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中国佛学 > 法源 > 40周年校庆纪念册

肇论思想探析

作者:身振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6日

 

 

  佛法于东汉时流人中土,至魏晋之世而大盛。此时的大乘空宗思想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时期。由最初译出的般若经,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当时玄学比较盛行,而般若学说与道家学说有类似之处,也更推动了般若学的发展。著名佛学高僧僧肇法师,以其聪慧睿智宏扬中观哲学,阐发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思想,并可谓我国三论学鼻祖,也不为过。上承魏晋般若性空之学,下开隋唐时期吉藏之三论学说,且对华严与禅宗之思想影响甚巨,其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史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僧肇法师以擅长般若学著称,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当推《肇论》,其次还有《维摩诘经注》及诸经论序。《肇论》的文句优美,用辞险峻,但用辞虽险,却极能恰到好处。

  谈到僧肇法师,当得讲讲关键人物罗什大师。其实,僧肇之思想无非般若实相的道理。而且僧肇对于罗什大师的思想理解得非常深刻,并能从更深的认识角度去阐释般若的“空”义。如论中“宗本义”有:“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其思想得到罗什大师所传龙树学的精髓。在《名僧传》中说,罗什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而以后世讲到的关河传承,都是什、肇并称。吉藏大师著的《大乘玄论》说:“若肇公名肇,可渭玄宗之始。”也可说他为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但他的这些成就,并非凭空而来。据释慧皎高僧传载曰:“释僧肇,京兆人,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尝读老子道德经,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见维摩经,叹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可以说僧肇法师少年即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善于辨论。后随罗什学法并参加译经。罗什的著名十大弟子中,僧肇是最年轻的,在罗什门下时间也长,对罗什之学更有心得。

  《肇论》就是在随罗什译经的过程中写成的。僧肇把写成的《般若无知论》与罗什看,罗什十分称赞他说:“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认为他对般若的理解是正确的。

  现在分别对《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盘无名论》的体会如下:

  首先一章是《物不迁论》,顾名思义,迁就是变化、无常,所谓物不迁即物无变,物无无常。佛教里面有三法印之说,其中即是诸行无常,佛法经常讲无常。也应该说迁,但现在却反讲不迁,其实是针对声闻缘觉执著无常不懂得真正的意义者而言。在龙树菩萨的八不中道说不生不灭,都是为了对治大、小、内、外的偏执,舍去偏执而人中道实相。在其所注《维摩诘经注》有:“夫去来相见,皆因缘假称耳。未来亦非来、来已不更来,舍来已不来,复于何有来去,见亦然耳。其中曲辩,当求之诸论也。”说去说来,郡无有实。肇论中引疑难者说:“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如川流,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论中又答道:“复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住耳。”是为防止众生执著“常”所以说“去”;又为众生执著“无常”所以说“住”。因此,说去不必就是去,称住不必就是住。我觉得,僧肇的所谓不迁,并不是以主张常(不变)来反对无常(),而是“动静未尝异”的意思,是不能片面的理解。特别是小乘有部说法体恒有,三世恒有。认为“未来来现在,现在流过去”,的有关键是在“现在”。“未来”法之有,是因为现在法由未来而来;“过去”法之有,是因为现在法流过去。诸法有三世的差别,并不是其体有异,而仅是相用不同。通俗点说,就是现象有变,法体却不变。实质上,此物不迁论就是根据龙树学“不来亦不去”的理论,反对这种三世有的主张。(这些观点,在中论里面更多涉及)

  《不真空论》,“不真”就是“不真实”,是“假名”。僧肇用这样一个题目来讲般若空义,是针对以前各家(女口六家七宗)对性空的种种误解。论中讲:“诸法假名不真”,“故知万物非真,假名久矣”。所谓空指万物从假名的角度来看是不真,如果我们凡夫众生执著由假名构画出来的诸法自性,那么这种自性是不实在的,假名而说有的,当然也就是空。所谓“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

