈太建九年(577)六十三岁去世,在此生活传教约10年时间。在这期间他曾应陈宣帝之请到建康传法,当时人认为他有“神异”。慧思在死前劝门人常修“法华、般若念佛三昧、方等忏悔、常坐、苦行。”[20]

(二)慧思的著作和思想

慧思的撰述今存者重要的有:《法华安乐行义》一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随自意三昧》一卷、《大乘止观法门》四卷、此外还有《四十二字门》二卷及《释论玄门》、《次第禅要》、《三智观门》各一卷,但皆已佚失。[21]

1.提倡修持“法华安乐行”

慧思在《法华安乐行义》中提倡诵读《法华经》,说它可以使人“无师自悟,疾成佛道”,劝人修“法华安乐行”。

什么是“法华安乐行”呢?是依照《法华经·安乐行品》内容的修行。“安乐行”是说安心地,不受任何由外因影响地从事“自利利他”的修行,包括四个方面:

第四、“正慧离著”,体悟诸法实相,以正确的智慧断除一切烦恼执著;

第五、“无轻赞毁”,不轻慢别人,不说别人的是非,用大乘佛法教化众生。

第六、“无恼平等”,无恼怒,嫉妒及陷诳之心,平等地向一切人宣传《法华经》

第七、“慈悲接引”,用慈悲之心引导众生受持《法华经》大乘教法。

“安乐行”又分“有相行”和“无相行”。“有相行”是指诵读《法华经》,礼佛,忏悔等修行;“无相行”是指坐禅观想,“心想寂灭,毕竟不生”。全书贯穿着法华信仰和般若性空的思想。

2.重视“观心”禅法

慧思《诸法无诤三味法门》(简称《无诤法门》介绍各种禅法,以一半篇幅讲“四念处”禅。从形式上看虽多是小乘禅法,但观想的内容以大乘佛般若思想为主,宣传世界万有和众生皆虚幻无实。

慧思特别重视坐禅,把坐禅置于大乘“六度”中的持戒‘忍辱’施舍‘精进’般若之上,说一切智慧和佛法功德,“皆从禅生”。认为以一切种智指导禅观,可以同时普见上至佛、菩萨,下至六道的一切众生,“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此为以后智“一念三千”理论直接继承。还说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之本体),即先观作为人生本体的“如来藏”或“自性清净心”。然后再观作为自身肉体的“身身”和作为自身精神的“身心”。认为“身本”是无生灭来去的,而“省省”与“身心”则是“从妄身生,随业受报”。

《随自意三昧》是教导修持大乘菩萨道者首先应当学习“随自意三昧”,做到以慈悲之心看待众生,并以般若空观、中道不二的思想来观察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和人的身心问题,认为做到这点便可在行、住(立)、坐(侧重坐禅)、眠、食、语的“六威仪”当中具足六波罗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第一<行威仪品>说,菩萨在行动时,在将要举足之时,在将要生起念头时,应当“先观未念欲念,心未起念时,无有心想,亦无心、心数(按:心所)法,是名心性。是心性,无有生灭,无明无暗,无空无假(按:假有、现象),不断不常,无相貌,无所得故,是名心性,亦名自性清净心。是自性清净心者是涅槃,不能觉了者即是生死。”这是教导修行者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应当观察体认自己本具的清净无染、无生无灭、空寂无相的“心性”或“自性清净心”,说体悟此心者即达到涅槃解脱,否则仍为没有摆脱生死的众生。这与《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中所讲述的观心思想是一致的。

应当指出,慧思提倡的观心,是要求先观“身本”,即观“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所谓“真心”),然后再观自己的“身心”或无明烦恼之心(所谓“妄心”),两者还是分开的;而到智凯提倡的观心则强调直接观六识中的“意识”,即作为“惑本”之心、当下无明烦恼之心[25]。从佛教心性论和修行论的发展史来看,智凯的观心论更具有容易被人接受的现实主义的特性。

 

