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论宗诸法实相的体会
作者:静波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6日
(2)从第一义谛理解“八不”所显的中道实相:第一义谛是诸法实相。所以是本来如此的,永远都是那样的,故是性相常住,故是不生起也不显现,所以说是“不生”。第一义谛也是不能毁灭的,所以是“不灭”。第一义谛的理不是定有。因无形无相,也就是说,谁也看不见摸不着诸法实相,所以是“不常”。第一义谛的理也不是决定没有,诸法实相既不能说它没有,那么,也不能说它定无。所以说是“不断”。第一义谛理对差别万相说空相,空相是无相。所以是“不一”,第一义谛理看不到摸不到,是无相,不象茶壶茶碗有个相存在,所以又是没有差别相,故是“不异。”第一义谛理从无始以来就有,而始也是空的。《大智度论》讲十八空,其中就有个无始空,所以说是“不来”。第一义谛理无始是空,而后际也是空,所以说是“不去”。因为以上的意义,所以,第一义谛即是“八不”中道实相。
(3)从“四无生”的角度理解中道实相:事实上,“八不”中,只要理解了“不生”,那么,也就了达了“八不”所显的中道实相。而“不生”又不出“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四种。所谓“自生”:万物从众缘生,所以无有自性,如果有自性,就不应从众缘所生。所以,万物没有自性,自然也就不能从自性生。如绿豆芽,不是绿豆芽生绿豆芽,而是由绿豆、水、人工等众缘和合生成。又如,众生的身体是由五阴而生。而五阴之内没有众生自体。所以,众生不能从众生自体而生。况且,众生自体生众生,也就无需因五阴而有众生。可见,万物不能是自生。所谓“他生”:万物既不是从自生,应该说是从他生。就此分析看来: 自他本是相待而成立。如:水、土、人工等缘对绿豆芽人工等又怎能生出绿豆芽来呢?又如,对五阴内的众生自体,可以说五阴是他。如果没有一个众生自体,五阴又怎么能称为他呢?所以说,从他生万物不能成立。进一步讲,五阴内无人可以生人,那么,五阴内无多我,也应当生多我。所谓“共生”:前面已经讲了,自生、他生,都不能生万物,那么,自他和合应该生万物。如果和合生万物,则有自生、他生两种过失。所以“共生”也不能成立。所谓“无因生”:自生、他生、共生,都不能生,应该说是“无因”而生。而“无因”生万物,同样也不能成立。因为,万物无因而生,也就无需众缘和合而生、众缘和合而灭。况且,有因尚且不能生,何况无因生,若无因能生者,那么,松树能结出苹果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说不能“无因”而生。
以上说“四无生”, 因为“不生”,所以也就“不灭”。也可以说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而所显现的无不是中道实相,即诸法实相。
(4)从“八不”即“二谛”理解中道实相:《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可见,“八不”就是二谛。从世俗谛上说:世谛的生灭,不是实在的生灭,只是由于因缘的聚散而假名生灭。所以说,生灭宛然而不生灭。正如《涅槃经》所说:“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常是第一义谛。”所以说,世谛即是诸法实相。从真谛上说:第一义谛本身即是诸法实相。自然是不生不灭等“八不”,因为对世谛的生灭,说第一义谛的不生灭。所以说,真谛即是诸法实相。
又进一步说:“八不”所显的中道是诸法实相:㈠、随其名释有二。一、中以实为义即不虚妄。如《涅槃经》卷十五说:“我本无中道实故,以无中道故,于一切法则有著心。”二、中以正为义即不偏。僧睿的《中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此“实”与“中”二义都为显诸法实相。
3、从业果的安立理解诸法实相
众生轮转与解脱的根源是染污与清净的业果。所以,每个人都要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三论宗也自不例外地承认:“业果不昧,如影随形”。尤其承认佛经上所说的:“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的道理。那么,三论宗的业果是怎样保存的呢?它又是怎样和后面的果报相联系呢?
