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中国佛学 > 法源 > 总第十七期(1999年)

编后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2月22日

轰轰烈烈的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缓缓地降下了帷幕。而再过一个月,我们人类将跨进二十一世纪,人们对新世纪的期待与希望,总是那么殷切,那么兴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成为世纪末佛教界与学术界讨论最多的话题。

再一次佛教学术会议上,一位学者激动地说:佛教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显教”。这种展望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但是我们从现实的佛教出发,这种状态的佛教能对新世纪起主导教化的作用吗?世纪末的混乱,邪教的横行,我们在批判邪教的同时,不禁在想:为什么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能够吸引那么多人,而且其中还不乏才华横溢、聪明绝顶的教授、学者?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是从我们佛家自身来说,是不是我们佛教在社会教化功能上发挥得不够呢?改革开放后的佛教界,将全部的精力主要用于修寺院、塑佛像上,到处是开光、升座的消息。现在,我们的寺院似乎也够多了,僧人也不少,但是我们却在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将佛教最主要的功能---教化社会忽略了。而佛教要发挥这项功能,其中关键之处,便在人材。培养人材,这也是近十年来谈得最多的话题,反正只要谈到未来的佛教就会想到人材,可是真正重视又有多少人。培养人材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其收效缓慢,是真正无相的功德。

中国佛学院作为中国佛教的高僧学府,其重要性及成就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国佛学院的困难也是众所周知。《法源》作为中国佛学院的院刊,自从上期改版后,得到海内外高僧学者好评,其中也有提出许多的宝贵意见。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才有这一期的《法源》与大家见面。

二十一世纪的佛教,佛家的功能必然是多元化的,佛教的事业需要许多专业人材来推动发展。出家人作学问,自然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所译,必须与学术界合作,在一些领域与方法上,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国佛教研究的发展。

本期《法源》登出的文章,主要来自本院法师、老师、研究生,也有来自学界的专家学者。这里面有教界的高僧,也有学界的权威,但是也有正在成长的年轻人。内容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有印度佛教史、净土、华严、戒律、唯识、禅宗、佛教社会史、当代佛教史等。虽然佛教研究在本世纪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有许多有待开发的领域;另外,需要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对一些课题进行重新阐释。所译,加强佛教界与学术界的交流,中国与日本、欧美国家在佛学研究上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献礼,这期《法源》无论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上都比以前有所提高,这其中与一些学者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编辑过程中,九九级的十几位同学帮助作了许多工作,在此表示感谢。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心中国佛教,中国佛学院,来关心《法源》,推动佛教事业的发展,使佛教能够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显教”。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