  僧肇在《维摩诘经注》佛国晶中说:“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无,缘会即形。会形非谓无,非无非谓有。且有有故有无,无有何所无,有无故有有,无无何所有,然则自有则不有、自无则不无,此法王之正说也”。《不真空论》讲般若是把有无两个方面统一起来讲的。所谓的有是因缘会合而有的。虽说有而没有实在的自性,如果说无,又有因缘现有的各种事相,因此,虽说无而是非无。应该说,有是有其事象,无是无其自性。而自性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从假名得来的。因此说,假象之象非无,但所执取的自性是空,这即是不真空。有无乃是同一体的两个不同方面。

  般若的精神就是毕竟空,一切事象,本来是空,并非人们主观上给予的。在小乘法理解,是从分析的角度,认为分析到极细的极微色,分得不能再分,才能见到空。而不真空乃讲不真即空。就是说万物原本是空,不待分析。所以肇论说:“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又说:“故经云: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立处即真也。”不需要变动实际,即诸法之建立处为真,这就是法性空。因此颂本上赞颂观音菩萨说:“普陀落伽常人定,随缘赴感靡不周”,这即是立处即真而又随缘示现。

  《般若无知论》是僧肇体现自己对般若思想理解如何的论述。论文阐释了般若作为无相与其无知的意义。论文引经说:“《放光》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道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我想此论就是讲般若是怎样的无知,无相的。

  凡夫众生心有取著,有所取著就有不全之处,若无所取著所成的知就是“无知”、“虚”。一切诸法看起来有万差千别的形象,但都是建立在缘起自性空上的。所以究竟说来还是“无相”能够照到“无相”,就与诸法实际吻合而成为“无知”。不知我的这些理解是否正确。

  《涅盘无名论》是当时僧肇根据国主姚兴和姚嵩问答涅盘而写成的。姚兴等人认为证得涅盘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断感,要逐渐的断,一点一点的断,最后将习气除尽。其实这与禅宗常说的渐悟很相似。那么,逐渐断尽烦恼是渐,一下子断尽烦恼是顿,僧肇法师认为涅盘的顿渐是有层次的。在八地以前是有阶次的,即在八地以前逐渐地断除烦恼,到了八地以上就可得无生法忍而任运自在。因此,要证得涅盘,是有层次区别的。

  学了肇论,前面的说法都是一些浅显的心得。我觉得,僧肇法师认为,理解般若应该有辩证的思维,对经论的名相,说法都不能片面的看待。经说:“诸法无定相”,从语言文字概念上所表示的法相,只能是片面的,是不能偏执它而看作决定相。语言文字等有它的局限性,如说雪是白色的,而实际上这本身有毛病,白色是由青黄红橙绿等颜色合成的,其实要显出雪的白色,还有相反的黑色来衬托,否则无法显出雪是白的。佛学无处不充满辩证的意味,因此我们理解经论也应具有辩证的思维来理解,不可偏执。肇论是一部非常好的论著,文句优美且理又玄妙。因此僧肇思想的影响是很巨大的。在吉藏大师的许多著作里或隐或显均援引肇论的观点解释维摩诘经,故知僧肇法师为开吉藏思想之先河。华严宗澄观以多承袭僧肇的论点,因此可以说肇论思想开启了的华严思想的理路,而禅宗也受他的巨大影响,禅宗以“不立文字,当下即是”的精神开宗,无际禅师语录有:“随分读文字。肇有四不迁否?云是。”因此说僧肇思想为显禅宗思想之精神。

  总之,僧肇极力宏扬中观哲学、藉其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思辩方法,阐释般若性空思想,对魏晋以来的般若思想之流环,加以系统化的批判,建立了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体系。明末藕益智旭谓:“此土著作,唯肇公及南岳(慧思)、天台(智者)二师醇乎其醇、其不愧马鸣,龙树,无著,天亲”此则奉僧肇的思想为纯正,贡献最巨大之一代宗师,可见对于僧肇之推崇,历代不衰,故僧肇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实具承先启后之地位。

  (三论宗研究生)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