唯识宗的业果流转,是建立在第八阿赖耶识的基础上的。因为,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本。阿赖耶译为“藏”。此“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将第六识思维了别中的宇宙万有,以及精神认识概念保持下来而不坏。所以名“藏识”。它有含藏诸法种子的功能。如仓库一样把善、恶、无记三种种子含藏于阿赖耶识中, 以此做为新生命的依据。由此可见,阿赖耶识是有情生命的果报体,是一期生命结束转化为另一期生命开始的根本依存。如《八识规矩颂》云:“去后来先做主公。”
三论宗的业果安立,是建立在世俗谛的缘起法上的。《中观论·观业品》说:“诸业本不生,以无自性故;诸业亦不失,以其不失故。”这即是诸业因缘生,无有自性,既是无自性,所以不是实生,所以说:“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而业相缘生幻有,幻有非实,本无有生,幻现而有,所以是不灭。所以说:“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这说明,业是缘起法。如果不是缘起法,则变成宿命论,再也不能改变。因为是缘起法,无有自性。所以业可以改变,而所造的业又不失坏。在三论宗的教理中,是不允许有“得”、“不坏法”、“实有种子”、“阿赖耶识”等保持业种子的。尽管没有如阿赖耶识等受熏持种,但已做之业也不会失坏。因为它可以使业灭能感果的缘故。这好象同小乘说一切有部的“三世实有”的意义。但三论宗却丝毫不允许任何法为实有。更何况三世中,过去已去,未来未生,当下不住的法,哪里会允许它为实有而与有部相同呢?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说明:业生灭是不是缘起法?即世俗谛。如果允许业的生灭是缘起法了,缘起法就无有自性,那么,就可以按着缘起法的因果道理去理解它。在三论宗看来,业果本身就是一种缘起法,就是业的相续,当然是假名相续。既然允许业生灭是缘起法,众生的五阴身也是生灭相续的,今生的五阴是前世五阴的相续,来生的五阴又续今生的五阴,善恶·业也随着五阴的相续而相续。它也就能够继续感果而延续不断。如《中观论·观邪见品》说“从五阴复生五阴,是五阴次第相续,如众缘和合有灯焰。若众缘不尽,灯则不灭。”所以说,因果报应都是缘起的假法,在世俗谛中说有因果报应。其本质都是无有真实自性,即是空,那是实相。但这个空却不碍缘起。正如《维摩经》所说:“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无我无造无受者”,是性空,即第一义谛,即诸法实相。“善恶之业亦不亡”,是缘起即世俗谛。而俗又是统一的。即诸法实相,就是中道法门。不可偏执缘起,也不可但执性空。因为,性空不碍缘起,缘起不碍性空。缘起即是性空,即诸法实相。
三论宗对于安立业果的问题,是说业本身没有自性。所以,业之生起也无自性,业之谢灭也无自性。这样,没有自性的业,只是从世俗谛说有业果。从造作之后到未感果之前,不必用阿赖耶识为所依止。而阿赖耶识本身也是无自性的。所以,阿赖耶识和五阴身都是念念生灭相续的。若阿赖耶识有持种的功能,那么,五阴也应当能持种,因五阴有识故。所以,它也照样可以自类相续而不断。这既不犯常过,也不犯断灭的过失。这就是三论宗安立业果的道理。既然业是无自性,无自性应是空,无异是不可得。此即是诸法实相。也正因为诸法实相的性空,才会有缘起法的显现。若法性不空,则一切都有定性,那么,也就不可能有世谛的缘起。如一张洁白的纸上面,可以画最好的画和写最好的字。这也正如《中观论》所说的“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不成。”因果报应虽无自性,然在世俗谛中,因果报应还是不差的,因为二谛都是佛的正教,不能偏向于一面。
凡夫众生,由于不知道诸法实相的这个空,把如幻如化没有自性的事物以实相待,执取不放。于是,在六道之中轮转不已。而一般来说,凡夫众生的所做所为染多而净少,或者是无记。既使是净也是人天有漏的福报。而人天的福报又“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于是,业果的感招自然是六道内的轮转,而感果的众生的感觉,除了陶醉或伤感自己的命运之外,不可能从根本上认识无所得的诸法实相。所以,难以挣脱出六道的束缚。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可见,既使是证得极果的佛陀,也是悟得缘起法上的诸法实相,才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更何况是一般的众生!了达世谛因果和诸法实相之后,所行的应是净缘起。这种净缘起,依《百论·舍罪福品》,则世俗谛上依福舍罪,第一义谛上依空舍福。其实,圣者一但悟入了第一义谛的诸法实相,会豁然感到:“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干”。这样,解脱诸缚,纵横自在,寂然常乐。