   3.《大乘止观法门》和“性具染净”的心性论

《大乘止观法门》在唐末已佚,宋咸平六年(1003)日本天台宗僧寂照从日本带来赠给在四明(今浙江宁波)在遵式(964-1032),国内才又有此书。[26]长期以来,学术界多疑此为伪书,认为书中引《大乘起信论》之处很多,而《大乘起信论》出世约在慧思的晚年。[27]也有的甚至认为书中内容受唯识宗和华严宗思想的影响,当在唯识宗、华严宗兴盛时由天台宗人所作。[28]1971年圣严《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对此书的作者和思想作了深入考察和研究,认为此书虽不是慧思亲撰,但“由其口述口传,到他的弟子,甚或是再传弟子之时,始被写成”,与《续高僧传》本传所说的“凡所著作,口授成章,无所删改”是一致的。[29]笔者基本同意此说。这里简单谈两个问题:

 

(1)关于《大乘起信论》和《大乘止观法门》的成书问题

 《大乘起信论》真伪虽是学术界曾经热烈争论的问题,然而对于它出现于南北朝后期是没有怀疑的。关于其出世年代有三种说法:《历代三宝纪》卷十一载为梁太清四年[30](550)、《开元释教录》卷六载为梁承圣二年(553)、《大乘起信论》智恺(或作“慧恺”)的序作梁承至三年(554),前后相差5年。据《续高僧传》卷十八<昙迁传>记载,他在北周灭齐(557)之前已经精研《华严经》、《起信论》等。慧思在北齐天保五年(554)到达光州,次年入大苏山,在此传法约14年。从时间上看,慧思在这里读到《大乘起信论》是可能的。因为弟子智凯的著作中没有提到《大乘止观法门》,更有可能是慧思在陈光大二年(568)与智凯分手到南岳以后读到《起信论》撰写此书的。慧思在南岳修行与传法10年。南岳相距传为《大乘起信论》译出的场所衡州始兴郡(今广东省韶关)不是很远,他在此地读到《大乘起信论》和进行研究著述,并非不可思议。从内容看,此书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基础,与慧思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中强调坐禅时应先观“身本”—“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是一致的。

(2)“性具染净”的心性论

   本书的内容是论述修习大乘止观的理论与方法。“止”就是“定”、“禅定”;“观”也称为“慧”,实际是观想,指在禅定中观悟佛教义理。然而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见解。

   慧思提出,修习大乘止观应“依止心”。“依止”意为依据,这里所指是观想的中心内容。此书卷称:

 

        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31]

 

此一心既是世界万有的本体,也是众生觉悟解脱的内在依据。慧思在对心性的论证中受《大乘起信论》思想的影响最大,也多次引用,但也有新的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他提出的心具染、净二性的论述中。

     为什么“心性是一”,而“能生种种果报”?慧思的解释是:心体“并具染净二性”。《大乘止观法门》说:

 

        心体若唯具染性者,不可得转凡成圣,既并具染净二性,何为不得转凡成圣耶!……一一众生心体,一一诸佛心体,本具二性而无差别之相,一味平等,古今不坏,但以染业熏染性故,即生死之相显矣。净业熏净性故,即涅槃之用现矣。然此一一众生心体依熏作生死时,而不妨体有净性之能;一一诸佛心体依熏作涅槃时,而不妨体有染性之用。以是义故,一一众生,一一诸佛,悉具染净二性。

(卷一)

 

        如来之藏,从本以来俱时具有染净二性。以具染性故,能现一切众生等染事,故以此藏为在障本性法身,亦名佛性。复具净性故,能现一切诸佛等净德,故以此藏为出障法身,亦名性净法身,亦名性净涅槃也。(卷二)[32]

 