4、从“不二法门”理解诸法实相
宇宙万有的存在,莫不是以对立着的矛盾的形式存在着。女口美、丑、前、后、冷、热等等。从表面上看,事物也确实摆脱不了矛盾。也正是因为这种表面的现象,所以,人类在追求的过程中容易极端而不能理智。事实上,我们会发现:我们错了!三论宗所说的“不二法门”,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大般若经》说:“若能了知诸法无二,即能了知一切佛法。”《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果说事物有差别相的“二”,则应当各有自体。如:好脱离坏可以存在,涅盘脱离烦恼可以独生。事实却是不成立的。所以说,事物差别的二相,仅仅是相待而依存的假相。既如此,则不固定,彼此都无有自性。而无自性是空。那么,空无异就是诸法实相。所以,表面纷纭复杂的差别现象界,都是不实在如幻的缘起假相,实质上都是性空。那么,这无异都是平等。三论宗就是要从这表面看来是矛盾的事物上,发现它的不可得,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谈论品中说:“如来性无二故,虽有所说而无二也。”又如《十住毗婆沙论》说:“法、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即是诸法实相的境界。“二”的目的,在三论宗看来,是在它的上面发现或显现“不二”的诸法实相。此时,我们千万不要再执著个“不二”。因为,若执著个“不二”,仍然是有所得,也就不是诸法实相。如《涅盘经》云:“有所得者,是魔眷属,非佛弟子。”所以,我们必须明白,“不二”是对治“二”的,而不是有一个实在的“不二”(,其最终应是无所得。实际上,连无所得也要无所得。正如维摩居士的沉默。因为有了“不二”,所以,为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下面仅就几个方面探讨“不二”的诸法实相:
(1)、有情无情不二:一般来讲:“有情”,指有生命的有情类而言的;“无情”,指无生命的无情类而说的。《大品般若》说:“法性外无法”。此法性即是诸法实相。既然一切法都在诸法实相内,则都是诸法实相的用而已。那么,无情与有情是不二的。所以说:关于“不二”,重要的是承认不承认诸法实相之理。吉藏大师在《大乘玄论》中说:“或可理内有佛性,理外无佛性。”理即诸法实相。此理即如《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有此四相即是没有见到诸法实相,自然也就不是菩萨。那么,我与众生又怎么能有佛性呢?这样,不但凡夫无佛性,阿罗汉也无佛性。究其根本,就是不知诸法实相之理。而阿罗汉所证的空也是偏空涅系。所以说,阿罗汉不能成佛。所以,从诸法实相的理外看,不但草木没有佛性,众生也没有佛性。假如悟到了诸法实相之理,自然也就有了佛性。这样,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也有佛性。所以,有情无情不二。这是从悟的角度讲。而迷时则是二。因为是分别心所致。所以草木成佛属戏论,自然谈不上“不二”。
关于“不二”的“无情有佛性”,吉藏大师举契经加以证明:“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见弥勒楼观,即得无量法门。既得无量法门,岂不是观物见性,即得无量三昧”。见性即是见诸法实相。又如《大集经》说:“诸佛菩萨观一切诸法,无不是菩提”。由此推之,也可以说,观一切法又无不是佛性。又如《涅盘经》说:“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维摩经》说:“一切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佛性”、“安乐性”、“如”,都是诸法实相之异名,所以,有情无情不二平等,即是诸法实相。
(2)、生死涅盘不二:一般人看来,世间一切法有生有灭。所以,针对人生有痛苦有烦恼,而不得解脱,于是,要断除世间烦恼的生死苦,证入出世间常、乐、我、净的涅盘果。而事实上,一切法空不可得。如《思益梵天所问经·分别品》中说:“佛不令众生出生死至涅盘,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系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系者,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盘。”从此可见,应是没有烦恼与生死痛苦。那么,断与证也将不复存在。所以,生死与涅系都是空,都不可得。涅槃即诸法实相,随缘而现生死,生死无自性名涅盘。如果说,诸法不空,诸法则当有定性而不可以改变。如果一切不可以改变,那么,一切应是定性,则无生无灭。即无烦恼可断,也无涅系可证。那么,什么样的法可以称为涅盘呢?
《中观论·观涅槃品》说:“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系。”可见,中道无所得的诸法实相是涅盘。又如《诸法无行经》中说:“凡夫所行贪欲,嗔恚、愚痴,行者见是法空无生,无所有,不可分别,但积集虚妄,尔时于法无所取无所舍,于三界中无所碍,见一切三界毕竟不生,见一切善不善法虚诳不实,女口幻、女口梦、女口影、女口响、女口焰。行者见贪欲性即是涅盘性。”此中,“三界”、“贪欲”、“善不善”都是生灭法。其自性是空,即实相,也即涅盘性。既如此,则涅槃离四句,绝百非,同世间一切法空无自性,无有差别,生死无有实际了不可得。那么,生死与涅盘不二。正如《中观论》所说的:“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盘,也无有少分别。”不离开这个世界,当下就是涅系,二者平等,即是诸法实相。
(3)、烦恼与菩提不二:常常听到学佛的人讲:“烦恼即菩提”,却大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否则,人云亦云,不但自误,而且误人。
《文殊菩萨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中说:“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言:童子,诸佛境界,当于何求?文殊师利菩萨言:当于一切烦恼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故,此正了知众生烦恼是佛境界,非是一切声闻辟支佛所行之处。”《诸法无行经》中也说:“勿分别贪欲,贪欲性是道,烦恼先自无,未来也无有,能知是信解,便得无生忍,观好恶音声,知非音声性,当入无文字,实相之法门。” 诸佛境界是什么呢?就是空、无相、无愿、无作的境界。也就是诸法实相。因为众生的烦恼,或贪欲,都是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所以,当体即是空、无相、无作。所以,若正了知一切众生烦恼无自性,无分别,无所有,就是诸法实相。这也就是诸佛所圆满的境界。所谓烦恼无性即菩提,即烦恼与菩提不一。
《维摩经》中:“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淫、怒、痴性是什么?是空,是无所得,是诸法实相。所以,才能是解脱。而不是“淫、怒、痴”表面的现象,所以有下面的“火中生莲花,是可谓稀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如是,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是一种悟证到诸法实相的大菩萨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所以,可因之而启悟,不可借口而盲目效法。所以,“烦恼即菩提”,不是一件容易理解的事。如《思益梵天所问经》中说:“比如水中出火,火中出水,难可得信,如是烦恼中有菩提,菩提中有烦恼,是亦难信。所.以者何?如来得是虚妄烦恼之性,而无法可得,有所说法亦无有形,虽有所知亦无分别……”这里面同样可以感受到,烦恼即是菩提的不二,也即是诸法实相。
通过以上对“不二法门”的探讨,我们已略知“不二法门”之理的诸法实相。但,为了使我们更能圆满地了悟,我们还是把《维摩经》中“不二法门”的三阶次拿来做一番净鉴。
在《维摩经》所阐述的“不二法门”中,当德顶等诸菩萨各说不二法门之后,又问文殊菩萨,“何等是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就宣示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这显然比众菩萨的境界高了一个层次。“不二法门”本不可说,说者即差,如众菩萨。但欲以言遣言,烘云托月,所以,勉强说之也是应该的。接下来,当文殊菩萨对维摩居士说:“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于是,文殊师利叹日:“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不二法门!”这种境界,显然又比文殊菩萨高了一个层次。此时此境,已是萧然无寄,“不二法门”的底蕴——诸法实相显露无遗。在这个探讨“不二”的过程中,众人不知“不二”说“不二”,文殊菩萨知“不二”,但为使众生了达“不二”,故不得不说。至于维摩居士,则深得个中三昧,所以,默然无言,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探讨了许久的“不二法门”,若然执个“不二”,也不是“不二”。即无所得也无所得,才是诸法实相的“不二”。
四、诸法实相观
1、观行
前面的文字,使我们在教理上理解了诸法实相,即文字般若,接下去的,应是依教奉行的实践,即观照般若,其实,诸法实相本身就是观法。如吉藏大师所说的“如说而行,行则行我所说;如行而说,说则说我所行。故所行如所说,所说如所行,故说行不二,谛智平等。”如果只说不行,那么,我们所理解的诸法实相,就永远不可能成为般若波罗蜜。既使是,也只能成为“相似波罗蜜”。所以说,一定要说行不二,一定要统一与协调。那么,诸法实相是所观之境,般若是实相境所发之智。所以有:“智不孤起,必由境发”。《大乘玄论·卷二》说:“非境无以发智,非智无以照境,故智为能照,境为所照。”智托境而发。诸法实相的境是能够发生般若智的。而在这个依境发智的过程中,实相无所得,般若也无所依。所以,诸法实相观,未成就名“观行”,已成就名“般若”。