书中类似论述还有一些。

按照《胜鬘经》和《大涅槃经》等大乘经典,“如来藏”是在烦恼隐覆中的法身、佛性。慧思将它作为众生的心性,即先天内在所具有的本性。慧思的话不外是说,众生之所以或轮回生死,或觉悟成佛,是在不同条件下由自心所具有的染()、“净”()两种不同的本性显现的结果。从事读经、坐禅修行等净善之业,可促使心体具有的净善之性显现,即可转凡成佛;如果从事违背佛教的一切染恶之业,就会促使心体本有的染恶之性显现,那就要轮回生死,不得超脱。然而在任何场合,无论是众生还是佛,所具有的染净二性是不可改变的。

慧思受《大乘起信论》中的“一心二门”思想的影响,称“真如平等心”为“体”(《起信论》的“心真如门”),称“阿梨耶识”(“心生灭门”)为“相”,但又用唯识学说的“三性”(分别性、依他性、真实性)的说法,对所谓第八识的阿梨耶识(心的另一种说法)所具有的染净二性进行独特的分析,说阿梨耶识中有“清净分依他性”(相当于“清净种子”),此为“圣人体”,还有“染浊分依他性”(“染污种子”),此为“众生体”。(卷二)在论述中运用的唯识种子说和“三性”、“三无性”(无相性、无生性、无性性)的理论,显然是受《摄大乘论》等经典的影响。

慧思论述心性染净的目的,是教人用这种观点指导坐禅,在禅观过程中净化心体,做到去染显净,达到觉悟。此书还用很大篇幅对止观境界、止观程序、止观效果和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慧思的性具染净的心性理论,无论是在中国佛教史上还是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重大意义。智凯后来提出的“性具善恶”的心性论,应当说是在继承慧思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智凯接受这种观点未必是在看到《大乘止观法门》之后,当是他在正式成书之前直接听慧思讲授的。

(3)“定慧双开”

从慧思的著作来看,他是以注重禅法著称的。他在继承汉译佛经所介绍的大小乘禅法的基础上,特别依据大乘经典《般若经》、《法华经》及宣传如来藏、佛性理论的《胜鬘经》、《楞伽经》、《大涅槃经》和《大乘起信论》等,提出了自己的禅法理论。

慧思的禅法理论对天台宗正式创立者智凯有直接的影响,如《摩诃止观》卷一所说:

    天台(按:智凯)传南岳 (按:慧思)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皆是大乘。[33]

所说三种禅法是:渐次止观是按照前后次第,从浅入深,从易到难,然后观想中道实相,不定止观是前后次第不定,浅深、难易、顿渐互相交错;圆顿止观是依据不二法门直接观悟中道实相,所观一切无非实相,“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当然,智凯对于三种止观的理论有很大发展。

慧思提倡坐禅观想,继承自东晋以来北方重视宗教修习实践的做法。他到南方以后,对长期以来特别注重理论,比较轻视坐禅修行的南朝佛教界有很大影响。唐朝道宣曾评论说:

    自江东佛法弘重义门,至于禅法,盖蔑如也。而思慨斯南服,定慧双开,尽谈理义,夜则思择(按:坐禅)。故所发言,无非致远,便验因定发慧,此旨不虚。

其中的“定慧双开”,即传法既重禅定,又重所观之智慧(实指佛教义理,是观想的内容)。是说慧思到达南方之后,有慨于南方重义理,轻坐禅的风气,有意提倡定慧双修,白天向弟子讲说佛法理论,夜晚引导底子一起坐禅观想,因而说法含义深远,证明“因定发慧”的道理是正确的。道宣生活在唐初,认为直到唐初南北很多修习禅法者都受到慧思的影响。从时代来看,所谓“南北禅宗”不是弘忍,(602-675)死后的禅宗南北宗,而是南北方禅法宗旨的意思。

综上所述,慧文、慧思作为天台宗的史前期的代表人物对后来智顗正式成立天台宗是有直接影响的,慧文的空、假、中三谛和“一心三智”思想,慧思提倡的关心、法华安乐行和“性具善恶”的心性论,都为智顗直接继承,经过他的发展成为天台宗庞大教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慧文和慧思被天台宗尊为教祖是有道理的。

                            杨曾文

2000109于北京南方庄公寓最后修订

 