因为,诸法实相,只有亲证方知,只有般若才能亲证实相。般若证实相时,无能无所,无知无照。如《三论玄义》说:“体绝百非,理超四句,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体。故七辩缀音,五眼冥照”。若能如此,即是修实相观。若修诸法实相观,应如《维摩经·弟子品》中,维摩居士对目犍莲尊者说:“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又如维摩居士对迦旃延说:“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又如维摩居士对弥勒菩萨说:“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不入是菩提,名字空故……”。此中“法”、“寂灭”等,都是诸法实相的异名。如《大乘玄论·卷三》中说:“若悟诸法平等无二,无是无非者,十一家所说,并得是正因佛性。”既如此用心,则都是诸法实相观,而诸法实相本身是境。如实相义理思惟修,就是诸法实相观。
《维摩经》中的“阿闲佛品”前半部分,都是说实相观的。如经中说:“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即佛我不二,即见诸佛法身,所以又说:“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即不来、不去、不住,没有一实在东西可以把捉,所以,现在不住,去来无迹,故名如来。又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不可以一切言语分别显示。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这就是诸法实相观。通过此实相观,可以了达“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正如六祖大师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又《中观论》所示的中道实相,中道实相即中道实相观。《十二门论》所示的十二门观。此观仍是实相观,所以,实相观甚深博大不胜枚举。
2,诸法实相观的亲证
随着实相观的一点点深入,则般若智开始渐渐成熟。而般若智正是观法的成就,《大乘玄论》说“般若”称为“实智”的意义:
(1)、“般若”照实相,即第一义谛,从所照为名,如实智是能照,诸法实相是所照。因为能观之境是实相,所以,能观的智称“如实智”。说时有能照所照,亲证便无能照所照,因为无有分别的缘故。
(2)、“般若”从实相生,从能生受名。即观一切法空的理境,修真谛观。所以称之为实智。而凡夫不修则不得称“实智”名。
(3)、如实而照,“般若”是智慧,诸法实相是什么样,它就如实观察并能如实地与实相冥合为一,无能知无所知,所以说“般若无知”。初修时名实相观,修行成就名如实智,如实智就是般若实智。得此实智,便能断烦恼出三界,了分段生死。实相亲证圆满,成就佛果,名“一切种智”。
般若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不是世智辩聪所能比《大智度论》卷七十说:“不可称者,称名智慧,般若实相甚深极重,智慧轻薄,是故不能称。”所以,僧肇大师在《般若无知论》中说:“圣智幽微,深隐难测,无相无名,乃非言象所能得”。《放光般若》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道行般若》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可见,般若不染一尘,无形无色,清净湛寂,不可思议,只有唯证方知。如《大智度论》八十二卷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若取相,若著相;若著般若波罗蜜毕竟空、无性;若著菩萨所行道;若念诸法无受相,诸法灭故,亦为他开示、演说,皆与般若波罗蜜相违,一切法不取不舍故。”即是没有亲证故。因为般若照实相,而实相无所得,则般若应无所依。
《思益梵天所问经》说:圣人之心,不滞于相,无彼无此,无形无色,无所用其心,故于物无所知;然圣人之心,并非槁木,乃明澈活泼,物来则鉴,感而遂通,故于物无所不知。
这就是说,只有圣人的思惟能够彻照万物。其能照在于无知,其所照则在于无相。宇宙万象,纷纭万千,无不是因缘和合所致,其性本空,缘起性空即无相,而圣人的思惟不执著于原本无相之万物,所以,知也就是无知。换句话说:圣人的智慧,即般若,观照于无相,即诸法实相,了达于诸法实相,此即是‘无知”。这个“无知”,不是凡夫所说的一无所知,意即同凡夫之智不同。如要证圣人之智,必须舍弃凡夫之智。如《般若无知论》所说:“是以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穷之鉴。所以,会而不差,当而无是寂泊无知,而不知者矣。”此中,般若圣智观照真谛无相之事物,所以是“无知。”“无知”即般若无分别,所以《般若无知论》又说:“若能无心于分别,而分别于无分别者,虽复终日分别,而未尝分别也,故日分别亦空”。
诸法实相即空,般若智也空,空空相契,即是诸法实相的现前,也是般若实智的纯熟圆满。
参考书目
1、《维摩诘所说经》
2、《大品般若波罗蜜经》
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4、《诸法无行经》
5、《妙法莲华经》
6、《思益梵天所问经》
7、《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8、《中论》 龙 树 著
9、《百论》 提 婆 著
10、《十二门论》龙 树 著
11、《肇论》 僧 肇
12、《大乘玄论》 吉 藏
13、《净名玄论》 吉 藏
14、《净名义疏》 吉 藏
15、《中论疏》 吉 藏
16、《百论疏》 吉 藏
17、《十二门论疏》 吉 藏
18、《三论玄义》 吉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