 

 

[1]《大正藏》卷461页上中。

[2]《佛祖统纪》卷一目录小注,《大正藏》卷49132页下。

[3] 《大正藏》卷46149页下。

[4] 《大正藏》卷46149页上中。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六所载之文稍略。

[5] 五停心观,即五门禅,包括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分别对治散乱之心、贪欲、嗔恚、愚痴、我见。别相念处和总相念处是修四念住,是分别从身、受、心、法四方面和总体上观想自己身心不净、苦、无常、无我的道理。此为小乘修行的初级阶位,称之为三贤位。此后进入四善根位,即以观想四谛十六行相的初级禅法,得到四个层次的阶位是暖、顶、忍、世第一法。

[6] 宋朝士衡《天台九祖传.慧文传》:“独步河淮,法门非世所知。”载《大正藏》卷5198页中。

[7] 以下原有小注:“第三十卷。”查今存《大智度论》,以下所引在卷二十七,文字也有不同之处。

[8]《大正藏》卷49178页中下。

[9] 所引《大智度论》是在27卷,见《大正藏》卷25257页下至260页中。

[10] 《佛祖统纪》卷六,《大正藏》卷49178页下。

[11] 《大正藏》卷49178页下。

[12]即“四禅”,或称“四有色定”,指以超脱“欲界”情欲烦恼为目的的禅定,分从低到高四个层次,在每个层次有不同的感觉和心理状态,术语很多,此不详述。

[13]《大正藏》卷50562页下-563页上。

[14]即“四五色定”,佛教的以超越“色界”局限性而修持的禅定,有四个层次,最高境界是达到“非想非非想处”。

 [15]《大正藏》卷50563页上。



[16]有关“十六特胜”、“八背舍”、“八胜处”的规定,十分烦杂,这里不作解释。

[17]《南岳思大师立誓愿文》谓:“在河南兖州界论义”,此地距许昌、信州不远,应为北齐的南兖州。

[18]《大正藏》卷50563页上。

[19]《大正藏》卷46791页下。

[20]关于慧思的传记,除《续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之外,还见唐惠祥《弘赞法华传》、宋志衡《天台九祖传》、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六。

[21]续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唐道宜《大唐内典录》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五。

[25]《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卷4652页上。

[26]《佛祖统纪》卷二十五<山家教典志>。原书作咸平三年,但卷四十四载:咸平六年“日本国沙门寂照来”,与日本史书所记长保五年(1003)一致。

[27]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128页,中华书局,1982

[28]冯芝生:《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载《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29]圣严:《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载《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此论文已经作为专著由台湾东初出版社1993年出版,请见其第二章。

[30]梁无太清四年,此应为梁大宝元年。

[31]《大正藏》卷46642页上。

[32]分别见《大正藏》卷46646页下、647页下。

[33]《大正藏》卷461页下。

[16]有关“十六特胜”、“八背舍”、“八胜处”的规定,十分烦杂,这里不作解释。

[17]《南岳思大师立誓愿文》谓:“在河南兖州界论义”,此地距许昌、信州不远,应为北齐的南兖州。

[18]《大正藏》卷50563页上。

[19]《大正藏》卷46791页下。

[20]关于慧思的传记,除《续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之外,还见唐惠祥《弘赞法华传》、宋志衡《天台九祖传》、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六。

[21]续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唐道宜《大唐内典录》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五。

[25]《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卷4652页上。

[26]《佛祖统纪》卷二十五<山家教典志>。原书作咸平三年,但卷四十四载:咸平六年“日本国沙门寂照来”,与日本史书所记长保五年(1003)一致。

[27]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128页,中华书局,1982

[28]冯芝生:《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载《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29]圣严:《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载《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此论文已经作为专著由台湾东初出版社1993年出版,请见其第二章。

[30]梁无太清四年,此应为梁大宝元年。

[31]《大正藏》卷46642页上。

[32]分别见《大正藏》卷46646页下、647页下。

[33]《大正藏》卷461页下。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